把楼市的“市场调节价”讲清楚

把楼市的“市场调节价”讲清楚
2024年05月20日 21:20 澎湃新闻评论

       楼市调控政策,无论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都是为了楼市的健康平稳发展。

今年4月以来,有部分网友通过问政平台投诉开发商“恶意降价销售”、损害老业主利益,所涉楼盘集中在成都市双流区。对此,双流区住建交局和市场监管局均强调,商品房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其中,双流区市场监管局明确表示,“未发现开发商存在违反价格法律法规的行为”。

楼盘降价销售,引发了老业主不满,类似的投诉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也不是最近才有。去年底,就有不少地方的新房打折引发老业主不满,多地给出的回应是“不超过备案价格就可以”。

在部分消费者的印象中,房价不是可以随便降价的。比如早些年的楼市“限跌令”,有地方规定销售价格不得低于备案价格的85%,还有的规定降幅不得高于备案价格的5%。此前,也有一些开发商因为降价问题被“老业主”投诉后,有的被认定属于正常降价,有的则被约谈,还有的被暂停网签。

但是,“限跌令”是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背景下的临时调控政策,目的是防止房价出现大涨大跌。一些楼盘降价之所以被认定不合理,主要针对的是低价倾销、打价格战等恶性竞争。最近的一波“限跌令”出现在2022年,多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此后绝大多数城市已取消该政策。

时移世易,“去库存”已成为当下楼市的主题之一。今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4月末,我国商品住宅待售面积已经达3.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4.5%。

近期,楼市新政密集发布,从各地纷纷全面取消限购,到央行政策“三连发”,松绑是主基调,也就是要尽量减少限制性措施,做到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在这一背景下,一些楼盘出现降价是正常趋势,目的也在于恢复房地产市场的交易信心。如果不允许开发商降价促销,有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项目出现烂尾风险,只会引发更大、更复杂的问题。

当然,消费者在购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具体场景。比如在价格涨跌问题上是否有约定,销售是否承诺了一定时期内“最便宜”“最优惠”,是否有虚假和不规范的价格标示误导购房者等。购房者如果对开发商的降价行为有异议,可以与企业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也可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楼市调控政策,无论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都是为了楼市的健康平稳发展。在去库存阶段,一些开发商在降价促销中,也要把握好降价幅度和节奏,增强风险意识,避免突然性、大幅度的降价,对整体市场造成情绪化的影响。

眼下,面对老业主反对降价、指责房企“恶意降价”的声音,一方面,需要当地主管部门积极回应、耐心解答;另一方面,或许可以通过更加权威、详实的政策解释,把“市场调节价”讲清楚,划定界限、亮明规则,给市场以稳定的预期。

编辑|王磊

排版|甘琼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