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雄安2023”候选人丨杨小合:一人一船,淀上鸿雁坚守水上邮路三十余载

“感动雄安2023”候选人丨杨小合:一人一船,淀上鸿雁坚守水上邮路三十余载
2024年01月17日 22:51 容城县委员会宣传部

转自:雄安发布

33年往返奔波,40多万公里水上邮路,超过1万天的工作时间,累计投递邮件25万余份……

他是杨小合,安新县白洋淀水乡唯一一名淀区邮递员。

33年来,一条船、一辆自行车,撑起了12个水区行政村、3.8万居民与外界往来书信、包裹快递……走过的淀区水路可以绕赤道10圈。他用自己无怨无悔的坚守与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严寒酷暑,风雪阳光,水上邮路有他

华北明珠白洋淀,淀区芦荡遍布,沟壑交错。300多平方公里的辽阔水域给水区生活的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在手机通讯普及以前,邮递员便成了连接乡镇和村落的水上鸿雁。

盛夏时节,似火的骄阳把淀区烤成了一个大蒸笼。杨小合就这样顶着暴晒行船邮递,汗水湿透的衣襟一整天都干不了。酷暑之外,还有暴雨。记不清多少次在大雨倾盆的路上,他把自己的雨披盖在邮件上,宁愿自己被雨水淋湿,也绝不让邮件沾上半滴雨水。

一年秋天,在送邮件的路上,突然间水上浓雾弥漫,一人一船被数不清的芦苇荡和厚厚的浓雾包围,完全没有了方向,杨小合在水上找寻了六、七个小时才安全上岸。

冬日的白洋淀银装素裹,淀水冻成厚厚的冰层。这时杨小合就只能上岸绕陆路邮递。“这么一绕,路程至少增加一倍,早些时候是骑着自行车送,现在有了电动车,时间能节省一些。”杨小合说。

为了更快地把邮件交到群众手上,杨小合练就了一手冰上骑行的好功夫。可滑倒、摔跤是常有的事,摔倒了就爬起来,继续送邮件。寒风凛冽的雪天、冰冻三尺的水路,都阻止不了他前行的道路。即使面对新冠疫情,他也没有退缩,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等,每天安全投递超百件。

“三好”律身 兢兢业业 默默奉献

“工作形象好、服务质量好、社会服务好”,三十余载只身坚守,水区群众用这三个“好”来评价杨小合,他也把这“三好”当做自己的工作目标。

早上天刚蒙蒙亮,杨小合就来到邮局分拣邮件,大大小小的纸箱堆起来比他还要高出许多,这些邮件要在一天之内分别送往安新县的12个村。在“水上邮路”送件时,杨小合总会小心翼翼把邮件保护好,一封信虽薄,却是寄件家庭郑重的托付。

随着时代的变迁,投递的物品从报刊、信件发展成更加多元化的邮政快递包裹,他勤恳认真的工作作风却始终如一,默默坚守在投递一线。

“现在,有些距离较远的淀中村都有‘顺风船’‘顺风车’,他们会帮忙把邮件带过去,放在自提点让乡亲们去领,这比绕路要快很多。”杨小合自信地说,无论途中遇到怎样的困难,自己都会把包裹安然无恙地送到收件人手中。

三十三载坚守,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提起杨小合,白洋淀水乡的百姓一般都会用“脾气好”“负责任”“挺辛苦”来形容。“我们早在30年前就见他骑自行车送邮件,现在从自行车到电动三轮车,从徒步到邮船水路,从以前的年轻小伙到现在满脸皱纹的中年人,他太不容易了。”安新镇东杨庄村的群众说。兢兢业业工作三十多年的杨小合,被淀区群众记在心里。

广阔的白洋淀,游鱼与芦苇相伴,飞鸟与晴空相拥。杨小合虽只有邮船相伴,可一人一船承载着无数水区群众对远方的思念与牵挂。当他把一封封信件、一件件包裹、一张张汇票、一份份报刊送达之时,水区群众的信任,便是支持杨小合继续前行的动力,他不是水上的孤雁,他与淀区群众的期盼一同飞翔。他用三十多年的默默奉献,为数万名水区群众传递信息、连通幸福,展现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使命担当。2021年5月,杨小合凭着30多年的坚守,光荣入选“中国好人榜”。

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纪,总有人劝他换个岗位提前休息吧。他总是微微一笑,“水区乡亲还需要我,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雄安 自行车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24 华阳智能 301502 --
  • 01-19 北自科技 603082 21.28
  • 01-17 许昌智能 831396 4.6
  • 01-15 美信科技 301577 36.51
  • 01-15 盛景微 603375 38.1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