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三年间人民币国际化定位已更新三次

管涛:三年间人民币国际化定位已更新三次
2023年11月29日 23:26 媒体滚动

下载新浪财经APP,了解全球实时汇率

  经济观察报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提法,短短的三年时间,就有三种提法。”2023年11月28日,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首届华侨金融助推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

  管涛说,“2020年底,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稳慎推行人民币国际化’;2022年底,二十大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比稳慎相对偏乐观;今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比有序推进退了一点点。”

  为什么三年间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位发生三次更新?管涛认为,2020年全球遭遇疫情大冲击,经济大停摆,金融大动荡,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比较谨慎,提出“稳慎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而2020年全球经济经历美联储的激进紧缩,虽然人民币汇率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从2022年3月初6.3,跌到11月初的7.3,外汇市场风平浪静,并未出现大的波动,监管层对人民币国际化对更有信心,因此要“有序推进”;而今年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2009年中国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至今已经历快速突破(2009-2015年)、波动调整(2016-2020年)和稳步回升(2021年至今)三个阶段。

  跨境支付结算功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点,也是目前反映人民币国际化进展权威指标,涵盖了贸易结算、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外汇交易等领域。中国人民银行10月27日发布的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今年1-9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38.9万亿元,同比增长24%。另据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发布的统计数据,2023年10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3.60%。与2023年9月相比,人民币支付金额总体减少了2.74%,同时所有货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0.21%。

  在境外,SWIFT的国际支付数据反映,离岸人民币使用以中国香港(79.26%)为主,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分布日趋广泛,如英国(5.02%)、新加坡(3.19%)、美国(2.53%)。

  在贸易融资方面,SWIFT统计显示,2022年12月人民币已是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2023年10月数据显示,人民币在跨境贸易金融业务中的份额已升至5.12%,仅次于美元的84.22%和欧元的5.85%。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管涛表示,“金融高水平开放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金融高水平开放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金融开放不断扩大,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逐步提升,金融调控和监管难度提高,面临的潜在风险也有所增加。为此,我们需要坚持改革与开放双轮驱动,稳步扩大金融双向开放、制度型开放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开放。确保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紧密结合,强调服务实体经济的国际化。不能为国际化而国际化,只追求排名和规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郭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7 安培龙 301413 --
  • 12-04 丰茂股份 301459 --
  • 12-04 索宝蛋白 603231 --
  • 11-30 无锡晶海 836547 16.53
  • 11-30 永达股份 001239 12.0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