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绿水青山,这件事我们坚持了13年

不负绿水青山,这件事我们坚持了13年
2022年06月30日 22:15 媒体滚动

弥合分歧、寻求共生

推动增长、实现再生

治愈人心、迎来新生

2022上半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下半年——全国“摘星”,各地复工复产,各行各业回暖,一切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疫情长久的“阻隔”更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珍贵,我们迫不及待地走向户外,去骑行、去露营、去旅游,登高望远,寄情于山水之间。

走出门后,发现天更清了,水更绿了。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环境治理、低碳践行的成果。过去十年,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站在年中交汇点,我们期待着困难不断变少,好事持续向好,“不负绿水青山”的愿景继续指引我们前行。

“双碳”新格局下,中国绿色低碳的探索实践不会停止,也将面临新的挑战,有待我们通力合作去寻找答案、去收获新的惊喜。

第十三届“绿色发展·低碳生活”主旨论坛活动现场第十三届“绿色发展·低碳生活”主旨论坛活动现场

6月30日,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十三届“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主旨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双碳’新格局:共生 再生 新生”为主题,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指导。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张明新,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张雷,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司长张炜,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首席专家贾峰,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蔚蓝地图”创始人马军,中国新闻周刊社长吕振亚,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王晨波以及学界、企业嘉宾代表共同出席论坛。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

“十三年来,‘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系列活动通过论坛、影像展和社交媒体传播等方式吸引了上亿人关注,成为传递中国绿色低碳进程的重要窗口和建言献策的思想平台。”作为主办方代表,陈陆军在致辞中表示,当下,绿色低碳既是消除隔阂、增进共识的“重要桥梁”,也是刺激增长、开辟新局的“有效引擎”,还是治愈人心、修复生活的“减压阀”。“我们愿同各界携手共进,在全球气候治理迫在眉睫的当下,弥合分歧、寻求共生;推动增长、实现再生;治愈人心、迎来新生。”

开启“双碳”新格局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

面对新冠疫情、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挑战,解振华表示,绿色低碳转型创新是解决一系列困难的抓手,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大趋势不可逆转,谁转型早,谁创新做得好,将来的市场就是谁的。随着我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今年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一季度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3%。“中国不仅有力地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也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重大贡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通过视频致辞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通过视频致辞

苏伟通过视频方式对本次论坛主题“共生 再生 新生”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共生是汇聚合力,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汇聚形成强大合力;再生是优化存量,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新生是做大增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下,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双碳’成败的关键在于传统产业的凤凰涅槃,传统动能的活力重生。”陆新明表示,近年来,我国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等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21年,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司长张炜

林业碳汇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的手段,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有效途径,是基于自然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最佳选择。”张炜表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具有巨大的碳汇能力,持续增加森林“碳库”储量和碳汇增量,已成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举措。未来林草部门将通过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探索建立碳汇补偿机制、研究推进碳汇交易试点等举措,充分发挥森林“碳库”的“压舱石”作用。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

“天蓝、地绿、水净的梦想没有国界,绿色、低碳、环保的努力要靠人民。”徐和建表示,北京已经进入达峰平台期,全市万元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多年位列为全国省级地区最优。作为国家首都、双奥之城,实现“双碳”目标,北京不打折扣、不降标准、不搞变通,努力在全国“双碳”行动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进取型减碳”实现再生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

刘世锦分享了“衰退型、增效型、创新型”三种减碳类型。他表示,只有创新型减碳是进取型战略,能大幅降低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并触发和加速高碳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实施进取型减碳关键要稳住存量,保障能源供应、稳定和安全,把重心尽快转向更快扩大增量,进一步把“双碳”压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刘世锦提出了进取型战略的“三支柱体系”——建立全方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增长型碳汇市场,形成区域自主减排责任体系,加快碳核算、碳账户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

“经济增长、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三者目标高度重合、一举多得。”邹骥用数学“集合”概念阐释了经济增长、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他表示,投资、绿色消费、挖掘贸易潜力是当今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以投资为例,当前绿色低碳领域的相关投资占2021年社会总投资额的1/6,可再生能源领域在5年内将创造500万的就业机会,到2050年数字将达一到两千万。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蔚蓝地图”创始人马军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蔚蓝地图”创始人马军

“双碳”行动需要数据基础设施的支撑,以科学分析促进实践落地。马军通过数据观察,分享了北京、广东、内蒙古、苏州等地区的碳排放趋势,各地差异较大。作为“世界工厂”,中国能源供应端排放最高的是发电(供热),占比45%,能源消费端排放中,工业占比68%,负责能源供给和工业生产的城市面临较大的减排压力。马军强调,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绿色低碳先行先试,帮助“后发地区”,东部的能源消费中心和中西部的能源供给中心要协同起来,形成真正的“全国一盘棋”。

中国民生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石杰中国民生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石杰

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未来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潜力巨大,金融服务大有可为。中国民生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石杰表示,民生银行作为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始终以落实国家战略、服务民生大众为己任,积极融入绿色发展大局,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坚持战略引领,强化生态合作,丰富产品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助力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程路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程路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程路分享了减碳行动中,产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能、碳是一体的。数智化平台能够实现两者协同的减排优化,基于数据资源与物联技术,以场景为基础,以平台为载体,实现政府治理方、能源供应商、能源服务方、用能企业等多方的价值共享,促进能源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区长王策飞通过视频演讲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区长王策飞通过视频演讲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区长王策飞通过视频方式表示,深圳市龙岗区是广东省第一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市(区),培育引进了一批绿色低碳领军企业,并不断改善水环境与空气环境,推进“近零碳社区”等项目建设。绿色生活方式正在成为龙岗区市民追求的“新时尚”,天蓝地净、水清岸绿就是城市珍贵的禀赋和闪亮名片。

拜尔斯道夫集团东北亚董事总经理薛薇通过视频演讲拜尔斯道夫集团东北亚董事总经理薛薇通过视频演讲

“作为全球领先的百年护肤集团,拜尔斯道夫承担起远远超出一家护肤企业的责任。拜尔斯道夫集团东北亚董事总经理薛薇通过视频方式表示,拜尔斯道夫实现100%零填埋,100%绿电,从2018年至2021年在全球范围内将本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12.7%。拜尔斯道夫运用前沿的低碳科技和技术为中国消费者定制更多环境友好的产品,未来将继续在环境、社会和消费者层面践行低碳可持续发展观念。

迈向绿色新生

作为论坛的“老朋友”,贾峰今日骑行来到现场,过去几年,他已经连续骑行几千公里,并一直在倡导大众绿色出行。此次作为圆桌对话的主持人,他与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嘉宾代探讨绿色低碳的探索与实践

圆桌对话圆桌对话

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表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把握两个统筹,在生产环节中采用降碳技术,提升降碳量;同时倡导循环经济,不仅让材料创新,也强调循环使用。2021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启动了“30·60中国尚品牌气候创新碳中和加速计划”,动员40%行业企业,打造产业链低碳协作体系。“如果我们穿一件衣服能对环境有帮助,满足消费市场对可持续环境的追求,那是我们行业在追求的。”

在用能电气化、无碳化趋势下,能源供给系统终端也将迎来转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QHSE首席专家周爱国表示,为满足社会低碳转型所需的高品质用能需求,中国石油将打造一个“氢能+”的零碳燃料供给体系,把氢能、氨能、生物质能和合成燃料结合,并配套更加安全的氢传输系统进行传输。目前,在该体系下中国石油加油站“油气热电氢”供应体系已开始施行。未来,中国石油氢能供应将占一次能源供应比例的约15%。

中国石化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副总经理陈广卫表示,“双碳”背景下,中国石化将围绕化石能源洁净化、清洁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能源产品绿色化“四化”布局。其中,碳封存技术CCUS是必不可少的路径选择之一,二氧化碳作为资源生产化工产品的原料,将来会发挥更多的作用。目前,中国石化齐鲁石化-胜利油田已建成百万吨级CCUS项目。

棉花作为可再生、可降解的纯天然纤维,其生长周期内的总碳吸收量远超总碳排放量。全棉时代副总裁刘华表示,以“全棉改变世界”为愿景,全棉时代持续在“棉”一种纤维的基础上,通过对核心原料、工艺、生产等环节的研发创新,赋能绿色棉花产业,为用户带来安心、幸福、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守护地球生态良性发展。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2年度低碳榜样”案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拜尔斯道夫集团、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新华三集团、港华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居然之家集团、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华帝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阿脒诺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区名列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两周前,第十三届“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公益展在山东济南举办的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上亮相,展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担当与努力。

这个活动我们坚持了13年,相信绿色,相信未来!

作者:周刊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低碳 绿色低碳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6 中科蓝讯 688332 --
  • 07-05 劲旅环境 001230 --
  • 07-04 派特尔 836871 5.6
  • 07-04 华盛锂电 688353 98.35
  • 07-01 天新药业 603235 36.8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