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城市是人类居住生活的重要场所。如果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社区则是构成这个“有机生命体”的一个个“城市细胞”。建设社区生活圈,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多元功能的空间单元,激活“城市细胞”,对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期介绍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具体做法,敬请关注。
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街道作为典型内环内老旧社区,人口结构多元,老龄化特征突出、青年白领占比大;基础保障完善、社区建成度高,可用于增建设施的空间有限;同时,在人文风貌方面独具特色,位于新华路街道的两处风貌区、五条风貌道路及大量风貌建筑彰显了当地深厚的人文底蕴。总体来说,新华路街道是一个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过渡的社区。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规划提出,以活化利用为亮点,重塑街区风貌人文特色。规划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再利用,植入旅游资源,强化文化输出,提升居住品质;风貌道路和弄堂也全面进行了“整容”,水杉弄堂、梧桐马路重新焕发了生机;还有红坊的老厂房,结合产业用地转型,工业遗存也在新的时代找到了新的定位。
“花园”的概念进一步延伸,从“一栋别墅”走向“一个社区”,从“风貌人文”拓展到“人文关怀”,因此,规划提出“花园社区 ·人文新华”的愿景目标,强调花园般的空间品质、文化风貌特质的彰显与春风拂面般的社区人文关怀。围绕这一愿景目标,规划对花园住宅与服务配套进行改造,打造花园般透绿、近绿的精致公共交往场所;针对老龄化问题,对老旧住宅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体现社区人文关怀;同时,结合各类公共场所的提升,纳入当地特色文化风貌元素,彰显社区风貌底蕴。
为了保障新华路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项目的稳步实施,新华路街道在区政府的引领之下,成立了“双区长两级议事制”联席会,并且与街道现有的内部治理体系相结合,形成了以街道为纽带的完整社区治理体系。“生境花园”、 “一街一品”等项目,均由街道、区属部门、社会组织以及居民共同参与,借助治理体系提供的各类平台,通过多方讨论敲定并执行的。除此之外,社区还有城事设计节等大型年度社会活动,邀请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共绘,有《新华录》等民间刊物,记载并预告着居民一场又一场的自治活动;也有许多小区里挖潜出的共享空间,通过居民众筹共建,打造成了共享议事的小小空间,如外国弄堂里马爷爷的花园(新华路329弄12号)。社区治理以行动规划编制与实施为主线,社区活动、民间刊物、自治空间为载体,广泛开展社区多元主体参与活动,深度听取社区各方的意见及建议,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体现共治共建的“人民城市”理念。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