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借道伞形信托玩危险游戏 围猎高收益债如刀口舔血
所谓伞形信托,是指由证券公司、信托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合作,结合各自优势,为证券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提供投、融资服务的结构化证券投资产品。具体来说,就是用银行理财资金借道信托产品,通过配资、融资等方式,增加杠杆后投资于股市。
这种投资结构是在一个信托通道下设立很多小的交易子单元,通常一个母账户(主伞)可以拆分为20个左右的虚拟账户(子伞),按照约定的分成比例,由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认购信托计划优先级受益权,其他潜在客户认购劣后受益权,根据证券投资信托的投资表现,剔除各项支出后,由劣后级投资者获取剩余收益。伞形信托针对的劣后级投资者主要是自然人大户、机构客户,以及一些集团旗下的财务公司。
2015上半年,一度默默无闻的伞形信托,凭借着较高的杠杆成为资金大潮涌向A股的重要通道,并在投资者、信托公司、券商、银行等诸多利益方的共同作用下,上演了“最后的疯狂”,并终因一场前所未有的持续大跌,在监管机构的强力清理之下迅即消亡。
2015年5月下旬,逐渐增大的监管压力使得伞形信托主伞无法开立,但存量主伞的子伞继续增加。重重监管禁令之下,伞形信托的疯狂一直持续到6月上旬,而这得益于其利益链条各个环节的“配合”。川财证券在此前的一份研报中认为,伞形信托链条相对应的监管部门分别是证监会和银监会,但仅有证监部门的监管,在利益的驱动下,实质性效果比较弱。
6月,伞形信托的疯狂被终结。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股灾中,包括伞形信托在内的杠杆资金如多米诺骨牌般爆发危机,并加速了市场大跌。事后来看,这场股灾起始于6月15日,但在更早之前已经有所征兆。(新浪财经 唐婧)
责任编辑:唐婧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