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心愉:两家民营银行宣布停办现金收付业务,他们在谋变什么?

2022年02月10日08:56    作者:夏心愉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夏心愉

  最近有两条看似不显眼的新闻,背后却可能潜藏着一条民营银行发展的密径,带来一个大趋势。

  新闻是,中关村银行和辽宁振兴银行双双发布公告,称为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将停办现金收付业务,涉及柜面现金存取款、ATM机自助渠道等。

  其中,中关村银行表示将于4月1日起停办现金收付业务,停办渠道包括营业网点柜面和该行ATM机自助渠道。客户可通过该行手机APP、营业网点办理除现金收付以外的其他各类业务;确需现金服务的,客户可通过该行转账至他行办理,该行免收转账手续费。

  辽宁振兴银行则是将从3月1日起停办柜面现金存取款、零钱兑换、残损币兑换、自助设备存取款等现金业务。

  表面看,似乎很简单,两家银行都加入了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洪流,把资源都集中到线上,提升电子银行的服务能力。

  民营银行么,本来线下就略显鸡肋,最多只能拥有一个网点,靠这个铺点吸存揽储有点天方夜谭,于是长期以来,他们的存款都是块短板,只能高度依赖同业负债啊。

  不是有个说法么,叫:现金押运费用都比押运现金多。

  但是转念一想,资源集中又何必非要停办线下现金业务?这多少会给确有线下需求的客户和业务带来不便的呀?

  所以不妨做个猜测,小小举措背后,他们是不是想换一条路走。

  走啥路呢?

  目前,民营银行们其实有两种路径,或者更准确地说,分为两类管理方式。

  A路径,是纯然的互联网银行,而且往往有个互联网巨头的股东背景。虽然少了一个实体网点,但互联网搞搞二类户三类户无疆界,换句话说在网上实际相当于全国展业。

  比如微众银行(股东背景有腾讯)、网商银行(股东背景有阿里)、新网银行(股东背景有小米)、亿联银行(股东背景有美团),就有可以异地展业的互联网资质。

  B路径,归类为其它民营银行,归属于地方监管部门管辖,其实可以类比一般城商行的管理,受到的政策约束力度较大,不能异地展业。

  2020年10月16日,央行发布的《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征求意见稿),其中就提到“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区域性商业银行应当在住所地范围内依法开展经营活动,未经批准,不得跨区域展业”。

  比如说,地方法人银行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互联网渠道,去开办异地存款业务,也是被明确了不允许的。(顺便说一嘴,这就是为什么多家城商行都很看重一张消金牌照的原因,因为自己不能搞属地无分支机构的那些异地跨区域业务啊,但依托消金牌照就可以了……嘘……)

  这种异地展业的限制,对于城商行而言还算OK,因为人家深耕本土,资源本身就好,有些还有财政存款加持呢,在当地做出特色业务的也比比皆是。

  但对于民营银行,咋整?有啥资源?除了那几家股东背景雄厚的,余下的,谁能风生水起?

  说到这里再聊回到题眼。停办现金收付业务,网点柜面和ATM都不办了,业内有一种猜测是,很可能就是想转路径了——申请转型为互联网银行。

  “愉见财经”注意到,2020年1月13日,银保监会和央行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里头,有这样一句:“地方性法人商业银行要坚守发展定位,确保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存款业务,立足于服务已设立机构所在区域的客户。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且符合银保监会规定条件的除外。”

  重复一下:“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且符合银保监会规定条件的除外。”

  转型,是一件好事。本来嘛,民营银行的优势就不在线下,当年引入民营银行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多几家类似于城商行的机构,中国的银行本来就已经太多了。引入民营银行,就是引入更有活力的资本与经营,引入特色化的发展。

  民营银行八仙过海,本应各有神通。其中,与股东生态的深度契合是一种神通;而直销银行、流量与数据优势,又是已经被走通的另一种神通。(额,讲真,余下的,“愉见”我绞了一会脑汁,真没想出第三个……)

  另据蓝鲸财经报道,部分民营银行已经向监管部门申请转型为互联网银行。比如2021年8月,安徽省发布的《关于印发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三地一区”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支持新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富有互联网基因和生态圈的金融科技特色银行。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评论员、主持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委会研究员,上海金融青联委员。微信公众号:愉见财经。)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