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
2021年末资管新规过渡期已结束了,2022年居然还有产品能保收益?
“每年复利算下来有3.5%以上,自己投资收益很难有这个水平。”今年春节前看到一款长期养老年金产品的介绍时,小杨心动了。
小杨所看的是某寿险公司的长期养老年金险产品,产品组合中有万能账户,年金账户资金可以进入万能账户实现增值。在利率下行趋势下,小杨认为,这个产品很有吸引力。
理财还有保证收益的?
投资者发现,自资管新规出台以来,理财市场变了,没有了承诺保本保收益的产品,买什么理财产品都能感受到净值波动,不仅是权益类产品,甚至固收类产品也难免经历净值下跌之痛。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理财净值波动是常态,如今还有没有什么产品是可以保证稳定增值的呢?
答案是“有”。事实上,除了银行存款外,还有一类金融产品不归于资管产品,但其具有理财特性,在产品设计时就将稳定增值计算进了客户权益中,这类产品正是带有长期储蓄性质的长期年金保险产品。在利率下行以及刚兑被打破的趋势下,这类保险产品成为各类财富管理产品中保证利率的稀缺产品。
这类产品又长啥模样?其实,不少寿险公司都有教育年金产品或长期养老年金产品,这些就是典型。这类产品的形态往往是,客户每年交费一定金额,若干年后,到某个时点(教育金通常是在孩子18岁上大学时,养老年金通常设定为60周岁后),客户可以一次性或分笔领取年金。领取年金的金额,在投保时大多已可知晓,通常与交费金额和交费年限相关。
此外,去年5月开始在6家寿险公司试点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也可视为一类有保底利率的长期年金产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有积累期和领取期,只是不同于一般年金型产品的收益确定型,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收益模式为“保底+浮动”型。
6家试点公司包括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保险,它们推出的专属养老产品都提供了稳健型、进取型两种不同风格的账户供客户选择,且两类账户都设定了最低保证利率。目前6家公司的产品对稳健型账户的最低保证利率在2%~3%之间,进取型账户的最低保证利率分为0(2家公司)、0.5%(3家公司)、1%(1家公司)三档。
如果购买了2家进取型账户保证利率为0%的公司的产品,资金全部放入进取账户,最低收益是0,也就是不亏损。结合近年的股市及基金表现可以发现,实现不亏损并非轻而易举。
还看中“强制储蓄”
展望未来,研究机构对长期年金等长期储蓄型产品的趋势表示看好。例如,中金公司在《2022年保险行业展望报告》中提到,资管新规要求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利率下行背景下保险产品保证利率的优势将有所显现,如部分公司2021年下半年通过增额终身寿、终身寿等产品实现阶段性新业务高景气,预计重疾销售放缓背景下,未来长期储蓄型险种对于行业新业务保费和价值增长的重要性将显著提升。
华金证券也认为,年末岁初理财季,居民资金充裕、终端需求旺盛或对保费增长形成正向贡献。2021年末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保险产品成为当前唯一具保证收益的金融产品。开门红产品的收益经附加万能账户增厚后,较银行理财类产品的收益率形成相对优势,吸引力增强之下,预计销售态势良好。
作为一位“90后”,小杨自认也到了要为养老做考虑的时候了。他之所以对前述的养老年金动心,除了认为其每年的收益要好于自己的投资收益,还看中了年金保险的“强制储蓄”功能,“能管着点儿自己乱花钱”。
一般年金保险产品都设置了一定期限的缴费期,如10年、20年,每年需交费固定金额。要完全取得领取期的权益,需要按合同约定每年交费,这就是其强制储蓄所在。
在小杨看来,养老年金产品在自己连续交费30年后,到60岁时可以开始领取年金,这是时间积累的效果。加上固定增值的复利,将形成一笔不小的积累,能为未来养老做资金上的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一些保险公司还将大额的年金保险与养老社区入住服务打通,将年金与服务结合,也吸引了不少客户。在这类年金产品中,客户累计交费达到一定门槛,如100万、300万等,可以有优先入住养老社区的资格,从而提供一种养老服务选择。这类产品也逐渐受到中高端人士的欢迎,成为部分寿险公司近年业务增长的重要来源。
责任编辑:张文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