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11月25日,山东人工引雷20年暨黄河三角洲人工影响天气学术研讨会在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召开。150余位气象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引雷、人工影响天气等话题展开讨论,旨在提升黄河三角洲地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监测预警能力,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王会军,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副处长李薇;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姜大膀,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李集明,山东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庞鸿魁,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田出席活动。
李春田在致辞中介绍了滨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参加此次研讨会的院士、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滨州是一座文脉悠长的城市、一座产业雄厚的城市、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一座争先向前的城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他表示,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气象工作,近年来,着力提升气象精密监测能力和精准预报预警水平,持续完善“共建共管共享”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工作格局,用心用力服务和保障品质滨州建设。黄河三角洲人工影响天气试验基地共建以来,滨州在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山东省气象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力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进一步提高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气象科研支撑能力和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他说,此次研讨会是助力滨州气象事业发展、助力滨州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步、助力黄河三角洲人工影响天气试验基地建设的重要机遇和平台,滨州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将气象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试验基地建设,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建设,持续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气象专家、学者围绕引雷效率的提升、作业效果的精准评估等人工引雷与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展开讨论,并对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研讨交流。
据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山东滨州的人工引雷实验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2022年8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山东省气象局、滨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四方共建黄河三角洲人工影响天气试验基地,基地建成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水平居全国前列,将显著提升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强对流综合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和催化评估能力以及雷电灾害防护能力,对于全省产业发展、安全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研讨会现场还举行了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构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启动仪式、滨州国科气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揭牌仪式。
山东省气象局副局长孟祥杰,滨州市领导杜玉杰、王道臣、张博参加活动。
原标题:山东人工引雷20年暨黄河三角洲人工影响天气学术研讨会在滨州召开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