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导师陪学生过中秋,有爱有家有课堂

天大导师陪学生过中秋,有爱有家有课堂
2024年09月17日 19:33 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焦德芳)月圆中秋,情暖人心。这个中秋节,天津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们创新各种形式,举办了一场场暖心的中秋“聚会”,了解青年需求,温暖学子心田。

中秋节前夕,该校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潘静洲延续了一直以来的传统,指导学生们写一封家书寄给亲人。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方式,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他希望学生们能通过书写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思念,传承爱的温暖与力量。在一封家书中,他看到学生写下这样一句话: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薛杨为新生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Walk”。在北洋广场“钦字第一号考凭”石雕前,他给学生们讲述了“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所有者、北洋大学法科先贤王宠惠的生平故事。“薛老师用自己参与《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天津指南》起草的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涉外法治实践课。”法学院硕士生周鸿佚说。

该校材料学院教授封伟在实验室里摆好了月饼水果和桌椅板凳,带领团队研究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茶话会——“脑洞大开任我想”。封伟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了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从科学发现规律谈如何创新,引导同学们一起畅想学科领域的未来设想和技术路线。研究生们纷纷表示,今天的月饼里有很多“新味道”。

该校教育学院教授潘海生组织同学们开了一次重大项目结题研讨会,大家分享了科研中的所思所感,加深了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特别的“团圆”,为科研之路注入了新动力,更感受到了整个团队大家庭般的温暖。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教授王鑫举办了“团圆座谈会”。这种“科研思政课”,王鑫已经坚持了多年。团队硕士生郭文斌认为,相比于书本和实验,面对面的交流让大家更加明确了科研道路的方向,真正地把理想扎根于实际。

在天津大学精仪学院超快激光研究室的中秋茶话会上,师生济济一堂其乐融融。“以往,我们实验室的创始人王清月老先生会亲自为大家讲实验室的历史和科研历程,我们将这一传统保留下来了。”团队负责人胡名列教授说,他鼓励青年把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天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教授张龙正在检查研究生古建筑测绘实习成果,准备节后的天津广东会馆建筑文化科普工作。张龙说:“每年我和学生们的中秋节几乎都是在古建筑测绘现场度过的。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份特殊的仪式感,在学习实践中,更加深刻地涵养家国情怀。”

责任编辑:原春琳

原标题:天大导师陪学生过中秋,有爱有家有课堂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科研 天津大学 导师 研究生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09-18 铜冠矿建 920019 4.33
  • 09-13 合合信息 688615 55.18
  • 09-13 无线传媒 301551 9.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