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每一位教育者,都宛如手提明灯的“引路人”,携带着知识和品格的光辉,为迷茫中的灵魂导航。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即日起,西安市教育局、阳光报社联合推出“人民教师无上光荣”系列报道,展现西安教师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引领广大教师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 自觉弘扬并践行教育家精神,推进西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韩宝荣老师给听障学生上《沟通与交往》课程(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获奖荣誉
从教35年来,韩宝荣先后获得“陕西省第十一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陕西省优秀残疾人文化工作者”“西安市模范教师”“西安市卓越型教师”“西安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西安市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优秀工作者”“西安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等荣誉和称号。
现为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首批专家库成员、陕西省融合教育首批专家库成员、西安市教育督导评估专家、西安市教师发展研究中心首批专家库成员、西安市基础教育教师校本研修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专家、西安市韩宝荣“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西安市基础教育教学名师培养对象。
“对我带过的每个孩子,我都想对他们说,记住我们的校训:生命不止,自强不息。用奋斗的青春去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 西安市盲哑学校教师韩宝荣
学手语
和听障学生做朋友
1989年,韩宝荣从幼师毕业,来到了西安市盲哑学校工作,到今年整整35年。
“在毕业的那一年,我父亲听说我要到盲哑学校工作,有一点失落,他当时说,我的女儿长得漂亮,又能弹琴、唱歌、跳舞,为什么要去盲哑学校当老师?于是,不放心的老父亲骑着自行车,从东郊来到北关,想亲眼看看这所学校到底有多好。刚好在校门口就碰见了当时学校的老师,他带着我和我父亲把学校仔细参观了一遍,又讲述了学校学生的情况,这下我父亲终于放心让我来这里工作。”韩宝荣对记者回忆起当年最初的选择。
刚入职的时候,韩宝荣只有18岁,其实自己也就是个大一点的孩子,“当年那些孩子普遍上学晚,而且在盲哑学校要上8年才相当于普通小学六年级的水平,所以有的孩子跟我的年龄差不了几岁,但是他们表达不出自己的情感,在看着我的时候,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对着我比画,刚参加工作的我也不会使用手语。说实话,刚接触他们时心里还是有点害怕的,我也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想和我交朋友,我就开始学习手语,通过手语和他们聊天,还让他们教我手语,我和同学们的关系一下子就变得很亲近了。”韩宝荣回忆说。
开办首个聋儿康复班
成为“代理妈妈”
在韩宝荣工作的第二年,学校开办了第一届聋儿康复班,安排她担任班主任,对聋儿进行康复训练。“那时候学校只有一间平房,一半是教室一半是宿舍,当时学校也是千方百计弄了几个盒式助听器,希望孩子们戴上能提升听觉水平,但是孩子们觉得助听器太沉又要连着导线,戴上以后觉得声音嘈杂,孩子们根本就不愿意戴。我按照孩子们提出的意见,把孩子的衣服给改装了一下:在胸前缝了一个口袋,把导线从脖子后面绕过去,并陪着他们一点一点地进行听觉训练,让他们愿意戴助听器。”为了让孩子们适应新设备,韩宝荣也是操碎了心。
在训练听力的时候,韩宝荣找来锣、鼓、镲,让孩子们分辨频率进行训练。她还把旧挂历背面写上大号字体的儿歌当成语言训练的课本。一张旧挂历正好写一首儿歌,而且可以像书一样来回翻看,不停地给他们再现和强化。
由于聋儿康复班的孩子们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韩宝荣就成了新入学的8名特殊儿童的“代理妈妈”。“不会吃饭的,我就一勺一勺地给他们喂,不好好睡觉的,我就一个一个拍着哄着他们睡。当时有一个孩子,来的时候只有两岁半,家庭情况比较特殊,是一个缺乏母爱的孩子。面对陌生的环境,她非常胆怯,看到这种情形,我对她更是怜爱有加,以至于她每晚入睡时都要说:‘我要韩老师’,听到孩子这么需要我,这么依赖我,我也感到很温暖、很满足。我就坚持每天都哄着她入睡,让她感受到母爱,让她有安全感。”韩宝荣说。
至今让韩宝荣记忆犹新的是当年的一对小姐弟,“他们的父母是外地来打工的,开始都很好,后来有两次,周末放学不来接了。第一次,我费了好大的劲联系上他们爸爸,跑来接的时候说是忘了,第二个星期又不来接,我就很想知道是什么情况。等其他孩子都被接走了,我就领着姐弟俩打车送他们回家。他们家真的好偏僻,走了很久,最后都走得没有柏油路了,车开在土路上,尘土飞扬。终于到了他们家,他们家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他们的妈妈在家门口摆了个地摊。跟他们妈妈了解了情况后我才知道,原来是他们的爸爸换了工作,而他们的妈妈根本就不知道哪一天是星期几。看着这一家人的情况,我把身上剩下的25块钱全都给了他们(当时我每个月的工资是100元)。这种老师帮助学生的情况,在我们学校很多很多。”
研发新课程
把特殊孩子送进大学继续深造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2012年,韩宝荣提出要研发一些适合特殊孩子学习的校本课程,她的想法得到了校领导的支持和老师们的响应。她第一时间联络非遗老艺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推出了棉絮画、核雕、剪纸三门非遗课程,让听障孩子学习。随后,又针对视障孩子的特点,研发了二胡、古筝、经典诵读、足球、花样跳绳、管乐这些课程,这些不同的课程拓宽了特殊孩子的学习领域,给他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学校有三个盲孩子,他们特别喜欢音乐和乐器。当时我们只有按摩专业,孩子和家长都提出来还是想学音乐,想和普通孩子一样考大学。对于家长和学生的期盼,我们也努力去满足。因为之前没有办音乐班的经验,我就带着老师去兄弟学校考察学习,回来后我们调整课程,购买乐器,开办了第一期音乐班。孩子们也很努力,他们成立了自己的乐队,参加公益演唱会,他们创作的歌曲被多家媒体报道。三年以后,他们成为学校第一批考上大学的视障孩子,前段时间发来消息,他们已经顺利毕业,其中一个孩子又考上了研究生。从视障孩子到现在的研究生,我觉得这真的是改变了孩子的一生。我们的孩子,有的考进了西安美术学院,有的考进了长春大学(音乐专业)。”韩宝荣说。
35年来,连韩宝荣自己也记不清到底带过多少名特殊孩子,她用自己全部的爱心,多年如一日地温暖着残障孩子们脆弱敏感的内心,教会他们在社会上与人沟通和生存的技能,让这一棵棵小树和其他小树一样,茁壮健康成长,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记者 杜丽芳 佟怡
原标题:“代理妈妈”为残障孩子点亮人生希望——记西安市盲哑学校特级教师韩宝荣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