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妇女“不离乡土进工厂、务工种地两不误”

助力妇女“不离乡土进工厂、务工种地两不误”
2024年06月27日 04:17 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哒哒哒、哒哒哒……”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在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武阳镇董家庄村翊申文化服饰工厂,宽阔明亮的车间里,缝纫机工作声和工人的说笑声交织。裁剪、熨烫、缝纫、平整……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自从村里办了服装厂,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了。这里工作时间自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每个月工资两三千元,工作环境好,我特别满意。”董家庄村妇女汪丽娜高兴地说。

    今年,武阳镇董家庄村不少妇女都没有选择外出打工,而是在“家门口”当起了缝纫工。“在村里的服装厂上班,不仅能学到缝纫手艺,收入也好。”村民梁冬梅说。

    据了解,武阳镇转变思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甘肃翊申文化服装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3月落户,投资1020万元,占地10.13亩。2020年6月中旬正式投入运营,现有员工106名,其中女员工101名。工厂运营以来,漳县武阳镇积极协调村级集体项目资金和到户配股项目资金入股,采取“企业+乡村就业工厂+农户”的模式,既让群众获得了在家门口务工挣钱的好机会,同时也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入股农户获得稳定分红,实现群众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增长的“双赢”目标。

    “巾帼乡村就业工厂优先组织、吸纳有务工意愿的妇女、县城陪读妈妈就业,目前已吸纳101名女性务工人员到就业工厂务工,人均月工资保底2000元,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实现了‘就业工厂设在家门口、挣钱持家两不误’。”武阳镇党委副书记高新星说。

    近年来,漳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增收致富”的工作思路,采取“企业+车间+脱贫户”“企业+订单+就业工厂”的模式,按照“成熟一家、认定一家”的原则,积极发展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以农产品、工艺品加工、服装生产等为依托,解决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的难题,做到“不离乡土进工厂、务工种地两不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认定乡村就业工厂29家,吸纳就近就业务工人员112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88人,使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的目的。

原标题:助力妇女“不离乡土进工厂、务工种地两不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就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