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助到助人,“十年之约”传递爱——记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师陈宇良

从受助到助人,“十年之约”传递爱——记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师陈宇良
2024年05月13日 18:44 中国教育新闻网

从受助到助人,从学生到为人师表,“十年之约”捐100万元……在广西科技大学,有这样一位年轻教师,因为11年前获得2万元的助学金,他的人生轨迹得以改变,顺利攻读博士。在博士毕业后,他没有选择高薪工作,而是义无反顾回到母校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当一名教师。

今年3月,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师陈宇良在广西“希望科学+基金”捐赠仪式上,向广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100万元,用于设立“希望科学+基金”,自2024年起每年捐赠10万元,持续10年。

这是他兑现的“十年之约”公益行动。

今年36岁的陈宇良出生在广西贵港一个农村家庭。2006年,父亲病重无法工作,一家四口靠母亲一人打零工维持生活。

18岁那年,陈宇良考上了广西科技大学(前身是广西工学院)。从读本科开始,身为家中长子的他,就再没向母亲伸手要过钱。

大一开始,他就开始半工半读,做过很多兼职,用兼职挣的钱补贴家用,供弟弟完成学业。而他的学业并没有落下,大学期间学习一直名列前茅。

2010年,陈宇良考上了湖南大学研究生。但他最终选择了广西大学,因为广西大学免除学费。“尽管学校免除了我的学费,但当时交完住宿费之后,兜里只有不到100块钱。还有个弟弟读大学,也需要用钱。”

研究生期间,他在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实验室有一张专门的床铺,早上五点半起床,他便开始做实验、搞科研。

为了赚取生活费,别人周末休息,他周末要去兼职上课。他说:“说实话那时候很累,要备课,还要讲一整天的课。”

陈宇良说:“10岁那年就萌生了3个梦想:读博士;留学归来报效祖国;当一个慈善家,成立世界500强企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凭借着远超常人的努力,2013年,他以学院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广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马上就可以实现他人生第一个目标。但他这时却陷入了两难抉择,是尽早挣钱给父母治病,还是选择读博实现人生梦想。

学院团委书记了解到他的情况,告知他可以申请广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广西青年英才助学金”。由于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他顺利通过逐级审核,获得了2万元的“广西青年英才助学金”。

“这笔助学金给了我很大希望,让我可以放下其他杂事来专心做科研。”陈宇良说,这笔助学金让他坚定了把学术道路走下去的决心,也让他深深感受到希望工程的力量以及党和国家对青年成长的关怀和温暖。

此时,陈宇良的心里萌生了“十年之约”:将来有能力时,要连续十年捐资帮助有家庭困难的学生。后来,陈宇良再次获得奖学金资助,出国深造,这更加坚定了他的捐助计划。2018年陈宇良回到广西科技大学任教。

今年3月,已经成为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和副教授的陈宇良,向广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希望科学+基金”,从今年起他拿出自己的科研奖励绩效,设立公益基金,每年捐赠10万元,一直持续10年。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十年,就是100万元,陈宇良希望通过给予助学金、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等形式,帮助身边有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完成学业,实现科学梦想。

陈宇良吃过苦,对于囊中羞涩的学生的难处,他能感同身受。

刘志华是陈宇良带过的一名研究生,从甘肃敦煌到广西柳州求学的她家庭条件比较困难。读研时,她省吃俭用,甚至有一次腰痛发作担心看病花钱,不敢去医院看病。细心的陈宇良发现她总喜欢在办公室吃泡面,便主动找这名学生谈心。

原来,刘志华有一个还在上学的弟弟,而做家政的妈妈最近突然生病了,家里断了收入来源。“陈老师了解我的情况后,他告诉我,课题组给我安排了会议记录等工作,可以每月给我400元。除此之外,我发了论文,他也会给我一些科研奖励。就这样,我度过了那段困难时期。”刘志华说,陈老师的这种帮助,不会给学生心理负担,而是让他们通过劳动有尊严地获得经济支持。

原标题:从受助到助人,“十年之约”传递爱——记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师陈宇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