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清华老师的短视频突围:没有围墙的课堂和40万“抖音走读生”

一个清华老师的短视频突围:没有围墙的课堂和40万“抖音走读生”
2024年06月27日 15:27 牛华网

一头小卷发,略带京腔的普通话,讲台上正在讲解迪士尼与皇家园林审美差异的老师就是清华美院副教授聂影。

教书上课的二十多年里,她时常感慨于数字媒介的发展给教学环境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3月起,聂影开始尝试把课堂内容拍成短视频,上传到自己的抖音号上。讲台斜侧的镜头视角让网友们也能“坐”在教室第一排,旁听清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课。

凭借着言辞犀利、观点独特、话题新颖的特点,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聂影的抖音号涨粉20万,在评论区里,越来越多人抢着领取自己的互联网新身份——“清华美院抖音分校走读生”。

在聂影看来,如今教育的边界早已不再局限于课堂之内。与此伴生的,是网上大量真假难辨、对错混杂的知识科普。因此她决心加入影响力最大的短视频科普,讲讲自己专业的中西方环境艺术设计,让更多人了解到更严谨、考究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不能让错的东西传得更快。”

聂影的抖音号聂影的抖音号

“今天的老师,还需不需要教室?”

作为环艺设计专业的老师,教学空间的变化一直是聂影关心的话题。2015、16年清华大学推广在线课堂,聂影就是第一批愿意挑战的老师。后来清华教改,她又将自己对于数字媒介环境下实体空间设计的思考浓缩成了两门课程。在准备这两门课的过程中,一个有些“扎心”的问题却浮现在聂影的脑海里:数字媒介已经这么发达,如果能在线上传播知识,还需要线下开课吗?

闲暇时间,聂影也会刷抖音,感受到短视频强大的传播能力。但她也注意到,知识类的短视频要做好似乎格外困难。有些内容是拾人牙慧,不够新鲜、讲得没趣儿;有些内容干脆是错的,传播越广,危害越大。“咱专业的知识工作者不干这事儿,还有谁来做呢?”

她决定借助抖音平台,认认真真地把中国传统手工艺、环境设计的知识带给更多感兴趣的人。为此,聂影还专门从朋友的展览设计公司里“借了”两个年轻人,帮自己拍摄和剪辑。

从2022年到今天,聂影的短视频小课堂一做就是两年半,有过遇冷,却从没间断。

2024年3月开始,聂影尝试把课堂搬上短视频2024年3月开始,聂影尝试把课堂搬上短视频

“对我来说,它也是个档案”

如今被近40万粉丝“追更”的账号,也经历过一段无人喝彩的时光。

刚开始拍抖音时,聂影光准备就要花很长时间。一次拍摄,她要用一星期定选题、查文献、整理逻辑和文稿。到了现场,负责拍摄的年轻人会随时提问、打断,帮聂影改掉讲课时习惯梳理长逻辑的“职业病”,让稿子更简明扼要、便于短视频传播。这样忙活一整天下来,最多只能拍出七八条。

吃力不讨好,堪称聂影刚开始发短视频的常态。

聂影在抖音发布的第一条短视频,解读了“故宫铺地用金砖”的说法是真是假。这期视频内容来源于她为《百家讲坛》准备的文稿,有严密的文献考据,涉及不少技术细节。中国唯一生产御窑砖的厂家看到这条视频后,私信联系她,夸她讲得内行,是平台分析最完整的博主。但网友似乎并不买账,单条视频点赞量不到200。

偶然的一次,她随手花30分钟写了条讲如何欣赏日本园林艺术的稿子,反响却格外好。数据忽高忽低,可聂影仍然觉得挺高兴。她爱干这事儿,乐意探索新知识,也觉得做短视频有意义。“在短视频平台上,点阅量再低,也比课堂上的学生要多得多。”

后来清华校园放开,视频的拍摄地点回到了课堂上。聂影意外地发现,做短视频和课堂教学有共通之处,甚至能相辅相成。她爱学新东西、分享新感受,每年准备课程教案都会加入新的教学素材和思考。这些课堂里的新鲜知识和独到观点,反而让她的账号开始迅速涨粉。同学们听说聂影是“网红教师”后,也觉得有趣,更愿意用心听她讲课。

网友追更聂影在“抖音分校”的讲课网友追更聂影在“抖音分校”的讲课

对聂影而言,做短视频更是一种对自己思考的整理和记录。最近她录了几期讲AI时代社会变迁的短视频专题,结合了同学们课上讨论和课后作业带给自己的启发,打算明年再开这门课时和新的学生一起分享。“对我来说,它也是一个档案,是我和每一届学生的共同成果。”借助这些视频,聂影期待一届届的学生们能在高速发展的时代里隔空对话,让思想更凝练、更进步。

“多一个人看,就算一个”

聂影并不觉得短视频就能代替真正的校园和课堂。在课堂里,搭建知识体系、训练思维能力是第一位的,这需要长时间、面对面的探讨和交互,并非线上传播可以代替。但她也不认可那些认为直播、短视频就没有知识的偏见。

在她看来,短视频在传播知识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是许多人开始接触知识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使用它。“如果不是短视频,好多东西你根本看不到”,聂影自己平常也会在抖音刷热点新闻,关心国际局势,看其他学科的知识科普。遇到不确定、不认可的观点,就以此作为抓手,自己查文献资料搞个明白。

除了课堂,聂影也会准备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选题除了课堂,聂影也会准备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选题

在抖音做知识传播,她把自己所处的环境比作逛公园。公园里什么都有,而她作为专业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多栽一棵树、多种一枝花,让正确的知识占有一席之地。

虽然知识的理解有门槛,但聂影说,看到比看懂更重要。她愿意聊网友们感兴趣的中西方奢侈品行业,也愿意花一周时间查中国古颜料的矿物质来源,讲讲中国绘画艺术的浑然天成。无论有没有喝彩,讲中国建筑、传统手工艺的故事,其实就是在讲中国的故事。

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想在抖音把环艺设计的知识认认真真再讲10年。“哪怕只看3秒钟、5秒钟。”越坚持,聂影就对知识传播的未来越期待:“知道我们国家有这么些底蕴,他就觉着这文化有底气,这国家有希望。”

抖音清华大学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