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帮马斯克Debug:没有导航 FSD自己乱开

何小鹏帮马斯克Debug:没有导航 FSD自己乱开
2024年06月27日 09:30 快科技

何小鹏赴美,给马斯克Debug了。

最近,在美国出差的何小鹏亲测了特斯拉FSD,他穿城区,上高速,一路上多次点赞FSD的表现。

当然在实测中,FSD也暴露了不足。

其中比较离谱的是,相比国内友商“全国都能开”,“有导航就能开”的表述,FSD已经实现了“没有导航也能开”

这是怎么回事儿,FSD成精了???

何小鹏亲测FSD,点赞丝滑如老司机

何小鹏本次测评的是FSD V12.3.6版本,最新的V12.4.1尚还处于内测阶段,没有借到已推送的车子。

测评公开的视频时长超半个小时,包含了硅谷多种路况。

起步阶段,何小鹏上来就一顿夸,点赞FSD“非常好”,“很低的速度就开启了”。

在过路口起步时,何小鹏也觉得表现不错,“提速很舒服,既不快也不慢。”

关于这一点,何小鹏还预告,自家的XNGP也正在朝加速刹车更顺滑舒适的方向努力,预计7月会升级。

除了这些比较简单的场景,FSD在转大弯遇有盲区时,比人开车也要更果断。

左转转弯入道也很准。

最后,何小鹏总结了一下FSD的表现:

在加州比我开的好。

何小鹏评级FSD总体表现“如人类老司机”,但在测试中,也暴露了FSD的一些问题。

比较严重的有两个:

无导航自己瞎开。红绿灯识别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一次何小鹏取消车机导航目的地后,此时车子还在漫无目的自己开。

甚至自己决定,在丁字路口转了个弯。

然而实际上,此时何小鹏和车上乘客自己都没决定好要去哪儿。

FSD就这样带着他们一路狂奔,转向过弯,直到何小鹏再次设置好导航目的地,才驶入正轨。

何小鹏对此开玩笑称,可能是FSD有了智慧,要请他喝咖啡。

还有一个是红绿灯路口的识别问题。

此时FSD处于激进模式,但不知为何,在该路口红绿灯多轮变换后依然停步不前,最终何小鹏无奈接管。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FSD刚刚升级至V12版本,马斯克直播测试时,唯一一次接管,也是在红绿灯路口。

当时马斯克驾驶的车辆本想要直行,等了一会儿红灯,而当左转灯变绿时,车子竟然启动了,马斯克立即接管。

除了这两大问题,FSD还有一些细节还有待提高。

比如,车机屏上SR的刻画,像路障雪糕筒就没有画出来,也没有标识出要转弯的方向。

还有识别动物的问题,看到了鸟,没有识别出来。

识别动物这个功能,其实还挺重要的,何小鹏表示XNGP后面就要做动物识别。

在国内开车,也确实会遇到比较离谱的动物。

网传视频显示,我们熟悉的“小艺”某天夜里就在路上遇到了…一头大象

当然大象这种体积大的动物,相比小猫小狗,用占用网络的思想还是比较好判断的,刹停就完事儿了。

除了上述问题,测评还展现出了FSD入华后的本土化隐忧。

可以分高速和城区两个场景来看。

首先,高速道路,何小鹏对比表示,美国的高速公路要比国内还复杂,因为高速车速更快。

所以FSD落地后,可能高速行驶表现会不错。

但是中美两地的高速略有不同,FSD在高速跑的很快,包括转大弯道,到国内可能就不能这么激进了。

而且美国的高速没有ETC,这也给FSD入华后出了新的场景考验。

至于城区,何小鹏认为,国内城区道路要比美国复杂10倍。

有一些路段确实很空旷,像什么小电驴、老头乐、路旁淀粉场摊,那更是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有网友看了视频也表示,这是何小鹏放了一“马”,“没把FSD逼到极限”。

因此,FSD入华后针对特色场景,如何处理优化,现有水平,能不能打遍天下无敌手,还是未知数。

何小鹏美国之行十多天,除了测评FSD,他还体验了全球自动驾驶三强Waymo的无人车。

新的体验,也让何小鹏更坚定了自己过去的判断,透露了新的思考。

何小鹏:未来AI司机,应该是这样

何小鹏打了台Waymo无人车后,对比FSD,他认为Waymo无人车在旧金山城区表现更好。

不过考虑到Waymo无人车用了高精地图,所以这不能直接证明Waymo的能力强于FSD。

除了对比FSD,何小鹏打Waymo无人车还有个目的:

对标。

何小鹏此前在2023年年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已经给团队定的目标,在北上广深等重点区域,XNGP的出行体验要对标Waymo无人车。

测评Waymo无人车和特斯拉FSD后,何小鹏发微博感慨,再次强调自己相信2025年会是全自动驾驶的ChatGPT时刻

类似的判断,何小鹏去年在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就说过,他当时考虑到大模型的发展,认为2025年更可能是“全自动驾驶的iPhone4时刻”。

这也与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TO楼教主判断的时间吻合。

那么智能驾驶在未来,到底该是什么样的?

技术范式上,何小鹏认为,智驾要做到“全球都能开”,而且丝滑,必须基于“AI Model”,也就是端到端。

体验上来说,智能驾驶要从两个方向提高。

既要学习驾驶者“历史的习惯”,即AI应该去模仿司机的驾驶风格,AI司机要千人千面。

还要能和人类司机“实时交互”,比如可能某段路AI司机开的太快太激进,人坐在车里吐槽一下,智能驾驶就会开慢点。

One More Thing

就在何小鹏强调端到端是未来,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FSD上时,一则爆料再次引发热议。

长期追踪挖掘特斯拉软件更新,人称“绿神”的黑客green称,特斯拉又把删掉的三十万行规则代码加回去了。

所以,FSD现在是不是端到端?

从各种测评来看,FSD V12确实相比V11提高了很多,何小鹏自己也感慨,没想到FSD几个月就有大进步。

对该问题,此前有智驾供应商创始人猜测,特斯拉确实有可能还存在规则代码,没有完全剔除。

但这部分代码,可能是用来跑高速NOA的,毕竟高速上Corner Case少,过去基于规则开发,处理的也不错。

而端到端架构,则用来处理更复杂的城区道路。

也有自动驾驶从业者对此表示赞同,其刚刚在端到端国际赛事上拿下了不错的名次。

该从业者认为,多一套代码,也是多了一层系统冗余。

所以,按照从业者的猜测,加回规则代码可能是真,转向端到端也是真,两者并不冲突。

如果不是技术范式的改变,那FSD能力的提高会是因为什么呢?

你怎么看?

何小鹏马斯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