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3年亏损30亿,“暴利”的宠物医疗为何难做?

2024-06-19 11:42:22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豹变   

  看一次病花费成千上万,在大众眼里“暴利”的宠物医疗行业,为何处于寒冬之下?

  作者 | 赵若慈

  来源 | 豹变

  6月6日,国内宠物医疗龙头新瑞鹏集团,撤回在美国的上市申请。

  2023年1月,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以下简称“新瑞鹏”)递交IPO招股书,寻求纳斯达克上市,募资计划用于提升宠物医疗服务、加强品牌及研发。

  对于主动撤回IPO,新瑞鹏称,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资本市场动态,挑选更加合适时机重启上市进程。

  “生活破破烂烂,小狗小猫缝缝补补。”小狗小猫愈发变成现代人眼中“家人”般存在时,“它经济”也呈现出越来越快的发展态势。然而,“宠物医院”在铲屎官眼里如同“刺客”,随随便便一个小病几百上千就如流水般花费掉。

  矛盾的是,这门看似“暴利”的生意吸引着无数入局者,但真正赚钱的确是少数,新瑞鹏暂停IPO也是其中缩影。转行成为宠物医生的常态,医院降薪、关停的故事也时刻在发生着。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铲屎官们,花不动钱了?

  在宠物医院给家里的猫咪扫出膀胱结晶时,李盛直接花248元从宠物医院带走了一袋1.5KG的皇家泌尿道处方粮,平均165.33元每千克。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李盛都是直接在宠物医院合作的小程序上下单处方粮,他觉得“安全、有保障”。

  然而今年,李盛表示,自己会从医院促销活动、小程序、天猫淘宝上货比三家,同样的品牌,最便宜的时候买到了平均116元每千克的价格。“一下子买6kg,能省下将近300块钱。”

  “宠物看病比人贵”的话题,曾经在社交平台上引起过热议。国联证券的统计显示,给宠物看一次病,手术费平均在5000元以上。在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搜索“宠物医院”,有2331条相关投诉词条。大部分投诉都涉及没有明码标价、价格不合理、隐性消费、强制消费等。

  如今,消费者对宠物医院越来越谨慎,时刻警惕被“宠物刺客”刺中。

  在社交平台上,早就有不少用药和治疗教程教家长如何应对猫咪腹泻、流泪、呕吐等常见问题,有时几块钱的人用药同样也能解决问题。

  由于“小动物没法张嘴说话”,医生凭借自身的技术和经验开出需要诊断的项目和治疗过程在情理之中,大部分家长们不了解动物医学,将目光放在“一个小病几千块钱上”似乎也合理。

  但由于宠物医疗多靠自费,在医院营利性目标与这部分信息鸿沟带来的拉扯下,消费者和医院之间形成巨大的矛盾。消费降级的大趋势下,矛盾越来越激烈。

  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有不少宠物家长晒出收费单,控诉医院收费不合理。

  比如,有网友吐槽猫咪呕吐之后去医院输液,发现输液收费明细上有输液费140元、注射费50元、疼痛管理80元,住院包括笼位费55、留观护理费25,这位网友认为存在重复和不合理收费行为。也有不少网友吐槽自家猫咪打针,要收取药物费用,同时还要收留置针耗材和埋置费。

  北京某宠物医院的医生孙凯告诉《豹变》,宠物的一些药物和耗材,成本确实比较贵。一般留置针埋置费、注射费、留观护理费其实是宠物医生或者助理的人力成本费用,人医治病也会包含这些费用,只不过消费者可能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还有一个问题是,这部分费用其实并不会直接给到医生,但是在大部分宠物医院的管理下,医生又不得不开。”

  不过孙凯也无奈地表示:“以前碰到嫌贵不给宠物治病的家长,时常感到郁闷和生气,既然不能负责,为什么要养它呢?现在大部分时候却都能理解,毕竟谁也不容易。”

  除了宠物家长们花钱越来越谨慎,孙凯观察到,以往每年春夏季都会有很多人带着捡到的流浪小猫来体检,今年这部分的比例明显变少。“不光是捡猫的变少了,连做宠物繁殖的商家都变少了。”孙凯表示。

  夹缝中生存的宠物医生

  2023年9月,刚上完24小时班的宠物医生小鑫,突然察觉到身体异样,在拖着疲惫的身躯前往医院诊断并做完手术后,她决定辞职。

  在外人看来,这个新兴行业里,宠物医生们拿着高薪并且只需要跟小动物打交道,轻松又愉快,但真实的情况却不是如此。

  2021年从动物医院毕业,怀揣着对小动物的喜爱,小鑫一头扎进宠物医疗行业,头两年里,上班、学习、考证和培训几乎占据了她所有生活。

  然而,真正深入到工作中,她才发现一切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光鲜亮丽。首先,医患关系问题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在宠物医疗行业不断曝光出收费贵、过度治疗等情况后,加剧了消费者和医生之间的不信任。

  小鑫所在的中心医院开了将近十年,主治医生和院长的技术和口碑都非常不错。但为了预防医闹,她工作服上衣的口袋里,时常装着一根录音笔。“每次有病号来,特别是涉及手术,都要事无巨细地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费用都讲清楚,一天下来不仅口干舌燥,神经也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她表示。

  除了紧张的医患关系,高昂的培养成本和不对等的收入,是宠物医生更大的难处。

  “考出执业兽医资格证就可以当实习医生,从实习医生到可以独立接诊的医生岗,起码要两三年的临床经验。而市场上的情况是,很多人在助理到实习医的考证阶段,都需要熬好几年。”宠物医生孙凯表示,“但整个行业的薪资待遇和状况,让很多人根本熬不过去,今年情况更严重,所以转行的人不在少数。”

  现实中,宠物医院的医生一般还有销售任务。

  以新瑞鹏为例,据了解,其旗下医院宠物医生的工资构成一般是底薪+提成,个人业绩达到3万,每个月有5%的提成,《豹变》走访北京地区三家医院,底薪大概都在4000-6000,提成在2%到5%之间。

  宠物医院要以盈利为目标,所以医生的工资也直接和业绩挂钩。“今年医院的情况不太好,普通医生一个月的业绩基本到不了3万,拿提成也只是一两千块。”宠物医生孙凯表示。

  也就是说,综合下来,大部分普通水平的宠物医生,工资大约在六七千元。“六七千块钱,还要建立在医生一周工作六天,一天起码10个小时班的基础上,同时每天还要冒着被猫抓狗咬的风险,宠物医生并不像大众想象的那样赚钱。”小鑫表示。

  宠物医疗,没有那么好做

  宠物医生在今年感受到的巨大压力,与行业洗牌调整密不可分。

  据行业媒体宠经说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28日期间,国内倒闭的宠物医院高达144家。

  国内宠物医疗龙头新瑞鹏集团,撤回在美的上市申请,也成为行业缩影。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新瑞鹏营收分别为30.08亿元、47.84亿元和57.40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0.00亿元、13.11亿元和14.17亿元。

  从大趋势来看,陪伴式存在的小猫小狗们被“家长们”赋予越来越多的情绪价值之后,宠物赛道被持续看好,新瑞鹏原本想借行业扩张的东风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成为行业龙头企业。

  2016年,瑞鹏凭借硬实力一路收购,将业务版图扩张到华北地区,成为中国拥有分院最多、规模最大的宠物连锁医院,并挂牌新三板。随后,新瑞鹏先后获得腾讯、碧桂园创投、雪湖资本、高瓴资本等明星资本的投资。根据招股书信息,新瑞鹏用6年时间通过并购的方式扩张,旗下医院数量从70家增长至1942家。

  然而,在宠物医疗行业,盲目扩张显然很难讲出一个“好故事”。

  首先,开一家宠物医院的成本并不低,除去必要的房租水电,单是进一台普通的超声机器,大概就需要花费10万到20万,如果配置高一些,医院购入CT或核磁共振检查的机器,一台成本就在80万到100万之间。除了硬性投入之外,还有推广、引流、运营等隐形成本。无论如何,一家宠物医院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回本最起码都要2到3年。

  另外,宠物医疗的管理不仅仅是需要管理好门店的营收状况,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口碑时常能够决定一家医院的生死。

  2024年2月19日,广州爱诺百思动物医院江南西分店高压氧设备发生事故,事发医院被查封,运营主体爱诺百思暂停使用所有厂家的多功能氧治疗系统,并对所有分院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整顿。而爱诺百思便隶属于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旗下,这起意外事故再次让新瑞鹏站在风口浪尖,也加剧了消费者的不信任感。

  医疗的特殊性也决定了集团管理层和一线工作人员对行业的理解不同,在新瑞鹏体系中,这样的矛盾时常存在。

  某二线城市新瑞鹏旗下一家中心医院的主治医生告诉《豹变》:“集团高层接触不到一线工作人员和具体医疗情况,只管下发销售任务,不考虑实际。”每当618、双11等大促时期,新瑞鹏集团就会给医院下发KPI,要求直播间消费者开卡充值达标多少万。“一个医院,做充值促销活动,听着就很荒谬,但是管理层只会考虑到赚钱问题。”这位医生表示。

  讲好一个“扩张”故事的基础是把业务先做好。据Pet Notes宠物商业研究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4月份,新瑞鹏体系门店数量降至1600家左右,减少了300多家。

  上市失败的新瑞鹏,仿佛行业中多家宠物医院的缩影。在经历过野蛮生长之后,宠物医疗赛道将走出一条什么路,还需要时间来浇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