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鹿角解 蝉鸣半夏生 看博物馆“夏之风物”

夏至鹿角解 蝉鸣半夏生 看博物馆“夏之风物”
2024年06月23日 01:07 新快报

风过草木,夏至登场,我们又迎来一年中阳光最盛、白昼最长的日子,也迎来城中各大展览的竞相“绽放”。十五天为一节气,每节气又分三候(各五天),今天的文章会从“夏至三候”说起,借此引出博物馆里的“夏之风物”。

1 【鹿角解】

夏至的三场物候是:一候“鹿角解”,鹿角脱落;二候“蜩始鸣”,知了开始鸣叫;三候“半夏生”,半夏草出苗。“鹿角解”出自《逸周书》,传说鹿角朝前生,故属“阳”,夏至阳气盛极阴气起,因感时序,鹿鹿们角落茸长。蜩(tiáo),就是蝉,“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诗我们幼时背过。半夏是种药草,喜阴,夏天过半,它开始长了。

让我们从遥远的商时期说起,那时的一个鹿角,如今,正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寻迹羊城——2023年广州考古新发现”中展出。2023年,广州考古人在增城老虎岭遗址发现了少量的稻以及鹿、牛、猪、龟、贝壳、鱼类等大量动物遗存,从这些遗存等出发,“食谱广化”的认识被提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时期,流溪河流域、增江流域的人群,可能仍然维持一种食谱广化的生活方式,以狩猎捕捞、挖掘根茎和采集果实等技术来觅食。

这鹿角可见清晰切割痕迹,所以它应不是“落”于自然,而是“落”于人手,而这“两个流域的聚落”场景,正经由考古被再次勾勒。

2 【蜩始鸣】

同样能勾起我们回忆的,还有一件“水牛进田”,这是1994年在黄埔区姬堂西晋墓出土的陶水田模型。“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从前夏天极热的时候,我们会把牛赶进水田里泡着,让它们也降降温。”瞅到这文物照片,笔者的家人昨天不禁出声。细看,它是一块被十字形田埂分作四块的田亩,上面的点线纹,可视为耕作后的犁耙痕,三只牛站立其间。

如此耕作场景,是南汉二陵博物馆“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常设展的展品。现在,当我们来到馆里,能见到的夏天风物,还包括二候“蜩始鸣”:

这是两千年前西汉南越国时期的一只“蝉”,青玉所制,1983年荔湾区西村凤凰岗出土。通体的柔光和深青色部分,提示了它古老细腻的玉质。玉蝉背部隆起,阴刻羽纹;如果能看它的腹部,还会发现上刻有“足”,“体现了工匠高超的技艺与细致的观察力”。

“蝉”“莲”榜首,近日高考即将放榜,家中有考生的游客,也许更有兴趣在馆里把“蝉”和“莲”一并看了。这是一个宋代越窑青瓷莲花盖罐,1999年越秀区中山四路府学电站工地出土,它妙就妙在,不仅刻划有宋越窑的典型莲瓣纹,通体更如一枚圆满莲子。

3 【半夏生】

莲生,草长,夏至第三候“半夏生”,半夏又是什么模样?日前,记者看到了广东省博物馆藏的半夏标本,长柄,顶端出三叶。农历五月是半夏生长的旺盛期,也是它的花期。其花,状为“佛焰苞”,您细观这标本图,可有同感?中药材的半夏,指的是其干燥块茎。

说起中药材,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常设展厅(是的,就是有展出大恐龙及大鱼“飞天”那里),其中有个“岭南本草——中草药馆”,通过百余件腊叶标本、包埋标本、塑化标本等,展示了作为全国中医药材主产区之一的广东,所拥有的岭南道地药材和民间药材,比如何首乌、广陈皮、广藿香、化州橘红等“南药”。夏天广东人爱喝凉茶,记者在这个馆里,也看到了夏枯草、桑叶和菊花的标本。

最后,当我们从粤博自然展厅出来,难道不顺便去看看,旁边新开的特展“指间栩栩——威廉·莫里斯带领下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吗?一进展厅,扑面而来的,依然是盛夏草木茂盛的风景啊:

一幅枝叶硕大而卷曲、明亮绿色布满画心的壁纸,给人带来旺盛的生命力冲击,以及源于自然又设计精良的慨叹。这是威廉·莫里斯的“茛苕”壁纸样本。

“茛(gèn)苕(tiáo)”,原产于地中海,有宽大的光泽饱满的叶子和高大花穗,在中国植物志上记载的名字是“蛤蟆花”。威廉·莫里斯,十九世纪最重要的设计师之一,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

“作为人类历史上流传最广泛的纹样之一,茛苕纹见证了整个欧洲的装饰艺术史。古希腊建筑三种柱式中的科林斯柱式,其茛苕纹极为华美,正是源于希腊人对于茛苕的观察。随后,伴随着古罗马版图的扩张,这个纹样不光传遍了整个欧洲,甚至还影响了印度的犍陀罗建筑装饰。这种著名的叶形装饰,还一直存在于中世纪的教堂和其他重要建筑中,其中哥特式大教堂就有采用茛苕纹。”这是记者从该馆《爱粤读》第65期看到的介绍。

到了十九世纪,威廉·莫里斯的茛苕纹壁纸,可能是茛苕这个物种在设计史中最写实的一次。作品“茛苕”是需要30块木块才能印制完整的大型重复图案,并使用了15种具有细微差别的颜色。

这图案,以“S”形的茛苕叶出现,植物叶片宽阔、修长,同时,一个叶片的结束也是另一个叶片的开始,叶片首尾衔接,反复回旋,叶脉错落翻滚,形成极具美感的几何漩涡。

不断回旋的也是季节更替。

是的,这种种风物提示我们的还有:又一年,夏已至。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本版图片由各受访方提供,除署名外。)

莫里斯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