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队沉寂半年,95后学霸企二代能否重回巅峰?

掉队沉寂半年,95后学霸企二代能否重回巅峰?
2024年06月15日 08:01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王健凡

沉寂了半年后,曾引发广泛关注的AI视频生成创业公司Pika Labs再次成为业界焦点。

近日,这家明星公司宣布完成了一轮总额达8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8亿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Spark Capital领投,Greycroft、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以及知名演员兼投资人Jared Leto参投。

自成立以来,Pika Labs共完成了五轮融资,总融资额累计达1.35亿美元。投资者阵容星光熠熠,汇聚了包括Quora创始人Adam D’Angelo、Github前首席执行官Nat Friedman、硅谷投资人Daniel Gross等在内的多位业界大咖。

刚刚度过一周年生日的Pika Labs计划在这轮融资之后继续扩张研究和工程团队。过去一年中,Pika团队从3人扩张到了13人,而据相关报道,Pika的用户数已达到数百万,每周生成数百万个视频。当前,Pika已租用数百个GPU芯片,用于模型训练和推理计算。

Pika背后:95后学霸创始人

Pika Labs的创始团队由斯坦福大学AI Lab博士生郭文景、孟辰霖和陈思禹共同创办。

郭文景不仅学术背景卓越,家庭背景也颇为引人关注。母亲是麻省理工的高材生,父亲郭华强是信雅达科技的实控人。

郭文景自小展现出惊人的学术天赋。2015年,他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并获得数学学士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随后继续攻读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

2023年初,他与同学在Runway首届AI电影节上,发现现有工具难以满足需求。为了开发更好用的AI视频工具,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视频导演”,郭文景决定从斯坦福退学,Pika Labs由此诞生。

凭借早期令人惊艳的视频生成效果,加上创始人的诸多光环加持,Pika Labs迅速吸引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网站访问量在一个月内激增2.3倍。公司成立仅六个月,就成功融资5500万美元,迅速崛起为行业新星。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1月30日,信雅达的股价突然涨停,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当天收盘时,信雅达股价报11.04元/股。尽管公司随后发布了澄清公告,强调公司与Pika Labs之间并无其他关联,股价依然持续上涨。到2023年12月7日,信雅达连收六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达77%,总市值飙升至8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市场反应被戏称为“父凭女贵”的现象。此后,随着Pika Labs每一次有了新的进展,“女儿概念股”信雅达的股价也随之波动,成为市场中的一大看点。

行业变革下,Pika开始掉队了?

然而,世事无常。在Pika Labs蹿红仅两个月后,OpenAI推出了重磅炸弹——文生视频模型Sora。

整个AI视频生成领域瞬间笼罩在Sora的“阴影”下,许多人笃定OpenAI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Sora不仅在视频生成质量上达到新的高度,还将视频时长延长至60秒,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Sora轻松打败了包括Runway和Pika在内的众多AI视频创业公司。

过去的半年里,Pika这边似乎热度不再,业界和媒体的关注度显著下降。根据Similarweb的数据,今年4月,Pika Labs的网站访问量仅为200万,较巅峰时期下滑了64%。

客观来说,Pika Labs在技术进展方面的确乏善可陈。尽管团队在过去的半年里推出了一些“锦上添花”的新功能,但整体来看,Pika的产品和技术更新显得缺乏突破性进展。

其中较为重要的更新包括,今年2月底,Pika宣布推出了唇形同步功能Lip Sync;在3月份,Pika推出了AI配音工具Sound Effects。虽然这些功能为产品增添了新意,但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中并未能使Pika进一步脱颖而出。

还有一点比较尴尬的是,Pika单次仍只能生成4秒的高清视频。在日新月异的视频生成领域,这样的时长短板导致了Pika的迅速掉队。相比之下,竞争对手如可灵的视频生成时长可达2分钟,Sora和Veo则可达1分钟,Vidu和Gen-2分别为16秒和18秒。

视频质量方面,Pika也仅能达到市场的平均水平,新入局的竞争者正在迅速追赶。在观感上,Pika看上去似乎已经不及快手最新推出的文生视频模型可灵以及Luma AI刚刚推出的Dream Machine。

总体来看,在技术提升和用户增长方面表现平平的Pika Labs再度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多少令人感到意外。而本轮融资的到位,无疑为Pika Labs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支持。

郭文景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她的感激之情,“这真是艰难的一年……没有你们,我们不可能走到今天。”

赛道正热,pika亟须突破

AI视频生成领域这条赛道正变得愈发拥挤起来。

在国内市场,Vidu宣布将完成三大更新,实现重大技术迭代;智谱AI正在研发对标Sora的高质量文生视频模型,预计年内发布;6月6日,快手正式上线的“可灵”迅速走红;字节跳动内部则加速研发MagicAvatar、Boximator、MagicVideo-V2等视频生成大模型。

这股技术浪潮也点燃了行业内的投融资热情。今年以来,投融资消息频频传来,以华人团队为主导,纷纷站上风口,引领潮流。

3月7日,总部位于伦敦,由两位前DeepMind团队华人工程师创立的Haiper宣布产品上线,并完成了1380万美元的融资;3月13日,由前字节跳动视觉技术负责人创立的爱诗科技完成了约一亿元人民币的A1轮融资,并于4月23日完成了由蚂蚁集团领投的A2轮超亿元融资;3月24日,由前Snap软件工程师徐卓创立的HeyGen完成了一轮6000万美元的融资;6月5日,生数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由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和百度联合领投。

不难看出,AI视频生成领域今年将迎来新的爆发期。作为这一赛道的明星企业,Pika Labs自然备受关注。然而,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面对产品竞争力下降、同行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Pika Labs必须尽快推出具有突破性的新品。

未来,Pika Labs能否在AI视频技术和商业应用上带来超乎预期的惊喜,将决定其能否持续获得资本的支持。对于Pika Labs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的发展仍旧充满变数。(思维财经出品)■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