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针对农村地区尤其是留守儿童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精神卫生服务的问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介绍,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儿童心理健康有更多需要关注的方面。
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家长不可缺位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次发布会的15个问题中,有3个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相关。
发布会上,谢斌表示,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儿童心理健康有更多需要关注的方面,比如家庭结构是否完整、获取心理健康科学信息是否便捷、有利于认知和情感发育的良性刺激够不够丰富、针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卫生和教育资源能否有效提供等。
他认为,针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包括对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科普途径,探索他们易于接受的科普形式;还要对当地儿童、青少年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学校教师开展培训,扩大心理健康知识的覆盖面及效果。
此外,还可以试点探索建设特色“心理友好校园”“心理友好乡村”,用丰富多彩的身心活动,陪伴孩子在学校内外健康成长。
家长及社会也要消除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偏见与污名化,重视校园欺凌等问题,激励各方尤其是孩子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
此外,还应鼓励城市地区单位及社会组织主动与农村地区政府、学校合作,建立心理健康服务联盟,定期组织心理义诊,提高对未成年人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及处理能力。
他表示,对于留守儿童,家长不可缺位。要通过视频通话等多种形式,来增加远程亲子互动,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主动学习亲子相处之道。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需要四个层面共同推动
会后,谢斌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的采访。
在他看来,关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农村及城市都应该重点关注。他表示,以前接诊的都是成年患者,但大约从四五年前开始,儿童及青少年的就诊人数开始增加。
谢斌表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无法通过某一方面彻底解决,而是需要医院、学校、家庭、社会四个层面共同推动。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他发现,许多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老师。他建议学校培训一批核心的心理老师,再由他们去培训其他老师。另外,在做好学校心理教师培训的同时,也要做好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培训。
他表示,家长要做理性的、有心理健康知识的家长。他希望能通过向家长“扫盲”,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去污名化”,从而让家长真正主动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
另外,他表示,在“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中,各大专家志愿者可以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健康筛查、义诊等活动,为社区居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开展心理健康宣教、指导、早期干预服务。
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摄影报道
编辑 于曼歌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