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近刚好也投了一位出自电子科大的创始人。”得知华为最新一位“天才少年”来自电子科大,深圳一位硬科技VC朋友颇为触动。
日前,电子科技大学披露,在2022年秋季校园招聘中,该校博士研究生宁博宇进入华为,入选无线产品线与光产品线的“天才少年”计划,年薪百万。这也是第二位入选华为“天才少年”的电子科大学生。
正如宁博宇所言,是母校的水土哺育了他的成长。坐落于“天府之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于1956年,简称“电子科大”、“成电”。自诞生之日起,这座巍巍学府便肩负改变我国无线电工业落后面貌的使命,被誉为“中国民族电子工业摇篮”,也是著名的“国防七子”之一。
也许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不算高,但业内曾流传一句话,“走在任何一个城市的科技园,都能够遇到电子科大校友。”长石资本管理合伙人胡可早年毕业于电子科大,最近回了一趟成都,他印象深刻——深圳的一位领导曾讲过,电子科技大学支撑了两个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的城市,一个是深圳,一个是成都。
电子科大26岁博士
华为最新一位“天才少年”
明明可以靠颜值,宁博宇却偏偏要靠才华。
电子科大官网透露,不同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学霸,现年26岁的宁博宇自小就是一名文艺青年,更是具备一身“舞”艺——曾斩获成都市悠悠球电视大赛冠军、亚洲青少年艺术大赛金奖、新加坡国立大学街舞之夜冠军奖等等。
与此同时,宁博宇还是一位运动健将。在成都四中读书期间,宁博宇偶然发现了自己跳高的天赋并爱上了这项运动。苦苦钻研的他,甚至将牛顿第二定律和抗利尿素原理运用到跳高中,一举打破了成都四中尘封了24年的跳高记录。来到电子科大后,宁博宇依旧热爱运动,加入了学校的游泳队和田径队,并收获了电子科大男子跳高冠军、男子蛙泳冠军等奖项。
虽然宁博宇看上去很爱玩,但他的成绩也很优异。四年的本科生活,他的总绩点达到了3.93/4,并在大四时顺利保研到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师从陈智教授开展研究。
在学校“领军人才计划”的资助下,宁博宇在研一时就得到了赴牛津大学科研训练的机会。对于这段经历,他曾感慨道,“我借助成电的平台得以出国进行科研交流,拓展眼界的同时也提升了对科研的理解。”此后,宁博宇做出了直接申请硕博连读的决定,成为所在实验室有史以来第一位硕士研究生一年级转博的同学。
博士被录取之后,宁博宇的研究方向也逐渐延伸到通信的多个领域,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全额资助,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四年,他在通信领域顶级期刊/会议上共发表了21篇论文。
期间,宁博宇受邀赴华为成都研究所2012无线通信实验室实习,帮助解决了诸多问题,也为之后的华为面试埋下了伏笔。在2022年的秋季校招中,宁博宇收到了华为两个产品线的邀请。在经过了十几轮的面试后,他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拿到了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百万年薪Offer。
值得一提的是,宁博宇还是一位B站UP主,粉丝超过4万,拥有累计600万的播放量。而在他发布的最新动态中,也对自己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做出了回应,表示今年其实有很多人入选,只不过有的没签约,有的没报道,“我想接地气点,只想踏实工作。”
事实上,电子科大与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渊源颇深。同样是B站知名UP主的“稚晖君”,本名彭志辉,2011年进入电子科大读本科,并在2014年考上本校研究生。从电子科大硕士毕业后,彭志辉曾就职于 OPPO 研究院 AI 实验室,后在2020年11月加入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年薪高达201万元。但他却在去年12月底宣布了离职消息,表示自己接下来会开启一段新的事业。
日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在一篇万字长文中透露,进入华为公司,“天才少年”这个称呼就没有了,定位“天才少年”主要用于入职的定级定薪,强调“不拘一格选人才”,老、中、青相结合,在开放的环境中向前滚动。
他还表示,华为不能垄断人才,员工想出去创业或到其他公司去,人尽其才,发挥他的价值,对国家都是有用的。“我们对人才机制也有反思,比如有些人进入公司以后,没有很好发挥他的长处,就等于浪费他的青春。”
最隐秘校友圈
他们都来自电子科大
电子科大到底有多牛?
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在1956年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
早在成立之初,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就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随后在1961年被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 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走过悠悠六十余载,如今的电子科大坐拥清水河、沙河、九里堤、永宁四个校区,已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成长为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
这里被誉为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梦之队。官网介绍,电子科大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有4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A+学科数并列西部高校第一。
而在科技界和创投圈,电子科大人的身影也随处可见。据电子科大校友会此前统计,国内IT界公司、企业、研究所等中层以上技术负责人和高层管理人员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毕业于电子科大。
当下火爆的动力电池赛道,就有一位电子科大校友——刘金成。出生在湖北沙洋县的刘金成,1981年考入电子科大物理化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他先后任职于一家国营工厂和德赛能源科技,进入了电池制造行业。2001年,他成立了亿纬锂能的前身惠州晋达电子有限公司,深耕锂电池。时至今日,亿纬锂能已位列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前十。2021年,在电子科大65周年华诞之际,刘金成向母校慷慨捐赠2000万元,成立了亿纬锂能教育基金。
被誉为“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之父”的王东升,也是一名电子科大校友。1995年,王东升毕业于电子科大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在此期间,他临危受命,毅然接下了年亏损数千万元的北京电子管厂,并与员工自筹资金进行股份制改造,创办了京东方。在他的带领下,京东方逐渐成长为全球显示领域巨头。王东升也不忘回馈母校,2017年9月,京东方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约共建了联合创新研究院,成为校企合作的典范。
网易创始人丁磊,同样来自电子科大。1989年,丁磊考入电子科大的微波通信系。他曾回忆,正是通过学校的图书馆,让他极大地拓展了视野,而他大学四年“唯一的遗憾”,就是“借书卡不够用”。也是因为看书,让丁磊在大三时就接触到了互联网,为此他也经常去计算机系蹭课旁听。“非常感激学校开明的办学风气,能够给我足够的平台去求知。”丁磊曾感慨。
还有中芯国际原董事长周子学、华为原董事长孙亚芳、魅族创始人之一白永祥、极米科技创始人钟波、贝塔斯曼中国总部CEO龙宇、长石资本管理合伙人胡可、国光电气董事长张亚、振华风光半导体董事长张国荣……他们都是出身电子科大的学子。当然,这一份名单还很长很长。
城市因大学而盛
电子科大,创投江湖新军团
今年以来,VC密集出差成都,而电子科大也频频出现在投资人口中。“新基金去年落地成都,为此专门招了两位电子科大毕业的投资成员,希望能通过校友圈资源覆盖当地科技创业者群体。”华南某投资人如是说。
去年12月,芯进电子宣布获得近亿元A+轮融资,由阳光电源、中芯聚源、成都高投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共同参与。这距离其超亿元A轮融资仅过去半年时间,彼时是由中车资本领投、汇川技术、尚颀资本、君桐资本、基石资本、聚合资本、得彼投资跟投。外界可能不知道,芯进电子创始团队陈忠志、彭卓、赵翔,同为电子科大2000级校友,分别就读于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和电子工程学院。
今年1月底,成都考拉悠然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四川发展、蜀杉资本、策源资本共同完成。总部位于成都的考拉悠然,由欧洲科学院院士、ACM/IEEE Fellow申恒涛教授领衔20余位归国博士于2017年底创立。而申恒涛教授同时正是电子科大计算机学院院长,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鹏城实验室视觉智能首席科学家,国家及四川省特聘专家。
今年2月初,武汉诞生一个芯片独角兽——芯擎科技宣布已完成总额近5亿元的A+轮融资,估值超70亿。本轮融资中泰达科投、海尔资本、浦银国际、武汉创新投、桐曦资本参与投资;现有股东国盛资本、越秀产业基金和嘉御资本等也再次加注。而芯擎科技CEO汪凯,15岁时就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电子科大雷达侦查与干扰专业,此后历任国内外芯片巨头高管,并在2019年4月加入芯擎科技,出任CEO一职。
在近日举办的“2023中国(成都)产业基金生态大会”上,毕业于电子科大的胡可分享道,2020年至2022年,有10家电子科大校友企业上市,而成都一半的科创板企业也都是电子科大校友企业。“对于一个基金来说,我们要寻求成都机会,而来到成都多挖掘校友企业资源是很重要的方面。”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同样与成都渊源颇深。他也在大会上透露,本科实习就是在成都的一家科研院所,成立中科创星后,也多次到成都来看项目。其中从2018年起,中科创星陆续投资了多家电子科大校友企业,包括频苛微、空间矩阵等,并且目前还有项目正在交割。
米磊表示,他所接触过的电子科大创业者的专业度都很高,在电子信息的细分方向上都有深厚的积累,做事也很扎实,都是很有硬科技精神的创业者。“我们也希望电子科大能有越来越多的项目出来创业,在电子信息等领域为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的源头在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掌握大量“知识价值”的城市往往能在硬科技竞争中占尽先机。
早在2015年,成都高新区就与电子科技大学深入实施“一校一带”行动计划,参照“斯坦福+硅谷”发展模式,打造培育基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级业态,以共建共管共享模式,建设环电子科技大学知识经济圈。
随后在2017年9月29日,成都市“电子科大日”正式发布,这是成都市首个以大学命名的活动日。据了解,每年的“电子科大日”,成都市政府都将和电子科大共同举办发展峰会、高端论坛、投资促进、成果对接系列活动。
在米磊看来,电子科大等高校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将有利于创新人才、创新思想和创新成果等要素的相互流动与促进,这对成都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和打造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等产业集群都是非常有益的。
正所谓“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电子科大为国立学、创新求进,与成都休戚与共。如同斯坦福之于硅谷、麻省理工学院之于波士顿,电子科大也是成都腾飞背后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刘博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