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所谓打卡,看似是追求个性和“独异性”,但实际上就是一种跟风,是在融入一种“同质化”风潮
近段时间,野外网红打卡地持续引发舆论的关注。有网友发现,浙江杭州建德的废弃矿洞成了近期社交平台小红书上的“避暑胜地”。在平台上搜索一下,就能发现今年夏天有不少博主在矿洞前拍照露营,更有人进洞探险,精美的照片和刺激的攻略让矿洞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不过,考虑到存在安全隐患,村委会还是把5个矿洞的洞口全部封死。
存在安全隐患的废弃山洞、原生态河道等在一些平台成了被重点推荐的网红打卡地,这一现象引发了舆论对于平台责任的讨论。同时,不少人无视安全风险,对“野生”风景跟风的行为,也触动了社会反思。除此之外,另一个问题也值得关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宁愿冒险,也要向往“原生态”风景?
从简单的角度来说,人作为高级动物,对土地、大自然的亲近感,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的观念以及生活环境都在被改造,逐渐远离了对于“原生态”的依赖,骨子里对土地的亲近感也被抑制。取而代之的,是工业风、科技风的流行。
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对于钢筋水泥的审美疲劳,再加上大众媒体在观念上的塑造,使得越来越多人重新迷恋野生、原生态风景,与户外挑战运动、极限运动等的流行,背后其实都是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这也可以看作是现代都市人群对于安稳、无趣,甚至是重复的日常生活的一种短暂逃离和反叛。
当然,看起来具有刺激性,但这里面的很多行为,很难说能真正与勇敢、挑战划等号。很多时候,那不过是一种自我暗示而已。但另一方面,值得警惕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对于真正风险的感知和判断能力出现了钝化乃至蜕化。很多本来不该有,被称为“作死”的行为频频出现,并不是说人们真正热爱冒险,而更多是无知导致的无畏。
当然,在注意力稀缺的网络社会,个人对于非标准化、少人工干预的野生风景、原始场景和事物的迷恋,也有着吸引眼球、追求个性的内在驱动。德国社会学家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就提出过“独异性社会”概念,指的是任何机构与个人,如今追求的都不再是普通、常规,而是要与众不同,独异于人,甚至哪怕是同样的商品,也要有自己不同的玩法,要做所谓“有态度的消费者”。归根结底,到网红野生景区打卡也好,到废弃的矿洞探险也罢,都是为了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独异性”。也正因为很多人拍照种草,在网络上进行自我展示,最终这些原本不为人知的野生之地,也就变成了流行的网红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可能并无多少特别之处的地方又被不断“赋义”,从而吸引更多人的参与。
然而,很多人的所谓打卡,看似是追求个性和“独异性”,但实际上就是一种跟风,是在融入一种“同质化”风潮。其实,在消费主义文化大行其道,社会资讯几乎过剩的今天,很难说还有真正的另类和“秘境”,整个社会的趋同性要远远大于异质性。真正的“陌生之地”正在不断消失。
当这种虚幻的“独异性”被洞穿,更多人需要明白:真正的异质化,或者说特立独行,一定是植根于内心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长期追求。并不是说喜欢野生风景,推崇自然,就代表了个性和特别。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