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割裂金融指标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金融时报》脸都不要了?

2024-06-20 12:18:38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6月14日,央行发布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下降4.2%。

与上个月的数据做对比:

4月份M2的增速是7.2%,当月已经创下了有统计以来的最低增速;而5月份的增速进一步降至7%,继续创新低;

4月份M1的增速同比下降1.4%,创有统计以来第二次负增长;而5月份的增速同比下降4.2%,连续两个月负增长,更是有记录以来第一次!

如此羸弱的金融统计数据,无疑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再度拉响了警钟,另一方面也为加大经济促增长政策的力度提供了数据支撑。

然而,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授权公布金融统计资料的唯一媒体”,《金融时报》又是如何公布这一数据的呢?

在《金融时报》的官方公号上,《刚刚!央行发布重磅数据》一文,仅仅强调了“广义货币同比增长7%”、“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3%”、“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4%”,这三个同比增长的数据,不仅未提及5月份M2的增速已创出历史新低的事实,而且对于对经济形势更具指标意义的M1连续负增长的变化和影响,更是避而不谈!由此,还借“专家”之口,得出了“当月融资总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的结论。

《金融时报》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授权公布金融统计资料的唯一媒体”,其权威性不言而喻,但面对央行公布的全面金融数据,却在报道和解读中采取“报喜不报忧”的模式,只讲“增长”指标,却忌谈“下降”指标,无疑有违客观公正的媒体底线!

连不懂金融的人,随便一搜互联网,也能知道M1作为“狭义货币”,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企业活期存款,是从金融体系里释放出来的流通在实体经济和商业世界中的现金。M1出现负增长,表明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现金流在恶化,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在减少,市场上的交易买卖在下降,经济个体的活力不足。

所以,通过M1数据变化的分析,对于认清当前经济形势具有更强的指标意义,特别是将M1的负增长与M2的增长做对照分析来看:M2增速虽然在历史低位,但仍在7%,而M1却持续负增长,两者之间形成的剪刀差开口越来越阔,说明资金在从M1转向定期存款M2。

其背后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企业和居民的存款意愿更强,大家都在存钱,导致短期内可用于消费和投资的“活钱”变成了“死钱”,市场流动性降低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紧缩。

而这恰恰证明当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效果不太好,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所以,金融数据指标的羸弱表现,其实是在倒逼更多的政策红利来加大经济刺激的力度,恢复经济向好趋势,造福社会和百姓。

然而,作为金融行业的权威媒体,《金融时报》在其报道中,除了“报喜不报忧”地对M1负增长只字不提之外,竟然还发表了《业内人士:应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一文,借“专家”之口,建议民众淡化和忽视这些金融统计指标的羸弱表现。

在这篇文章中,《金融时报》认为“我国长期高度关注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等总量金融指标,潜在假定是其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实际上,随着金融深化和经济结构转型,这种相关性正在减弱”………

也就是说《金融时报》已经开始刻意割裂M2和M1这些金融指标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其给出的观点是说央行公布的M2和M1这些金融指标,是存量概念,基数已经足够庞大,所以“不宜以同比多增方式来衡量”。

但搜索《金融时报》的历史报道可以发现,在2023年5月央行公布4月M2和人民币存款均同比增长12.4%的金融数据后,《金融时报》发表了《如何看待M2和存款高增?》一文,认为M2和存款的较快增长是金融体系加强了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配套资金先行到位,表现为金融数据领先于经济数据的结果,并且强调“过去十年,我国M2年均增速为10.6%,与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1-2个百分点,合理满足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货币需求”。

那么,请问《金融时报》, 为什么去年在M2增速为12.4%的时候要强调金融数据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和关联性,而今年M2增速仅为7%且创出历史新低的时候,要刻意淡化对金融指标的关注、割裂金融指标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呢?

众所周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当前不乐观的经济形势也期待着包括降息降准、扩大货币供应等金融政策的持续发力,然而在前期提振经济政策效果不及预期,期待金融政策发力的关键时刻,以《金融时报》为代表的金融业所做的竟然是“割席”处理?认为金融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相关性正在减弱”,建议社会各界“应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这难道不是大战在即,逃避责任的“临阵脱逃”之举吗?

并且,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的要求,难道货币供应量M2要同经济增长GDP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CIP"相匹配”的要求,在《金融时报》眼里,不是“相关性”

对照这个要求,我国今年GDP增速目标是5%左右,CPI目标是3%左右,因此M2的增速要匹配“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8%是底线,然而4月份M2同比增速仅7.2%,5月份增速又进一步滑落至7%,已经严重偏离了底线水平,应该引起金融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行动了。

然而,作为金融行业最权威的媒体报纸,《金融时报》不仅在披露和解读相关金融数据时“报喜不报忧",丧失了客观公正的媒体底线,竟然还借专家之口建议"应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刻意为相关部门的不作为做辩解、打掩护的,更是媒体之耻,真是脸都不要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