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华润系顺风车不好坐,金沙酒业业绩开倒车

2023-09-03 09:55:06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于见专栏   

  来源:于见专栏

  在中国有句话叫做“无酒不成席”,酒类消费在国人心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白酒消费市场,近年来受到消费疲软的影响,也出现了降温的趋势。

  尤其是酱香酒市场,除了茅台酒之外,增长都陷入了停滞。金沙酒业就是酱香酒企的代表之一,今年1月,华润啤酒成功收购金沙酒业过半股权,全面重塑金沙酒业。如今时间过半,金沙酒业也给出了易主之后的半年成绩单,结果是惨烈的。

  根据华润啤酒近日公布的半年报,金沙酒业贡献的营业额是9.7亿元,利润为1亿元。而在2022年上半年,金沙酒业营收20亿元,利润为8.7亿元。这份同比腰斩过半的业绩单,震惊了行业内外。

  当大家都以为华润啤酒和金沙酒业能实现1+1>2的效果时,万万没想到1+1居然会等于负数。

  1

  价格倒挂现象,在于虚高的价格泡沫

  对于白酒行业来说,很多时候定价策略仿佛是一场赌博。涨还是不涨,涨多涨少,都决定了接下来市场竞争瞬间的输赢。

  但在如今白酒的营销体系中,价格混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是有些酒企的问题严重,有些则比较轻微。

  严重的价格混乱,会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毁于一旦。在今年金沙酒业的全国经销商大会上,金沙酒业就表示接下来将大力肃清价格倒挂现象,保护经销商利益。

  在过去几年,金沙酒业旗下的摘要酒,存在大幅度的提价行为。如果摘要酒行情好,涨价对企业和经销商来说都是有利无害。但当终端需求不景气的时候,此前囤货的经销商为了避免把货“砸在手里”,就会选择低于厂商指导价进行售卖。

  这种现象,对于其他白酒品牌也同样或多或少都存在,但金沙摘要酒的价格倒挂的问题相当严重。

  一些白酒企业主观地认为自己的产品会出现供需紧张,并且紧盯着茅台酒的价格行情进行调整,金沙摘要酒就是犯了这样的一个错误。

  金沙摘要酒从2018年开始就多次进行停货涨价,就是为了刺激渠道和市场。

  2018年至2020年,摘要酒曾3年提价6次。当时摘要酒势头正好,发展形势十分喜人。但凡事过犹不及,在2021年上半年摘要酒再次提升过出厂价后,摘要酒价格直逼当时茅台的价格。摘要酒珍品版,指导零售价格要1389元一瓶。

  而消费者在电商平台整箱购买的话,某些店铺给出的到手价格算下来约500元一瓶,还不到零售指导价格的一半。

  个别实诚的经销商表示说,在600元档位的酱香酒市场里面,金沙摘要酒能排得上号,其潜台词不正是认为金沙摘要酒卖不上千元档位。

  酒是用来喝的,要看消费者买不买单。消费者可能不懂酒,但至少知道钱花得值不值。

  摘要酒的涨价,很可能是金沙酒业的一厢情愿。面对虚高的价格泡沫,直接面临风险的是众多囤货的经销商们。为了及时止损,价格倒挂变成难以阻挡的问题,这是为什么金沙酒业今年6月份要开展清收低价酒行动。

  实际上金沙酒业从2022年开始就一直在进行价格调控,打击违规倾销的同时,也在进行摘要酒回购动作,只是一年多过去了,依旧收效甚微。

  金沙酒业的价格倒挂要想彻底解决,恐怕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因为只有金沙酒业保持丰厚的渠道价差,经销商才会敢于“持仓”,而不是担心产品卖不出去就低价抛售。

  2

  酱香酒回归理性,摘要酒“遇冷”

  金沙酒业旗下共有两大品牌:一是摘要,定位为“来自贵州金沙的高端酱香白酒”;二是金沙回沙,定位“来自贵州金沙的酱香名酒”,属于低端酱香酒。

  金沙酒业打拼的战场,是茅台酒所在的酱香酒市场。根据行业数据,酱酒市场的竞争格局是一超多强,一超自然是茅台酒,占据了六成的市场份额。

  2022年整个酱酒市场实现约2100亿元的营收规模,这当中有超1000亿都是属于茅台的。脱离茅台营收之后再看酱酒市场,增长是停滞不动的。

  也就是说,过去一年的酱酒热,其实只是“茅台热”。这也能说明前文提到的金沙摘要酒出现价格倒挂现象的根本原因——卖不动了。

  从2021年到2022年,茅台酒的价格一路从近两千元的价位攀升到三千的档位。这就让3000元以下的酱香酒品牌有了足够的涨价空间。

  毕竟不是人人喝得起茅台,于是,其他平替的酱香酒就有了市场。所以过去金沙摘要酒其实是吃到了飞天茅台涨价所释放出来的红利。甚至有业内人士点评说:“全国的酒企和酒商不是在茅台镇,就是在去茅台镇的路上。”

  但问题在于,金沙摘要酒无法长久地接住这波红利。酱香型白酒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以上,根据营收规模划分为6个梯队。茅台以绝对优势位居榜首。习酒、郎酒以年销量超百亿规模位列第二梯队;珍酒、国台、金沙在第三梯队。

  酱香酒向来都在高端市场里面挤,也更注重高端商务消费市场。到了2022年,酱香热已经宣告结束,消费端转而追捧起清香白酒。

  为了守住酱香市场的基本盘,一、二线的酱香酒品牌也开始走向下沉和大众市场。不仅习酒推出了200元价位的酱香酒,就连茅台也放下身段,推出一款只需要156元的酱酒产品。这对金沙酒业的低端产品线将会是致命打击。金沙酒业的回沙1985价格在110元,回沙1951则是256元。

  在两个香型争相较量的同时,金沙酒业自身,相信是能深刻体会到酱香酒的消费疲软和渠道库存高企的困境。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

  金沙酒业的品牌效应并不明显,旗下也缺乏拿得出手的大单品。酱酒热,更多是资本助推下的媒体热、渠道热和原有酱酒消费者的恐慌性囤货热,离真正的大众消费还很远。当酱香热回归理性,金沙摘要酒要想再重现过去的热闹,就只能想办法提升产品力了。

  3

  华润啤酒的白酒梦,似乎该醒了

  在刚过去的8月份,金沙酒业内部核心管理团队再次有了人事变动。经过这半年的数轮调整,如今在金沙十人核心团队当中,有八名都来自华润体系,另外两名则是来自第二大股东宜化集团。

  显然,金沙酒业已经全面“华润化”。那么,有了华润的加持,金沙酒业的发展是否就能顺利地更上一层楼,答案恐怕是未必。

  一方面,华润的团队加入其中,相信会对金沙的渠道、营销管理有所赋能,但在白酒这个领域,更多的是对消费者的引导和对场景的营销,与啤酒的快消品模式,不尽相同。

  华润委派的管理层成员都是经验丰富的啤酒领域经营人才,诚然他们的到来给金沙酒业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要想承担起白酒营销的重担,并且摆脱以往在啤酒身上的惯性思维,他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白酒市场与啤酒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消费者需求、消费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需要他们快速了解并适应。其次,白酒行业竞争激烈,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需要他们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能力。最后,摆脱惯性思维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最糟糕的局面,就是华润啤酒无法实现白+啤的双赢协同作用,从而出现一朝不慎满盘皆输的情况。

  另一方面,华润啤酒目前的白酒品牌除了金沙酒业,还有金种子酒和景芝酒。其中,金种子目前尚处于亏损状态。华润啤酒野心勃勃地给自己挖了个大坑,是先把金种子酒从坑底拉起来,还是先推动金沙酒业往前走?如果同步进行,那么金沙酒业要重返业绩巅峰的那一天,或许还需要再等待较长一段时间。

  在华润入主金沙酒业之前,金沙酒业的前任掌舵手张道红就曾经定下了在2024年实现主板上市,跻身千亿市值公司的目标。但就这半年来华润入主之后的金沙酒业业绩表现,不仅距离上市公司的目标越来越遥远,业绩更是直接开倒车。

  回顾金沙酒业在被并购之前的营收表现,2019年至2021年,金沙酒业分别实现营收8.78亿、17.67亿、36.41亿元;2022年上半年则是20.01亿元,今年上半年则同比不到过去的一半。再看已经被华润收入囊中快两年的金种子酒,不仅没有扭亏为盈,亏损反而呈现扩大的趋势。

  如今这个局面,很难说是华润啤酒坑了金沙酒业,还是金沙酒业害了华润啤酒。当然,按照华润啤酒的说法是全面重塑白酒体系,以期在未来实现更好地发展。只是不知道金沙酒业的灵魂人物张道红,会否后悔太早退出金沙酒业的管理团队。

  4

  结语

  公允地说,要求华润啤酒能够让金沙酒业的发展一飞冲天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但是,从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金沙酒业的发展困境是清晰可见的。

  希望金沙酒业的落后只是双方短暂磨合期出现的结果,毕竟华润啤酒的渠道体系和营销体系的确优于金沙酒业,期待1+1>2的局面能够早日实现。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