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
近日,一些市民发现自己在网上下单的东西,要么迟迟等不来发货,要么到货时间比预计时间晚了许久。据一家快递公司客服介绍,受疫情影响,一些地区的快件寄递暂停。央视报道也显示,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网购的商品出现到货慢、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也成为相关平台投诉热点。
最近很多网购消费者遭遇快递“放慢”,即所购商品未能在预计时间内送达。投诉平台【进入黑猫投诉】也显示:3月的快递物流相关投诉截至目前接近两万单,主要投诉的问题集中在快递延误、快递丢失、客服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其中,涉及延误以及配送问题的投诉单占投诉总量近40%。
今年1月,国家邮政局发布的调查显示,2021年,快递服务总体满意度得分为76.8分,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为57.08小时,同比缩短1.15小时。本该更快的快递却出现“快递不快”,原因只有一个,即国内防疫形势复杂。
国家卫健委明确表示,中国本轮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快递业显然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这轮疫情特点意味着快递运转涉及的多个环节,都容易受到防疫管控影响,比如说快件的运输、分拣和派送,会受到中高风险区交通管控、社区管控等影响。
当前对中高风险区而言首要任务显然是防疫,包括快递在内的其他事项,为防疫让路或者配合防疫是应有之义,只有早日战胜疫情,生产生活才能恢复正常。从这个角度来说,消费者都应该充分理解快递“放慢”,不是快递公司故意延误,而是疫情影响到快递正常运转。所以,消费者不能把板子都打在快递行业及快递员的身上,而是要看到快递“放慢”存在客观原因。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不应轻易投诉快递员。
但是也要看到,有的快件确实不能等、不宜等。比如消费者急切需要的快件,或者不宜存放容易变质的商品等,一旦快递延误、中断,既给消费者造成损失,也会给发件方造成损失,继而会导致相关纠纷。所以,快递“放慢”需要消费者理解,更需要有关方面破解。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快递业已经经受了多轮考验,如何降低乃至避免疫情对快递的冲击,应该说,从快递企业到有关部门都总结出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灵活应对疫情影响效果不错。比如中国邮政在全网增开56条省际线路,动态调整了168条省际线路,通过绕行、直开的方式来避免疫情对其邮路的一些影响。一些物流企业采取接驳模式,让货物“进城”,司机不“进城”,这些经验都值得借鉴推广。
不单是“快递不快”可能让消费者产生不适,快递信息更新不及时也会增加消费者的焦虑情绪,进而引发投诉和纠纷。究其根源,是目前各地发布的疫情防控和交通管控信息缺乏统一的发布平台,致使信息不透明、不通畅,给消费者、发货方、运输方、投递方等方面,均造成了不良影响。
对此,有人建议统一全国的疫情防控和交通管控信息发布渠道,统一通行证的办理条件和办理流程,特别是保证城市生产生活货运物流大通道通畅。这些问题不是某个快递企业能解决的,而是需要邮政、防疫、交通等部门以问题为导向共同完善相关工作破解“快递不快”。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