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尹哥聊基因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近日发现了新冠“混血”变异毒株Deltacron(Delta+Omicron)。再次印证了人们一直以来的担心……
![](http://n.sinaimg.cn/tech/crawl/315/w550h565/20220219/f7da-2fc3df017eba96e5c3d45535f578fa1a.png)
o1
Deltacron是什么
从目前已披露的信息来看,Deltacron的产生是因为Delta变异毒株和Omicron变异毒株共同感染了同一名患者,在其体内繁殖和基因重组导致的。目前受Deltacron感染的确切人数有多少还不能确定,但这并不是人们首次发现Deltacron。早在今年1月赛普洛斯的一家实验室就曾出现过,不过后来被认为可能是由于实验污染导致的。根据每日电讯报的说法,UKHSA认为这次发现的案例是真实的。
![](http://n.sinaimg.cn/tech/crawl/77/w550h327/20220219/919e-e16737161ca906c9b33edc576df1557f.jpg)
o2
什么是“混血”毒株
其实,变异株之间“混血”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Deltacron之前,全球已出现过至少三例。2020年8月,美国就曾检测到B.1.634、B.1.631的“混血”毒株;2021年1月,英国检测到Alpha的“混血”毒株;2021年8月,日本也检测到Alpha和Delta的“混血”毒株。
在已知的“混血”毒株中,影响最广泛的是美国2020年8月发现的那株,共造成729例感染,但相对于当时美国单日几十万例的新增,其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了。
![](http://n.sinaimg.cn/tech/crawl/165/w550h415/20220219/d214-deda050beb1852165e3b124701354706.jpg)
o3
“混血”毒株的威力如何
这些“混血”毒株的产生,主要源自基因重组。和因为变异产生的毒株不同,“混血”毒株一般会保留上一代的有关特征,很容易被人体免疫系统再次识别(当然,前提是这个人近期被感染过,或注射了有关的疫苗)。
对于有一定抗感染能力的人群来说,“混血”毒株很难掀起大的风浪,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混血”毒株很快就消失了。
东英吉利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教授Paul Hunter在新闻中就表示,“如果Delta和Omicron感染的新增确诊病例都在下降,那么理论上,Deltacron应该很难造成更大影响。”
![](http://n.sinaimg.cn/tech/crawl/81/w550h331/20220219/543c-977784130dc570937851ba521919a4b8.jpg)
目前,Deltacron到底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论证。但不要忘了,新冠病毒的祖先在2.5万-3万年前就已经来到地球,毒性估计比现在的还要狠,甚至在人类的基因中留下痕迹。最初发现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是在上世纪60年代(只是刚发现,不是才感染),只不过我们活得不够长没有亲历过。
有专家分析,如果Deltacron只出现在英国等发达国家,从现在的疫苗接种水平来看,应该影响不大。但如果出现在低收入国家,可能会掀起新的波澜。
![](http://n.sinaimg.cn/tech/crawl/21/w550h271/20220219/f90a-9858607e760c71cbbf093fae2688cf5f.png)
尹哥认为,Omicron不是最后一个变异株,Deltacron也不会是孤例。但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升,相信新冠病毒演化带来的影响会越来越小。人类和病毒“共处”,才是新冠疫情最后的结局。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http://n.sinaimg.cn/tech/content/tech_qr2x.png)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http://n.sinaimg.cn/tech/content/tech_weixin2.png)
![](http://img.t.sinajs.cn/t5/style/images/face/male_180.png)
![](http://img.t.sinajs.cn/t5/style/images/face/male_18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