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奈雪的茶彭心:不做中国的星巴克,希望把店铺开到美国纽约 | 大道直行

专访奈雪的茶彭心:不做中国的星巴克,希望把店铺开到美国纽约 | 大道直行
2021年12月31日 10:13 新浪科技
 

  本期嘉宾:

  奈雪的茶创始人 彭心 

  往期嘉宾:

  1期: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 王强

  2期: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 丁健

  3期:清华大学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 张亚勤

  4期:360董事长、创始人 周鸿祎

  5期: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 朱共山

  6期: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数学家 汤涛

  第7期: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沈晖

  8期: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 王锐

  9期: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民

  10期: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 李开复

  11期: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远征

  中国拥有十大名茶,历史悠久。

  但在12年前,新华社发布一篇名为《七万家中国茶企,不敌立顿一年》的文章,让国内茶行业汗颜。12年后的今天,奈雪的茶、茶颜悦色、茶里等中式茶饮品牌遍布大街小巷,风靡市场。

  茶叶的大众化之路,就此掀开序章。

  作为“新式茶饮第一股”的“奈雪的茶”,有了更宏大的目标——不做中国的星巴克,要做世界的奈雪。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走进《大道直行》栏目采访间,她表达了一个愿望:有一天,可以把门店开到美国纽约。而中国茶的标准化、国际化和时尚化,成为了她所追求的目标。

  “走一条真正国际化之路”

  提起咖啡,很多人会优先想起星巴克,但是提起茶,你会想到什么品牌?

  答案或许是没有,立顿可能算一个,但达不到彭心心中的理想标准。

  2018年,决心走向全国市场时,彭心夫妇带着团队开了一次讨论会。“会上第一次共识了公司的目标:做一个走向全球的品牌,成为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创新者和推动者。”

  “其实市面有些茶,品质是不好的,他用的是碎茶。中国原来做茶,更多都是在包装和品类,有一些大师茶卖到几万、几十万一斤。你会知道西湖龙井,但是你想不到一个品牌”,彭心说,她希望让茶走一条真正国际化的路,可以让茶标准化、国际化和时尚化。

  奈雪刚刚成立时,消费品牌的话语权还在线下。在一个购物中心中,店在哪里,决定着这家店的品牌地位。“让用户真心去接受我们,而不是一个奶茶品牌。我们必须拿到一个好的位置”。

  彭心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去做这件事情,刚开始拿到的也都只是2—3级的茶品。在以往的采访中,她多次透露,那时候是最难的,因为购物中心会认为星巴克旁边挨着一个奶茶店很Low。

  拿到好位置之后,就得开始在产品上打磨。这中间,彭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茶的品牌标准化、稳定化。

  “不能够让茶每一年的味道不一样,就必须让它标准化。早期很难,做茶的师傅不听你的。所以我们自己弄了一个团队,去看怎么把茶标准化,包括种植、采摘的标准、然后到加工工艺等。比如每一年雨水、阳光都有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10%,那你在拼配的环节,就要把它弥补掉。”

  比如茉莉毛尖这支茶,奈雪找来不同产品的4—5支茶去拼配,方法是和立顿学的。巧合的是,据外媒上个月报道,立顿的母公司拟将其全球的茶叶业务售卖,这或许意味着立顿彻底被母公司抛弃。

  但立顿创立的茶叶大众化之路,无疑是有市场的。2008年,新华社曾发了一篇名为《七万家中国茶企不敌立顿一年》的文章,让整个茶行业汗颜。

  正如彭心所说,传统的中国茶,多是大师茶、地域特色茶,没有走进中国百姓家的品牌茶。而立顿因为茶叶中欧两地双标而销量一路下滑。如今奈雪、茶颜悦色、茶里等中式茶饮品牌的茶包已风靡市场。

  “我们学习了很多别人好的经验,再做回我们认为的中国好茶,这在早期是很难的。人家会觉得你一个小姑娘你懂什么,但是好处就是让我们团队走在了前面。”彭心说道。

  “每次出新品,都很纠结”

  年轻人对茶的第一印象多是两种:第一是老旧的茶馆,第二是街边奶茶小店。

  正因如此,彭心决心去挑战另一件事。

  一开始她发现,传统的奶茶店,很多都是用粉调配。这些奶茶店的客户很多都是学生,学生一旦长大之后,就不会再喝了。

  “所以我们当时就想一定要研发出更健康的产品,让用户愿意一直喝。”彭心说,那时候她27岁,就去海拔1100米的阿里山和茶客们喝茶,走到最前端的产地。但是茶农们听说她买茶叶是去做奶茶,都认为她在糟踏茶,也有一些人怀疑她是不是骗子。

  在做产品上,彭心有着完美主义的坚持。她回忆称,曾一次喝了40多杯茶,甚至喝到吐了还可以继续坚持。光是奶茶杯,为了做出最适合的大小,她先后调整了18次,并且斥资18万,以自己手的握度尺寸为参照开模制作。为了让女生的口红不沾杯,团队也前后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最终确定杯口设计。

  实际上,中国有着众多的茶叶品种和产地,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给了奈雪团队很多灵感和创意,比如今年火热的“霸气玉油柑”就顺势带火了一批小众水果茶。

  “我们每次出产品的时候,都很纠结,我们要在这里面挑一个,挑一个我们觉得用户最喜欢的。”彭心说,类似具备爆红潜质的产品,内部同一时期会有好几款。

  现如今,奈雪团队发现,在过去的6年,茶饮这件事情已经走入了很多人的生活。“比如你走进奈雪,喝一杯东西的时候,你不会觉得你比喝星巴克的人Low。我们改变了这件事情。”彭心说道。(新浪财经 刘亚丹)

纽约星巴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