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市场处于一个经济增长的百年低谷和政府债务率又处于百年高位相互叠加的周期之中,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变化成为资产配置的核心驱动。经贸摩擦、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甚至脱欧等因素,均有可能带来资产价格的大波动。
本期嘉宾
马全胜
富国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
十年基金从业经历,富国基金策略总监、首席策略分析师、CCTV-2交易时间栏目特邀嘉宾、上海财经大学外聘讲师。
核心观点
  • 目前,全球市场处于一个经济增长的百年低谷和政府债务率又处于百年高位相互叠加的周期之中,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变化成为资产配置的核心驱动。经贸摩擦、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甚至脱欧等因素,均有可能带来资产价格的大波动。
  • 尽管简单、粗暴的“放水”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行为,但积极引导资金利率下行则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获得信贷不可或缺的手段。
  • 从风险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前景是最大的担忧,二季度GDP增长由一季度的6.4%下行至6.2%,成为A股二季度市场调整并难以走出上行趋势最为核心的因素。
  • 事实上,对于经济下行,市场早有预期;但如果三季度之后托底政策能够进一步发力,A股将存在预期差的修复,届时会带来新的做多动力。因此,盈利增长可能并不是当前市场走出困境最为关键的核心因素;相反需要关注那些能带来估值扩张的变量。
  • 继续坚持“以龙头为核心配置”的策略,短期可以关注估值相对低、有积极催化因素或政策预期支持的内需板块,中长线投资者可以逐步逢低吸纳符合中国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趋势的优质龙头。
访谈全文
1
谈市场驱动力: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变化是当前市场的核心驱动
目前,全球市场处于一个经济增长的百年低谷和政府债务率又处于百年高位相互叠加的周期之中,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变化成为资产配置的核心驱动。经贸摩擦、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甚至脱欧等因素,均有可能带来资产价格的大波动。

新浪财经

美联储时隔10年之后重启降息,随后有多国跟进,在之前,A股对美联储加息并无太强的免疫力,大洋彼岸的加息动作经常会在A股市场掀起巨浪,但现在,A股似乎陷入一种“怪圈”,美联储加息或者降息,A股都会跌。您如何解读当前A股的这种现象?

马全胜从表面上看,2018年美联储加息,A股市场下跌;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美联储降息落地,A股市场同样出现下跌;这似乎是一种“怪圈”。但实际上在A股市场的每一阶段,影响市场运行的因素都是多重的,其中某一因素又往往处于核心地位。

  2018年,在美联储加息周期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基本贯穿全年,构成国内货币政策的约束因素;国内市场,金融去杠杆、信用收缩,A股市场流动性枯竭;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美联储加息A股市场下跌”的表象。

  今年二季度以来,尽管美联储加息预期不断强化,但市场对于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心有戚戚焉,导致A股市场的核心驱动因素在于不断强化的经济下行压力。7月底以来,尽管最终随着美联储降息落地,但市场担心当前外部环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七”,汇率短期急速贬值对冲了美联储降息的利好。在盘面上,表现为“美联储降息A股市场也下跌”。

  目前,全球市场处于一个经济增长的百年低谷和政府债务率又处于百年高位相互叠加的周期之中,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变化成为资产配置的核心驱动。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甚至脱欧等因素,均有可能带来资产价格的大波动。

2
谈市场隐忧:A股正处特殊生态环境中
对于A股市场而言,依然处于一个类似于“地壳运动的活跃期”,经济增长新旧动能在切换,科创板与主板、中小板发行交易制度差异并立,资本市场博弈力量在切换,机构长期资金与趋势资金话语权交叠。因此,这又导致了当前A股市场特殊阶段的生态环境。

新浪财经

您认为目前A股面临最大的利空或者说是核心风险是什么?如何解读当前A股所面临的环境?

马全胜全球科技供应链遭遇挑战、经济增长下行等均是当前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从风险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前景是最大的担忧,二季度GDP增长由一季度的6.4%下行至6.2%,成为A股二季度市场调整并难以走出上行趋势最为核心的因素。

  未来在“房住不炒”政策取向的背景下,房地产产业链将继续受到抑制,财政政策受实际赤字率的约束未来积极的空间较为有限,导致基建托底的实际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不过从另一方面,政策对于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以及新兴经济动能的蓄积,正在发挥持续的改变,未来终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

  对于A股市场而言,依然处于一个类似于“地壳运动的活跃期”,经济增长新旧动能在切换,科创板与主板、中小板发行交易制度差异并立,资本市场博弈力量在切换,机构长期资金与趋势资金话语权交叠。因此,这又导致了当前A股市场特殊阶段的生态环境。

3
谈A股做多机遇:关注能够带来估值扩张的变量
单从扩张估值的角度来看,一是当前面临的外部环境能否好转,能在多大程度上修复预期;二是全球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我国央行是否会采取跟随策略,以及将在多大程度上打开货币政策空间。尽管简单、粗暴的“放水”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行为,但积极引导资金利率下行则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获得信贷不可或缺的手段。

新浪财经

从经济基本面看,下半年房地产调控趋紧,而外部环境又没有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市场更期待财政政策发力来托底经济,对应到股市,会存在哪些风险和机遇?

马全胜对于经济基本面,目前需要思考的是,二季度以来的调整A股计入了多少经济下行的压力,未来还存在哪些超预期的因素。事实上,对于经济下行,市场早有预期;但如果三季度之后托底政策能够进一步发力,A股将存在预期差的修复,届时会带来新的做多动力。因此,盈利增长可能并不是当前市场走出困境最为关键的核心因素;相反需要关注那些能带来估值扩张的变量。

  单从扩张估值的角度来看,一是当前面临的外部环境能否好转,能在多大程度上修复预期;二是全球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我国央行是否会采取跟随策略,以及将在多大程度上打开货币政策空间。尽管简单、粗暴的“放水”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行为,但积极引导资金利率下行则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获得信贷不可或缺的手段。

新浪财经

从目前股市的估值看,您认为继续下行的可能性大吗?您认为什么时候能再上3000点?

马全胜

当前估值不支持A股继续破位下行,中长线价值在逐步显现。短期来看,外部环境仍需突破僵局,房地产市场可能逐步降温,以及上市公司中报业绩影响,预期8月份将处于悲观情绪宣泄之后的结构性分化阶段。中期来看,主要体现在外资流入和政策对冲。全球央行同步降息,海外股市估值偏高,叠加MSCI等指数扩容,外资流入应该是比较确定的,利好白马并扩散至科技。另外,政策对冲预计更多将是结构性的,将以补短板、提消费、促科技为主,并最终带来相应的结构性机会。

4
谈上市公司业绩:三大板块业绩大幅改善
从已披露的业绩情况看,业绩大幅改善的主要有通信、军工和有色金属板块。

新浪财经

从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看,您认为Q2业绩是否能企稳?哪些行业能够率先反弹?为什么?

马全胜

从已披露的业绩情况看,业绩大幅改善的主要有通信、军工和有色金属板块。其中,通信和军工主要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向上,看下半年,随着5G商用进程提速、军工资产整合进程加快,整体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另外,受2018年下半年商誉减值的影响,在“低基数效应”下,下半年持续企稳的概率较大。而有色金属主要是涨价逻辑,其中,金银板块受全球降息开启及外部摩擦不断升级的影响,短期依然有支撑;而像钴板块,在龙头确定性减产、供给收缩和下游消费改善的背景下,或能持续改善。

5
谈汇率波动:近期人民币贬值有利于A股估值扩张
如果以中国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观察指标,从2016年以来汇率下跌,都是两国之间缩小利差的先导指标。这一次人民币兑美元下跌,或许预示两国之间利差将再度收窄,或带动国内债券收益率开始快速下降。而债券市场收益率水平的快速下降一方面带动利率债走强,另一方面有利于随后A股的估值扩张。

新浪财经

8月5日,离岸、在岸人民币相继破7,央行迅速表态称,人民银行有经验、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您如何解读破7 对A股的影响?又如何解读央行的这种表态?

马全胜

短期来看,一方面贬值的压力积极释放,另一方面破“7”也是对投资心理预期的突破,一定程度上带来A股震荡的加剧。对于央行表态,汇率的涨跌长期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短期取决于供求关系和美元走势。近期汇率破7,人民币汇率创下2015年以来的最低点,但美元指数并没有回到2016年的最高位,这也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中枢并没有显著偏离均衡位,并不值得央行在这个位置上采取显著的对冲手段,未来央行有能力、有工具、有策略应对汇率的波动。

新浪财经

在外部环境没有好转的前提下,汇率的这种波动是否会成为常态?对A股来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投资者应该如何布局?

马全胜

2015年汇改制后,汇率定价更加市场化,波动频率显著增加,更加充分地反映市场预期。对于A股而言,汇率的波动成为境内外资金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对于近期汇率的下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内利率的下降。如果以中国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观察指标,从2016年以来汇率下跌,都是两国之间缩小利差的先导指标。这一次人民币兑美元下跌,或许预示两国之间利差将再度收窄,或带动国内债券收益率开始快速下降。而债券市场收益率水平的快速下降一方面带动利率债走强,另一方面有利于随后A股的估值扩张。

6
谈投资策略:继续坚持“以龙头为核心配置”策略
继续坚持“以龙头为核心配置”的策略,短期可以关注估值相对低、有积极催化因素或政策预期支持的内需板块,中长线投资者可以逐步逢低吸纳符合中国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趋势的优质龙头。

新浪财经

从投资策略看,综合当前的诸多背景,短期内您对投资者有哪些配置上的建议?长期看又看好哪些板块?

马全胜

继续坚持“以龙头为核心配置”的策略,短期可以关注估值相对低、有积极催化因素或政策预期支持的内需板块,中长线投资者可以逐步逢低吸纳符合中国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趋势的优质龙头。市场企稳后,5G、军工、生物医药等或有望引领科技板块走出积极的反弹趋势;中报披露之后,家电、食品饮料等大消费板块或得到市场的再度挖掘。

往期嘉宾
栏目简介

《灼见》是由新浪财经打造的访谈栏目,主要访谈对象为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家、券商首席、基金首席、上市公司董监高等资深市场人士,跟踪包括A股、基金、新三板、港股和美股在内的资本市场动向、政策,力求通过提供最新最全的政策和市场解读,影响中国中产阶级的投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