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点燃AI魂 GPT-4o掀端侧革命

OpenAI点燃AI魂 GPT-4o掀端侧革命
2024年05月15日 0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酷暑到来之前,OpenAI提前引爆了AI之夏。北京时间5月14日凌晨1点,OpenAI举行春季发布会。会上,重点推出新旗舰模型GPT-4o,以及在ChatGPT中免费提供更多功能。GPT-4o在多模态交互领域开始了现象级横扫。

  人类津津乐道的智能AI助手,面目逐渐清晰:除了尚未具身,无缝语音对话、精确到细节的视觉信息处理、情绪检测技术及共情能力,几乎都与真人无异。而比人类更强的是,这个AI情绪稳定,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流。

  业内因GPT-4o沸腾起来,盛赞一如往常,“大模型从‘呆瓜’变‘真人’,交互能力革新带来的可能是场景、用户数的几何级放大”;“OpenAI将蚕食情感类人工智能助手的市场,向更具情感、个性更强的人工智能迈进”;“要重新理解机器视觉、听觉了”……

  不过,喧嚣之下,也有一些客观声音,在审视OpenAI技术层面的进展。GPT-4o的广泛真实体验,能否全部达到视频演示中的极高水准,仍有待验证。

  IDC中国研究总监卢言霞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OpenAI本次发布会的现场演示中,视频采用的还是抽帧处理技术,即Image to text,语音交互还是之前的全双工技术,只是多模态对话的过程更顺畅更自然。但确实进一步提高了类GPT产品的智能化交互能力,弱化了背后的代码,简化了交互的流程。GPT-4o不会砸掉所有语音助手的饭碗,反而是大模型在端侧的落地迎来双赢可能。

  “AI背后藏了个真人”

  GPT-4o的“o”代表“omni”,象征着全能。该模型多模态交互能力突出,能够接受文本、音频和图像的“混搭”输入,快速响应完成推理,生成文本、音频和图像的组合输出。

  音频输入层面,GPT-4o击穿了此前Siri等智能语音助手的延迟弊端,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响应速度之快,达到了人类级别,至短232毫秒,平均320毫秒。

  此外,新模型展现出对人类交流习惯的高度理解力和适应性。GPT-4o能以听起来非常自然的人类声音说话,并且发出多种语气词,表现了此前AI音频所未能达到的张力和可塑性。

  它能够接受人类交谈中的打断习惯,及时停顿并给出无缝回复,并且保持对上下文的记忆。这种自然的交互体验,让人几乎感觉不到与机器的界限。

  视频输入方面,GPT-4o可以及时响应高管开启摄像头的视频需求指令,实时解决一元方程的数学计算,整个过程同样丝滑迅速。

  GPT-4o还展示出对图片信息的快速解读能力,用AI读复杂图片正在变为现实。发布会现场,桌面版ChatGPT对一张包含气温数据的图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市面上已有一部分情感型人工智能机器人,比普通人工智能助手更能准确识别人类情绪。然而,上述功能多停留在文本中,GPT-4o的情绪检测功能则扩展至视频领域。

  从底层技术分析,GPT-4o的先进之处在于,它革新了传统的多模型串联处理方式,能够通过单一的神经网络统一处理所有的输入和输出,无论是文本、视觉图像还是音频信息,都能得到精准高效的解析和回应。

  在OpenAI这场仅持续28分钟的发布会后,业内对GPT-4o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乐观主义期待呈压倒性态势。为继续造势吸引用户和投资的目光,OpenAI官网也为意犹未尽的用户披露了新模型的视频演示和基础信息。

  GPT-4o的情感智能和多模态交互是OpenAI特别强调的两大竞争优势。发布会上,GPT-4o的语音与视频交互速度均接近真人,其官网后续披露的演示也呈现了新模型讲笑话、玩游戏、催眠放松的感性功用。

  OpenAI并不是首家运用情感智能技术的公司。Inflection AI发布的Pi已能成熟运用大语言模型的对话共情回复技术,实现人类“嘴替”的效果,提供沉浸式的虚拟情感陪伴。

  英伟达高级研究科学家兼人工智能代理负责人Jim Fan发文称赞GPT-4o的情感能力,令人联想到2013年的科幻电影《Her》。这部电影讲述了人机亲密关系——遭遇离婚风波的男主角西奥多与人工智能系统萨曼莎成为灵魂伴侣。

  Jim Fan认为,OpenAI将蚕食Character.AI等情感类人工智能助手的市场,向更具情感、个性更强的人工智能迈进。

  GPT-4o的另一大特点在于三手抓的多模态交互能力。音频输入层面,GPT-4o击穿了此前Siri等智能语音助手的延迟弊端,图像上则能快速分析复杂图表;视频层面新模型也有突破,可以在接打电话时准确识别通话另一方的情绪。

  GPT-4o率先表态:多模态大模型融合文本、图片、音频及视频等信息,与现实世界高度契合,更贴近人类信息接收、处理和表达的自然方式。

  继发布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后,GPT-4o有望成为迈向多模态智能体的又一座里程碑。

  巨头焦虑与端侧革命

  OpenAI的大模型库再添GPT-4o一员猛将,预示着AI Agent已至新赛点,再次拨快了人类循序渐进迈向GAI的时针。

  从技术定义来看,AI Agent是通用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以大语言模型(LLM)为大脑驱动,不需要人类的指挥,具有自主性,能独立思考并运行相应程序。

  市场嗅到了技术带来的机会风口,AI Agent成为科技巨头竞相追逐的前沿方向。目前,已经出现不少泛化的Agent概念产品,微软的Copilot,谷歌的Gemini都是这一队列中曾被寄予厚望的数字助手。

  如今,GPT-4o的加速推出革新了智能交互的表现。前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认为,GPT-4o重新定义了机器视觉、听觉和摄像头的交互模式,应用爆发力不可估量。

  新技术进展为巨头们的错失恐惧又添一把火。据悉,谷歌计划在2024年I/O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性化数字助手“Pixie”,由Gemini驱动,有望整合多模态功能。

  微软也在蓄力开拓AI Agent的新场景。为了打造个性化聊天机器人,3月19日,微软已与Inflection AI达成协议,获得其核心技术授权;针对现有最接近AI Agent的Copilot,微软正努力解决如何为生成式AI提供良好提示词,为Copilot for Micorosft 365提供补全功能。

  AI Agent的爆发之年,苹果同样意图升级被诟病“古老过时”的Siri。有知情人士称,苹果或将在iOS 18中引入由ChatGPT提供支持的聊天机器人。

  更自然、更“类人”的GPT-4o掀起的巨大波澜,不仅影响上游厂商,还将波及产业链下游的终端厂商。OpenAI此次发布会呈现的新模型多基于手机端场景,为处于产业爆发前夜的AI手机产业带来新想象。

  市面上AI手机等端侧智能体的生态离不开大模型技术底座,智能终端厂家需要重新审视底层大模型能力。

  相较于单个AI应用,AI手机的卖点一直是人格化、记忆、感知和管理能力,跨APP交互能力。而具备情绪价值和自然交互能力的GPT-4o走入市场,要么会颠覆一众AI手机,要么会让留下来的AI手机“如虎添翼”。

  卢言霞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GPT-4o意味着大模型在端侧的落地更进一步。短时间内,肯定是谁的端侧交互能力强,谁就会赢得用户。在中长周期内,后来者也会迎头赶上。应该说,这是端侧与AI助手的双赢,毕竟上游厂商没有精力面向每个场景做优化与工程化,还是需要产业链的协作。”

  (作者:孔海丽,实习生邓熙涵 编辑:包芳鸣)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松琳

AI 人工智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