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高管解读Q3财报:公司三大长期战略天花板足够高,价格补贴不是新鲜事物

阿里高管解读Q3财报:公司三大长期战略天花板足够高,价格补贴不是新鲜事物
2023年02月23日 22:04 新浪科技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相关新闻:

  阿里巴巴第三财季营收2477.6亿元,Non-GAAP净利499亿元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23日晚间消息,阿里巴巴(NYSE: BABA;HKEX: 9988)今日发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注:阿里巴巴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从每年的4月1日开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结束)。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第三季度营收为2477.6亿元(约合359.21亿美元),同比增长2%,市场预期2451.83亿元;净利润为457.46亿元(约合66.33亿美元),同比增长138%。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净利润为499.32亿元(约合72.39亿美元),同比增长12%。

  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CEO张勇,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及CFO徐宏出席了随后召开的电话会议,对财报进行了解读,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

  以下即为本次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摩根大通分析师Alex Yao:首先请问管理层一个关于长期战略的问题,如张勇所言,阿里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有24年,按照中国计算时间的说法,已经是两轮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公司领导了中国数字化的大流通,数字化的大物流,数字化的大计算,未来的3~5年,阿里巴巴计划深度参与哪些数字化领域?或者换个角度看,我们在过去24年里抓住了两个大的机会,一个是电商,一个是云,那么再往前看3~5年的话,有没有哪些赛道或者产业具备新的,特别大的成长机会?

  还有有一个关于短期的问题,那就是回到今年,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新技术的崛起,比如说ChatGPT,也同时看到了竞争环境的变化,比如说京东开始了百亿补贴,在这样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时间点,公司怎么考虑进一步发展核心竞争力,会不会进一步实施降本增效?

  张勇:第一,就像你刚才讲的一样,我们在过去二十几年中,数字化流通,数字化物流和数字化的计算就是我们做的三件事情,这也是映射了我们的长期战略,就是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我们的全球化也是消费和云计算的全球化。展望未来,我们还是会坚持在这三个顶层战略下继续前进,而不是去寻找所谓新的战略赛道,这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三个战略的天花板足够高,市场足够大,在当今不断的技术演进当中,我们仍然能找到巨大的机会

  我可以分别阐述一下,比如说消费赛道,对于中国的增长机会,IMF预估今年中国GDP的增长将达到5%,如果未来10年都能实现类似的增速,大家可以想象届时中国GDP的绝对值会有多大。同时,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要做到连续10年的5%增长,消费在其中的占比一定会越来越大,中国目前一百一十几万亿的GDP中,社零总额达到四十几万亿,那么未来几年消费的贡献占比一定会更大。另外,技术带来了数字化流动的机会,随着技术的演进会出现更为深入的发展,20年前的电商,和10年前的电商,和现在我们所做的电商,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尤其是疫情以后,其实我们前几年所说的,所有零售都将数字化的想法已经实现。面向未来,包括你刚才说到的,以生成化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应用,一定会带来全新的数字化形式和用户体验,不光是消费侧的变革,还有供应链的变革,因为数字化、智能化的驱动,对供应链的变革所带来的深层次影响才刚刚开始。

  从云计算来讲,中国的云计算行业发展才刚刚开始,跟美国来比的话,目前中国整体IT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1%,而美国是5%,而云化在IT支出中的比重,中国是15%,美国是21%,这些都是IDC的数据,光是这两项比重的变化就可以带来巨大的机会,再加上当今技术的发展,包括刚才讲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技术的出现,包括我们前一段时间讨论的虚拟现实技术和相关用户体验的改善,都会带来算力方面的巨大需求,其针对算力需求的增长是几何级数的增长,作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厂商,我们认为这个游戏才刚刚开始。我们认为消费和云计算的主题,以及走向全球市场,所有趋势不仅出现在中国,也是全球的趋势,在这两个赛道中,我们在国内都是领先者,全球来看也处于第一梯队和领先地位,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也将继续坚持我们既有的三大战略不动摇,坚定地往前走,拥抱新技术,用新技术跟商业,跟技术边界的突破融会贯通,继续创造未来的新前景。

  关于第二个问题,新技术的出现,和市场的新动向,对阿里来讲,我们把2023年定为进步之年,我们还是要追求技术的进步,追求商业的进步,追求用户价值的创造,我们还是会积极地去投入去新的技术领域,在新技术和商业的结合方式上创造新成果,创造新价值,用新技术创造新商业,新技术创造新未来,这是我们一贯的方法。阿里的二十几年发展历程,我们一直不是用低价补贴,低水平的竞争去获得市场的领先地位,我们相信技术创造是无止境的,技术从不可能到可能,会带来商业的不可能到可能,我们还是会继续坚持我们一贯的做法,坚持通过技术突破来创造新商业新未来。

  高盛分析师Ronald Keung:2022年整年,公司都是降本增效,2023年整个宏观经济有所复苏,那么我们目前有没有看到消费,比如平台销售额重新恢复增长,如果还没有,那么管理层预计何时会出现恢复增长?在这个环境下,我们在今年应该怎么去平衡增速和投资,因为业内其他公司今年也有提供补贴。

  张勇:其实我们跟大家一样,也在积极关注疫情后消费的变化,开场白中我也已经把我们观察到的情况尽可能详细地跟大家报告了,总体来讲,在1月份乃至到春节,还是有挑战的,因为有疫情的后续影响,和春节的人口流动,以及相关的一些挑战。春节以后,特别是元宵节以后,整个情况随着生活和工作恢复正常,我们看到在消费情绪,用户的主动消费行为表达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品类的变化,包括刚才我讲到的像服饰,运动,户外这些品类,包括像健康品类,还是继续非常受欢迎。

  另外一方面,就是商家的经营意愿,在经过三年的不确定性后,我想所有的商家,所有的中国企业都想在新的一年当中大干一场,不仅是尽快地恢复正轨,而且把过去三年失去的东西给补回来,我想这是大家共同的愿望,所以商家的经营动力和主动性也有提高。当然到目前来讲,还只有短短的半个月多一点的时间,我们还是要继续观察后面的变化,但总体上我们对今年的复苏所带来的整体消费的向好,还是保持乐观。

  对于整个市场的竞争,特别是像价格补贴这些,其实价格补贴不是新鲜事物,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主动跳出来做一些价格补贴,希望通过补贴能够扭转局面,赢得先机。但回顾历史,没有哪一家公司能够通过自身的持续价格补贴,实现改变局面的目的,最终改变局面还是要靠技术创新和商业机制的创新,真正让商家愿意把最好的商品,最好的价格给到消费者。一个人补贴全平台是补贴不过来的,只有让商家愿意为他的消费者买单,愿意为消费者付出,并且这个付出是有长期的、可持续的商业回报的,这样才是一个正循环。

  对阿里来讲,我们在这方面肯定有我们的经验,我们会充分利用好。第一,价格肯定是很重要的用户体验,但是如何利用好平台机制,用好我们的市场资源,包括我们的现金实力,我们目前有550亿美金的净现金,但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一个商业能力的问题,一个技术能力的问题,所以我们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为用户创造价值,同时也保持我们的市场领先地位。

  美银美林分析师Eddie Leung:一个关于本地生活业务的问题,我看到饿了么的单位经济效益转正,我们也知道有一些短视频平台提供了本地生活,或者同城服务,所以说短视频平台其实也改变了竞争格局,作为本地生活服务方面的龙头平台,公司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应对策略?

  张勇:我们把本地生活简单地分成两大类,一是到家服务,二是到店或者到目的地服务,到店其实是到目的地服务的一种。我们的观点很清晰,对于到目的地服务,任何的媒体,包括短视频,实际上对于到店或者到目的地线下服务,有推广的作用,可以是买券,订购,可以去预约这些服务,但是它本质上是媒体应用,最终的履约还是要到店里去,所以本质上他还是广告生意。

  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认为到店里去的生意,任何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有用户的媒体,都会从中找到机会。对于阿里来讲,到目的地服务我们是另辟蹊径来做的,是通过高德来做的,刚才我也讲到了,高德这几年的转型进展还是非常顺利的,已经成功地从只是一个地图工具走向了一个基于地图的搜索,到发现,到交易,到履约,这么一个完整的到目的地服务平台,现在无论是打车也好,酒店预订也好,包括加油、充电桩,这些跟车服务有关的品类,都已经受到用户非常大的欢迎,取得了不错的渗透率。所以说在这方面,我们是按照自己的方法在做,而这个方法我想是任何其他类型的媒体很难做的。

  至于到家服务,你刚才问到的饿了么,确实,饿了么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走上了正确的轨道,不仅是单位经济效益的持续转正,并继续向好,同时我们的订单量,用户数和用户粘性,都变得更好。

  我们认为到家服务本质上是本地电商,餐饮外卖是电商的一个品类,零售药品,快消品,食品都是其中的一个品类,最终需要的是本地供给,本地需求和本地履约能力,三者在特定时间上的完整统一,在这件事情上,只具有媒体性质,是发挥不了任何主导作用的。无论是饿了么,还是其他公司,都必须在如何整合本地供给,如何运营本地需求,和如何建设本地履约能力上下功夫,而且这三者必须在一个时空交叉点上,在空间上,在本地,在时间上,某一个时间点必须完成这个交互,形成化学反应,对于这一点而言,我想只是纯媒体,只靠媒体做推广,是很难实现的,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巨大的信心。

  今天在我们主要经营的城市,我们都在取得好的进展,因为它有本地化的特点,所以主要经营50个城市和主要经营100个城市,其侧重点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还是聚焦于我们重点经营的城市,把我们的事情做好,取得用户的信任,获得业务的长期增长。

  巴克莱分析师Jiong Shao:刚才徐宏提到公司一个季度的现金流超过110亿美元,我们也留心到最近公司退出了包括Paytm等业务的股份,公司也在上个季度完成了33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请问在增加股东价值和回报父母,公司有没有考虑过别的方法?比如,有没有考虑过发放股息或者增加回购。

  徐宏:关于第一个问题,大家可能也从媒体上看到,我们会将投资多元化,毫无疑问我们会进行很多的战略投资,也会在合适的时点进行一定的退出,这其实跟我们整体投资战略的设定都是相关的,所以我想是挺正常的,我们投的同时也会有一定的退出。

  关于您提到的股票回购,上季度的时候,我们提到过扩大股票回购计划,从原来的250亿美元,增加到400亿美元,第三财季我们做了差不多33亿美元的回购。总体上来看,股票回购还是增加股东回报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同时我们现在还有差不多210亿美元的回购配额,所以我想在这个阶段增加回购规模还不是最急于需要考虑的,而是要用好董事会给我们剩下来的210亿美元,在合适的时间点做好我们的回购,对我们来讲,目前这可能是更重要的任务。

  花旗银行分析师Alicia Yap:张勇刚才提到说,我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投资在一些技术创新上,引入更好的,新的商业模式,可否给我们量化一下,譬如说,今年我们会看到哪些业务会取得比较明显的改善,反映到客户管理收入上,会否有加速的增长?还是说会反映在云技术上,帮助我们得到更好的客户,或者是云业务的营收明显增长,还是说在驱动本地生活业务增长的技术会有所改善?

  张勇:技术对商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其实是一直在发生的,一直贯穿于阿里的历史当中。展望未来,我觉得主要有几个大的机会,我觉得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一个热潮,而在这个热潮之中,最重要的并不是说大家拥有了一个对话式的机器人,而是如何把它融合在各自的业务场景当中。对阿里来讲,在消费,在用户体验,在内容的生成和理解,在广告效率的提升等方面,我想广义的人工智能,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其实这也是一直以来我们重点投入的方向。

  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能够实现供需匹配效率的上升,提高商家的推广效率,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效率和体验,都能够通过人工智能的全方面应用来实现。

  那么对于云来讲,也是我们的另外一个大战略,对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大数据能力的提升,阿里云已经建立了广泛的AaaS(分析服务)和PaaS(平台服务)的产品,建设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预训练模型,在这些方面,我们也高兴地看到我们的判断跟世界的大趋势是完全一致的。那么如何利用好我们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能力,服务好这样的新趋势,满足几何级数的增长下,找到我们自己的机会,这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关于人工智能,我再补充一点,你刚才的问题里面,潜台词可能也比较关心广告的效率和平台的效率,其实物流供应链需求的整理,供给的匹配和履约能力的匹配、调度,这些其实都是对人工智能提出了全新的场景,我们都在积极努力,希望能够把它变成一个全新的商业能力。

  瑞银证券分析师Jerry Liu:我也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营收转化率,也就是淘宝天猫销售额对比客户管理收入的增速,之前一两个季度,因为有退货的原因,导致客户管理收入的增速会低一些,最近如果看到消费恢复,那么最近这几个季度内,这两个增速的关系会不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客户管理收入的增速会否超过销售额增速?第二个问题,张勇在兼任阿里云负责人之后,最近两个月有没有挑战该业务的中长期或者短期的策略和运营重点?

  徐宏: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之前也披露了销售额对比客户管理收入的增速差异,最主要还是因为退货率比较高,我们披露的销售额是一个支付销售额,用户支付之后,由于物流等影响,可能从消费者的角度就会要退货,所以当存在物流问题,退货率比较高的时候,退货销售额的增长或者下跌会比支付销售额同比更高一些。最近物流行业恢复,这样就会带来退货率的下降,我们确实开始看到了一个趋势,就是支付销售额的变化幅度,同客户管理收入的变化幅度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

  张勇:云产业的发展,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对阿里来讲也具有极端的战略重要性。基于这两点,我已经兼任了阿里云的总裁,对于该业务,我也是充满激情,我觉得这样的历史机会不可辜负,必须要抓住这样的历史机遇。

  阿里云经过之前几任总裁的建设,前赴后继的努力,已经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一梯队,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市场地位和坚实的基础。

  面向未来,我们还是要回到云的根本,根本问题就是我们作为客户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算力的基础设施,还是要保持一贯的高可用的高标准,安全性的高标准,在高可用,稳定安全上能够满足和超越客户的期望,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立身之本。

  第二,阿里还是必须要重视公有云的发展,其实今天在中国市场上,谈云的观点非常多,每个人对于云的理解和定义都不太一样,什么是真正的云计算,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用全球最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地进行技术突破,从AaaS层到PaaS层核心产品的技术突破,在性能上,在成本上能够做到不仅中国领先,乃至全球领先。

  云是一个规模经济的生意,无规模不经济,但背后经济从哪里来?是来自于技术红利,所以我觉得技术突破还是关键,而且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才能够真正让客户用云,同时保证也有足够的经济效益。

  第三,在云计算的发展当中,我们还是要充分重视公有云的发展,公有云是具有规模化的效益的,并且如何把“云、边、端”更好地结合起来服务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一些新兴的,数据密集型的全新产业机会,这也是我们必须要积极去争取的。

  最后,新的产业热潮和新的技术层次不穷,怎么样才能抓住现在的高性能计算,以高性能计算为基础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机会,任何大模型的部署和运转都离不开算力的支持,而算力支持,网络,芯片,部署,解决方案,其实是全套的东西。我也看到世界上其他厂商也都在探讨这个问题。阿里也高度重视这样的机会,也希望能够将其转化为对算力增长的实际成果。(天恒)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明亮

阿里巴巴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01 上海建科 603153 --
  • 02-27 华塑科技 301157 56.5
  • 02-27 宝地矿业 601121 4.38
  • 02-24 铁大科技 872541 3.38
  • 02-24 茂莱光学 688502 69.72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