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券商集萃 > 正文
 

券商拯救之途(2)--券商头顶上的悬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 13:35 《全球财经观察》
  

  政府解决危机的思路,就是今后高危券商一定要退出。同时支持证券业的兼并重组,这让一大批券商寝食难安

  文|李子擎 崔万俊

  经过2004年的煎熬,2005年开局,市场迎接券商的仍是一片低迷。股市持续走低,57家券商的2004年年报显示三分之一亏损,以及监管者“恨铁不成钢”后的监管措施。

  2005年1月20日,证监会对包括德恒在内的8家高风险券商正式立案稽查。紧随其后的25日,由于挪用巨额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而被证监会派驻清算的大鹏证券,终于被证监会正式宣布取消其业务许可,责令关闭。

  所有的一切正预示着2005年券商们的日子将又是难熬的一年。

  “现在整个行业几乎技术破产,大部分证券公司都面临着生存问题。”渤海证券研究所所长李雪峰教授认为,中国券商的尴尬处境,就六个字:生存、转型、发展。但如何在目前大行情低迷的局势下脱困、转型,然后发展,让国内的券商和监管层大伤脑筋。

  惩治“越轨者”

  在一位前证监会规划委官员看来,证监会也曾给过作为“平民券商”一度辉煌的大鹏证券机会与时间。然而,多方寻求自救,试图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案失败之后的大鹏证券,却终究让监管层认为拯救无望,久拖不决后果将更为严重,从而最终决定予以放弃。

  可以看到,一年来,监管层对于问题券商的处理态度已然逐渐转变;而随着新年伊始证监会的一些通知以及措施的陆续出台,新的一年中证监会对于券商整体规范发展及处理整治的思路也由此而日见明晰。

  也是在1月20日,证监会网站公布了《关于证券公司2004年度会计审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向各证监局辖区内证券公司所聘会计师事务所明确提出2004年度会计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

  显然,除却在“汰劣”大势下对于券商资金状况的高度关注,证监会此举更重要的在于试图以加强外部会计审核的职责,来建立证券公司风险提前预警机制,从而使监管层对证券公司的风险做到提前发现和及时制止。

  “对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化解历史积累风险的同时,要努力避免再积聚新的风险。”2005年证券期货监管会议上,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如是强调。

  尽管这意味着可能有更多问题券商浮出水面,证监会一位内部人士也由此强调,无论2005年证监会是否如外界所言会铁腕出击淘汰大量券商,但对于证券公司的风险防范和违规处理,始终会是证监会的一大工作要点。

  该人士透露,在风险防范方面,除了利用会计审核制度加以约束以图规避之外,其他相应手段也在研究之中。

  一位多次列席参加证监会内部会议的专家指出,“不少券商陷入困境的原因实则是证券营业部违规经营而造成巨大损失,证券营业部与证券公司 ‘一级法人,二级管理’的体制,使得证券营业部公章及负责人的签字对外具有法律效应,风险由公司承担。”这位专家指出,这种管理体制下有巨大的风险隐患,对此证监会至今还未能出台有效措施,只是一直都有积极重视,或能在年内有相关政策出台。

  另一方面,2004年爆发出来的证券犯罪的严重性以及对金融秩序的破坏程度都促使证监会进一步完善立法,并加大查处力度。

  据透露,证监会已经起草了准备提交全国人大的关于增加挪用客户资产罪等刑名的草案。上述证监会内部人士笑言,从证监会近期对于8家高风险券商以及之前多个券商高管的稽查就能看出,比之以往,应该会更多剔除各方面利益障碍或顾虑,使相应的依法处治得到真正执行。

  监管者“抓大汰小”

  一面是加强监管,防止新的问题出现;而另一方面,监管者也开始考虑如何解决目前券商的困境。

  1月26日光大证券公布,该公司自去年10月份成为首批创新试点券商后,公司筹划的光大阳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有望于近期获准发行,从而成为首个证监会批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而同一时期公布的券商年报则显示,2004年获准开拓创新业务的光大中信等几家券商,年利润额排名均属前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曾与高辉清、赵晓钟伟等几位学者共同撰文指出,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推进证券业创新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业务创新的券商范围过小,业务创新内容则监管过于严格,如此这般小型证券公司都基本被排除在外。对于此,证监会内部人士表示巴曙松等人的文章也已看过,但从证监会目前的考虑来说,业务创新试点只能是面向优质券商的扶优举措。同样,鼓励重组兼并的一些融资渠道措施,也显然会倾向于大型优质券商,而资质不够的中小券商只能与之无缘。

  事实上,从业务创新试点到保荐人制度,在有关专家看来,包括允许发债等券商融入长期资本的手段将成为下一轮券商兼并重组的助推器。这意味着证监会未来的政策思路仍将是向规模大、实力强、内控机制健全、行为规范的证券公司倾斜,而那些规范欠佳的中小券商的生存则仍是危急万分。

  业内的说法是,目前130家证券公司最终保留70家乣80家左右才算合理,这意味着每两家证券公司中可能有一家被吞并,证券市场将消失近40%的券商牌照。而2005年底,是证监会对于券商整治的最后大限。

  《全球财经观察》访及的多位专家以及证监会人士对于早前流传的所谓证监会内部消息都不置可否。但是从证监会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其监管思路也已逐渐明晰,即继续坚持“扶优汰劣”政策,加大力度促使证券业兼并重组。“这是2002年的前一轮券商增资扩股热潮过后必然出现的后继政策,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应对WTO挑战的必由之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说。

  而据了解,证监会内部提出,对于自身回天无术而地方政府力保的券商,允许由地方政府牵头限期整改,或增资扩股或重组整合;而自身增资扩股重组整合失败的券商,证监会可以允许券商以自主的市场化重组来解决问题;在使用一切手段仍留下巨额非法的投资者损失的券商,各地证监局将申请动用证券投资者风险补偿基金弥补缺口,而证监会将上收该券商的资格牌照,对券商撤消、关闭。对上收的牌照则将进行拍卖,来支付证券公司对个人的债务。

  券商如何自救?

  “按目前的情况,如果没有外援,券商很难脱困。”华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董晨说。这个外援,他认为,既应该有政策上的支持,也要有外围资金的帮助,比如地方政府资金支持、民间企业或外资等。而谈论最多的政策层面的支持,主要还是创新资格。马庆泉曾一再强调,对创新要放开手让券商去做,要组织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

  但在短期内,指望外资介入救市,几乎是不现实的。现在,证券公司到处拉资金,钢铁企业、煤炭企业等凡是效益较好的行业,几乎都成为他们争夺的目标。“我一个搞煤炭的朋友,差不多每周都有券商找上门,要他入股,现在,券商是排着队找赞助呢。”业内朋友开玩笑。

  相对来说,由于中信证券,没有历史包袱,又是上市公司,净资本还比较高,走收购兼并之路,有先天与后天优势。这对某些资金实力较强的券商,不失为做大做强的一条捷径。

  实际上,很多地方政府为推动本地券商的发展,也极力撮合本地券商走联合做大之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这一点上,浙江江苏的券商似乎走在前面。2004年,浙江省政府曾竭力推动本地的两大券商天一证券与金信证券合并,尽管最后流于失败。但业内相信,这种联合做大的发展模式,从长远看,有助券商走出困境。

  但其他券商就没有中信、天一这么幸运了。据悉,目前大部分券商的净资本都很低,有些老派券商的资本充足率甚至在0.5%以下。2005年将是他们生死攸关的一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