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股民:A股新一轮牛市即将开启,火速上车!《投资研报》巨额特惠,满3000减1000,满1500减500!【历史低价手慢无,速抢>>】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中邮证券研究所
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总量货币政策对经济拉动作用相对有限,且若盲目的降息降准,或造成金融体系流动性淤积,出现资金空转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方面具有更为直接的作用,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力度,如实施促投资、促消费政策刺激,与支持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可有效拉动经济恢复到良性增长路径,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从量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增量财政政策力度或在3万亿元以上,一方面弥补今年财政收入资金缺口,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同时施加额外的增量政策刺激,拉动经济恢复到新的良性增长路径,对经济拉动作用在0.58个百分点以上。
二是从方式来看,我们认为中央政府加杠杆概率更高。无论是专项债用作资本金,还是中央拨付资金方式,可能均需地方政府加杠杆配合,这与当前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要求不一致。
三是从资金投放方式来看,资金无论用于化债,还是转移支付的话,都有助于政府投资重回增长;若资金用于以旧换新、居民现金补贴等,直接支持消费,则对经济拉动作用更为明显。
国庆假期居民出行需求保持高景气度,观影热度有所下降,受政策支持,零售和房地产市场热度有所回暖。(1)在出行方面,国庆假期前四日(10.1-10.4)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11.82亿人次,日均出行人次2.96亿人次,为年内假期的高点,较2023年同期增长2.92%,仅高于五一假期增速2.10%。(2)在观影方面,根据灯塔专业版统计,截至10月6日12时,国庆档票房17.8亿元,较2023年同期27.36亿元增长-34.94%,较2019年同期44.66亿元下降60.14%。(3)在零售方面,受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零售数据明显走高,如河南省重点监测的零售企业家用电器、汽车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1%、14.2%、南京重点监测的131家商贸企业合计实现销售额8.6亿元,同比增长11.9%、青岛市重点监测的10家商贸企业共实现销售额6.96亿元,同比增长9.4%等。(4)在房地产市场方面,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日均成交面积2.03万平方米、3.16万平方米、1.42万平方米,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28%、7%和-47%。
虽然国庆假期出行保持高景气度、零售和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但当前我国经济整体仍呈现为生产强、需求弱,且随着生产与需求较长时间背离,经济可能表现出螺旋式下降态势,即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生产收缩,进而影响就业和收入,加剧社会需求收缩,经济螺旋式下行。此时,市场短暂进入失灵状态,若无外部政策直接扩大需求,经济将持续下行,步入衰退。因此,我们认为,需求端需加大政策呵护力度,通过扩大投资或消费,扩大有效需求,进而稳就业、稳预期,切实提升居民收入,推动生产修复,实现需求与生产正向良性循环。
有效需求不足,总量货币政策的刺激作用相对有限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或相对有限。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如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资金,增加货币供应量,可降低社会利率和资金成本。但因全社会收益率持续下行,生产收缩,居民和企业风险偏好下降,企业不会大幅扩大投资,居民亦不会轻易加杠杆消费,社会信贷需求短期并不一定会扩张,而是耐心等待经济重新扩张。此外,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因具有保守的风险偏好,此阶段信贷投放相对谨慎,亦会降低发放贷款的意愿。因此,总量货币政策对经济拉动作用相对有限,并且若盲目的降息降准,或造成金融体系流动性淤积,出现资金空转等问题。
从年内降准降息与信贷需求来看,亦印证了上述逻辑,降准、降息并未推升信贷需求扩张。(1)2024年2月,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实施非对称性降息,2月下调5年期以上LPR25bp。降准、降息之后,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并未扩张,甚至同比收缩。2月、3月、5月和6月新增贷款同比变动分别为-3600亿元、-8000亿元、-4100亿元和-9200亿元,仅4月同比多增112亿元。(2)2024年7月,央行再次降息,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均分别下调10bp。此次降息亦未能带动信贷需求扩张,7月和8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变动分别为-859亿元和-4600亿元,均呈现收缩态势。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切实降低居民债务负担,但居民就业和收入预期不稳,对消费刺激作用亦较为有限。2023年8月,央行宣布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并于9月开始执行,存量利率调整后,每年减少借款人利息支出约1700亿元。与此同时,同年10月、11月和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有所走高,分别为7.6%、10.1%和7.4%,明显高于8月同比增速4.6%,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基数走低,从两年复合增速来看,10月、11月和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3.47%、1.79%和2.70%,并未显著走高,均低于8月两年复合增速5%。
从理论分析和年内货币政策实践来看,我们理解,从增强实体经济活力的角度,近期央行推出降准、降息、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等货币政策,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为有限,而财政政策扩大支出将更有效。
三
财政政策加码必要性明显上升,关注政策规模、方式和投向
我们认为,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方面具有更为直接的作用,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力度,如实施促投资、促消费政策刺激,与支持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可有效拉动经济恢复到良性增长路径,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历史经验来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配合,是扩内需稳增长的有效做法,如2014年与当前经济形势相似,均为有效需求不足,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有所增大,此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同发力,托底经济增速。(1)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实施了两次定向降准和一次降息,并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如配合棚改的抵押补充贷款(PSL)、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试点、实施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创设支小再贷款、开展信贷资产质押试点、创设中期借贷便利(MLF)。(2)财政政策亦明显提质增效,如启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允许上海、浙江、广东、深圳、江苏、山东、北京、江西、宁夏、青岛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清理财政专户等,盘活各领域财政“沉睡资金”,并推动实施PPI试点。(详见报告《“一行两会”释放积极信号,关注财政政策的明确信号》)
反思当下,与2014年相似,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均是有效需求不足,但目前我国经济步入结构调整深水区,以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为核心的传统经济增长动能较2014年明显放缓,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动能尚处于培育阶段,新旧动能转换阵痛尤甚2014年。虽然不再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但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仍有必要。在此背景下,财政政策加力提质必要性明显增强。
(1)从量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增量财政政策力度或在3万亿元以上,一方面弥补今年财政收入资金缺口,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同时施加额外的增量政策刺激,拉动经济恢复到新的良性增长路径。
今年我国财政收支两端均持续走弱,财政收入和支出均不及预算水平,为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需要约2万亿弥补资金缺口。从图表19 年内财政收入缺口可知,(1)1-8月,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同比-2.6%,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同比增长-5.3%,非税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1.7%。假设四季度物价温和回升,按照完成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四季度不变价GDP增速持平上半年,则四季度名义GDP会小幅上升,税收收入累计同比增速或小幅回升至-4%,非税收入维持当前水平11.7%,以此计算,2024年一般财政收入为21.37万亿,较年初预算22.4万亿存在1.03万亿资金缺口。(2)1-8月,政府性基金累计收入2.68万亿,累计同比-21.10%,其中,土地出让收入2.02万亿,累计同比增长-25.4%,其他收入0.66万亿,累计同比增长37.02%。鉴于当前房企拿地意愿并未显著回暖,假设年内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速维持-25%,其他收入增速维持当前增速37%,则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6.09万亿,较年初预算7.08万亿存在0.99万亿资金缺口。因此,2024年一般财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资金缺口合计为2万亿元左右。
考虑当前实体经济存在短期困难,若增量财政政策资金仅为2万亿左右,则仅能弥补全年财政收入缺口,实现4%的预算财政支持水平,兜底基本财政支出,或并未能扭转生产需求低位重新出清的局面。我们认为,在弥补全年财政收入缺口的基础上,仍需额外的适度增量财政资金支持,才能有效扩大有效需求,实现经济良性循环。
参照近期财政乘数研究,陈诗一(2019)研究发现我国衰退期的财政乘数大于繁荣期,平均为0.64;李小胜(2022)研究发现考虑金融摩擦情况下的财政乘数最大值为0.8;盛夏(2024)研究发现省级财政乘数约为0.91。采用以上研究均值水平,我们可认为当前财政乘数为0.78。因此,若在弥补当前财政收入资金缺口之外,增量财政资金额度为1万亿元,且全部用于投资,则会提高财政赤字率0.74个百分点,短期财政乘数按照0.78计算,那么拉动经济增长0.58个百分点;若在弥补当前财政收入资金缺口之外,增量财政资金额度为1-2万亿元,甚至更高,如通过提高赤字与发行特别国债共同发力,则会拉动经济增长0.58-1.15个百分点。
综上,若增量财政政策力度在3万亿以上,如4-5万亿,不仅可有效维持预算内财政支持,亦可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对经济拉动作用或在0.58个百分点以上。
(2)从方式来看,我们认为中央政府加杠杆概率更高。无论是专项债用作资本金,还是中央拨付资金方式,可能均需地方政府加杠杆配合,这与当前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要求不一致。截至2024年6月末,中央政府杠杆率为24.6%,处于合意水平。
(3)从资金投放方式来看,资金无论用于化债,还是转移支付的话,都有助于政府投资重回增长;若资金用于以旧换新、居民现金补贴等,直接促进消费,则对经济拉动作用更为明显。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剧;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
证券研究报告《中邮证券-财政加力扩内需 夯实高歌前进》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0月6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分析师:袁野 SAC编号:S1340523010002
研究助理:苑西恒 SAC编号:S1340124020005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也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根据自身能力自主审慎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表明其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中邮证券不对使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转自:中邮证券研究所)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