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军工】7月月报 | 航天产业:上半年我国商业航天盘点

【中航证券军工】7月月报 | 航天产业:上半年我国商业航天盘点
2024年07月17日 15:37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张超(金麒麟分析师) 王宏涛 滕明滔

航天行业行情回顾

6月,上证综指(-3.87%),深证成指(-5.51%),创业板指(-6.74%),国防军工(申万)指数(-3.79%),中航证券航天产业相关指数走势如下:

①   中航证券航天行业指数(-7.13%),跑输军工(申万)行业3.34个百分点;

②   中航证券航天防务行业指数(-7.19%),跑输军工(申万)行业3.40个百分点;

③   中航证券商业航天行业指数(-7.03%),跑输军工(申万)行业3.23个百分点。

涨跌幅前三:奥普光电(+13.67%)、中兵红箭(+9.93%)、航天电器(+4.25%);

涨跌幅后三:东华测试(-22.54%)、臻镭科技(-21.48%)、铂力特(-21.39%)。

图1 中航证券航天行业指数走势情况

图2 中航证券航天防务行业指数走势情况图2 中航证券航天防务行业指数走势情况
图3 中航证券商业航天行业指数走势情况

图3 中航证券商业航天行业指数走势情况

6月5日,*ST导航公告,公司拟签日常经营销售合同,金额为1.04亿元。

6月6日,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TEE-01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纳星三号A星、B星。

6月6日,天兵科技宣布完成超15亿元C+轮新增融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的首飞与批量化生产,天龙三号可回收状态产品研制,以及天龙二号中型液体火箭的批量化生产。

6月6日, *ST富吉公告,公司股票将于6月7日停牌一天,自6月11日起复牌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A股简称变更为“富吉瑞”。

6月6日,国内首个液体通用型发射工位--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正式竣工。随着一、二号发射工位的相继顺利竣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按照年度发射计划,转入CZ-8A和CZ-12首发箭进场开始全系统合练阶段。

6月8日,国科军工公告,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不超过人民币58.00元/股(含)调整为不超过人民币47.76元/股(含),调整后的回购价格上限将于2024年6月7日生效。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6月10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我国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亚太6E通信卫星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跟踪控制下,成功定点于东经135.5°轨道位置。

6月12日,航天电器公告,董事会同意公司与关联企业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以现金方式同比例增资航电系统4,500万元。

6月1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控制所承担的上海市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高端智能装备首台突破项目——星载高精度长寿命纳型星敏感器首台突破项目顺利通过了现场验收。

6月18日,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一级85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与伺服匹配飞行全工况联合试车圆满成功。

6月19日,航天电子公告,决定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公开挂牌转让航天电工公司51%股权,确定将由宜昌城发公司受让标的股权,并拟与宜昌城发公司签订《产权交易合同》和《股权转让协议》,交易价款为74,439.9417万元。

6月21日,*ST导航公告,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单位A完成《武器装备配套产品订货合同》的签订,合同金额为10,446.408万元(价格为含税暂定价),合同标的为某型惯导装置。

6月22日,长二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天文卫星。该卫星是中法两国联合论证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将对伽马暴研究等空间天文领域科学发现发挥重要作用。

6月23日,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火箭由航天科技八院抓总研制。本次试验是目前国内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最大规模的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也是国内自主研制的深度变推液氧甲烷发动机在十公里级返回飞行中的首次应用。

6月24日,全信股份公告,公司首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6%),成交总金额为236.30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6月25日,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6月25日,中国卫通公告,公司近日与保险承保商就中星6C卫星保险赔付方案达成一致意见,确认公司可获得3221.74万美元的保险理赔款(约占公司上一年度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66%)。

6月25日,航天宏图公告,公司近日中标了河北省水文测报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张家口部分)水文仪器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公司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标金额约1.20亿元。

6月26日,睿创微纳公告,公司将使用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回购资金在1亿至2亿之间,原回购价不超50元/股,因年度权益分派调整至49.88元/股,预计回购200万至400万股,约占调整后总股本的0.45%-0.89%。

6月26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该展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指导并支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6月26日,据财联社获悉,“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发射仪式预计将于8月5日在太原举行,“千帆星座”计划即“G60星链”计划。根据规划,一期将完成发射1296颗卫星,未来将打造1.4万多颗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的组网。

6月27日,宝钛股份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宝钛精锻拟以自有资金1.63亿元购买宝鸡拓普达和宝鸡锐邦的部分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及土地使用权等资产,购买资产的资金来源为宝钛精锻自有资金。

6月30日,民营火箭公司天兵科技在河南巩义市进行火箭发动机试车时发生事故,火箭从试车架上意外起飞升空,随后在一处山区坠毁。

一、本月主要观点

6月,航天板块走势继续跑输军工板块。而回顾2024年上半年,中航证券航天行业指数(-21.47%)依然显著跑输国防军工(申万)指数(-10.03%),指数PE下降至40.83倍,为2018年以来的5.23%分位。

我们认为,航天板块整体走势低迷,原因如下:

① 航天防务方面,产业信息和数据仍未展示出基本面拐点,市场的观望情绪仍然持续;

② 商业航天方面,星网工程建设时间较2023年披露的信息有所推迟,市场对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节奏存在担忧。

2024年已过半,我们对上半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进行了总结及展望,如下:

(一)航天发射:

短期内民营火箭发射及研制节奏或出现波动性影响,但中长期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6月以来,天龙三号坠毁和双曲线一号发射失利,印证了航天工程是一项高风险与高收益交织并行的系统工程。短期内,可能会引起各企业研制进程和航天发射的节奏的阶段性放缓,中长期上,将提升社会各界对商业航天的整体认知,为商业航天投资筛选“耐心资本”,加速相关法规完善,加深各企业安全生产意识。

上半年我国航天发射热度不减。2024年上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再创新高,达到30次,高于去年同期的25次。其中,我国民营火箭公司实现发射零失败。从发射的卫星类型来看,通信与遥感卫星是我国上半年主要发射的卫星类型。

③发射场建设持续推进,保障航天发射数量快速增长需求;上半年,我国多个商业航天公司顺利开展VTVL火箭试验,我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轨道级可复用运载火箭的国家。

(二)卫星应用:

卫星通信市场有望短期迎来扩容。我国传统三大通信运营商持续加大卫星通信产业布局,有望基于庞大用户量,更充分挖掘卫星通信为传统地面通信产业的赋能,加速卫星通信市场的短期扩容。

卫星制造板块部分企业业绩有望在下半年及明年迎来兑现。伴随民营火箭企业布局卫星星座以及“G60”星座首批卫星发射计划的披露,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正式建设进程有望迎来提速,低轨卫星互联网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将有望迎来兑现。

(三)投融资:

2024年上半年,我国商业航天一级市场备受关注,多个公司完成过亿规模融资。

详细分析请见本月月报正文。

在中短期,我们建议可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卫星制造与卫星互联网板块上市公司。今年下半年,星网工程与“千帆星座”(G60星座)等多个卫星互联网星座有望开始建设,事件催化下可能将持续带来卫星板块结构性的上涨机会;

2. 与智能驾驶等战略新兴产业存在相关业务交叉的上市公司。近期,部分智能驾驶企业向公众端开放了自动驾驶服务,相关市场有望迎来拓展。而智能驾驶产业与航天产业在多个中上游领域存在交叉,如惯性导航、毫米波雷达、卫星高精度导航等等,在军民领域都有布局的相关上市公司的关注度有望持续提升;

3、以军贸作为其第二增长曲线的航天防务板块上市公司。近期,包括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外长或国防大臣来访我国,均提及在国防领域加强合作,而导弹以及智能弹药作为当前全球军贸市场热点,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二、2024年航天各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展望

2024年,我国已进入“十四五”时期后期,伴随“航天强国”已经进入到建设落地阶段,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向航天产业倾斜相对更多的资源。其中,以导弹与智能弹药为代表的国防安全建设重要组成、火箭与卫星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应用有望成为“航天强国”下的重要发展领域。各子行业的投资逻辑和投资逻辑可总结为:

① 航天防务:短期内导弹与智能弹药行业有望迎来恢复性快速增长,中长期看行业高景气周期有望维持到2027年。建议低成本化优势、数量规模与总产值规模优势、批产型号配套与研发型号配套以及高价值分系统四个维度去挖掘投资机会。

 航天发射:随着卫星发射需求的空前增加,“液体+可复用”火箭或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航天发射的市场焦点,建议关注已实现规模化发射、参与核心环节配套、以及测运控领域中的企业。

③ 卫星制造:产业有望摆脱传统项目制,迎来大批量生产阶段,关注具有批产能力,低成本及产业化能力,以及在星间链路、新型电推进、卫星网络安全防护等新兴领域布局的企业。

④ 卫星通信:卫星互联网应用有望成为产业发展新动能,整体市场增速有望迎来历史提速拐点,关注低轨卫星互联网正式建设时间节奏、航空与海洋卫星互联网应用、手机直连卫星应用、6G建设等方向。

⑤ 卫星导航:关注产业链上游的龙头企业、中游的传统龙头企业和拓展新兴领域(如自动驾驶)的企业,以及下游布局高精度导航市场和“卫星导遥+”的企业。

⑥ 卫星遥感:整体短期仍将处于朝阳高速发展阶段,高景气下的业绩持续性意义凸显,关注客户多元化、收入结构均衡具有稀缺属性的遥感数据源的企业。

三、建议关注的领域及个股: 

短期关注:中国卫通、航天智造中科星图

航天防务:航天电器(连接器)、天奥电子(时频器件)、北方导航(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中兵红箭(装备制造)、成都华微(模拟芯片)

商业航天:航天智装(星载IC)、国博电子(星载TR)、中国卫通(高轨卫星互联网)、航天环宇(地面基础设施)、振芯科技海格通信(北斗芯片及应用)、中科星图(卫星遥感应用)。

四、风险提示

① 宏观经济波动,对民品业务造成冲击,军品采购不及预期;

② 部分航天装备研发定型进度可能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全产业链市场增速;

③ 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成本升高;

④ 随着军品定价机制的改革,以及订单放量,部分军品降价后相关企业业绩受损;

⑤ 行业高度景气,但如若短时间内涨幅过大,可能在某段时间会出现业绩和估值不匹配。

一、上半年我国商业航天盘点

(一)航天发射

1、道路曲折,“四高一长”相辅相成

近期,商业航天发射领域出现了数起事故或发射失败事件,引起了市场对于商业航天板块的关注。

6月30日,民营火箭公司天兵科技在河南巩义市进行火箭发动机试车时发生事故,火箭从试车架上意外起飞升空,随后在一处山区坠毁。根据天兵科技在30日晚发布的情况,天龙三号液体运载火箭在开展一子级九机并联动力系统热试车过程中,因箭体与试验台连接处结构失效,一子级火箭脱离发射台,升空后跌落山中后解体。

7月11日,另一家民营火箭公司——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在执行第7次发射任务时,火箭第四级出现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据悉,双曲线一号自2019年首飞成功后,经历了三连败,并于2023年实现两次成功发射。截至目前,双曲线一号已累计发射7次,仅3次成功,成功率不及50%。

我们认为,这两起事件综合体现出了航天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且可靠性要求极高的系统工程。在我们2020年发布的深度报告《新时代的中国航天》中,重点强调作为全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航天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投入、高技术、长周期(即“四高一长”)的特征,这四个特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与航天产业高收益特征相对的高风险特征,不仅包含在了航天发射过程中,成熟型号在发射过程中仍可能存在未入轨的失败可能,还包含了在型号研发试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试验失败以及潜在事故风险。

图4  对于航天产业,“四高一长”特征同时存在

高风险是航天产业的重要特点和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对于商业航天企业,筑牢安全防线,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风险的发生变得至关重要。2019年5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首次就商业运载火箭的生产试验、发射以及安全和管控等有关事项进行了如下的规范与要求:

① 商业火箭企业在从事相关活动中须严格遵守国家军工产品质量和发射安全管理规定,对科研生产及发射试验全流程负主体责任。各省级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商业火箭企业负有科研生产安全监督检查责任。

② 商业火箭企业在进行运载火箭、发动机、火工品及其附属产品(推进剂等)生产、储存、运输和试验等活动中,须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军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以及军工产品安全运输要求执行。

③ 国家对运载火箭及其发动机、火工品等实施重点监管。在商业运载火箭科研生产过程中,相关技术和产品持有方不得向未取得武器装备相应科研生产许可(金麒麟分析师)资质的单位开展任何形式的技术或产品转移。

我们认为,对于商业航天,安全和发展同样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在发展商业航天的过程中,切不可受短期利益的驱使或不良资本的裹挟而贪功冒进,否则只会带来安全隐患、招致危险的发生。

根据2019年国防科工局和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我国航天活动有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多达十八部,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品出口管理条例》等。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研究发展部部长王巍提出建议,要加强航天领域政策法规体系建设顶层指导,加速航天法立法进程,加快航天领域重点法规及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促进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法规,积极营造法治航天的政策环境。我们认为,一部完整且专业的《航天法》的出台,将有利于健(金麒麟分析师)全完善的航天政策法规体系,保障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商业航天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天龙三号坠毁,还是双曲线一号发射失利,这些事件都再次证明商业航天是一项高风险与高收益交织并行的系统工程。我们判断,以上事件的发生在短期内,可能会引起我国民营火箭公司研制进程和航天发射的节奏的阶段性放缓。但是,从中长期来看,这类事件的发生将提升社会各界对商业航天的整体认知,为商业航天投资筛选“耐心资本”,更有望进一步加速商业航天政策法规的完善,加深行业内各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有利于行业的中长期健康发展。

2、发射次数再创新高,民营火箭实现九天三连发

2024年上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再创新高,达到30次,已超过去年同期的25次。其中,包含我国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的新成员——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长六丙火箭是面向未来商业发射市场打造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液体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八院抓总研制,全箭总长约43米,起飞重量约21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2.4吨。长六丙火箭首飞的圆满成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型谱,推动我国现役运载火箭加速迈向更新换代。2024年上半年我国30次运载火箭发射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5  2024年上半年我国30次运载火箭发射统计

2024年上半年,我国民营火箭公司共计完成4次发射,且实现发射零失败,包括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的首飞成功和谷神星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实现九天成功完成三次发射。截至目前,谷神星一号(含海射型)已累计成功发射13次。

图6 2024年上半年我国民营火箭公司实现火箭发射“零失败”

从发射的卫星类型来看,通信与遥感卫星是我国上半年主要发射的卫星类型。其中,包括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鹊桥二号中继星、中星3A卫星、吉利未来出行星座02组卫星(共11颗)、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天启星座25星-28星、云遥一号系列卫星、泰景系列卫星等。此外,科学实验与技术验证星也是我国上半年发射的一类重要卫星,包括通信技术试验卫星、智慧天网一号卫星、超低轨技术试验卫星等。

图7  通信与遥感卫星是我国2024年上半年主要发射的卫星类型

总体来看,我国航天发射热度不减,卫星发射类型较丰富。

3、发射场建设持续推进,保障航天发射数量快速增长需求

我国发射场建设持续推进,新发射工位陆续建成。2024年6月6日,由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投建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宣布竣工。加上去年年底竣工的一号发射工位,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已经完成2个发射工位建设,初步具备执行火箭发射任务的能力。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长征八号改和长征十二号两型火箭将于今年分别在两个工位首飞。6月24日下午,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成功完成液压起竖架测试,充分说明二号发射工位已完成发射条件建设。

据悉,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由海南省和三大央属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是纳入正厅级管理序列的省属国有重点监管企业。公司旨在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建立符合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特点的建设管理运营模式,推动我国商业航天快速发展,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图8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图

目前,我国已建成四大航天发射场,包括酒泉发射场、太原发射场、西昌发射场以及文昌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相关专家在研究成果中曾披露,当前,随着发射设施设备自动化管控技术和无人化远距离测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射后快速恢复能力的大幅提升,我国发射场已经具备了单一发射工位每年可发射10余次中型液体火箭的能力,整体年发射能力接近百次。

我国发射工位相对不足,发射能力与可能快速增长的卫星发射需求存在不匹配。一方面,我国航天发射次数有望快速增长。2024年2月,航天科技集团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称,2024年中国航天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根据我们此前发布的《飞雪迎春到——军工行业十问十答&2024年投资策略》,我们结合当前各类卫星的发射计划,测算出2024-2026年我国火箭发射的需求次数可能超过500余次。另一方面,我国专门用于民营火箭发射的工位较为稀缺。根据我们的统计,2023年以来,我国民营火箭发射任务大多集中在酒泉发射场,虽然近年来拓展至海上发射,但目前海上发射仍以固体火箭为主。而我国文昌和西昌两大发射场主要承担国家专项任务。随着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及其发射工位的陆续建成,我国航天发射场将形成沿海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相结合、专用与商用相结合的格局,满足未来海量的商业发射需求,助力商业航天的发展。

我们认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修建落地,将补足航天发射场基础设施数量短板,为后续航天发射数量的快速增长提供基本保障。

表1  我国航天发射场的优势及主要任务概况

4、我国VTVL火箭试验进展顺利

进入2024年,我国多个公司开展VTVL火箭试验,进展较顺利。具体包括:

① 1月19日,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验证火箭顺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试验任务,试验飞行高度约350m。

② 1月26日,航天科工完成了快舟火箭可重复使用试验箭垂直起降试验,悬停精度0.15米。

③ 6月23日,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火箭由航天科技八院抓总研制。本次试验是目前国内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最大规模的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也是国内自主研制的深度变推液氧甲烷发动机在十公里级返回飞行中的首次应用。

我们判断,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轨道级可复用运载火箭的国家。随着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我国卫星发射需求空前增加,传统火箭难以满足低成本化的商业发射任务。全球来看,SpaceX公司已经凭借一子级可复用技术,成功实现了低成本、大运力、航班化的航天发射能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各类火箭企业转攻可复用运载火箭,相关型号的研制进展详见下表。

表2  我国主要航天发射主体单位已披露的可复用运载火箭型号的研制进展及发射计划

(二)卫星应用

1、传统通信运营商入局卫星通信,有望加速市场扩容

卫星通信方面,近期,我国传统通信运营商正在持续加大卫星通信产业布局,加速产业下游市场拓展。

中国联通

2024年5月,港股首家航天上市企业洲际航天科技(01725.HK)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旗下致力于卫星通信产品与服务的专业化子公司——联通航美网络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引进联通航美成为阿布扎比航天城全球生态链的重要合作伙伴。

中国电信

5月,中国电信在香港举办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落地发布会,正式宣告以天通卫星系统为依托的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落地香港;

6月,中国电信发布“中国电信5G-A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在终端、卫星、物联网、低空等领域与合作伙伴开展新技术标准制定、技术验证试点、应用商业推广。

中国移动

2月,中国移动在“中国移动01星”与“星核”验证星正式发射入轨后,再次招标试验星试制项目公布中标结果,华为、中兴、银河航天3家成功胜出;

7月,中国移动披露联合中兴通讯、紫光展锐完成了全球首个手机直连高轨卫星基于运营商网络IoT-NTN IMS(卫星物联网IP多媒体子系统)语音通话实验室验证。

我们认为,在我国卫星互联网下游部分新兴应用拓展逻辑(仍不明晰如我国相对海外偏远地区通信需求偏低等)的背景下,三大传统通信运营商的深入布局,有望基于庞大用户量,更充分挖掘卫星通信为传统地面通信产业的赋能,加速卫星通信市场的短期扩容。

2、民营火箭企业布局星座建设,“G60”星座发射计划披露

5月28日,据国际电信联盟官网显示,上海蓝箭鸿擎科技已向国际电联提交“鸿鹄三号”卫星星座申请备案,该星座含10000颗卫星。鸿擎科技的第一大股东为商业火箭制造商蓝箭航天,目前蓝箭航天已经成功发射了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该火箭搭载了包括鸿鹄卫星、天仪33卫星及鸿鹄二号卫星在内的三颗卫星。

6月26日,据财联社获悉,“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发射仪式预计将于8月5日在太原举行,“千帆星座”计划即“G60星链”计划。根据规划,一期将完成发射1296颗卫星,未来将打造1.4万多颗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的组网。

随着民营火箭企业布局卫星星座以及“G60”星座首批卫星发射计划的披露,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正式建设进程有望迎来提速,而未来伴随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正式建设的开始,低轨卫星互联网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将有望迎来兑现。

(三)投融资

2024年上半年,我国商业航天一级市场备受关注,多个公司完成过亿规模融资。其中,上海垣信完成67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东方空间完成6亿元B轮融资,深蓝航天完成数亿元B轮、B1轮融资,航天驭星完成近5亿元B轮及C轮融资,天兵科技完成超15亿元 C+轮融资,具体投融资信息详见下表。

表3  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企业融资情况(不完全统计)

根据未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的统计结果,2023年全年我国商业航天一级市场中实际发生的融资总额约223亿元。

2024年上半年,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商业航天一级市场融资总额已达到103.6亿元,凸显出商业航天一级市场仍旧备受资本市场关注,而资金支持是确保商业航天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考虑到商业航天是一个高风险与高收益相伴相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因此中国商业航天需要更多的“耐心资本”。

二、全球商业航天发展近况

海外商业航天发射方面,2024年6月6日,SpaceX在德克萨斯州星基地利用超重B11和星舰S29原型机进行了超重-星舰的第四次综合飞行测试(IFT-4),尽管助推级在上升过程和返回过程中各有1台发动机异常,星舰飞船级防热瓦仍然有脱落现象,前襟翼在返回过程中部分被烧穿,但成功进行了级间分离、热分离适配器分离,两级分别成功返回海上实现受控溅落。同时,飞行过程中持续接收到传回的数据信号,使SpaceX获得了大量有用数据,该试验结果符合SpaceX预期,标志着超重-星舰的研制实现了又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 。

海外卫星互联网方面,国内外几大卫星互联网宽带卫星星座发射情况如下表所示,其中,海外企业中的SpaceX与OneWeb公司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的规模较大,且进度较快,已经进入到了应用组网阶段,特别是SpaceX的Starlink,已累计发射超过6700颗。

表4 全球主要卫星互联网卫星星座发射情况(更新日期:2024年7月12日)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卫星频率及轨道使用权采用“先登先占”原则,提交申请后的7年内必须发射第一颗卫星,9年内必须发射总数的10%,12年内必须发射总数的50%,14年内必须全部发射完成。目前全球主要卫星互联网星座发射完成率如下表所示。由此可见,Starlink与Oneweb的星座发射进展目前在全球主要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具备了提供商业化应用的基础,而其他多国的星座建设计划仍处于建设早期阶段

表5 全球主要卫星互联网卫星星座申报及完成率情况(更新日期:2024年7月12日)

应用方面,国外星链完成卫星视频通话实验,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持续扩容。近日Space X首次通过Starlink网络(星链)完成卫星视频通话的实验,SpaceX计划今年开始提供D2D文本服务,并预计在2025年扩展到语音、数据和物联网服务。据SpaceX官网介绍,直连手机业务可与现有手机配合使用,无需更改硬件、固件或特殊应用程序,便能实现“无缝访问文本、语音和数据”。

三、航天企业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情况

航天央企下属上市企业公告关联交易时常作为业绩预测指标,预计关联交易的增速如果与预期出现偏差,也将影响股价表现。根据我们统计的多个航天央企下属上市企业的关联采购以及关联销售数据来看,2024年,多家航天企业对其相关领域下游需求信心仍足

图9 部分航天上市公司2024年预计关联交易情况

四、航天产业各细分板块发展现状及投资建议

(一)航天防务:仍处高景气周期,或重启恢复增长

短期来看,2024年,导弹与智能弹药产业有望迎来恢复性快速增长。“十四五”以来,导弹与智能弹药产业在实战化演习消耗、新型号批产放量的背景下,产业需求整体维持高景气,但受到宏观环境等因素扰动,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2022年以来产业的阶段性波动仍未出现好转,且各企业在收入与盈利空间上的压力在持续加大。我们判断,当前已经步入“十四五”后期阶段,临近2025年及2027年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在宏观环境等扰动因素逐步消散下,导弹与智能弹药行业有望受到2022-2023年订单后移+需求高速增长的双重驱动因素影响,在2024年迎来行业恢复性快速增长。

中长期看,导弹与智能弹药的高景气周期有望维持到2027年。无论是内需还是军贸,导弹与智能弹药需求的持续性在军工板块各细分赛道中都相对具有优势,多家导弹与智能弹药产业企业的产能提升项目有望逐步完成建设,“十四五”末及“十五五”初的产能爬坡阶段将奠定导弹产业高景气持续快速的基础。

导弹与智能弹药产业链各部分主要上市公司情况分布具体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多数上市公司集中在产业链制造部分,中上游分系统领域的制导控制系统、其他系统(电源及线缆)配套以及对应的上游元器件配套领域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多。

图10 导弹/智能弹药产业链及各部分代表性上市公司

在导弹与智能弹药产业确定的高景气中,业绩强持续性和高弹性的企业更有望持续处于较高的估值水平。因此针对于导弹与智能弹药产业的投资机会,我们建议结合导弹与智能弹药的低成本化优势、数量规模与总产值规模优势、批产型号配套与研发型号配套、以及高价值分系统四个维度去挖掘,具体观点如下:

关注在装备性价比上具有优势的细分赛道。俄乌冲突体现出持续作战行动需要消耗大量弹药,在这种情况下制造成本更低的弹药可能会更加迎合作战需求,俄乌冲突中乌军也展示了将廉价技术与先进作战手段相结合的创新方法,在近期的巴以冲突中也大量使用了成本相对较低的火箭弹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数量优势弥补个体性能上差异的导弹与智能弹药细分赛道,如低成本火箭弹、灵巧弹药、巡飞弹等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在产业化后将相对更易形成规模效应,确保一定的盈利空间,值得关注。

聚焦在数量规模或总产值规模上具有优势的细分赛道。各类型精确制导武器的数量规模或总产值规模存在较大差异,而在数量规模或总产值规模方面具有不同投资价值的导弹型号相关企业,在收入及业绩变化上具有一定特点。在数量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导弹种类,如智能弹药、空面导弹或反坦克导弹等等,关注上游产业化能力成熟的龙头企业。在总产值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导弹种类,如面空导弹及空空导弹,市场空间较大,关注中上游的高价值领域的“少数”配套企业或受限于产能的高技术企业。

聚焦批产型号配套与研发型号配套均衡的企业。配套研发型号收入占比较高的企业,建议关注配套具有较高竞争实力下游客户,或者针对同一型号配套了多家下游客户的企业。配套批产型号收入占比较高的企业,建议关注议价能力强并兼具跟踪部分研发型号的企业。

聚焦高价值分系统领域企业。在量或价方面具有优势的各类导弹(空地导弹、面空导弹以及空空导弹)中,比如在战斗部、动力系统、制导与控制系统及弹体结构等四个分系统中,重点关注成本占比较高的制导控制系统。

(二)商业航天:航天强国下,产业发展提速蓄势待发

1、航天发射:拐点已至,未来可期

2023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达到67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民营火箭企业累计发射12枚运载火箭,超越历年总和,开创多项纪录。随着卫星发射需求的空前增加,我国民营火箭企业集体转攻“液体+可复用”火箭,“液体+可复用”火箭或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航天发射的市场焦点。根据各企业披露的发射计划,我国首枚成功实现可复用的火箭有望出现在2024-2025年。

2024-2026年我国航天发射年均市场空间有望突破260亿元。建议关注已实现规模化发射或在研阶段具备先发优势的火箭总装企业、参与火箭核心环节配套或在火箭制造领域拥有新兴技术应用的企业、以及火箭发射测运控领域中具有技术或渠道优势、或具有相对完善的地面基础设施的企业。

我国航天发射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图11 我国航天发射产业链图谱

针对我国航天发射市场,我们建议围绕航天发射产业链的高价值量环节寻找投资机会,具体的投资建议如下:

① 建议关注已实现规模化发射或在研阶段具备先发优势的火箭总装企业。

民营商业航天发射领域,星河动力依靠成熟的固体火箭技术,借助固体火箭低成本、快速响应的特点,通过连续成功发射已实现成熟的商业化发射服务;天兵科技和蓝箭航天则通过前期积累的液体火箭研发经验,凭借单体价值量更高的液体火箭,在商业航天市场已初具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② 建议关注参与火箭核心环节配套或在火箭制造领域拥有新兴技术应用的企业。

根据美国ULA公司旗(金麒麟分析师)下最具竞争力的运载火箭——宇宙神5系列运载火箭的成本构成(如下图所示),火箭发动机成本占比达到36%,其次为箭体结构及电气系统(此处的电气系统为广义的电气系统,包含了运载火箭控制、飞行测量安全系统中的遥测系统、附加系统中的狭义电气系统等),占比分别为28%及21%。可以发现,以上三大部组件合计占比达到火箭硬件总成本的75%,是运载火箭硬件成本的主要构成。同时,推进剂贮箱是液体运载火箭的核心部件之一,占据箭体结构体积的80%和重量的60%以上,是火箭必需的消耗品,其成本约占整箭成本的25%左右。火箭贮箱是一个工艺过程复杂、技术和工程门槛高、技术和人才稀缺的领域,值得重点关注。此外,3D打印等新兴技术在火箭制造端也已开始应用,主要用于火箭发动机的管路类和涡轮泵类零件生产。航空航天零部件的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制造难度大,而金属3D打印技术在降低成本和加工周期、提高零件性能等方面颇具优势。综上所示,针对产业上游的配套厂商,建议关注参与火箭核心环节配套或在火箭制造领域拥有新兴技术应用的企业。

图12 宇宙神5火箭硬件成本组成

③ 建议关注火箭发射测运控领域中具有技术或渠道优势、或具有相对完善的地面基础设施的企业。

火箭测控市场与火箭发射相伴相生,伴随着我国运载火箭发射次数稳步提升,火箭测控市场规模有望不断增长,确定性较强,且一般火箭测控服务企业同样布局卫星测运控领域,将有望受益于商业航天发射与商业卫星测运控双重市场扩容的积极影响。建议关注火箭测控领域具有技术、渠道优势、或具有相对完善的地面基础设施的企业。

2、卫星制造:阶段性波动下,卫星发射数量彰显行业发展后劲十足

卫星制造产业是卫星应用产业的空间基础设施上游,也是卫星应用产业拓展市场的基础。当前卫星通信、导航及遥感等卫星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卫星制造的需求构成了核心驱动力

2023年以来,随着卫星互联网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以及上海“G60星链”、航天科工集团的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计划的相继提出,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卫星制造产业有望摆脱传统项目制,迎来大批量生产阶段,2024-2026年潜在市场空间超过2400亿元(数据见往期报告《飞雪迎春到——军工行业十问十答&2024年投资策略》),行业整体规模由稳定持平转为快速增长的确定性较强,板块“价值投资”属性将愈加凸显,各卫星制造企业相关业务收入与业绩规模有望迎来提升。

卫星制造产业链各部分上市公司情况分布具体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多数上市公司集中在卫星产业链中上游分系统领域的地面测控网及数据处理领域,星载上游元器件配套领域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多。

图13 卫星制造产业链及各部分代表上市公司

针对卫星制造产业,我们的投资建议如下:

① 关注通信及遥感小卫星制造产业链上具有批产能力的配套企业或总装企业。根据我们统计的2024-2026年卫星制造市场规模测算,通信卫星以及遥感卫星星座在需求量以及总体市场规模上都具有相对更高的优势。伴随未来几年通信及遥感小卫星发射数量增速的逐步提升,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的市场空间扩容速度将逐步驶入快车道,部分企业的商业模式有望逐步有项目制转为持续性批产。尽管部分卫星制造企业配套的盈利能力或因卫星单体价值量下降而短期承压,但伴随规模效应带来边界成本改善以及产量的提升,企业毛利率下滑带来的阵痛将逐步得到缓解。

 关注通信及遥感小卫星在有效载荷、控制系统、电源系统以及测控系统环节上具有低成本及产业化能力的企业,或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毛利率较高)、正处于产业化过程中的企业。卫星空间系统的分系统主要由结构系统、热控制系统、电源系统、姿控系统、轨控系统及测控系统构成。如下图所示,各类卫星空间段分系统成本构成中,有效载荷、控制系统、电源系统以及测控系统的成本之和占比均超过50%。在有效载荷、控制系统、电源系统以及测控系统等高价值量领域中,已经具有低成本及产业化能力的企业更有望在卫星制造行业提速之际具有先发优势,而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毛利率较高),正处于产业化过程中的企业有望获得相对更高的业绩弹性,消化相对较高的估值。

图14 各类卫星分系统价值量分布

③ 关注小卫星星座组网趋势下,在星间链路、新型电推进、卫星网络安全防护等新兴领域布局的企业。目前,卫星呈现出小型化、低轨化、星座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趋势下,星地/星间链路技术成为推动该趋势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如高中低卫星协同工作中激光链路、微波/毫米波链路的应用来提升星座服务性能(大容量、高速率、低时延);在近年来太阳能电池取得突破性进展下,低功耗、高比冲、快响应、轻量化和低成本优势下的电推进技术在商业低轨卫星星座中的应用有望拓展,其中,低成本及长寿命的电推进以及集成化轻量化电推进,都是电推进面向商业化的重要趋势;卫星网络的安全防护目前是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伴随我国低轨卫星星座建设大幕的逐步拉开,在硬件或软件层面可以增强卫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的需求将快速提升。以上包括星间链路、新兴电推进以及网络安全防护等卫星星座组网趋势下的重要技术关键领域将有望迎来低基数的需求高速增长,值得重点关注。

3、卫星通信:空间广阔,提速在即

2020年以来,全球卫星通信产业每年都在发生众多变化,在航天和信息技术以及商业力量的推动下,全球卫星通信行业进入了以HTS(高通量卫星)和NGSO(非静止轨道)星座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发展阶段。

从卫星各细分产业收入增速变化情况来看,2019年-2023前三季度卫星通信上市公司收入增速是卫星通、导、遥三大应用细分领域中增速最低的。从卫星通信产业链下游企业中国卫通2023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收入端与利润端均有下降,也反映出当前卫星通信产业的应用端市场空间仍尚未迎来明显变化。

但2023年以来,卫星通信(含卫星互联网)的概念性相关事件频繁发生,都不同程度上引起了市场对相关概念股的高度关注,行业发展也确实产生了实质性变化,我国已初步建成首张完整覆盖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沿线重点区域的高轨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互联网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技术验证阶段、传统卫星通信设备与大众智能手机结合带来消费端市场增量、卫星通信有望成为6G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等。

卫星通信应用产业链主要为地面设备和运营商构成,相关上市公司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15 我国卫星通信产业链及相关上市公司分布

我们判断,在“十四五”中后期,“沉寂已久”的卫星通信板块将蕴含着众多价值投资机会。具体观点如下:

① 重点关注国内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正式建设的时间节奏,这将是低轨卫星互联网相关企业逐步业绩兑现的起始点。伴随着2023年以来我国卫星互联网技术验证星多次成功发射,参考我国卫星星座部署步骤,我国国家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的序幕已拉开,相关卫星互联网应用企业的业绩也有望逐步开始兑现。

② 伴随“十四五”未来几年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高低轨卫星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为卫星通信产业链上众多企业带来基本面上的改善,为投资者带来更多价值投资机会。

卫星制造方面,重点关注通信小卫星制造产业链上已经具有一定批生产的配套企业或总装企业收入与利润规模的提升。在通信小卫星中有效载荷、控制系统、电源系统以及测控系统的配套企业中,关注已经具有低成本及产业化能力的企业,或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毛利率较高),正处于产业化过程中的企业。

地面设备企业方面,重点关注卫星通信地面终端领域中具有产业化能力和低成本优势的企业、或在部分领域具有高技术壁垒,通过扩产加强产业化能力的企业。卫星通信地面终端领域中具有产业化能力和低成本优势的企业在市场拓展上将具有更多先发优势和竞争优势。在部分领域,具有高技术壁垒,通过扩产加强产业化能力的企业在业绩上有望表现出更高的弹性,以及对高估值更强的消化能力。

航空及海洋互联网市场是在我国卫星互联网应用市场中有望率先得到拓展应用的领域,有望为相关运营商带来业绩增长提速驱动力。由于我国“十四五”期间,空间基础设施已取得一定进展、且商业模式更为成熟的高轨卫星互联网领域市场预计将快速发展。

关注手机直连卫星对传统卫星通信应用市场渗透率的加速作用。消费级卫星通信手机终端的推广,有望进一步拓展卫星通信在消费者端的应用。在市场对卫星通信关注度空前提高之下,重点关注天通一号网客户数量的变化情况,因为卫星通信服务市场空间的拓展进程才是决定我国传统卫星通信市场能否可以迎来提速拐点的关键,也是中长期卫星通信设备终端企业业绩增长能否持续兑现的核心。

关注6G建设进展对卫星通信产业带来的需求空间影响。卫星通信是6G时代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必要组成部分,即实现偏远地区、海上、空中和海外的广域立体覆盖,满足地表及立体空间的全域、全天候的泛在覆盖需求,实现用户随时随地按需接入。伴随卫星互联网加速建设进程以及6G时代的到来,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产业融合可能为行业带来新市场空间。

4、卫星导航:行业发展有所提速,应用领域拓展仍是发展重点

卫星导航产业是我国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三大产业中发展相对更为成熟的细分板块。从行业发展变化上来看,我们认为,当前卫星导航产业发展重点仍是拓展国内“卫星导航+”或“+卫星导航”的新应用领域拓展以及海外市场的开拓。

我们预测,“十四五”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增速有望保持年复合15%的增速,高精度市场细分赛道复合增速有望超过20%(数据见往期报告《飞雪迎春到——军工行业十问十答&2024年投资策略》)。叠加海外市场需求的加速释放,卫星导航产业需求侧景气无忧。

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内循环。上游基础部件是产业实现国产替代的关键环节,主要由基带芯片、射频芯片、板卡、天线等构成;中游是产业发展的重点,主要包括终端集成和系统集成;下游的解决方案和运维服务提供众多行业应用。具体产业链图谱如下图所示。

图16 卫星导航产业链及各部分代表性上市公司

投资建议方面,我们的具体观点如下:

① 重点关注北斗应用产业中上游领域具有明确市场布局或已经拥有较大市占率的企业。由于芯片、板卡、模组、数据处理、天线等基础器件和基础软件作为各北斗应用终端的共同设备基础,需求将伴随北斗应用市场下游的拓展保持稳定的增长,由于上游基础器件对企业在中下游市场拓展(价格以及性能层面)的影响重大,从当前各中下游厂商开始向上游拓展来看,北斗上游产业链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建议关注具有明确下游市场布局或已经拥有较大市占率的上游企业;

 传统导航应用终端集成重点关注头部企业,新兴导航应用终端集成重点关注商业模式清晰,营销能力强,掌握明确下游客户资源的企业。传统的北斗产业终端设备方面,“十四五”中前期有望伴随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替代更新再迎“第二春”,但当下仍建议关注头部企业;新拓展的“+北斗”或“北斗+”融合产业应用终端方面,盈利模式清晰,营销能力强,掌握明确下游客户资源的企业在业绩弹性上或更具有优势;

③ 重点关注“高精度北斗导航”以及在卫星导遥融合领域布局的企业。“高精度北斗导航”与“卫星导遥”产业融合催生的更多增量市场(如车规级自动驾驶、灾害位移监测、农业等),是“十四五”未来几年卫星导航市场持续快速发展中的重要驱动力,在这些领域布局的企业业绩弹性相对表现更好,有望消化更高的估值。

5、卫星遥感:有望持续高景气发展,市场拓展节奏或将加速

卫星遥感应用上市公司收入增速是近年来卫星产业四大细分市场中最高的,2019-2022年复合增速达到50%以上,未来3年行业核心产值有望维持40%的增速(数据见往期报告《飞雪迎春到——军工行业十问十答&2024年投资策略》)。

当前,遥感产业下游数字政府建设、实景三维、灾害监测等to G领域对卫星遥感需求不减,卫星遥感行业在短期内整体仍处于朝阳高速发展阶段,下游应用市场需求有望维持在40%增速左右,2025年核心产值有望超过300亿元(数据见往期报告《飞雪迎春到——军工行业十问十答&2024年投资策略》),是卫星产业中成长属性相对更高的细分赛道。

从卫星各细分产业收入增速变化情况来看,2019-2022年卫星遥感应用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速是卫星产业四大细分市场中最高的,复合增速达到50%以上,表现出高成长型产业的初期特征,未来3年行业底层有望维持40%的增速。中长期看,基于云服务向to B及to C端的拓展,将有望成为支撑卫星遥感产业中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的第二曲线。结合卫星遥感产业上市公司未来募投项目的实施节奏来看,众多卫星遥感中下游企业募集资金向卫星遥感(或卫星遥感+)线上服务拓展,项目落地时间集中在“十四五”末期。

卫星遥感产业链及各部分代表上市公司见下图所示。

图17 卫星遥感产业链及各部分代表上市公司

投资建议方面,建议围绕卫星遥感产业链中企业的业绩持续性上寻找投资机会,具体观点如下:

① 关注客户多元化、收入结构均衡的企业。目前,军民客户比例均衡的企业,受到国家经济情况变化的影响相对更小,业绩增长持续性更强,另外,我国卫星遥感下游应用领域更集中在to G端,部分企业应收账款占比较高,可能会对企业的运营产生一定影响。

② 关注拥有具有稀缺属性的遥感数据源的企业。早期我国卫星遥感应用厂商所采用的数据源主要来自国外,随着我国商业遥感卫星的持续发射和商业遥感市场的逐步完善,根据中国测绘学会的研究,我国卫星遥感影像自主保障率已达90%以上。随着卫星遥感下游厂商陆续回溯产业上游,拥有具有稀缺属性的遥感数据将在下游市场竞争中变得愈发重要。

五、航天产业估值较上月有所调整

我们对中航证券航天行业指数标的进行PE(TTM)统计,截至2024年6月末,指数市盈率为40.83倍,较5月底下降3.21,处于2018年以来的5.23%分位

图18 中航证券航天行业指数市盈率(TTM)走势

六、建议关注

短期关注:中国卫通、航天智造、中科星图

航天防务:航天电器(连接器)、天奥电子(时频器件)、北方导航(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中兵红箭(装备制造)、成都华微(模拟芯片)

商业航天:航天智装(星载IC)、国博电子(星载TR)、中国卫通(高轨卫星互联网)、航天环宇(地面基础设施)、振芯科技、海格通信(北斗芯片及应用)、中科星图(卫星遥感应用)。

七、风险提示

① 宏观经济波动,对民品业务造成冲击,军品采购不及预期;

② 部分航天装备研发定型进度可能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全产业链市场增速;

③ 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成本升高;

 ④ 随着军品定价机制的改革,以及订单放量,部分军品降价后相关企业业绩受损;

⑤ 行业高度景气,但如若短时间内涨幅过大,可能在某段时间会出现业绩和估值不匹配。

研究所拥有全市场大型军工行业研究团队,依托航空工业集团央企股东优势,深耕军工行业各细分领域,同时涉猎宏观策略、先进制造、科技电子、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生物、农林牧渔、非银、社服等多个研究方向。目前的主要业务包含:投研服务(可全面服务一、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主题指数构建及相关产品研发、协助投行类项目承揽及合作等。 

张超(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19070001),中航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精仪系,空军装备部门服役八年,2016-2018年新财富第一团队核心成员,2016-2018年水晶球第一团队核心成员;2021-2022年wind金牌分析师国防军工行业第一名。

王宏涛(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0110001),中航证券军工分析师,毕业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第二总体设计部,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曾从事航天装备总体设计方向研究,熟悉国内外各类航天整机及主要分系统设计原理,对我国航空航天各军用武器设备行业有较深入了解。

wanght@avicsec.com

滕明滔(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123070037),中航证券研究所军工行业研究助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论经济学硕士,主要覆盖商业航天领域。

tengmt@avicsec.com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航天产业7月月报:上半年我国商业航天盘点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7月17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3 博实结 301608 --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