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能源】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形势与机遇

【信达能源】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形势与机遇
2024年06月27日 10:41 黑金新视野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期内容提要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和战略能源储备区,将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提升和中东部产煤省煤炭产量逐步下滑,新疆在我国能源供应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从2020年《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的“超前规划并做好应急储备”到2022年《“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的“建设新疆为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其煤炭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产量占比由2017年的5%提升至2023年的10%,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和战略能源储备区。进入新时代,国家赋予新疆打造“三基地一通道”的重要战略定位,即: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煤炭煤电煤化工成为新疆努力打造的八大产业集群之一

新疆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炭产量快速增长,形成以“就地转化为主,疆煤外运为辅”的煤炭消费格局。资源储量方面,新疆作为我国第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和五大国家能源战略基地之一,煤炭资源储量极其丰富,预测储量高达2.19万亿吨,约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左右。原煤产量方面,随着我国煤炭开发重心西移,新疆原煤产量快速上升,2017-2023年,原煤产量由1.67亿吨提升至4.57亿吨,年复合增速为18%。煤炭消费方面,新疆煤炭消费以就地转化为主,2023年疆内煤炭消费占全区煤炭产量比重为76%,其中煤电和煤化工消费占比分别为50%和20%。疆煤外运方面,2023年疆煤外运量突破1.1亿吨,外送规模占全区煤炭产量比重为24%。

新疆统筹疆内经济发展和推动疆电外送,电力需求快速提升,仍以疆内自用为主。当前,新疆工业布局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高耗能产业为主,带动疆内用电需求快速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疆电外送”战略的大力实施,特别是2015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新疆电力工业也迎来了大发展时期。从用电需求看,2018-2023年,新疆全社会用电量快速提升,近5年复合增速达12.3%。从消费结构看,新疆电力消费以疆内自用为主,2023年新疆全社会用电量3821亿千瓦时,外送电力1263亿千瓦时,疆内用电需求占比76%。疆电外送方面,伴随着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19年投运,现已形成“两交两直”外送格局。到2025年,随着哈密-重庆直流外送通道和若羌-花土沟交流外送通道建成,将形成“三交三直”外送六通道格局。同时,新疆正加快推动“疆电外送”第四条直流通道前期工作,配合推动纳入国家规划,未来疆电外送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新疆发电结构以火电为主,“十四五”后期煤电装机仍有近30%增长空间,有望带来约5000万吨的原煤消费增长。2023年,新疆发电量为4912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量为3790亿千瓦时,占比77%。新疆依托煤炭资源及价格优势,规划发展哈密、准东和伊犁三大煤电基地。据北极星火力发电网统计,截至2024年5月,新疆开工火电项目11处、核准火电项目2处,开工项目装机容量为1800万千瓦、核准项目装机容量为264万千瓦,合计约2064万千瓦。未来2-3年,随着开工及核准煤电项目逐步投产,新疆煤电装机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8.7%。参照2023年新疆火电行业煤炭消费量约占全区煤炭消费的50%,原煤口径约耗煤1.79亿吨,若火电利用小时数和煤耗保持不变,我们预计新疆28.7%的煤电装机新增量有望带来约5000万吨的原煤消费增长。

新疆煤化工产业蓬勃发展,全面推动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炭分质综合利用等开发建设,将有力带动新疆煤炭资源转化利用。煤化工在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依托煤炭资源、水资源等优势,重点布局开发以准东、伊犁、哈密等为主的煤化工产业园,全面推动建设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炭分质综合利用等项目。从具体项目看,煤制天然气是新疆煤炭资源转化利用的主力,新疆地区共规划建设煤制气项目10个,产能达340亿立方米/年,建成后有望带动煤炭消费量1.08亿吨。煤制油方面,依托哈密富油煤资源优势,新疆开启首个煤制油项目建设,产能400万吨/年,建成后有望带动煤炭消费量1420万吨。煤制烯烃方面,新疆规划建设5个煤制烯烃项目,产能450万吨,建成后有望带动煤炭消费量3150万吨。煤炭分质综合利用方面,新疆规划建设4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转化煤炭资源5500万吨/年。总体看,随着诸多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建成投产,有望带动新疆煤炭消费增加约2.08亿吨。

新疆煤炭产量稳步释放,煤炭需求潜力可观,超前布局新疆煤炭开发的煤企有望充分受益。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打造“三基地一通道”、服务疆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新疆加快建设大型煤供应保障基地(2024年力争原煤产量达到5亿吨),拓展疆煤外运通道,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煤炭需求增长潜力大(仅考虑现有的煤电和煤化工项目,潜在新增煤炭需求约2.58亿吨),煤炭产业链迎来高质量发展重要机遇期。我们预计,未来10-15年,在煤炭需求达峰前后、中东部煤炭主产区产能加速退出背景下,新疆煤炭开发战略定位将更加重要,类似于30年前的山西和15-20年前陕西、内蒙古,有望成为彼时最重要的煤炭资源开发基地。鉴于此,我们认为现阶段超前布局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的煤炭企业或在中长期更加受益,既能够低成本获得优质的煤炭资源,又能够优先获得产能核增或核准新建以及煤电煤化工项目指标,实现企业稳健可持续发展,如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神华)、中国中煤集团(中煤能源上海能源)、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江苏徐矿集团(苏能股份)、广汇集团(广汇能源)、特变电工集团(特变电工)等。

投资建议:综合我们对能源、煤炭产能周期的跟踪研判,以及煤炭资产内在价值的系统研究,我们认为煤炭仍处于景气上行周期,新一轮产能周期亦处于早中期,能源政策导向和行业基本面以及二级市场资产配置策略均利好煤炭板块估值的进一步修复与提升,再考虑煤炭央国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市值管理等工作已然开启,优质煤炭企业依然具有高壁垒、高现金、高分红、高股息属性,板块投资攻守兼备,当前仍是逢低积极配置煤炭板块较好的阶段。结合本文研究,在新疆煤炭资源开发战略地位持续抬升,煤炭产量和煤炭需求稳步增长的背景下,超前布局新疆煤炭开发利用的煤炭企业有望更充分受益。我们继续全面看多煤炭板块,继续建议关注煤炭的历史性配置机遇。自上而下重点关注:一是内生外延增长空间大、资源禀赋优的兖矿能源、陕西煤业、广汇能源、山煤国际晋控煤业华阳股份等;二是央改政策推动下资产价值重估提升空间大的煤炭央企中国神华、中煤能源、新集能源等;三是全球资源特殊稀缺的优质冶金煤公司平煤股份淮北矿业山西焦煤潞安环能盘江股份等;同时建议关注甘肃能化陕西能源电投能源兰花科创等相关标的,以及新一轮产能周期下煤炭生产建设领域的相关机会,如天地科技天玛智控等。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新能源与储能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新疆煤炭、煤电和煤化工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油价、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

目录

一、 煤炭生产开发布局西移,助推新疆煤炭工业发展

二、 用电需求蓬勃向上,煤电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三、 煤化工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有力推动煤炭资源转化利用

四、 煤电煤化工产业蓬勃发展,新疆煤炭开发潜力广阔

风险因素

正文内容

一、煤炭生产开发布局西移,助推新疆煤炭工业发展

1、煤炭生产开发布局西移,新疆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1.1东部煤炭产量衰减,煤炭开发重心西移

东部煤炭产量逐步衰减,新疆产量占比快速提升。2017年以来,东部产煤主要省份山东、河北、河南和安徽煤炭产量逐步下滑,产量占全国比重由12%下降至7%;晋陕蒙三省产量稳步提升,产量占比由67%提升至71%;新疆煤炭产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产量占比由5%提升至10%。2017年以来,我国东部省份煤炭产量逐步衰减,晋陕蒙主产区产量维持稳步增长,新疆煤炭产量快速增长,煤炭生产开发重心逐步西移

1.2 新疆在能源供应体系中战略地位持续提升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疆在我国能源供应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2020年,《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已提出新疆基地超前做好矿区总体规划,做好应急储备和能力保障。2022年,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优化煤炭产能布局,建设山西、蒙西、蒙东、陕北、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印发《加快新疆大型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建设服务国家能源安全的实施方案》提出全面加快推进国家给予新疆“十四五”新增产能1.6亿/吨年煤矿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从2020年超前规划并做好应急储备,到2022年建设新疆为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十三五”以来新疆在我国能源供应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新疆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具备长期开发潜力,新疆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新疆预计储煤2.19万亿吨,占中国总储量的约40%,居全国第一位;风能资源总储量8.9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二;年太阳辐射总量均值5800兆焦/平方米,居全国第二位。新疆拥有丰富的煤炭、太阳能、风能资源,长期开发潜力大。伴随着我国东部煤炭产量衰减和中部省份煤炭开发潜力逐步降低,新疆煤炭以及相关能源产业有望呈现蓬勃发展态势。随着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新疆建设以煤炭为基础、油气为关键、新能源为方向的“三基地一通道”,新疆能源产业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新疆正逐步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基地,战略地位持续上升。

2、聚焦优势特色产业,煤炭-煤电-煤化工协同发展

2.1新疆煤炭产量快速增长,储量丰富未来开发潜力大

新疆煤炭产量快速增长,预测资源量占全国40%,煤炭开发潜力大。随着我国煤炭开发重心西移,新疆原煤产量快速上升。2017-2023年,新疆原煤产量由1.67亿吨提升至4.57亿吨,年复合增速为18%。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富集区,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资源总量的近40%,居全国首位,煤炭开发潜力大。

新疆是我国煤炭生产力西移的重要承接区,煤矿核准及建设规模大。据CCTD数据,截至2023年底新疆地区有效煤炭产能(生产矿井与联合试运转矿井产能合计)为4.2亿吨。2022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全面加快推进国家给予新疆“十四五”新增产能1.6亿吨/年煤矿项目建设。按生产状态分类情况看,正常生产矿井产能占比71%,正常建设矿井产能占比13%,建设矿井的产能占比较高。同时,2023年以来新疆煤炭项目共核准批复产能4610万吨/年,我们预计有望在未来2-4年陆续建成投产。

新疆煤炭产能布局集中于准东和哈密地区,且露天开采产能高于井工开采产能。按照地域分布情况来看,新疆煤炭产能主要集中在昌吉(48%)、哈密(21%)等地,昌吉和哈密地区合计产能占比达69%,新疆煤炭产能地域分布较为集中。按照开采方式来看,新疆煤炭开采方式以露天为主,露天开采产能占比达63%。

新疆煤炭产业私有经济参与度更高,前七大开发主体产能占比为61%。按照开发主体的经济类型来看,新疆煤炭产业私有经济为开发主体的产能占比达35%,私有经济参与度较高。从不同开发主体看,新疆主要的煤炭开发企业为国家能源集团(23%)、特变电工(14%)、兖矿能源(6%)、新疆宜化矿业(6%)、中煤能源集团(5%)、新疆疆纳矿业(4%)和广汇能源(3%)等,前七大煤炭开发企业合计产能占比61%。值得注意的是,新疆地区煤炭资源禀赋优异,又以露天开采为主,在煤炭保供任务下部分煤矿存在产量高于产能的情况。

2.2 “就地转化为主,疆煤外运为辅”的煤炭消费格局

新疆煤炭消费以就地转化为主,主要消费领域集中在煤电和煤化工。2017年以来新疆煤炭消费量稳步上升,2022年新疆煤炭消费量将达到3.26亿吨。2023年,疆煤外运突破1亿吨,外送占全区煤炭产量比重为25%,疆内煤炭消费占比为75%,新疆煤炭消费以疆内自用为主。从疆内煤炭消费格局看,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煤电和煤化工领域,2023年煤电消费占比约为50%,煤化工消费占比约为20%。煤化工作为新疆重点发展产业,用煤需求逐年上升。按照新疆煤炭交易中心预计,2023年新疆煤化工行业煤炭消费量占全区煤炭消费总量占比有望超过20%

疆煤外运规模持续上升,疆煤融入全国煤炭统一大市场进程加快。2023年疆煤外运量突破1.1亿吨,其中铁路外运6023万吨,同比增加9%。2024年一季度,疆煤铁路外运量达到2279万吨,同比增长60%。在价格同比回落背景下,一季度外运量保持上升主要是受疆煤外运通道持续完善、煤炭运输“公转铁”等因素影响。2024年4月16日至6月30日期间,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和兰州局就“疆煤外运”能源保供出台了跨局运价联合下浮25%的优惠政策,保持了市场淡季“疆煤外运”运量稳定发运势头。

二、用电需求蓬勃向上,煤电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1、内供外送统筹发展,用电需求蓬勃向上

1.1 电力消费以疆内自用为主,高耗能产业带动用电需求

新疆电力消费以疆内自用为主,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维持高增。2023年,新疆全社会用电量实现38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2024年一季度,新疆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0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7%,新疆的疆内用电需求维持高增态势。从新疆用电需求结构来看,2023年新疆全社会用电量3821亿千瓦时,外送电力1263亿千瓦时,疆内用电需求占比76%,新疆电力消费以疆内需求为主。

新疆工业用电量增速较快,带动新疆用电需求向好。2022年,新疆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0.5%背景下,工业用电量实现同比2.5%的增长。2023年1-10月,新疆工业用电量增速达11.1%,显著快于新疆全社会用电量增速。2022年以来,新疆工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带动疆内用电需求向好。

新疆工业用电量增速较快,主要是疆内工业布局以高耗能产业为主。从2023年新疆工业增加值占比情况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占比1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比1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占比1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比13%。从新疆主要工业商品来看,2018-2023年新疆原煤产量增幅达140%,其余主要产品增幅也普遍维持30%。疆内工业主要以高耗能产业为主,随着主要工业品产量提升,带动疆内用电需求快速增加。

1.2 疆电外送规模持续上升,“十四五”末有望形成外送六通道格局

疆电外送规模持续上升,“十四五”末有望形成“三交三直”外送格局。伴随着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19年投运,疆电外送形成“两交两直”外送格局,外送规模持续上升。到2021年外送规模较为平稳,产能利用率趋于饱和。2023年,新疆外送电量达到1263亿千瓦时,同比持平。疆电入渝工程于2023年8月开始建设,我们预计未来随着疆电入渝工程的投运,疆电外送规模有望增加32%,达到1660亿千瓦时。到2025年,随着哈密-重庆直流外送通道和若羌-花土沟交流外送通道建成,将形成“三交三直”外送六通道格局。同时,新疆正加快推动“疆电外送”第四条直流通道前期工作,配合推动纳入国家规划,未来疆电外送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2、 新疆发电结构以火电为主,“十四五”期间煤电装机仍有近30%增长空间

2.1 火电装机容量稳步增长,新疆近八成电量来源于火电

新疆发电量稳步增长,近八成电量来源于火电。2023年,新疆发电量为491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2%;其中火力发电量为379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9%。从新疆地区不同电源主体发电量结构来看,2018-2023年火力发电量占比小幅下降,由80%下降至77%;风电发电量占比提升,由10%提升至12%;水电和光伏发电量占比基本维持稳态。截至2023年末,新疆火电、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占比分别为77%、6%、12%和4%,新疆近八成电量仍然是来源于火电。

火电装机容量稳步增长,利用小时数保持良好态势。截至2023年末,新疆火电、水电、风电和太阳能的装机容量分别为7199、1004、3258和3007万千瓦,占比分别为50%、7%、23%和21%。从近5年装机容量增幅来看,光伏装机增幅最快,达203%;火电装机增幅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累计增幅34%。2023年全区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达7269万千瓦,我们预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8240万千瓦的目标有望稳步达成。从不同电源利用小时数来看,2018-2023年火电利用小时数呈现抬升态势,由4639小时上升至5338小时;水电利用小时数受来水影响呈现波动态势;风电和太阳能利用小时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主要是随着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消纳压力渐近。

2.2 新疆具备煤炭资源及价格优势,“十四五”期间装机容量仍有近30%增长空间

新疆地区依托煤炭资源及价格优势,规划发展哈密、准东和伊犁三大煤电基地。从火电利用小时数来看,2023年新疆全区火电利用小时数5338小时,全国平均火电利用小时数为4466小时,新疆地区火电利用小时数高于全国平均。从煤炭价格来看,新疆煤炭资源具备价格优势,且煤价格走势更为平稳。

新疆开工及核准的煤电装机容量共2064万千瓦,有望带来约5000万吨的原煤消费增长。据北极星火力发电网统计,截至2024年5月,新疆开工火电项目11处、核准火电项目2处,开工项目装机容量为1800万千瓦、核准项目装机容量为264万千瓦。未来2-3年,随着开工及核准煤电项目逐步投产,新疆煤电装机有望增加28.7%。2023年新疆火电行业煤炭消费量约占全区煤炭消费的50%,原煤口径下约耗煤1.79亿吨。若火电利用小时数和煤耗保持不变,我们预计新疆28.7%的煤电装机新增量有望带来约5000万吨的原煤消费增长。

三、煤化工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有力推动煤炭资源转化利用

1、政策东风下,新疆煤化工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契机

新疆作为我国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新疆准东、新疆哈密等煤制油气战略基地。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国家在政策层面大力支持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三基地一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等建设。国家层面《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做好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布局和管控,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技术升级及化工新材料等高端产品发展;并稳妥推进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山西晋北、新疆准东、新疆哈密等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文,为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从项目管理、规划布局、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安全环保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任务,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以准东、伊犁、哈密等为主的煤化工产业园区稳步发展。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四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依托准东煤田规划建设。伊犁地区是新疆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庆华煤制气项目是“十二五”时期建成投产的我国第一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十三五”时期,伊犁又建成投产新天煤制气项目。哈密市依托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重点发展煤炭分质综合利用、煤制油等项目。“十四五”时期,新疆将继续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展准东、哈密地区的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炭分质综合利用等现代煤化工项目,持续推动煤化工产业低碳、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

2、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炭分质综合利用等项目全面发展

2.1 助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煤制天然气迎来发展契机

我国煤制气产量较快增长,政策支持带动产业发展,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我国煤制气产业起步不久,目前仍处于示范阶段,尚未开启规模化、商业化进程,煤制气在整个天然气供给结构中占比仍然最小。我国煤制气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政策支持产能扩张、政策收紧严格准入、示范项目有序发展、战略基地规划布局几个阶段,发展历程有起有落,但总体而言整个行业在向着更加有序规范的方向前进。我国煤制气产量增长较快,由2014年的7.9亿方增长到2023年的63.35亿方,年复合增速26%。“十二五”以来,国家计划建设了一批煤制气示范项目,也制定了煤制气产业的发展目标,但由于当时项目经济性欠佳,已投产项目二期启动资金不足,一些待建项目也处于观望状态,因此产能增量不及预期。2021年以来,在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国家突出强调了煤制气行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的重要战略地位,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油气核心需求依靠自保”这一底线,并强调“要做好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布局”,煤制气行业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2021年,《煤炭工业“十四五”现代煤化工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形成150亿方/年煤制气产业规模的目标。

2019年国家管网公司成立,煤制天然气项目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煤制天然气发展初期,项目面临管输限制,不利于煤制天然气向终端市场供应。201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分步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干线管道独立,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完善了油气管网公平接入机制。2019年,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管网公司)成立,上下游市场主体均可申请成为天然气托运商,利用开放的管道设施输送天然气。同时,我国长输管道建设不断加强,实现物理上的互联互通,全国管道“一张网”初步建成。随着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和全国管道“一张网”的初步建成,煤制天然气项目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共有4个煤制天然气项目投运,分别位于新疆和内蒙古,煤炭成本是决定煤制气项目盈利能力的核心因素。到2022年末,我国在运煤制天然气项目共有4个,分别为内蒙古大唐国际13.3亿立方米项目、内蒙古汇能14.2亿立方米项目、新疆庆华13.75亿立方米项目和伊犁新天20亿立方米项目,产能合计为61.25亿立方米。依据宋鹏飞的《“双碳”背景下煤制天然气与LNG产业及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路径的思考》,煤炭成本占煤制天然气产品成本的83%,煤炭价格波动对于煤制天然气项目盈利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在坑口煤炭价格100-350元/吨之间,新疆煤制天然气项目具有竞争优势。综合考虑煤制气生产成本、财务费用、增值税费(9%)和管输费用,当煤炭价格为100-500元/吨之间,新疆煤制气到上海成本价为2.13-4.37元/立方米之间。与2024年中石油上海非管制气价格3.67元/立方米对比,新疆煤炭价格在100-350元/吨之间,煤制天然气项目具有竞争优势。

  • 生产成本:依据隋朝霞等的《国内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以煤制气产能40亿立方米/年、总投资220亿元的项目为例,煤炭价格在100-500元/吨之间,相应煤制气的生产成本在1.07-3.12元/立方米之间。

  • 财务费用:以总投资220亿元中70%资金来源于借款,且借款利率为3%测算,财务费用为0.12元/立方米。

  • 管输费用:依据国家官网公司披露的管道距离和输送价格测算得出,新疆至上海管输费用为0.84元/立方米。

  • 2024年中石油上海非管制气价格:以天然气上海门站价2.04元/立方米为基础上浮80%计算得出,2024年中石油上海非管制气价格为3.67元/立方米。

新疆煤制天然气项目蓬勃发展,有望带动1.08亿吨煤炭资源转化利用。当前新疆在运煤制天然气项目共2个,分别为浙能新天伊犁煤制气项目和新疆庆华煤制气项目,在运产能为33.75亿立方米/年,合计年耗煤量约1068万吨。从未来规划推进项目来看,新疆地区正在推进煤制天然气项目共10个,合计产能达340亿立方米/年,规划项目建成后有望带动1.08亿吨煤炭资源转化利用。随着煤制天然气项目的逐步建成,新疆煤炭消费有望稳步提升。

2.2 高油价中枢背景下,煤制烯烃项目蓬勃发展

煤制烯烃路线占全国烯烃总产能16%,石脑油为烯烃生产主流路线,煤制烯烃竞争力受油价波动影响大。煤制烯烃是目前我国生产烯烃的重要工艺技术之一,其以煤为原料通过气化、变换、净化、合成等过程首先生产甲醇,再用甲醇生产烯烃(乙烯+丙烯),进而生产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 等下游产品,其中煤制甲醇、烯烃聚合制聚烯烃均为传统的成熟技术,而甲醇制烯烃则是近年来开发成功的新技术,也是煤制烯烃的核心技术环节。2018年以来,我国煤制烯烃产能稳步提升,由1112万吨/年提升至2023年的1872万吨/年。截至2023年末,煤制烯烃产能占全国烯烃总产能比重达到16%,石脑油为烯烃生产主流路线,煤制烯烃竞争力受油价波动影响较大。

在油价中枢高位维持背景下,煤制烯烃路线拥有竞争优势。自2021年6月以来,原油价格持续位于70美元/桶以上运行,油价中枢维持高位。依据王建立、温亮的《现代煤化工产业竞争力分析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当原油价格位于70美元/桶时,石脑油制烯烃的成本为5790元/吨,相对应的煤制烯烃竞争煤价为417元/吨。在油价中枢高位维持背景下,煤制烯烃路线拥有成本优势。

相较榆林煤制烯烃产品价格,新疆煤制烯烃产品具有一定竞争力。从2021年到2024年5月,新疆乌鲁木齐长焰煤坑口价由273元/吨上涨至420元/吨。根据王建立、温亮的《现代煤化工产业竞争力分析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当煤炭价格为417元/吨时,相应烯烃生产成本约为5790元/吨。煤制烯烃产品进一步加工为乙烯、丙烯的费用约为1000元/吨。依据中国铁路货运的运费报价,从新疆乌鲁木齐至陕西榆林的铁路运费约381元/吨。综合考虑煤制烯烃产品加工费和运费,新疆聚乙烯产品抵达榆林的成本为8054元/吨,新疆煤制烯烃产品具有一定竞争力。

新疆规划建设45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有望带动煤炭消费约3150万吨。当前新疆在产煤制烯烃项目为68万吨/年,在建及规划项目合计产能450万吨/年,按照1吨烯烃耗煤量约7吨测算,在建及规划的煤制烯烃项目有望带动煤炭消费3150万吨。从规划项目的地理位置来看,5个规划项目分别位于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吐哈地区,具备良好的外运经济性。

2.3 新疆首个煤制油项目全面启动

煤制油包含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路线,我国以间接液化路线为主。煤制油直接液化技术已经历近百年的发展,多国都发展出了拥有自主产权的工艺技术,均已实现了规模化的工业生产。直接液化优点是转化率高,吨油耗煤少;缺点是对所需煤种要求条件高,反应条件相对苛刻,且生成油品品质较差须进一步加工。间接液化技术最早在南非采用,后传入我国并得到广泛应用。间接液化优点是地域适用性较广,操作条件温和,对煤种的要求较低,生成的油品品质较高;缺点是成本较高,转化率较低,吨油耗煤消耗较大。

截至2023年,我国煤制油产能931万吨/年,产量724万吨/年,产能利用率78%。我国煤制油项目主要参与企业为国家能源集团、兖矿能源、潞安化工集团等公司,三家公司分别拥有煤制油产能508、100、100万吨/年。

在高油价中枢背景下,煤制油项目具备良好竞争力。依据王建立、温亮的《现代煤化工产业竞争力分析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的结论,以2000万吨/年的炼化项目和100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进行测算,当原油价格40-100美元/桶之间,对应煤制油竞争煤价为96-975元/吨之间。2021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维持在70美元/桶之上运行,相应的煤制油竞争煤价为517元/吨。在当前油价中枢下,以新疆低成本煤炭资源开发的煤制油项目具备良好竞争力。

哈密富油煤为直接液化的煤制油路线提供发展基础。哈密市是煤炭资源富集区,煤炭资源储量大、品种多、易开采,预测资源量5708亿吨,占全国预测资源量的12.5%,居全疆第一位。特别是三塘湖、淖毛湖矿区的煤炭,具有“三低三高”特点(低灰、低硫、低磷、高热值、高含油率、高挥发分),富油煤资源量占比超过90%,含油率达10%以上,最高达16.3%,是世界罕见的富油煤资源,其品质远优于直接液化煤的国家标准,是煤制油气、发展煤化工的理想原料。

全球首个二代技术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在新疆哈密开建。2024年3月28日,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有望于2027年底建成投产。项目总投资1700亿元,是首个应用二代技术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也是新疆第一个煤制油项目。国能哈密煤制油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将建设煤矿、煤制油项目、风光发电项目;二期将联合产出对二甲苯、聚乙交酯等化工产品。

一阶段煤制油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567亿元,将建设年产1500万吨岔哈泉一号露天矿配套煤矿和年产400万吨煤制油工程及配套新能源等项目。国能哈密煤制油项目计划每年用煤1420万吨,产油品超400万吨。其中,设计直接液化煤制油生产线年产油品320万吨、间接液化煤制油生产线年产油品80万至100万吨。最终,两种液化方式油品耦合,调制出特种油品。

2.4 煤炭分质综合利用、煤制乙二醇、煤制丁二醇项目稳步发展

新疆煤炭分质综合利用项目稳步发展,建成投产后有望转化煤炭资源5500万吨/年。当前新疆共有2个煤炭分质综合利用项目在产,相应可转化煤炭资源1500万吨/年。规划和在建方面,当前新疆规划建设4个煤炭分质综合利用项目(含试运转),建成投产后有望转化煤炭资源5500万吨/年。

煤制乙二醇、丁二醇以在产项目为主,规划建设规模产能为44万吨/年。据不完全统计,新疆地区煤制乙二醇项目共有3个,合计产能120万吨/年,其中由河南能源集团开发的20万吨的焦炉尾气综合利用生产乙二醇项目正处于规划状态。煤制丁二醇方面,新疆地区共有8个项目,合计产能139万吨/年,其中正在推进和建设的项目共有2个,产能合计24万吨/年。整体上,煤制乙二醇和丁二醇以在产项目为主,在产产能达215万吨,在建和规划产能的规模为44万吨/年。

3、新疆煤化工产业蓬勃发展,将有力推动新疆煤炭资源转化利用

新疆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且远离我国中东部能源主要消费地,发展煤制油、煤制气及煤制化工产品等深加工煤炭产业是实现新疆煤炭资源利用的必然选择。新疆作为我国第14 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和五大国家能源战略基地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其煤炭资源储量极其丰富,预测储量高达2.19万亿吨,约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左右。同时,由于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疆地区,远离我国中东部能源主要消费地,而长距离的煤炭运输成本偏高,能源运输效率低。因此,在新疆本地发展煤制油、煤制气及煤制化工产品等深加工煤炭产业,提升能源附加值,从而降低能源运输成本,是实现新疆煤炭资源利用的必然选择。

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将有力推动疆煤就地转化利用,有望带动新疆煤炭消费2.08亿吨。我国的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无法将石油作为战略能源,因此大力发展煤炭产业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煤炭经深加工转化为清洁燃料和化工产品,可替代或部分替代石油资源,降低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进而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这为新疆煤炭和煤化工产业大力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鉴于煤化工在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疆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点区域,煤化工项目相继得以批复。新疆煤化工产业有望迎来蓬勃发展,随着新疆煤制气、煤炭分质综合利用、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等项目全面推进并建成投产,有望带动新疆煤炭消费增加2.08亿吨。

四、煤电煤化工产业蓬勃发展,新疆煤炭开发潜力广阔

1、 新疆煤炭开发企业概况

参与新疆煤炭开发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特变电工、广汇能源、兖矿能源和苏能股份等,其中特变电工煤炭产能7400万吨/年、广汇能源煤炭产能6000万吨/年、兖矿能源在疆煤炭产能3050万吨/年、苏能股份在疆煤炭产能940万吨/年。

参与新疆煤炭开发的煤企集团主要包括国家能源集团、中煤能源集团、新疆能源集团和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等,其中国家能源集团在疆煤炭产能达1.35亿吨/年、中煤能源集团在疆煤炭产能3790万吨/年、新疆能源集团煤炭产能2575万吨/年和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在疆煤炭产能1580万吨/年

特变电工: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输变电业务、新能源业务、能源业务及新材料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变压器及电抗器、电线电缆、多晶硅相关产品、煤炭产品、黄金产品、铝电子新材料和铝及合金制品、电力产品、输变电成套工程、太阳能及风能系统工程等。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2亿元,其中煤炭业务收入182亿元,占比18.6%;公司实现毛利271亿元,其中煤炭业务毛利85亿元,占比31.2%。

公司在新疆准东五彩湾拥有煤炭储量126亿吨,核定产能达7400万吨/年,其中在产产能为7000万吨/年。公司煤炭资源赋存条件优、储量丰富、埋藏浅、剥采比低,是新疆准东煤田最具有优先开采条件的矿区之一。

广汇能源: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94年,2000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2年转型为专业化的能源开发企业,是目前在国内外同时拥有“煤、油、气”三种资源的民营企业。公司依托丰富的天然气、煤炭和石油资源,建成了以液化天然气(LNG)、甲醇、煤炭、煤焦油、乙二醇为主要产品,以煤化工产业链为核心,以能源物流为支撑的综合能源产业体系。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5亿元,其中煤炭业务收入147亿元,占比24%;公司实现毛利100亿元,其中煤炭业务毛利51亿元,占比50.8%。

公司在新疆区域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总储量达66亿吨,煤炭产能为6000万吨/年。当前公司白石湖露天煤矿为在产状态,产能为3500万吨/年;马朗煤矿为在建状态,依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的《关于新疆淖毛湖矿区岔哈泉一号露天矿一期等7处煤矿项目产能置换承诺有关事项的复函》,淖毛湖矿区马朗一号煤矿产能规模由500万吨/年新增至1000万吨/年。东部勘查区二号露天煤矿仍处于规划阶段,设计产能为1500万吨/年。

兖矿能源: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依据中国法律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H股及A股分别在香港联交所及上交所上市。公司从事煤炭业务、煤化工业务以及电力业务,产品主要包括自产煤、贸易煤、铁路运输、煤化工、电力、热力、机电装备。煤炭业务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山东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澳大利亚;产品主要包括动力煤、喷吹煤和焦煤,适用于电力、冶金及化工等行业。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0亿元,其中煤炭业务收入1020亿元,占比68%;公司实现毛利610亿元,其中煤炭业务毛利527亿元,占比86.4%。

兖矿能源拥有煤炭资源储量471亿吨,其中位于新疆的储量达264亿吨,占比56%。2023年,兖矿能源实现商品煤产量1.3亿吨,其中新疆能化产量1936万吨,占比15%。当前兖矿能源新疆能化公司煤炭产能为3050万吨,其中在产煤矿产能2050万吨,在建五彩湾四号露天煤矿产能1000万吨,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且五彩湾煤矿具备产能核增潜力。兖矿能源新疆能化公司煤炭产量占比远低于其储量占比,未来新疆煤炭开发布局潜力较大。

苏能股份: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采掘、洗选加工、销售,以及发电等业务。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煤炭销售、电力及供热、煤矿托管劳务。徐矿股份是国内大型煤炭企业之一,也是江苏省属唯一的大型“煤电一体化”生产企业,承担江苏省能源安全保障职能。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其中煤炭业务收入76亿元,占比63.1%;公司实现毛利52亿元,其中煤炭业务毛利44亿元,占比85%。

公司下属生产矿井6对(张双楼煤矿、郭家河煤业、新安煤业、百贯沟煤业、天山矿业、夏阔坦矿业),分布在江苏徐州、陕甘、新疆等地,核定产能1830万吨/年,其中位于新疆的煤炭产能为940万吨/年,占比51%。公司拥有煤炭资源量21.12亿吨,其中位于新疆的天山矿业和夏阔坦矿业合计拥有煤炭资源量11.34亿吨,占比54%。凭借新疆矿井较低的开采成本及江苏省内优质的配焦煤资源优势,公司煤炭销售业务呈现出稳健的盈利能力,保持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国家能源集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7年11月28日正式挂牌,是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重组成立的中央骨干能源企业。集团从事煤炭、电力、运输、化工等全产业链业务,拥有中国神华、龙源电力2家A+H股上市公司,国电电力长源电力龙源技术英力特A股上市公司。集团在煤炭安全绿色智能、煤电清洁高效稳定、运输物流协同一体、现代煤化工高端多元低碳、新能源多元创新规模化发展等领域取得全球领先业绩。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11月28日正式成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产能规模最大的企业,拥有煤炭产能1.35亿吨,占国家能源集团总煤炭产能的21%。

中煤能源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特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主营业务包括煤炭开发利用及贸易,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煤基新材料及相关化学品开发利用,相关装备制造及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现有可控煤炭资源储量超过770亿吨,生产及在建煤矿70余座,煤炭总产能超3亿吨,煤炭年贸易量近4亿吨。

中煤集团新疆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负责中国中煤在疆企业安全监管、地方协调、市场营销、区域规划、新能源开发等业务,主营业务覆盖煤炭开采与加工、煤电、煤化工、新能源、煤炭销售和能源综合服务。

新疆能源集团: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由原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独资公司。重组设立新疆能源集团,有利于整合优势能源资源,加快推进传统能源、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领域全产业链发展。新疆能源集团主要经营煤炭、风光电、油气等资源开发利用以及节能环保、能源服务等业务,下辖立新能源一家上市公司。

新疆能源集团拥有哈密三塘湖石头梅一号露天煤矿、和田布雅煤矿、准东大井一号矿等煤矿,煤炭储量86.74亿吨,煤炭产能2575万吨/年,其中在产产能为1575万吨,以露天开采方式为主。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晋能控股集团于2020年9月30日经山西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是由原同煤集团、晋煤集团和晋能集团联合重组,同步整合山西焦煤、潞安化工、华阳新材料煤炭、电力、煤机装备制造产业相关资产后组建而成。晋能控股集团以煤炭、火电及清洁发电为主业,是全国第二大煤炭企业、山西最大的发电企业和全国最大的基础化肥生产企业。

作为晋能控股集团的核心支柱产业,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拥有煤矿总计264座,分布于山西、内蒙古、新疆3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市,产能合计约4.4亿吨/年,其中新疆地区煤炭产能为1580万吨/年,仅占比3.6%。

2、 投资建议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和战略能源储备区,将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超前布局新疆煤炭开发的煤企有望充分受益。新疆作为我国第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和五大国家能源战略基地之一,煤炭资源储量极其丰富,预测储量高达2.19万亿吨,约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左右。展望未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打造“三基地一通道”、服务疆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将加快建设大型煤供应保障基地(2024年力争原煤产量达到5亿吨),拓展疆煤外运通道,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煤炭需求增长潜力大(仅考虑现有的煤电和煤化工项目,潜在新增煤炭需求约2.58亿吨),煤炭产业链迎来高质量发展重要机遇期。我们预计,未来10-15年,在煤炭需求达峰前后、中东部煤炭主产区产能加速退出背景下,新疆煤炭开发战略定位将更加重要,类似于30年前的山西和15-20年前陕西、内蒙古,有望成为彼时最重要的煤炭资源开发基地。鉴于此,我们认为现阶段超前布局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的煤炭企业或在中长期更加受益,既能够低成本获得优质的煤炭资源,又能够优先获得产能核增或核准新建以及煤电煤化工项目指标,实现企业稳健可持续发展,如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神华)、中国中煤集团(中煤能源、上海能源)、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江苏徐矿集团(苏能股份)、广汇集团(广汇能源)、特变电工集团(特变电工)等。

综合我们对能源、煤炭产能周期的跟踪研判,以及煤炭资产内在价值的系统研究,我们认为煤炭仍处于景气上行周期,新一轮产能周期亦处于早中期,能源政策导向和行业基本面以及二级市场资产配置策略均利好煤炭板块估值的进一步修复与提升,再考虑煤炭央国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市值管理等工作已然开启,优质煤炭企业依然具有高壁垒、高现金、高分红、高股息属性,板块投资攻守兼备,当前仍是逢低积极配置煤炭板块较好的阶段。结合本文研究,在新疆煤炭资源开发战略地位持续抬升,煤炭产量和煤炭需求稳步增长的背景下,超前布局新疆煤炭开发利用的煤炭企业有望更充分受益。我们继续全面看多煤炭板块,继续建议关注煤炭的历史性配置机遇。自上而下重点关注:一是内生外延增长空间大、资源禀赋优的兖矿能源、陕西煤业、广汇能源、山煤国际、晋控煤业、华阳股份等;二是央改政策推动下资产价值重估提升空间大的煤炭央企中国神华、中煤能源、新集能源等;三是全球资源特殊稀缺的优质冶金煤公司平煤股份、淮北矿业、山西焦煤、潞安环能、盘江股份等;同时建议关注甘肃能化、陕西能源、电投能源和兰花科创等相关标的,以及新一轮产能周期下煤炭生产建设领域的相关机会,如天地科技、天玛智控等。

风险因素

(1)    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若国内经济增速超预期下行,或将导致煤炭需求下降从而带动煤炭价格下行;

(2)    新能源与储能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若新能源及储能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将导致火力发电大幅下降,煤炭需求下滑;

(3)    新疆煤炭、煤电和煤化工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受新疆能源政策导向、项目经济性以及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新疆煤炭、煤电和煤化工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从而导致新疆煤炭供给和需求增速不及预期;

(4)    油价、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油价和天然气价格影响煤制油、煤制气和煤制烯烃等项目经济性,存在油价、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导致煤化工项目经济性较差的风险。

本文源自报告:《煤炭2024中期策略报告: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形势与机遇》

报告发布时间:2024年6月26日

报告作者:左前明(金麒麟分析师) S1500518070001

               李春驰(金麒麟分析师)  S1500522070001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