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总量周周谈(第44期 6.23--6.28)

方正总量周周谈(第44期 6.23--6.28)
2024年06月25日 08:30 方正证券研究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方正宏观·芦哲(金麒麟分析师)

供给强于需求的三个特点仍在延续

【核心观点】5月内需继续小幅走弱,同时,4月经济呈现出来的供给强于需求的三个特点仍在5月延续。一是生产强,消费、投资弱,供需失衡的格局仍未改变;二是服务业生产中,生产性服务业普遍强于生活性服务业,5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2.9%、8.8%、5.6%、5.0%,高于整体服务业生产指数4.8%;三是工业需求仍然偏弱,工业产销率连续2个月与去年持平,处于历史低位。

【纪要内容】房地产、基建和消费仍然是当前内需的三个短板。房地产销售和投资降幅仍在小幅扩大,销售面积增速从-20.2%小幅降至-20.3%,房地产投资增速从-9.8%降至-10.1%。基建投资方面,从累计增速来看,3-5月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从8.8%降到6.7%;按当月增速来看降幅更大,从3月的8.6%降至5月的3.8%。受基建边际走弱影响,4-5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连续2个月负增长。化债和专项债发行偏慢对基建投资的影响正在显现。消费方面,尽管同比增速仍处于低位,但边际小幅改善。5月社零增速3.7%,仍处于偏低位置,但略高于3-4月,季调环比0.5%也处于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内需的三个“短板”何时改善?观察三季度基建投资会否趋稳。房地产销售和投资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收储政策如果推进较为乐观,可能从竣工端带来增量;而消费长期相对稳定,在居民收入和预期约束不变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大幅波动。提振内需的着力点在于加快前期积极财政项目落地,包括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的发行。430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5月以来专项债发行有所提速,观察Q3开始基建投资会否出现趋稳信号。

生产:工业生产环比增速有所回落

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预期6%,前值6.7%;从环比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0%,环比增速明显回落,与此前发布的5月制造业PMI数据较为一致,PMI生产指数环比下降 2.1 个点至 50.8%。从上中下游来看,5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3.6%,制造业同比6%,公用事业同比4.3%。

分行业来看,化学、有色金属和出口导向制造业是主要支撑。增速较高的行业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2.7%、有色金属加工9.3%、铁路船舶航空等运输设备制造业11.8%、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14.5%。分产品来看,新能源、半导体等产品增速较高,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3.6%、水力发电增长38.6%、太阳能发电量增长29.1%、集成电路增长17.3%。

消费:社零增速小幅回升,但整体消费仍然偏弱

5月社零同比增长3.7%,较前两个月的2.3%和3.1%有所回升;季调环比来看,社零环比增长0.51%,是2023年11月以来最高环比增速。综合来看,5月消费小幅改善,但整体仍未走出消费偏弱局面。

服务零售累计增速7.9%,较上月8.4%继续回落。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速从4.4%提高至5.0%,累计同比从9.3%回落至8.4%。

分行业来看,商品零售中,必选消费维持韧性,部分可选消费增速大幅增长。必选消费中,粮油食品增长9.3%、饮料增长6.5%、烟酒增长7.7%,整体位于中高增速、韧性较强。可选消费中,化妆品、体育娱乐品、通讯器材、家电等品类增速超过10%,其中化妆品受购物节提振、家电受到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零售在去年偏高的基数下,连续3个月负增长,5月同比减少4.4%。

投资:基建投资走弱导致固投环比负增长

基建投资增速明显走弱。从累计增速来看,3-5月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从8.8%降到6.7%;按当月增速来看降幅更大,从3月的8.6%降至5月的3.8%。受基建边际走弱影响,4-5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连续2个月负增长,5月环比为-0.04%。基建投资走弱是前期资金到位偏慢的结果。430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5月以来专项债发行有所提速,观察Q3开始基建投资会否出现趋稳信号。

制造业投资仍维持强劲。5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9.6%,当月增速9.4%。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的高增长离不开“设备更新”的驱动,5月整体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设备购置累计增速17.5%,较上月提高0.3个点。

房地产投资降幅小幅扩大,关注施工面积异常值。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从-20.2%小幅降至-20.3%,房地产投资增速从-9.8%降至-10.1%。从资金端来看,融资协调制度取得一定成效,国内贷款有所改善,5月当月房企到位贷款约1227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1050亿,同比增长17%。从房地产投资环节来看,施工面积出现异常值,5月新增施工面积仅1351万平,创下有数据以来最低值,而当月新开工和竣工面积分别增加6580万平、3385万平,施工面积的异常值可能来自于统计口径调整、此前数据并未同步修正。

风险提示:(1)房地产市场下行;(2)基建投资增速继续下降;(3)居民消费不及预期。

本次发言内容依据如下证券研究报告:

《内需的三个“短板”何时改善?——5月经济数据点评》2024.06.17

方正策略·曹柳龙

“科特估”和“中特估”:共性与差异

【核心观点】“科特估”和“中特估”的共性:都是重估安全资产——“中特估”是基础,加速土地财政转向要素财政;“科特估”是目的,实现“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科特估”和“中特估”的差异:基本面+投资者结构+流动性锚点——“中特估”有业绩支撑+险资为主+锚定国债,是长期配置主线;“科特估”业绩兑现慢+公募为主+锚定美债,目前仍是短期交易主题。

【纪要内容】近期“科特估”行情起,“中特估”行情落,部分投资者担心市场风格切换。但我们在6.10《科特估:憧憬与现实》中指出:“科特估”和“中特估”都是重估中国优势的“安全资产”。“科特估”和“中特估”投资,到底有哪些异同?我们的主要看法如下——

首先、“科特估”和“中特估”都是重估中国优势的“安全资产”。

我们在去年6.18《大安全当立》中明确指出:“中特估”是资源和泛公用事业等中国优势“安全资产”的涨价重估。同样的,以AI为代表的前沿科技,能够带来中美底层经济效率代差,也是需要重估的“安全资产”。逆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特估”有助于加速土地财政转向要素财政(股权财政),能够夯实“科特估”基础工业门类财政补贴的基础;而“科特估”有助于改善AI等前沿科技的融资可得性,加速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能够实现中国优势“安全资产”重估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3.10《科特估:新质生产力,突围》及6.10《科特估:憧憬与现实》中强调,在“中特估”的涨价重估行情以后,“科特估”行情将相伴而生。不过,“科特估”与“中特估”在基本面、投资者结构、流动性锚点方面存在3大差异,“科特估”行情的节奏和结构,不会是“中特估”的简单重复。

第一大差异是基本面的差异:“中特估”有业绩支撑,“科特估”业绩兑现周期较长

“中特估”有业绩:泛公用事业部门(水/电/燃气/交运/通信等)“涨价重估”。我们在去年以来的多篇报告中反复提示:地产周期下行,土地财政收入回落,以前依赖财政补贴的央国企泛公用事业部门,在拿不到那么多补贴后,将会供给出清→供给曲线左移→形成新的价格均衡。“涨价重估”能够立竿见影改善泛公用事业等“中特估”行业的盈利能力。

“科特估”聚焦挖掘新质生产力的潜在价值,短期较难有系统性的业绩支撑。19年开始的美国对华科技封锁,导致中国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股,估值出现明显回撤。“科特估”优先修复中国科技制造业的估值水平和融资可得性,然后再通过持续研发实现技术突破和要素生产率提高,最后才能实现系统性的业绩兑现。

第二大差异是投资者结构的差异:“中特估”险资为主,“科特估”公募占优

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行业中,以资源和泛公用事业等“中特估”相关行业为主。这些配置型资金的持有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在“中特估”中长期“涨价重估”进程中,行情波动率相对较小,适合作为长期配置的主线。而“科特估”则是公募、外资交易盘、游资、散户等交易型资金参与较多,历史经验也表明科技股走势受公募和外资交易盘的影响更大。因此我们预计“科特估”现阶段的反弹行情,目前仍适合作为短期交易的主题。

第三大差异是流动性锚点的差异:“中特估”锚定国内流动性,“科特估”现阶段仍锚定海外流动性

“中特估”行情和10年期国债利率高度负相关,22年末以来国债利率持续回落,带来“中特估”中长期的配置价值。“中特估”相关的资源和泛公用事业部门,普遍存在“高股息”的特征,地产周期中枢下移,带来10年期国债利率趋势性回落,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资产荒”,共同赋予了“高股息”特征的“中特估”中长期的配置配置价值。

“科特估”行情和10年期美债利率高度负相关,行情持续性也需关注美联储降息周期何时启动。16年以来的经验数据显示: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中国科技股行情和10年前国债利率高度负相关;而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中国科技股行情和10年期美债利率高度负相关。因此,在美联储的降息周期明确启动之前,“科特估”行情仍是政策和美债流动性驱动的阶段性交易的主题。

基本面、投资者结构、流动性锚点三大差异,决定了“科特估”行情不会是“中特估”的简单重复,那么如何把握“科特估”行情的节奏和结构呢?

首先是“科特估”的节奏:我们判断在美联储降息之前,仍是政策驱动的主题投资

在美联储降息确立之前,“科特估”仍是阶段性的交易机会;在美联储降息确立之后,“科特估”才会迎来趋势性的配置窗口。我们在6.2《美联储会降息吗?》中,复盘过去30年和过去100年的经验显示: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之前,全球一般都会爆发重大级别的金融风险。美联储在98年降息之前,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01年降息之前,2000年全球科网泡沫破灭;08年降息之前,08年美国次贷危机酝酿。当前,美联储缩表进程放缓,部分投资者觉得降息周期即将启动,但我们认为:类似去年3月硅谷银行风险事件后,美联储选择扩表而非降息,当前美国银行业面临“灰犀牛”风险,美联储放缓缩表,反而意味着短期内不会降息。

而对于“科特估”的投资结构:我们认为更应该关注聚集AI等新质生产力升级方向的“先进智造”

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将新质生产力分为优势制造(新能源)、高端自造(硬科技)和先进智造(AI等前沿科技)。19年美国对华科技封锁,导致中国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制造业的相对估值出现明显回撤。在3类新质生产力中,“先进智造”的PB-ROE相对美国存在明显低估,且融资需求也更加旺盛。我们判断:“先进智造”亟需修复估值水平,改善融资可得性,有望成为“科特估”的重要方向。

AI为代表的“先进智造”,主要是面向未来的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高度重合。1.29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未来产业”的方向给出了指引,涵盖六大方向,分别列举了重点发展技术和创新标志性产品。全球比较来看,当前中国多数“未来产业”的PB、PS估值都有很大的抬升空间,其中:智算中心、人形机器人等估值提升空间较大的细分领域,将来可能成为“科特估”需要重点布局的方向。

最后,行业配置继续坚守“八二法则”:配置“中特估”,交易“科特估”

逆全球化“大安全当立”,“科特估”与“中特估”都是中国优势的“安全资产”重估的重要线索。“中特估”“涨价重估”是基础,“科特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目的,发挥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但由于“科特估”在基本面、投资者结构、流动性锚点与“中特估”存在3大差异,“科特估”行情不会是“中特估”的简单重复:“中特估”是基本面驱动的长期配置主线,“科特估”目前仍是政策和流动性驱动的短期交易主题。行业配置继续坚守我们从去年12月初开始提示的“八二法则”,80%配置仓位不变,但20%交易仓位略有变化——

80%仓位中长期配置“中特估”主线:(1)供给约束(部分资源):煤炭/有色/石油;(2)行政约束(泛公用事业):水务/电力/燃气/交运/通信。

20%仓位阶段性博弈“科特估”主题与银行资产质量修复:(1)“科特估”是长期趋势,但在AI大规模算力基建落地/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之前,仍是政策和流动性驱动的主题。建议重点关注“先进智造”(AI算力基建/低空经济/生物技术等);(2)保障房“收储”将持续推动地产降价去库存,银行的估值能够持续修复在0.7倍PB。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盈利环境发生超预期波动等。

本次发言内容依据如下证券研究报告:

《“科特估”和“中特估”:共性与差异——策略周末谈(6月第3期)》2024.6.16

方正金融·许旖珊

券业并购整合迎催化,供给侧改革带来投资机会

【核心观点】券业整合再迎催化,建议关注供给侧改革趋势下证券行业投资机会。证券行业有望在资本市场建设新阶段中更好发挥专业优势、助力金融强国建设,预计头部券商有望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做优做强,行业供给侧改革提速。建议关注:一是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央国资头部券商,建议关注中国银河国泰君安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二是建议关注具有做强做大诉求的中型券商,如国联证券浙商证券财通证券西部证券

事件: 6月21日,西部证券发布《关于筹划股权收购事项的提示性公告》,筹划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事项。

西部证券本次收购拟成为国融证券实控人,主要是顺应券业供给侧改革趋势,预计做大报表、提升资本实力排名为西部证券主要诉求。根据公司公告信息,本次收购是基于西部证券自身发展需要,筹划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目前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交易方案仍需进一步论证和协商。而国融证券存在IPO未果的对赌债务问题,目前实控人长安投资所持国融证券股权被司法冻结。

国融证券基本面梳理:民营中小券商,业务以投行、自营为主,控股国融基金、国融汇通资本。1)盈利结构:近两年国融证券盈利在平衡线附近,23年净利润0.39亿元、22年净亏损2.50亿元;收入结构以投行、自营为主,23年占比分别为26%、32%。2)行业排名方面:23年国融证券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分别排行业第78、95、105名,21年公司经纪、投行、两融、自营位居行业第84、45、81、44名。3)业务布局:23年末公司共有74家营业部,其中内蒙14家、北京6家、上海5家;且持股国融基金53%股权,1Q24国融基金非货基AUM 36.4亿/位列行业第136。4)股权结构:长安投资为现实控人,23年末长安投资持股70.6%,杭州普润星融持股14.0%。

预计本次收购有助于西部证券提升资本实力,完善区域布局。1)23年底西部证券净资产279亿元/位居行业第27名,国融证券净资产40亿元/位居行业第95名;若合并后,二者加总将达到净资产319亿元,排名静态提升至行业第23名,介于国元证券国金证券之间。2)实现区域互补:西部证券深耕陕西地区,国融证券区域布局以内蒙、北京、上海等地为主,有助于西部证券完善营业部覆盖。

近年来中小券商股权流转加速,可进一步关注行业并购整合事件。24年以来同业竞争趋烈&降费背景下中小券商股权流转频现,6/5锦龙股份拟转让所持有的中山证券12.06亿股股权;此前锦龙股份已公告转让所持有东莞证券全部股权。目前IPO排队券商共有7家,分别为开源证券、东莞证券、华宝证券、华龙证券、渤海证券、财信证券、万联证券;除渤海证券外,其他6家券商IPO均已终止/中止审核。

另一方面,6月19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同日证监会也发布了《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科创板《八条措施》针对资本市场反映的新股发行高价超募、活跃并购重组市场等问题作出相关安排,优化科创企业融资机制、交易机制,旨在提升科创企业投资价值。另一方面,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演讲中还提及“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和“把保护投资者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全过程”,明确后续将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制度规则、推出更多监管案例落地,持续提振投资者信心;对于中介机构,吴清发言中提到“要求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加快提升专业能力,在当好‘看门人’同时,更好发挥交易‘撮合者’作用”;我们认为,后续监管资源有望更多向专业优势突出、经营合规稳健的头部券商倾斜,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预计提速。

投资分析意见:券业整合再迎催化,建议关注供给侧改革趋势下证券行业投资机会。我们认为,证券行业有望在资本市场建设新阶段中更好发挥专业优势、助力金融强国建设,预计头部券商有望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做优做强,行业供给侧改革提速;当前券商板块低估低配明显,1Q24主动权益基金对券商板块配置系数仅0.18,目前板块PB估值1.03xPB、亦处于十年0.2%分位数。建议关注:一是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央国资头部券商,建议关注中国银河、国泰君安、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二是建议关注具有做强做大诉求的中型券商,如国联证券、浙商证券、财通证券、西部证券。

风险提示:交易存在不确定性;市场流动性不及预期;股市大幅调整。

本次发言内容依据如下证券研究报告:

《西部证券拟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点评:券业并购整合迎催化,供给侧改革带来投资机会》2024.6.21

《科创板改革八项措施点评: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加速形成,关注券商及金融科技》2024.6.19

方正金工·刘洋(金麒麟分析师)

2023年以来ETF市场发展复盘及产品布局思考

【核心观点】当下国资(含社保、年金)和保险仍是最确定的增量资金来源,其投资偏好及选择将会继续影响ETF行业的发展;此外监管规定也是影响ETF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变量。相较其他公募产品业务,ETF及指数业务是当下景气度最高、最具发展空间的方向之一。基金公司参与业务之前,需理清以下问题:1)ETF及指数业务定位及与主动权益业务的关系;2)ETF及指数业务目标及公司资源禀赋。

【纪要内容】2023年至2024年5月中,ETF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较2022年末增长9741.64亿元至23217.88亿元;宽基指数ETF和海外ETF两类产品规模增长最多。资金申购是推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增量贡献达9421.52亿元,主要发生在2023Q2-2024Q1;净申购规模排名居前多为宽基指数标的,22只沪深300ETF合计净申购超4000亿元。

ETF产品发行数量及募资规模较2021年的发行高峰均有所回落,但依旧保持了较高景气,但募集资金留存情况糟糕,全部产品整体资金留存率约为3/4,中小市值、消费、TMT等多类产品资金留存率不足三成。

2023H2,债券ETF以机构投资者为绝对主导,其余各类ETF基金个人投资者占比更高;宽基指数ETF的机构占比超过50%,大市值/中小市值/全市场宽基ETF机构占比均超过60%,科创创业ETF机构占比略超1/4。相较于2022H2,机构对股票/海外/债券ETF的配置占比均有提升,泛红利策略ETF机构占比提升幅度超20%。

2023H2,国资机构和保险公司披露持仓规模均超过千亿元,较2022H2增加472.29亿元和849.38亿元;联接基金和个人投资者持仓市值分别增加495.34亿元和2112.61亿元,是2023年ETF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增量资金来源。

国资机构的增持操作主要发生在2023年下半年,增持标的集中在300ETF为代表的大市值宽基标的;保险公司的增持操作主要发生在2023年上半年,主要增持标的包括TMT、消费、科创创业宽基及港股标的;下半年增持了中小市值、科创创业宽基及泛红利标的,不同行业主题标的持仓市值均有下降。从资金需求、产品属性和投资逻辑三个维度出发,针对不同类型ETF产品提出产品布局建议:

  (1)宽基指数ETF:建议优选关注大市值/科创创业标的,灵活选择产品形式;

  (2)行业主题ETF产品:挖掘具备多重投资逻辑的空缺二级行业标的;

  (3)SmartBeta-ETF产品:稳定收益or增强弹性导向的因子/产品设计;

  (4)港股ETF产品:关注逻辑优选的稀缺资产和比价资产标的;

  (5)美股ETF产品:建议关注泛红利策略标的,定位宽基产品替代。

当下国资(含社保、年金)和保险仍是最确定的增量资金来源,其投资偏好及选择将会继续影响ETF行业的发展;此外监管规定也是影响ETF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变量。

相较其他公募产品业务,ETF及指数业务是当下景气度最高、最具发展空间的方向之一。基金公司参与业务之前,需理清以下问题:1)ETF及指数业务定位及与主动权益业务的关系;2)ETF及指数业务目标及公司资源禀赋。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历史数据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受宏观经济、监管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行业过往发展规律不具备普遍适用性,不可直接线性外推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发言内容依据如下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以来ETF市场发展复盘及产品布局思考》2024.6.17

方正房地产·刘清海

新政后地产基本面表现如何?

【核心观点】中央定调坚决,政策持续发力下,地产多端数据边际有所改善。517会议后,各地加速落实政策要求,收储工作又获央行部署,政策有望持续发酵传导,板块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重点关注:我爱我家新城控股、龙湖集团、建发国际集团

【纪要内容】 

事件: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5月房地产行业开发投资和销售数据。2024年1-5月,全国实现:商品销售面积3.7亿㎡,累计同比-20.3%;商品房销售额3.6万亿元,累计同比-27.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4.1万亿元,累计同比-10.1%;房地产到位资金4.3万亿元,累计同比-24.3%。

(备注:同比增速均为统计局披露的可比口径增速,因考虑到了在库项目管理、统计执法、数据质量管理等客观方面的因素,故国家统计局对去年同期数据进行了合理修正)

销售规模累计降幅收窄,期待政策加速传导。2024年1-5月全国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3.7亿㎡(累计同比-20.3%),实现商品房销售额3.6万亿元,累计同比-27.9%,同比降幅相比2024年1-4月累计同比降幅收窄0.4pct。2024年5月当月,全国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0.74亿㎡,同比-20.7%,较2024年4月当月同比降幅收窄2.1pct;2024年5月当月,全国实现商品房销售额0.76万亿元,同比-26.4%,较4月当月同比降幅收窄4.1pct。1-5月全国新建商品房累计销售金额较1-4月降幅出现收窄,在政策的持续发酵下,边际略有改善,期待伴随政策的加速传导,需求侧信心逐步企稳。

“白名单”应贷尽贷,开发到位资金边际改善。2024年1-5月全国实现房地产到位资金4.3万亿元,累计同比-24.3%,同比降幅相比2024年1-4月累计同比降幅收窄0.6pct。各细分项1-5月累计同比分别为:国内贷款-6.2%、自筹资金-9.8%、定金及预收款-36.7%、个人按揭贷款-40.2%,其中国内贷款与自筹资金同比降幅相比2024年1-4月累计同比降幅,分别收窄3.9pct与0.3pct。517会议中强调对合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满足在建项目合理融资需求,房企融资改善具备政策环境。

新开工与竣工面积累计降幅收窄。2024年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实现4.1万亿元,累计同比-10.1%,同比降幅相比2024年1-4月累计同比降幅走宽0.3pct。2024年1-5月累计新开工、竣工面积分别实现3.0、2.2亿㎡、累计同比分别-24.2%、-20.1%,同比降幅相比2024年1-4月累计同比降幅分别收窄0.4pct与0.3pct。“白名单”加速推进,需求侧政策持续呵护,伴随资金侧与需求侧的边际改善,房企投资开工意愿有望持续回升。

投资建议:中央定调坚决,政策持续发力下,地产多端数据边际有所改善。517会议后,各地加速落实政策要求,收储工作又获央行部署,政策有望持续发酵传导,板块估值修复空间较大。标的方面,重点关注:我爱我家、新城控股、龙湖集团、建发国际集团。此外,建议关注:①二手房(我爱我家、贝壳-W);②商业运营和地产开发双轮驱动(新城控股、龙湖集团、华润置地);③高股息及现金流健康的物管公司(南都物业招商积余、保利物业);④一二线城市的纯开发企业(招商蛇口、中国海外发展、建发国际集团、保利发展)。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信用风险持续蔓延;楼市回暖不及预期。

本次发言内容依据如下证券研究报告:

《销售降幅收窄,政策持续发酵——1-5月统计局房地产数据点评》2024.06.17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方正 基建投资 制造业 内需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