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卫民:金融如何助力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

欧阳卫民:金融如何助力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
2024年06月23日 18:25 市场资讯

专题:2024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广州)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2024年6月22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第13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上举办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区域论坛。论坛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中共广东省委金融会员会办公室、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北京清空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金交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清华金融评论》编辑部承办。论坛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为主题,为期1天,设置“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金融创新加速赋能自贸区发展”“发展数字金融,构建新生态格局”“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投融资洞见与布局”“金融力量助推城市更新多元发展”6大议题,共邀请到18位权威专家分享交流,共同为中国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及广东省经济金融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国家开发银行原行长、广东省原副省长欧阳卫民发表主旨演讲,他提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必然要求。首先,要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全要素配置,要精准布局创新链,发挥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同时,以科技创新引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全方位系统推进,要有原始创新、人才创新、源头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作为底层支撑,要高标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同时,财政、金融要助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最后,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有三个方面建议:一是固定收益型债权产品和债券融资占比极高的金融供给侧不适应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二是股权融资特别是产业基金适应新质生产力融资需求和科创企业金融需求。三是修改《商业银行法》是最有效的方法。

  以下为嘉宾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感谢论坛的邀请,今天我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以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在数字经济百舸争流的时代大潮中,新质生产力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更是数字经济时代大国博弈的重器。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应以新质生产力抢占制高点,引领新技术革命发展,抢先培育新兴产业,构建大国重器的竞争优势,率先抓住未来发展机遇。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动能、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其主要载体是产业,核心引擎是创新。要适应科技创新范式变革、模式重构的新需求,统筹布局新质生产力,围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构建新质生产力生态体系,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一要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互关联,形成一批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进而形成若干全球领先的新兴未来产业集群。

  二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全要素配置。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制和制度环境;优化升级传统基础设施,完善新型基础设施,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保障;以新型举国体制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强化新质生产力的科技支撑;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据要素产权制度体系;加大新质生产力所需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加快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提供人力资源的强力支撑;加速构筑新质生产力的人工智能核心竞争力。

  三要精准布局创新链,发挥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在创新领域,围绕产业链布局重点、供应链安全堵点精准布局,加快建设一批研发应用中心,让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解决科研与经济发展脱节问题。加强技术体系、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建设,精心组织跨学科和跨产业集成,实现技术单元、关键技术的集成和关键领域的突破,提升集成创新水平。

  四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深化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尖端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加快建设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完善竞争性项目支持和稳定性机构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学统筹、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突破“卡脖子”问题。

  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全方位系统推进

  首先,要有原始创新、源头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作为底层支撑加快新增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本质是以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等应科技催审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过程。要加快部署一批牵引未来经济增长的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工程、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前沿颠覆性技术和原始性创新的预测研判和“技术意外”预警,围绕国家需求,精准识别和投资具有使命导向和战略意义的重大源头技术、前沿技术、未来技术,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围绕国家发展和安全重大应用场景凝练关键科技问题,形成以场景带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的新模式,加快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要突出创新人才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形成基于人才的创新。正如司马光所说:“无亲疏、新故之殊,惟贤、不肖之为察……举之以众,取之以公……待其无功,然后退之,有功则进之……”(《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一》)

  再次,要高标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基础性制度环境。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方面,要加快推进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推进数据确权、人工智能、基因技术、自动驾驶、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前沿领域立法工作,健全权利保护、交易流通、开放共享、安全论证、利益分配等基础制度。

  最后,财政、金融要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资本或资金是生产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三要素之一。因此财政、金融部门要主动作为,转变观念,善于作为,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

  三、金融如何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

  提三点建议:

  一是固定收益型债权产品或者说贷款和债券融资占比极高的金融供给侧不适应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二是股权融资特别是产业基金最适合新质生产力融资需求。股权融资特别是PE/VC,遵循的是“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原则,最适合科创企业金融需求。

  三是修改《商业银行法》,允许银行做科创企业股权投资,是当前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

  (本文根据嘉宾会议演讲整理)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广州)是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的系列区域论坛,也是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主论坛,自2016年发起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九届,累计邀请演讲嘉宾200余位,现场参与达7000人次,线上覆盖听众超百万,在新华网、人民网、新浪财经、凤凰财经等一流财经媒体传播超60万,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论坛长期致力于搭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金融交流与全面互联互通的高质量平台,融合政策、学术和业界等多方面观点和研究成果,打造辐射全国的专业、开放、共享的高端金融盛会,以助力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天行

新质生产力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