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很缺钱?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作者:潘妍

出品:全球财说

回看TCL以及创始人李东生近30年的资本之路,一路高举高打、大肆并购,目前已整合出一条横跨黑电、白电、光伏硅片的完整光电产业链路,构建出一个庞大的产业帝国。

截至目前,在李东生的资本版图中,已拥有TCL科技(000100. SZ)、TCL中环(002129. SZ)、TCL智家(维权)(原奥马电器,002668. SZ)、TCL电子(01070. HK)、华显光电(00334. HK)5家上市公司。

01

储备战略资金?

近期,七一二(603712.SH)公告显示,股东TCL科技计划“清仓式”减持所持有的七一二剩余所有股份,拟减持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2316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也就是说,减持完成后TCL科技或不再持有七一二股权。若按减持公告发布当日21.42元/股的股价计算,TCL科技此次减持成功或将套现4.96亿元。

同日,七一二董事、副董事长廖骞、监事毛天祥均以个人原因为由提交书面辞职报告,而两人均来自于TCL科技。

其中,廖骞为现任TCL科技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毛天祥则任TCL科技助理总裁兼审计监察部部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等职位。

七一二公告显示,此次股东减持股份均来自于IPO前取得,而七一二与TCL科技的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

2015年2月,TCL科技公告称,公司与天津通信广播集团工会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该协议签订后,TCL科技将以约2.8亿元对价获得七一二有限约11%的股权。同年7月,TCL科技又以挂牌价2.82亿元竞购了七一二有限11.07%的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持股比例由10.84%上升至21.91%。

直至2018年2月,七一二登陆上交所,TCL科技持股比例被稀释至19.07%,为第二大股东。

然而在解禁期过后,TCL科技便开始迫不及待进行套现。翻看七一二往期减持公告,2020年10月至2023年6月期间,TCL科技共减持七一二股份11次,累计套现超40亿元。

针对此次“清仓式”减持七一二,TCL科技给出的理由是,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储备战略资金。

事实上,减持七一二并非个例,TCL科技近期还对其他控股公司进行减持。

2024年3月,帝科股份(300842.SZ)公告称,TCL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东熹佳尚(原新疆TCL)及宁波TCL合计持有公司502.49万股,持股比例已降至4.9999%,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

据了解,2022年5月,东熹佳尚曾向一致行动人宁波TCL转让280.51万股,之后东熹佳尚与宁波TCL合计持有帝科股份约8.81%股份。在此之后,东熹佳尚与宁波TCL频繁减持帝科股份,算上最近一次减持,TCL已累计套现约4.2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东熹佳尚与宁波TCL在减持公告中表示,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增加或继续减少公司股份的可能性。

02

亟需“回血”

频频减持,又是否与亟需资金“回血”有关?

公开信息显示,TCL科技有三笔债券将于2024年到期。目前,第一期债券已于2024年5月兑付,剩余两笔债券分别将于7月、10月到期,发行规模分别为10亿元、20亿元,当期票面利率分别为3.05%、2.95%。

据了解,该批券是TCL集团2019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针对2019年债券融资所筹资金,主要用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以帮助彼时正处在重组关键时期的TCL科技未来业务发展。

最新一季报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TCL科技货币资金为249.4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达242.27亿元。虽说账面充足,但有息负债同样高企,同期短期借款为106.8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57.90亿元、长期借款1216.01亿元、应付债券86.19亿元。

此外,在TCL科技减持七一二公告发布3日后,TCL科技控股子公司TCL中环(002129.SZ)公告称,拟控股太阳能组件公司Maxeon。

公告显示,TCL中环拟通过“定向换债+新可转债+定增”等方式以不超1.975亿美元(约人民币14.3亿元)参股纳斯达克上市公司Maxeon。

据了解,Maxeon主要股东是国际能源巨头道达尔太阳能国际公司。2019年,中环股份(现TCL中环)与道达尔达成合作,后者将其控股的SunPower在美国和加拿大之外的太阳能电池与组件业务分拆到在新加坡注册成立的 Maxeon,TCL中环以28.85%的持股比例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若此次交易完成,TCL中环对Maxeon的持股比例将由升至50.1%,Maxeon将成为TCL中环并表控股子公司。

TCL中环表示,Maxeon作为TCL中环深度参与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支点,拥有IBC电池-组件系列专利、Topcon电池工艺系列专利、叠瓦组件系列专利,在全球形成了较强的知识产权和相关产品的保护能力,具有全球范围较强的品牌与渠道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至2023年,Maxeon的营收分别为10.60亿美元、11.23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2.67亿美元、-2.75亿美元。到了2024年一季度,Maxeon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1.11%至1.87亿美元,净利润为-8015万美元。

Maxeon的表现自然给TCL中环业绩“拖”了很大后腿。2023年四季度和2024年一季度,TCL中环共计亏损36.52亿元,业绩承压的原因正是因为受到了Maxeon较大的负面影响。

TCL中环表示,Maxeon在报告期内出现业绩及股价的大幅下跌,据统计,报告期内,Maxeon累计对公司业绩带来了16.9亿元的负向影响。

TCL中环的最新公告也表示,基于全球光伏行业下行及竞争加剧及相关政策不确定性因素等多重影响,Maxeon未来经营情况改善仍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03

资本腾挪下的产业帝国

事实上,上述一切都可追源至五年前TCL科技资产重组后,公司对旗下业务的调整以及对未来发展布局的展开工作。

2018年,TCL集团启动重组,以47.6亿元向TCL控股,出售家电、通讯等业务,想要专注半导体。彼时,有中小股东质疑李东生“左手倒右手”,侵害中小散户利益,但最终该方案还是获得通过。

2019年,TCL集团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交割,将智能终端和相关配套业务从上市公司剥离,分拆为“TCL科技+TCL实业”的双子架构,TCL科技继承上市主体地位。

重组后,TCL科技由多元化经营转为聚焦半导体显示产业。其中,从面板巨头到半导体战队最关键的一步便是对OLED显示器件和模组的领先供应商中环的收购。

2020年7月,TCL科技从天津国资手中,以109.74亿元摘牌收购中环集团100%股权,从而拿下中环股份(现TCL中环)和天津普林两家上市公司,进军半导体材料和光伏。

除TCL中环外,这一年“资本大师”李东生持续外延式收购,丰沛自己的半导体显示产业链。

2020年6月,TCL科技子公司TCL华星以300亿日元(约人民币20亿元)战略投资日本JOLED公司,以此加速喷墨印刷OLED技术和产品实现产业化。2020年8月,TCL科技又以10.80亿美元(约人民币76.22亿元)获得苏州三星液晶显示60%股权以及苏州三星显示有限公司100%股权,加速集团在大尺寸面板市场的发展。2020年12月,TCL科技以28亿元收购电视机代工的公司茂佳国际100%的股权,以此获得智能显示终端产品加工及定制化生产能力。

彼时的李东生表示,未来TCL科技将形成以TCL华星为核心的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事业群,和以中环股份为核心的半导体与新能源材料的新引擎。

随着版图不断扩大,TCL科技业绩一路攀升。由2019年的750.78亿元飙升至2021年的1636.91亿元,归母净利润也从26.18亿元提升到了100.57亿元。

然而,重资加码的半导体领域带来预期中的繁荣发展,半导体显示行业价格进入下行周期,TCL科技业绩开始受到冲击。

2022年,TCL科技营业收入同比微赠1.72%至1666.3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7.4%至2.61亿元。其中,营收占比占4成的半导体显示器件同比减少25.51%至657.17亿元,毛利率同比减少23.74个百分点至0.81%。

在这场行业寒冬中,TCL科技所投资的日本面板大厂JOLED宣告破产重整。TCL科技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对JOLED计提减值准备3.19亿元人民币,当期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亏损为4.21亿元。

好在进入2023年后,产业回暖信号增强,带动TCL科技业绩有所反弹。2023年,TCL科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9%至1744.46亿元,净利润恢复至22.15亿元,但相较于2021年超百亿的净利润额,尚有不小差距。

不过,TCL科技的半导体业务虽在2023年有所恢复,但其余几大主营业务却出现下滑。

其中,被李东生视为“新引擎”的新能源光伏及其他硅材料业务同比减少11.74%至591.46亿元,营收占比同比减少6.31个百分点至33.92%。此外,公司营收占比近2成的电子产品分销业务同比减少5.46%至301.10亿元。

此外,由于公司处在高度竞争行业,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研发建产来维持现有的竞争力,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需要不断的建设新产能,公司的负债也随着营收规模不断扩大。

2019年至2023年,TCL科技一年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由16.92亿元增至246.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5.33%。同期,长期借款则由385.12亿元增至1176.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2.21%。

TCL科技高额负债产生了较大的利息支出,2023年,TCL科技的利息支出高达49.22亿元,占净利润比例221.21%,这或也是公司净利润难以释放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在TCL科技持续扩张的时候,在二级市场却未获得相应的认可。

从历史股价来看,自2021年3月份创下历史最高点8.83元/股后,TCL科技就进入了下跌通道。截至2024年6月11日,TCL科技报收4.47元/股,市值为839亿元,市值蒸发超500亿元。对比来看,同日京东方A(000725.SZ)市值已超1550亿元。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TCL科技 TCL 七一二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