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凯瀚财经
本周(10月30日-11月3日)是8月27日提出“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后的第九周。以下是本周IPO、再融资节奏的实际情况。大家可以结合两个多月来的情况,判断目前真实的IPO、再融资节奏。
一、IPO
本周有2个项目注册生效,与前面八周持平。
本周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篇流传非常广的小作文,说某交易所的老师在外面参加一个论坛,说什么时候二级市场好转,什么时候放开IPO,然后又是很多人在转发和猜测真假。
其实不管那篇小作文其他内容真假,至少这一条肯定是真的,从常识上看都是真的:827新政、收紧IPO节奏,是3053点的时候推出的,所以在3053点以下是肯定不可能再放开的。当然,也别抬杠,说3054点是不是就要放开,那显然也不可能。
本周无新受理项目。10月果然又是0受理。
本周1个IPO项目上会,获通过。根据预告,下周有2个项目上会。
本周终止审查项目4个,比上周增加1个。
晶禾电子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1亿元、1.78亿元和1.66亿元,低于3亿且复合增长率低于20%。
福洋生物主要从事玉米深加工,产品包括玉米淀粉、变性淀粉、葡萄糖酸钠、葡萄糖酸内酯及功能性糖醇等,2021年营业收入36.0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65亿元。由于它的原材料是农产品(玉米),供应商又是当地的贸易商,从问询的表述看,交易所对采购的真实性表达了深深的疑虑,比如发行人的玉米采购量接近当地玉米总产量、供应商成立时间接近、与发行人共用注册地址、曾在发行人厂门口租用房屋作为办公地、向发行人供货占其总销量的比例均超 90%等。尽管发行人进行了充分说明,但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可能还是没有打消交易所的疑虑。
中奥通宇主要为客户实施忠诚度管理计划提供专业服务,这个在上市公司中属于比较偏僻的行业,通俗讲就是银行、航空、电信等行业积分兑换业务的服务商。撤回的原因可能一是目前监管环境对服务型行业不太友好,二是公司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7,004万元,这个规模在主板小了点。
福华化学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撤回。关于分红清理资金占用的合理性,我们在827新政后第七周的文章中已经讨论过。在专业层面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冤案,但现在是一个专业靠边站、比谁声音大的时代。
总体来看,827新政以来,一共有38个IPO项目撤回。
5、提交注册
本周新增提交注册1家。
二、再融资
1、批文
本周有2个项目注册生效,较上周减少4家。
2、申报
本周再融资项目继续0受理。
上周文章发出后,有不少读者来询问文中提到的再融资窗口指导的全文。因为我们也不能确认网络上小作文的真实性,所以不能做这些小作文的传播者。本周有更多自媒体传播了那个窗口指导,检索一下应该很容易找到。
根据那个窗口指导,符合条件的再融资是可以受理的,但827新政后到目前为止仍然是0受理,说明窗口指导即使存在,也还没有开始执行。
3、预案
本周新公告再融资预案1家,系10月份唯一一家,为京投发展披露的定增预案。京投发展属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在收紧再融资节奏的影响范围内。京投发展拟向控股股东京投公司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总额74,644.29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有息债务。
4、上会与提交注册
本周再融资审核通过2家,较上周增加1家。
本周提交注册4家,较上周减少3家。
三、再议福华化学
福华化学是全球第三、国内第二的草甘膦生产企业,2022年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3%,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德国拜耳和兴发集团。拜耳就不用介绍了,兴发集团是国有企业,1999年上市的时候,福华化学还没成立。实际控制人用20年的时间,从无到有,从国际巨头手中抢占市场,做到全球第三。
另外,这个公司在乐山这样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地方,直接提供了3700个就业岗位,全员交了五险一金,130个骨干员工还给了股份;每年30亿的原材料采购,不知道间接养活了多少供应商。然后就是因为申报前分红,舆论一起哄,就不让上市了。历史将会证明,这是一个找不到任何负责人的冤假错案。
目前让舆论参与IPO审核,本质上是在IPO审核中引入了陪审团,谁能当陪审员,取决于谁的粉丝多。陪审团制度作为在诉讼领域已经长期执行的成熟制度,扩展到其他领域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诉讼领域的陪审团,在参与表决时必须说明表决的理由,即被告违反了某某法律第几条第几款,所以我这样表决。而IPO审核的陪审团要否决一个项目,是不需要援引规定的,只要自己看着不舒服,认为不行就是不行。比如他们否决福华化学,实际上是找不到任何一个条文来支持的,就是看着不舒服。
另外,福华化学事件让舆论掌握了流量密码,现在批判IPO成了政治正确,只需要检索招股说明书中报告期内分红情况的章节,发现一些金额较大的情况;或者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董监高简历,挖掘一些八卦;或者看看前五大客户的注册资本、社保缴纳人数,就可以模板式地生成一篇大字报(通过前五大客户的工商信息就能发现问题,在十几年前或许可以,但现在基本上不可能,千万不要认为除了自己聪明别人都是傻瓜)。
这让我们想起了十几年前的舆论监督。当时有个卖黄酒的公司叫胜景山河,被媒体质疑财务造假,后来被查实。媒体是怎么发现呢?是记者去走访黄酒的经销商,了解它真实的行业地位;去超市里面看它终端的实际销售情况,最后得出结论,以它渠道的覆盖情况和终端的销售情况,不可能支撑披露的那个规模的销售。这种调查式的舆论监督,是有价值的,也是值得肯定的。
但后来,在包括财经领域的各个领域,传统媒体衰败,新媒体以流量为第一KPI,而且他们很快发现,由于用户的下沉,是否去基层调查,是否传播真实信息,与流量大小没有必然联系。于是,坐在家里根据网络信息,汇总加工后提炼出耸人听闻的标题和添油加醋的内容,成为现在主流的“舆论监督”方式。
近年来,这种基于追求流量的情绪化的“舆论监督”泛滥成灾,不但使得逻辑和理性离互联网越来越远,而且也严重干扰了现实中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使得政府、企业、个人都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应对流量很大但是毫无意义的“舆情”。随着用户的下沉,互联网的信息质量是逐渐下降的。有没有必要如此在乎互联网的低质信息,可能是全社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