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海通策略 |基金仓位和结构对市场的启示
海通石化 | 油气价差持续扩大,天然气重卡销量较好
海通公用事业 | 公用事业23Q3重仓持股分析
海通基础化工 | 含氟聚合物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http://n.sinaimg.cn/spider20231030/380/w590h590/20231030/4b02-ea6657d2d7f00d0f32b792a98f2a2461.jpg)
荀玉根
海通首席经济学家、首席策略分析师
S0850511040006
海通策略 | 基金仓位和结构对市场的启示
核心结论:①23Q3基金权益仓位维持稳定,或源于2019年以来基金逐渐减少择时操作,背后是行业主题型基金的发展壮大。②三季度稳增长及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密集发力,驱动基金持仓及行业超额收益向传统经济再平衡,行业交易拥挤度已边际缓解。③近期基金重仓股表现显示当前市场底部特征明显,后续关注中美关系及增量资金催化,结构上重视金融、科技,消费医药具备配置价值。
当前基金高仓位未必对应潜在减仓可能性。23Q3最新基金季报显示,主动偏股基金的股票仓位目前均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对于当前处于历史高位的基金持仓水平,市场上有投资者认为这意味着潜在的降仓位风险,或将给市场带来压力。实际上,对比历史上的A股行情及基金仓位,可以发现过去市场行情底部确实往往对应基金仓位低点。然而观察2019年以来的基金仓位变动情况可以发现,实际上近年来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均维持着高仓位运行,即大部分基金经理可能减少了择时的操作,更倾向于调整持仓结构来应对市场变化。偏股型公募基金频繁择时的现象减少背后或是近年来主题基金的兴起,随着机构投资理念逐渐向深耕赛道转变,行业主题型基金逐渐壮大。综合来看,在主动偏股型基金的仓位波动逐渐趋缓的背景下,后续选择基金进一步降低仓位的可能性或较小。
从基金持仓及超额收益可见行业交易拥挤已缓解。从结构看,Q3基金持仓趋向均衡。自去年底以来至23Q2主动偏股型基金持续加仓TMT,同时整体减少了对消费、金融和资源板块的持仓。从23Q3的最新变化来看,基金则阶段性减持科技板块,并明显加仓白酒医药等消费、金融和资源板块,持仓结构出现阶段性再平衡。23Q3基金持仓结构出现再平衡,主要源自于三季度宏观政策更加注重稳定经济增长,同时活跃资本市场系列政策的持续出台对市场起到明显刺激效应,因此对应到市场行情上传统行业表现更佳。此外从超额收益视角看,三季度以来行业层面的超额收益趋势已逐渐实现再平衡的过程。
岁末年初A股市场望迎来转机。我们在前期报告《如何看待基金重仓股表现?-20231022》中分析过,从基金重仓股表现来看当前市场已经具备底部区域特征。此外近期高股息板块的表现也可以视作市场底部或将出现的信号之一。实际上,在A股历史上哪怕是在行情较弱的熊市或震荡市期间,A股依然存在至少两次10%以上涨幅的机会,而反观今年截至2023/10/27年内仅有一波行情。往后看,基本面回暖叠加政策利好,有望为岁末年初行情提供支撑。结构上重视大金融及科技,此外关注消费医药配置价值。三季度基金持仓及市场行情显示行业结构正在朝传统行业再平衡,展望后市,四季度在三季报披露结束后市场进入业绩真空期、博弈因素将增多,同时当下稳增长政策仍在持续发力,万亿国债的增发将利于带动国内需求,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态势。在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我们认为传统行业或仍有机会,其中从配置角度来看公募基金对大金融板块的配置仍较低,估值也仍处于历史低位,后续有望进一步迎来修复;同时前期科技板块超额收益已经收敛,配置价值正逐渐显现。此外,医药和大众消费品板块具有配置性价比。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8日
![](http://n.sinaimg.cn/spider20231030/480/w640h640/20231030/7cec-c2c12c57c0ebabf24c2ab0c17d208fcc.jpg)
邓勇
海通石化首席分析师
S0850511010010
海通石化 | 油气价差持续扩大,天然气重卡销量较好
向上滑动阅览
核心观点:2023年中国LNG重卡销量较好,2023年9月,中国天然气重卡销量总数达24578辆,同比增长743.16%。目前天然气重卡经济性较高,每百公里耗气成本仅150-240元,与柴油重卡相比节约14%-33%。2023年油气价差持续扩大是天然气重卡价差凸显的主要原因,2023年1月柴油-天然气价差为1056元/吨,2023年9月价差扩大至3761元/吨,与1月相比涨幅接近三倍。在油气价差扩大背景下,天然气重卡销量较好。
2023年天然气重卡销量较好。根据中国经济网援引卓创资讯数据,2023年9月,中国天然气重卡销量总数达24578辆,环比增长29.72%,同比增长743.16%,这也是2023年以来首次月度销量突破2万辆。2023年1-9月份,中国天然气重卡累计销售10.7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约7.7万辆,同比增长255%。
经济性高是天然气重卡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根据卡车网和wind数据测算,一般情况下,柴油重卡平均油耗约28-35升/百公里,0号柴油平均价格为8元/升左右,平均每百公里油耗成本约224元-280元。LNG重卡每百公里消耗LNG约30-40公斤,目前车用LNG价格约为5-6元/kg,百公里耗气成本为150-240元,与柴油重卡相比节约14%-33%。
2023年油气价差持续扩大,天然气重卡经济性持续提升。2023年,由于原油价格较高,中国柴油价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根据wind,2023年至今中国柴油均价为7935元/吨,同比-6%。而LNG价格由于需求疲软和库存较高等原因,2023年价格持续下跌。根据wind,2023年,中国LNG市场均价为4665元/吨,同比-31%。如果从价差角度看,2023年1月柴油-天然气价差为1056元/吨,2023年9月价差扩大至3761元/吨,与1月相比涨幅接近三倍。
风险提示。油气价格大幅波动;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等。
![](http://n.sinaimg.cn/spider20231030/204/w502h502/20231030/4490-0c4221097eebf9e4adb5b069f84dad0f.jpg)
吴杰
海通公用事业&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首席分析师
S0850515120001
海通公用事业 | 公用事业23Q3重仓持股分析
向上滑动阅览
所选电力板块样本23Q3市场表现下跌6.4%,略弱于沪深300走势,但优于科创50;板块表现分化,其中火电、绿电板块回调较多,水电、核电板块整体上涨。
9月全社会用电量、发电量分别YOY+9.9%、+7.7%(8月分别YOY+3.9%、+1.1%);9月火电、水电、核电、光伏发电量分别YOY+2.3%、+39.2%、+6.7%、+6.8%(8月分别YOY-2.2%、+18.5%、+5.5%、+13.9%)。
23Q3公用事业板块基金持股市值为868亿元,环比23Q2下降9.1%(23Q2为955亿元、环比23Q1增长28.5%),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为1.43%,环比下降0.11pct。
分板块来看,水电、核电整体持仓增加,火电、绿电减少。持有长江电力的基金数量环比增加32家至421家,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提升0.040pct至0.244%;持有中国核电的基金数量增加35家至167家,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提升0.014pct至0.068%;持有华电国际的基金数量减少45家至79家,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下降0.019pct至0.040%;持有三峡能源的基金数量减少7家至49家,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下降0.001pct至0.017%。
我们认为,随着煤价与火电板块的相关性逐渐走弱,影响电力板块23Q4走势的核心或为电价预期以及新的电力政策,同时中长期来看,火电企业业绩修复盈利企稳,对电力板块的关注点或将向分红转变。
风险提示。(1)用电量增速的不确定性。(2)经济增速预期和货币政策导致市场风格波动较大。(3)新能源和储能等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不及预期。(4)电力市场化方向确定,但发展时间难以确定。
![](http://n.sinaimg.cn/spider20231030/558/w1080h1878/20231030/c51a-d5b7cdc3c510207c2ac4a73cdcf7164f.jpg)
刘威
海通基础化工首席分析师
S0850515040001
海通基础化工 | 含氟聚合物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氟化工行业产品附加值高,应用广泛,高端品类进口依赖度大。1)氟化工产业链下游含氟聚合物、精细化学品附加值高,随氟化工产品加工深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成几何级数增长。2)我国氟化工总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中国氟化工行业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300亿元。3)高端品类氟化工产品技术壁垒高,进口依赖度强。4)含氟聚合物具有独特的性能优势,产业下游深入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领域。
聚全氟乙丙烯(FEP)性能优异,国内产能和需求扩张,但高端领域仍依赖进口。1)FEP是PTFE改性材料,性能优异。2)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浙江巨化聚全氟乙丙烯日度出厂价平均价格为9.67万元/吨。3)六氟丙烯(HFP)是有机氟工业中极其重要的全氟中间体。4)中国FEP产能结构性过剩,2016-2021年FEP总产能从19000吨/年增加到32000吨/年;总产量从16500吨增加到23000吨,产量年复合增长率约7%。中国化信咨询预计到2025年我国FEP产能可达53000吨/年,但国内高端FEP生产仍有不足,在军工、信息产业等仍依赖进口。5)中国化信咨询预计到2025年,电线电缆行业在FEP下游应用占比或增长到69%,总体消费量达到29000吨,年均复合增长率8%。根据永和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援引《中国氟化工发展白皮书(2020)》,2019年电线电缆占FEP下游消费68%。
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FA)综合性能优异,国产化替代空间大。1) PFA性能优异,但生产工艺复杂,国内产能较少,约仅0.75万吨/年。2)2023年6月至2023年7月PFA(美国科慕340X)价格维持在约43.64万元/吨的水平。3) PFA大量应用于半导体工业。PFA市场需求增长,恒州诚思YH预计2021-2028年复合增长率3.34%。4)PFA需求端依赖进口,高端市场由海外企业垄断,索尔维、大金、3M、AGC等海外企业PFA市场份额合计89%。5)芯谋研究预计我国半导体行业市场增速9%,高于全球增速,打开PFA国内市场需求。
氟橡胶(FKM)性能优异,国产化率低,十四五期间需求有望达1.5万吨。1)氟橡胶在橡胶材料中性能较好,代表高端制造。2)2022年5月7日至2023年5月6日华东地区FKM26平均价格为13.9万元/吨。3)我国通用氟橡胶量大质优,高性能氟橡胶研究虽相对滞后,但研发成果喜人。4)国内主要厂商生产能力约为0.85万吨/年,国外厂商产能约为2.33万吨/年,全球总产能为3.18万吨/年。5)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氟橡胶的需求量将达到1.5万吨。
氟化液是理想的浸没式冷却液,国内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超千亿。1)全氟碳化合物为冷却液较为理想的选择。2)从全球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电子氟化液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占据,价格高昂,每吨批量采购价超50万元。3) 3M比利时工厂占全球半导体冷却剂80%产能,我们认为停产将促进国产化替代。4)巨化股份积极推进冷却液项目建设,实现国产化突破。国内氟化液主要厂商巨化股份、新宙邦、永和股份已有产能约为0.1万吨/年,在建产能约为1.45万吨/年。5)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2019-2021年机架规模复合增长率达28.48%。2025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将超千亿元。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原材料价格上涨;在建产能投放不达预期。
![](http://n.sinaimg.cn/client/0/w400h400/20230717/feff-61f40fe29ed9a87e9ececd41dfc7fee5.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