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大消费】双节临近,消费信心逐步增强

【方正大消费】双节临近,消费信心逐步增强
2023年09月17日 21:10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方正医药·周超泽

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空间广阔,关注国产品牌进口替代加速

我们继续坚定看好创新+院内复苏方面,一是出于对反腐的担忧,本身院内诊疗活动受到一定阻碍,在持续修复下存量需求仍将继续释放;二是创新发展依赖于学术活动的正常开展,未来在更加阳光化的环境下将带动真正创新产品的放量。

摘要

本周(2023.9.4-2023.9.8)申万医药指数跌幅2.04%,沪深300指数跌幅1.31%,跑输沪深300指数0.73%,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倒数第四。截至本周五(2023.9.8)医药生物行业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为24.08倍,沪深300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为11.03倍,医药生物行业相较于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溢价率为118.25%,仍处于历史低位。

连续血糖监测(CGM)可获取实时血糖水平,相较于传统血糖监测仪(BGM)仅能反映某一时点的血糖水平,CGM无检测盲区,具备辅助治疗优势,不仅可以更好地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还避免了指尖频繁采血的疼痛和感染风险,是糖尿病血糖监测领域的消费型大单品。目前CGM检测技术已发展至第三代,葡萄糖酶促反应电子传递效率不断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持续升级:第一代以德康、美敦力为代表,技术成熟但氧匮乏限制大;第二代以雅培为代表,规避了氧匮乏问题,但对氧化还原剂要求高,存在泄露和毒性风险;第三代目前唯一上市的只有三诺生物的iCAN,使用纳米材料传递电子,抗干扰能力提升,成本降低。

CGM壁垒较高,目前我国渗透率相对较低,提升空间可观。与美国和欧洲五国相比,中国的CGM渗透率仍较低,2020年1型糖尿病渗透率仅6.9%,2型糖尿病渗透率仅1.1%,市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据灼识咨询预测,到2030年1、2型患者中渗透率分别能提升到38.0%和13.4%,国内未来市场机会和增长潜力可观。

我国CGM市场进口品牌占比超八成,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国产首个CGM产品在2021年底才正式获批上市,由于德康暂未进入中国市场,2022年以前市场呈现雅培一家独大的局面,2021年其市场占比达78%。随着三诺生物、鱼跃医疗、微泰医疗、深圳硅基等企业的崛起,国产CGM产品陆续获批,性价比优势明显,国产替代有望加速,市场格局将面临重组,因此我们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三诺生物、鱼跃医疗等。

1医药周度行情回顾

本周(2023.9.4-2023.9.8)申万医药指数跌幅2.04%,沪深300指数跌幅1.31%,跑输沪深300指数0.73%,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倒数第四。

根据申万三级行业划分,本周医药行业唯一上涨的子版块是疫苗(+0.38%),跌幅最高的子板块为线下药店(-4.21%)、医疗研发外包(-3.82%)和原料药(-2.44%)。

截至本周五(2023.9.8)医药生物行业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为24.08倍,沪深300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为11.03倍,医药生物行业相较于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溢价率为118.25%,仍处于历史低位。

2医药周度要闻回顾

本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连续发布《2022年度药品审评报告》、《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检查指导原则》、《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2年)》三个重要文件,推进新药审批改革,鼓励企业提高新药好药研发创新能力的同时,对医药电商予以规范,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此外,受政策影响而暂停的部分学术会议将在9月重启,未来正常的学术会议和医学活动有望进一步恢复。

3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正当时

连续血糖监测(CGM)可获取实时血糖水平,相较于传统血糖监测仪(BGM)仅能反映某一时点的血糖水平,CGM无检测盲区,具备辅助治疗优势,不仅可以更好地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还避免了指尖频繁采血的疼痛和感染风险。

目前CGM检测技术已发展至第三代,葡萄糖酶促反应电子传递效率不断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持续升级:第一代以德康、美敦力为代表,技术成熟但氧匮乏限制大;第二代以雅培为代表,规避了氧匮乏问题,但对氧化还原剂要求高,存在泄露和毒性风险;第三代目前唯一上市的只有三诺生物的iCAN,使用纳米材料传递电子,抗干扰能力提升,成本降低。

CGM壁垒较高,目前我国渗透率相对较低,提升空间可观。与美国和欧洲五国相比,中国的CGM渗透率仍较低,2020年1型糖尿病渗透率仅6.9%,2型糖尿病渗透率仅1.1%,市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据灼识咨询预测,到2030年1、2型患者中渗透率分别能提升到38.0%和13.4%,国内未来市场机会和增长潜力可观。

我国CGM市场进口品牌占比超八成,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国产首个CGM产品在2021年底才正式获批上市,由于德康暂未进入中国市场,2022年以前市场呈现雅培一家独大的局面,2021年其市场占比达78%。随着三诺生物、鱼跃医疗、微泰医疗、深圳硅基等企业的崛起,国产CGM产品陆续获批,性价比优势明显,国产替代有望加速,市场格局将面临重组。

我们对中国未来的CGM市场空间进行了测算,并作出如下假设:

患者规模:据IDF预测,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在2030年将达1.64亿人,1、2型患者分别达951万人和1.54亿人(2型患者中强化治疗的血糖监测需求显著更高,为主要考虑人群);至2030年,患者的知晓率有望从36.5%增至超60%;2型患者强化治疗的占比也有望持续提升,预计到2030年可达到10%。

CGM使用成本:据立鼎产业研究院数据,目前我国CGM年均使用成本约10000元,后续随着更多产品上市、市场日益成熟,有望逐步降低,假设至2030年将会降至6000元/年。

渗透率:据华经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1型及2型强化治疗患者使用CGM的渗透率有望分别达到30%和15%。

基于以上假设,展望未来5年:

国内市场:2027年有望超100亿元,2023-2027年间CAGR为23.84%,到2030年有望增至200亿元左右。

国际市场:据灼识咨询预测,2027年海外市场有望达到228亿美元,2023-2027年间CAGR为20.54%,到2030年有望增至339亿美元。国内企业也在相继布局海外市场的获证、进医保、拓展渠道等工作,有望提升国产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企业的整体营收规模。

风险提示: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政策鼓励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个股业绩不达预期,其他系统性风险等。

本次发言内容依据如下证券研究报告:

方正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一周一席谈: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空间广阔,关注国产品牌进口替代加速》2023.09.10

方正家电•孟昕

空调迎来新冷年,回归理性结构升级

一、行业端:出货量增速高于零售量,零售量&额增速创过去5年新高

生产端: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3冷年空调企业生产1.6亿台(+10.2%),内销出货9310.8万台(+17.6%),显著高于零售量增速,标志着空调行业整体进入安全库存逻辑。

零售端: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3冷年空调市场零售额达2127亿元(+9.7%),零售量达6129万台(+9.1%),增速均创近5个冷年新高,规模接近2019年峰值。我们认为,2023年冷年空调表现亮眼或系:1)2022年疫情期间空调上门安装服务受限,基数较小叠加需求延后释放所致;2)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极端天气出现概率增大,助力品类景气度提升;3)地产政策不断加码或推动国内楼市回暖,进而使得具备较强地产后周期属性的空调品类随之受益;伴随“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新定调提出、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落实和消费信心提振,地产板块有望持续修复,或将持续利好白电板块。

二、公司端:三大白龙头盈利能力提升,海尔家空利润增速亮眼

美的集团:2023H1暖通业务毛利率23.37%(+2.32pct),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海尔智家:1)收入利润端:2023H1公司空调业务收入为231.47亿元(+18.9%),其中家用空调收入同比+25%,分部利润10.96亿元(+140.35%),利润率提升2.39pct;2)市场份额端:根据中怡康数据,2023H1公司空调(柜机&挂机)全渠道零售额份额为16.4%(+0.6pct),其中下沉渠道份额达22%(+7.1pct)。公司重视空调业务发展,在产品创新体系、网络布局与触点零售能力、供应链成本竞争力、组织效率等方面持续深入变革,2023H1收入、利润、份额端均有不错表现,发展势头良好,看好公司空调业务发展前景。

格力电器:2023H1空调业务毛利率35.69%(+5.82pct),毛利率涨幅较为显著。

投资建议:行业端,长期来看,随着城市地区“一间一台空调”的逐步普及和乡镇地区渗透率的逐步增长,我国空调需求韧性较强,人均保有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端,龙头企业有望凭借自身的供应链协同、生产规模、研发创新等方面优势,分享行业增长红利。重点关注个股方面:建议关注经营韧性充足的美的集团、高端化优势领先的海尔智家、深耕空调主业积极进行多元化布局的格力电器。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升、新冠疫情反复、研发成果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等。

本次发言内容依据如下证券研究报告:

《美的集团:2023Q2业绩快速增长,ToB业务高速发展点燃第二成长引擎》2023.08.31

《海尔智家:2023Q2业绩保持双位数增长,空调业务发展势头良好》2023.08.31

《格力电器:2023Q2业绩端双位数提升,工业制品收入增速亮眼》2023.08.31

方正社服·李珍妮

中秋国庆假期在即,出行链预订火爆

中秋国庆假期临近,今年双假合并,假期长达8天(9.19-10.6),若叠加自主进行周末休假调整,休假时长可达10天(9.29-10.8,10.7和10.8为周六日)。相较于2022年7天假期和2019年的7天假期,在时长上更有利于出游需求释放。

目前,各交通部门及旅游OTA平台依据平台预订数据对节假日出游热度进行了积极预测。

【国内游火爆,量价均超过19年的水平。】

从量来看预计出行人次将超过2019年的水平。

“黄金周”预计全国发送旅客1.9亿,日均旅客坐席能力超19年18.5%。铁路中秋国庆黄金周运输为9月27日至10月8日,为期12天,运输期限超过历年黄金周。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表示,预计全国发送旅客1.9亿人次,日均旅客坐席能力较19年同期增长18.5%。

根据携程发布的《中秋国庆旅游预测报告》,截至9月13日,“十一”国内游、出境游双双火爆,机票、景区、酒店、跟团游等产品已进入预订高峰期,国内旅游产品“十一”预订量环比前一周增长88%,同比去年增超4倍。酒店、跟团游、景区门票、租车等多个国内游类目预订量均已远超2019年同期。

从价来看各类产品价格预计超过19年。

从机票价格来看,需求爆发和出行半径拉长为机票均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中秋国庆假期出行的机票均价较“五一”假期上涨13%。价格变化趋势与2019年相同,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价格高峰出现在节前1天、假期首日以及假期最后两天。

从酒店价格来看,热门城市核心地段酒店上涨幅度明显高于周边区域。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国内热门城市的酒店价格较往年上涨30-40%,以城市核心地段热门酒店为主。相比之下,城市周边的度假酒店价格上涨较少。酒店预订“两极分化”现象明显。一些头部品牌度假酒店及经济型酒店预订火爆,但仍有不少其他酒店的预订量目前只有30%-40%,游客们仍在观望酒店价格的变化。

从结构来看,长线游占比提升。

9月13日,携程发布《中秋国庆旅游预测报告》显示,23年“十一”跨省游订单占比达到73%,较2022年同期提升10pct,近20%用户选择连住3天及以上。长线游热门目的地主要集中在适合赏秋游的西北地区,如布尔津、乌鲁木齐、兰州、敦煌,以及华南气候宜人的三亚、广州、厦门等地。

杭州亚运会拉动城市预订量,演唱会、音乐节带动当地旅游热度。

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广州、西安、重庆、南京、深圳、长沙是国庆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杭州因为亚运会的举办,“十一”整体订单预订量同比增超5倍,其中,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近5倍,酒店预订量同比增超8倍。此外,天津、武汉、郑州、苏州等“新一线”城市预订量增速也较高,均比去年同期增长5倍以上。天津今年以来频频刷屏,旅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8倍。

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国庆节假期国内各地的演唱会、音乐节累计有近百场,这也充分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热度。以音乐节为例,国庆节假期景德镇、佛山、常州、邯郸、镇江、淮安、黄石、连云港、泰安、潍坊、铜仁、曲靖等众多二三线城市纷纷举办草莓音乐节等活动。飞猪数据显示,这些城市国庆节假期的酒店累计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近5倍,远超全国大盘平均增速,不少音乐节周边酒店的热门房型甚至已被预订一空。

【出境游迎来井喷式增长,“十一”整体订单同增近20倍。】

“十一”期间整体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近20倍。截至9月3日,2023年十一假期的出境日均搜索指数高出2019年15%,其中7成意向目的地为日韩、东南亚、欧洲地区。从出境票价和运力规划的角度来看,同比2019年,今年十一假期机票票价平均增长31%,出境运力平均降低36%。

8月10日,文旅部公布第三批出境团游及机酒业务国家名单,出境游基本全面放开,出境游的热门国家包括泰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等等。分国家看,9月13日,泰国宣布对中国游客实施为期5个月的免签政策后,携程数据显示,泰国相关搜索热度飙升800%。预计“十一”及四季度将有更多中国大陆游客赴泰,泰国有望成为国庆假期出境游“顶流”。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国庆“小众出圈”,乌兹别克斯坦、伊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斯里兰卡、肯尼亚等跟团游订单较疫前同期涨幅最高。

投资建议:年初以来,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强劲,五一、端午假期国内出游人次及消费恢复度超预期,暑期旅游热度依旧不减,居民旅游出行需求持续释放。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合并,我国游客拥有了长达8天的加长版黄金周,叠加出境游的进一步放开,预期“十一”假期旅游将再创小高峰。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消费力复苏不及预期风险,景气度持续性不及预期风险。

本次主讲人发言内容依据如下证券研究报告:

《景区行业专题:景区恢复度表现良好,关注扩流提效带来的长期边际变化》2023.08.17

方正轻工·李珍妮

持续推荐顺周期地产链机会,关注库存去化后出口链订单回补

家居板块重点提示地产政策密集发布,信心修复带动家居板块估值向上,需求逐步释放推动家居龙头基本面改善,建议积极配置业绩确定性更强的优质白马:

我们认为,基本面来看,竣工保持双位数增长,有望逐步带动地产链下游需求。2023年1-8月根据住宅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9.5%,受益于2022年低基数、以及保交楼持续推进,竣工端显著回暖,家装需求有望于2023H2逐步释放,叠加下半年为传统家装消费旺季,家居公司业绩有望逐季度环比改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产品矩阵丰富、可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以及渠道端多元布局,深入装企、小区样板间等场景,切入消费决策更前端的企业更具备竞争优势。估值方面,当前家居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地位区间,伴随地产政策及需求端刺激政策逐步落地,家居板块估值有望得到催化。

中长期看,地产销售有望趋于平稳,存量房翻新需求占比逐步提升,持续看好头部企业紧跟消费趋势,凭借供应链优势持续迭代适销对路的产品;采用标准化流程不断赋能经销商,帮扶经销商提高获客及服务能力;线上线下互相引流,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

标的层面,建议关注:内销软体+定制一体化布局的【顾家家居】;组织架构调整初步完成、大家居渠道持续高增的【欧派家居】;多品牌战略布局完成、估值具备性价比的【索菲亚】;品类及渠道逐步拓展、规模效应释放后盈利企稳回升的【森鹰窗业】。

出口板块,整体有望逐步企稳修复,23年1-8月我国家具出口额同比-9.9%,较前值收窄0.6pct,其中8月单月家具出口额同比-6.8%,较前值收窄6.2pct。伴随终端需求复苏,库存有望进一步去化,并逐步传导至订单,标的层面关注当前订单景气度高、具备超预期可能的优质个股【嘉益股份】,以及库存去化后订单有望回补的【恒林股份】。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行业竞争加剧、汇率波动风险。

本次主讲人发言内容依据如下证券研究报告:

《地产政策密集发布,建议积极配置家居优质白马》2023.09.04

《顺周期下需求改善,造纸、家居有望率先受益——2023W31周观点》2023.08.01

《轻工行业中期策略报告:把握家居龙头修复趋势,紧跟造纸成本端盈利改善》2023.07.06

《森鹰窗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多元渠道推进,铝合金窗增长可期》2023.08.19

《嘉益股份:Q2业绩超预期,产能稳步扩张,优质客户持续放量》2023.08.18

方正零售美护纺服团队

8月可选消费回暖,服装出口降幅收窄

美护主线:8月化妆品社零增速显著回升,超头舆情短期影响较小

行业变化:1)8月化妆品社零同比+9.7%,对比7月同比-4.1%增速环比显著回暖,相比21年同期增长2.7%。8月美妆大盘环比7月全面回暖,一方面体现7月淡季波动主因618虹吸效应影响,长期景气上行趋势不改,另一方面核心品牌8月积极合作抖音超品日活动,新流量红利仍保证动力来源。2)超头舆情短期影响较小,中期新渠道的崛起及品牌加强自播为核心趋势。超头舆情事件以来,当前双11招商进程仍处于正常推进状态,从品牌维度李佳琦合作仍能保障较大需求体量,从消费者维度看直播间低价仍具备显著吸引力,中期来看新渠道的崛起及品牌解绑主播加强自有运营为核心趋势,长期高强度营销投入有望淡化,研发科技超车将成为国货崛起密钥。3))9月11日-17日,Manner x 薇诺娜联名饮品“云南之光”酒香桂花拿铁全国限时上新,该联名契合品牌采集云南精粹的核心品牌定位,同时又有助于实现跨界用户的互相渗透实现品牌借力,参考近期成功打爆的跨界联名爆品,定位精准的跨界联名有望强化品牌心智并实现用户破圈。

核心观点:8月美妆大盘在7月淡季波动后全面强势回暖,彰显美护下游需求强韧性。超头短期影响较小,中期来看新渠道的崛起及品牌解绑主播加强自有运营为核心趋势,长期来看国货崛起仍为核心趋势,其底层品牌思维其实是研发科技的弯道超车,在此轮替代中全能力龙头及中国成分将成为核心方向,国货品牌本土份额远期空间有望从27%提升至50%。建议关注1)医美板块【爱美客】、【锦波生物】、【美丽田园医疗健康】等;2)美妆板块【贝泰妮】、【巨子生物】,【珀莱雅】、【水羊股份】、【上美股份】、【科思股份】、【嘉亨家化】等。

零售主线:社零整体回暖等待后续复苏

行业变化:(1)8月份社零同比增长4.6%,对比7月份的2.5%有反弹。8月黄金珠宝大盘恢复增长,同比+7.2%,但是7-8月之和呈现小幅负增长,同比-2.7%。(2)上周SHFE金价到达历史高位,最高价达到480元/克,带动黄金珠宝股票整体上行,需要注意,此次国内金价上行与国外金价上行是背离的,同期伦敦金并未上涨,国内的金价更多的是对人民币汇率的反应。

零售观点:社零反弹将整体利好零售类企业,当前经济尤其是需求端的修复需要时间。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当下,兼具投资+消费属性的黄金珠宝23H1需求较好,有望延续高景气,推荐关注具备较高弹性的【周大生】、【潮宏基】;线下零售中,部分公司在经济弱复苏背景下验证了自身开店的高势能,建议关注【名创优品】、【百果园】。传统零售中,推荐关注主业稳健、利润表中有额外投资收益稳定贡献利润的公司,如持股马上消费金融的【重庆百货】、持股新网银行的【红旗连锁】。

纺服主线:8月服装消费回暖,出口降幅收窄

行业变化:1)8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社零同比+4.5%,较7月增速有所回升。后续服装消费有望受益于各地促消费举措,呈持续复苏态势。(2)8月中国服装出口同比-12.5%,较7月增速有较为明显收窄。后续有望随海外服装品牌陆续去库完成,服装出口呈持续改善趋势。

风险提示:整体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海外服装品牌去库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本次主讲人发言内容依据如下证券研究报告:

《地产政策陆续发布,关注cpi回暖带来的消费边际改善》2023.09.10

方正农业

需求向好,宠物有望迎来内外部共振

宠物板块分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看。

国内市场来看,我们看好国内宠物市场的持续增长。从今年上半年来看,上市公司国内业务的营收高增长,利润率也有很大的提升(同比40-50%),整体量利齐升。从国外市场来看,今年上半年受海外调整库存周期的影响,OEM公司海外收入承压明显;但从Q2开始出口恢复明显,同比的拐点逐渐出现。所以总体来看,我们认为接下来消费恢复好转情况下,宠物有望迎来内外部共振。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风险;行业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本次发言内容依据如下证券研究报告:

佩蒂股份:海外订单环比改善,国内市场稳健发展》2023.08.30

方正食品饮料•薛涵

速冻行业观点更新

本周我们调研了安井食品,公司实控人变更“靴子落地”,经营层面稳步推荐高端化,逐步释放预制菜活力。

1)安井发布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变更公告,变动主要系控股股东上层股权结构变更。此次股权变动不涉及国力民生对安井的股权变动,国力民生仍持有安井食品25%的股份。此外国力民生承诺18个月内不转让所持有的安井食品的股份,公司股权结构保持稳定,助力长期发展。

2)公司认准高端发展趋势,品牌升级持续进行中,锁鲜装4.0及丸之尊系列为重要抓手。上半年来看,得益于锁鲜装的产品基础,锁鲜装4.0的效果优于丸之尊,丸之尊仍需进一步培育,高端流通还未达到预期,市场和经销商仍处于接受过程。公司策略成熟到位,全力以赴进军高端化,叠加渠道升级需求旺盛,未来行业发展空间大。

3)预制菜业务聚焦爆品打造,坚持BC兼顾策略。产品角度,公司预制菜业务重点发力产品端,打造爆品以降低产品的综合成本,公司始终坚持市场调研,及时跟进、持续改进、制度创新,充分把握市场动向。渠道角度,公司坚持 BC兼顾策略,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渠道复用,充分利用安井以往的强势渠道,释放更大的预制菜潜力。

展望全年,我们预计公司收入和利润两端均能维持稳健增长,一是下游餐饮渠道呈现改善态势;二是公司持续聚焦大单品,不断强化品类优势,推动增长;三是安井小厨在低基数之下有望快速增长;四是锁鲜装和虾滑系列持续增长带动产品结构的改善,叠加费效改善和产能之间的协调,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整体来看,公司围绕主业+二次增长曲线的布局持续推进,丰富产品系列,完善产能布局,为后续增长积蓄力量。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风险;行业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本次发言内容依据如下证券研究报告:

《龙头企业经营韧性强,集中度持续提升-冷冻冷藏食品展反馈专题》2023.08.11

现在送您60元福利红包,直接提现不套路~~~快来参与活动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沪深300指数 糖尿病 方正 申万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22 中集环科 301559 --
  • 09-21 浩辰软件 688657 --
  • 09-19 三态股份 301558 --
  • 09-18 爱科赛博 688719 69.98
  • 09-14 万邦医药 301520 67.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