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行业研究:国内海外同频共振,政策需求双轮驱动

充电桩行业研究:国内海外同频共振,政策需求双轮驱动
2023年08月01日 16:50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1.充电桩:新能源汽车高速渗透下崛起的基础设施需求

1.1.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方式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补能需求越来越多,主要有充电和换电两种模式。(1)充电模式:通过充电桩直接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充电方式包括交流充电和直流 充电。(2)换电模式:通过换电站将亏电的电池更换为满电的电池,并将亏电的电池通过充 电柜、充电架、充电箱等直流充电设备进行集中充电,以实现电池的循环使用。

充电是目前新能源车的主要补能方式,根据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口的输入电流形式分为交流充 电和直流充电。(1)交流充电:电网的交流电通过充电桩和插头进入车辆,由于电池只能接 受直流电,需要经过车载充电机(OBC)转换为直流电,才能用于电池充电。受制于车载充电 机的功率,一般交流充电的功率较小(7kw 以内),充电时间较长,称为慢充。(2)直流充电:通过直流充电桩内的充电模块,将交流电转换为可控可调的直流电,直接对动力电池进行充 电。直流充电桩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电压 AC 380 V±15%,频率 50Hz),可提供足够功率, 输出高电压及大电流,满足快充需求。

根据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规定,新能源汽车充电共有 4 种充电模式和 3 种连接方式,可以 组成 6 种充电形式。(1)充电模式指的是链接电动汽车到电网(电源)给电动车供电的方法。(2)连接方式指的是使用电缆和连接器将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电源)的方法。(3)充电形式, 根据充电模式和连接方式的组合,共有 6 种可用的充电形式,但目前应用最多的主要是通过 交流充电桩充电(模式 3+连接方式 C)和通过直流充电桩充电(模式 4+连接方式 C)。

1.2.充电桩的分类

充电桩根据充电方式、安装地点、安装方式和充电接口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形式。

根据充电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一般是小电流、桩体较 小、安装灵活;直流充电桩一般是大电流、短时间内充电量更大、桩体较大、占用面积大。

根据安装方式不同,主要分为立式充电桩(落地式)和壁挂式充电桩。立式充电桩无需靠墙, 适用于户外停车位和小区停车位;而壁挂式充电桩必须依靠墙体固定,适用于室内和地下停 车位。

根据安装场景不同,主要分为公共充电桩、专用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公共充电桩是建设在 公共停车场(库)结合停车泊位,为社会车辆提供公共充电服务的充电桩。专用充电桩是建 设单位(企业)自有停车场(库),为单位(企业)内部人员使用的充电桩。私人充电桩是建 设在个人自有车位(库),为私人用户提供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桩一般结合停车场(库)的停 车位建设。

根据充电接口不同,主要分为一桩一充和一桩多充。一桩一充,指的是一台充电桩只有一个 充电接口。目前市场上充电桩以一桩一充式为主。一桩多充,即群充,指的是一台充电桩有 多个充电接口。在公交停车场这样大型停车场中,需要群充式充电桩,同步支持多台电动车 充电,不但加快充电效率,也节省了人工成本。

2.需求催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国内外市场共振

2.1.国内市场:新能源车消费走向市场驱动,需求拉动+政策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增长

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201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 2.18 万辆,2022 年销 量已经达到 687.23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05.3%。2022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25.6%, 相比 2021 年增加 12.2pct。2023 年 1-5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 293.84 万辆。

新能源汽车消费从政策驱动逐渐走向市场驱动。行业观点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 2021 年开始呈现市场和政策双轮驱动特征。根据国家发改委报道,与“十三五”初期相比,2021 年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占比从 47%提升到 78%。消费者购买意愿大幅提升,根据麦肯锡中国 汽车消费者调研,愿意在购车时考虑电动汽车的比例从 2019 年的 55%提升至 2022 年的 68%。消费者的决策因素中对电动汽车本身的性能的考量权重更高,根据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调 研,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因素中,牌照的影响权重低于低廉的使用成本、环保、智能化等因素。

补能问题依然是用户购置和使用新能源车的重要顾虑。根据新出行的消费者调研报告,充电 不方便、长途出行续航焦虑依然是用户对新能源车的最大顾虑。为实现新能源车的进一步推 广,需要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推广,充电桩作为新能源的配套基础设施理应加速布局,以减轻消费 者的使用顾虑。充电桩的建设现状来看,中国充电桩保有量从 2017 年的 44.6 万台增长至 2022 年底的 521.0 万台,复合增长率达到 63.5%。截至 2023 年 5 月底,充电基础设施规模 已达到 635.6 万台。截至 2022 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 1310 万辆,充电桩保有量 达到 521 万台,车桩比达到 2.5:1,相较于 2017 年 4:1 有大幅改善。但距离车桩比 1:1 的 发展目标仍有差距。充电桩结构来看,以私桩为主,2022 年,充电桩保有量 521 万台,其中 公共桩 179.7 万台,占比 34.5%,私人桩 341.3 万台,占比 65.5%。公共桩布局加快,公共桩 保有量从 2017 年 21.4 万台增长至 2022 年 179.7 万台,年均复合增速 53.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新阶段,充电基础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配 套产业迎来密集催化。2023 年 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 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 基础设施体系,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 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 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 停车位的 10%,形成一批典型的综合能源服务示范站。2023 年 4 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表明要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充电设施服务保障能力。5 月《关 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创新 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6 月,《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 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30 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 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大中型 以上城市经营性停车场具备规范充电条件的车位比例力争超过城市注册电动汽车比例,农村 地区充电服务覆盖率稳步提升。

顶层设计陆续出台,地方政府措施接踵而至,充电桩政策端将迎来超预期发展。2022 年以来, 各省级政府陆续发布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或补贴政策,对于加速区域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解决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不完善、结构不合理、服务不均衡、运营不规范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2.欧美市场:新能源车保有量提升+车桩比过高,开始大力规划充电桩建设

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车桩比过高,补能需求缺口大。与中国发展阶段相比,欧美充电基础设 施建设相对滞后,截至 2022 年底,中国公共充电桩车桩比 7.3,同期美国、欧洲分别为 23.1 和 12.7,距离 1:1 的车桩比目标有巨大差距。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提升,补能需求缺 口增大,欧美将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布局。

政策端陆续出台规划和补贴,海外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为激励市场快速推进充电桩布局, 欧美政府出台政策补贴。2022 年,拜登政府公布了一项计划将在五年内拨款近 50 亿美元建 造数千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州际人路每间隔 50 英里应该设有充电设施。2022 年发布的 IRA 法案,将充电设备的联邦税收抵免已延长至2032年,对于个人住宅用途税收抵免仍保持30%, 最高获得 1000 美元。对于商业用途,税收抵免为 6%,每单位最高抵免额为 10 万美元。欧洲 各国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德国 2022 年发布在未来三年内将投资 63 亿欧元 快速扩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数量,计划在 2030 年的时候达到 100 万座。荷兰规划到 2030 年,充电基础设施将满足 190 万辆电动汽车的需求。

3.市场空间:中国、欧洲、美国市场公共充电桩销量 2023-2030 年复 合增速分别为 34.2%/13.0%/44.2%

根据对新能源车保有量和车桩比的假设,我们测算了中国、欧洲、美国市场充电桩需求量。

(1)中国市场

核心假设: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 2023 年中国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的发 言,预计到 2030 年汽车销量年均增速 3.0%;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渗透率从 2023 年 32.5%提升 至 2030 年 90.0%;通常新能源汽车寿命 5-8 年,新能源汽车报废率参考 12.5%;据工信部要求,2025 年国内车桩比为 2:1,2030 年车桩比目标为 1:1,分别假设公共桩车桩 比从 2023 年的 6.8 降低至 2030 年的 3.3;私人桩车桩比从 2023 年的 3.5 降低至 2030 年的 1.4。保有量:预计 2025 年中国充电桩保有量达到 2315.7 万台,2030 年达到 12595.6 万台,2023- 2030 年复合增速 46.3%,其中公共桩 2025、2030 年保有量分别为 779.5 万台和 3831.4 万台, 2023-2030 年复合增速 43.8%;私人桩的保有量分别为 1536.1 万台和 8764.2 万台,2023- 2030 年复合增速 47.5%。销量:预计 2025 年中国充电桩销量 811.5 万台,2030 年达到 3444.2 万台,2023-2030 年复 合增速 38.1%,其中公共桩 2025、2030 年销量分别为 268.3 万台和 953.9 万台,2023-2030 年复合增速 34.2%;私人桩的销量分别为 543.2 万台和 2490.3 万台,2023-2030 年复合增速 39.9%。

(2)欧洲市场

核心假设:参考历史增速情况,假设汽车销量增速每年 1.5%;参考历史渗透率,假设渗透率每年提高 2%,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渗透率从 2023 年 32%提升至 2030 年 46%;新能源汽车报废率参考历史情况 14.0%;考虑到政策对充电桩建设的刺激,假设公共桩车桩比从 2023 年的 12.2 逐渐降低至 2030 年 的 6.7。保有量:预计 2025 年欧洲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 120.4 万台,2030 年达到 331.7 万台, 2023-2030 年复合增速 25.8%。销量:预计 2025 年欧洲公共充电桩销量达到 29.1 万台,2030 年达到 50.5 万台,2023-2030 年复合增速 13.0%。

(3)美国市场

核心假设:参考历史增速情况,汽车销量增速每年 1.0%;参考历史渗透率,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渗透率从 2023 年 8.0%提升至 2030 年 25.0%;美国 2022 年新能源汽车报废率仅 7.1%,假设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提升,报废率逐渐提高 至 14.0%;考虑到政策对充电桩建设的刺激,公共桩车桩比从 2023 年的 21.1 降低至 2030 年的 7.1。保有量:预计 2025 年美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 33.9 万台,2030 年达到 201.5 万台,2023- 2030 年复合增速 41.3%。销量:预计 2025 年美国公共充电桩销量达到 9.1 万台,2030 年达到 66.5 万台,2023-2030 年复合增速 44.2%。

4.产业链:核心环节是整桩制造和运营商

充电桩产业链上游包括各类硬件设备和电子元器件,中游包括充电桩整桩制造企业,下游为 运营商和终端用户。看好新能源渗透率提升下的充电桩运营商、技术门槛较高的充电设备零 部件供应商以及具有自研能力的整桩制造企业。

4.1.上游:各类硬件设备和电子元器件,充电模块是直流充电桩的核心

产业链上游是设备零部件,主要包括充电模块、继电器、接触器、监控计量设备、充电枪、 充电线缆、主控制器、通信模块及其他零部件。其中,充电模块应用于直流充电设备,是直 流充电设备的核心部件,被誉为直流充电设备的“心脏”。充电模块对电能起到控制、转换的 作用,其性能对直流充电设备的整体性能、充电安全等有重要影响。充电模块的核心壁垒在 于电路拓扑结构设计、控制算法、系统安全性、散热技术等。其他零部件基本都是标准设备, 技术难度和壁垒较低。

充电桩成本中,充电模块占比近 50%,其次是 APF 有源滤波,其他硬件设备还包括电池维护 设备、监控设备等。充电模块不仅成本占比高,而且对充电桩的性能至关重要,充电模块为充电桩提供电源,同时可以实现交直流转换、直流放大、隔离等功能,对充电桩的性能至关 重要。

充电模块核心技术壁垒在于电力电子功率变换电路拓扑技术创新能力、嵌入式软件实时控制 算法的可靠性、电气系统设计的安全性及大功率散热技术的结构设计能力和高功率密度的集 成化能力。充电模块的关键元器件在于功率器件、磁性元器件、电阻电容、芯片、PCB 等。

充电模块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生产厂家较少,份额集中。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充电 模块市场中英飞源份额 31%,特来电份额 20%。充电模块正在向大功率、高效率、高功率密 度、宽电压范围、高防护性等方向发展。充电模块内部结构复杂,单个产品内含超过 2,500 个元器件,拓扑结构的设计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效率和性能,因此我们认为充电模块生产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是集成和设计的能力,提高系统效率、降低故障率。

4.2.中游:交流直流方案并行,整桩制造百花齐放

充电桩主要分为交流桩和直流桩两类。一般而言,交流充电桩输出单相或三相交流电,一般 功率 7kw/40kw 等,功率较低,充电速度慢,适合家用、小区停车场等;直流充电桩输出直流 电,功率有 80/160/240kw 甚至更高,充电速度快,适合在充电桩场景。外观上,直流充电桩 由于内含整流斩波模块,其体积更大,而且由于直流桩输出电流更大,其枪线线缆更粗。接 口上,交流充电枪接口采用的 7 端子结构(5 大孔、2 小孔),直流充电枪有 9 个接口(2 大 孔、1 中孔、6 小孔)。

交流充电桩的结构和电路设计相对比较简单、生产流程简单、制造难度较低,绝大多数充电 桩制造企业均会首先推出交流充电桩产品。交流桩通常用于家庭车库或小区停车位以及随车 充,均为对充电时间容忍度比较高的场景下使用。对于整桩生产企业,其主要客户是家庭业 主、物业、房地产商或整车厂。销售渠道一般是线下商超、线上电商平台和直销(与物业、 房地产商或整车厂直接合作)。由于交流桩产品技术壁垒较低、产品同质化较严重,我们认为 交流桩的核心竞争力来自渠道布局和品牌力。

直流桩的核心是充电模块,直流桩的制造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自研生产充电模块制造整 桩的企业,一类为外采充电模块生产整桩。充电模块是充电桩内实现电流电压变换和控制的 核心部件,掌握充电模块技术的公司,有望带领行业技术趋势,控制成本,掌握整桩运维能 力,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4.3.下游:运营商头部份额集中,参与者日益增长

充电桩产业链下游是运营商,国内运营端的主要参与者分为三类:(1)专业的充电设备运营 商,重资产运营,需要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我国充电桩投资起步于两网,两网在电 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体量和运营能力上具有优势;(2)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聚焦庞大的 充电桩长尾市场,为区域性的运营商提供 Saas 服务;(3)整车企业,可以选择自主建站或与 运营商合作建站,通过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提升品牌曝光度,同时为车主提供方便。

公共充电桩运营市场集中,CR5 占据约 7 成市场份额。截至 2023 年 5 月,全国公共充电桩保 有量 208.38 万台,其中排名前五的运营商分别是特来电(40.98 万台)、星星充电(38.66 万 台)、云快充(32.62 万台)、国家电网(19.65 万台)、小桔充电(11.09 万台),占据全国运 营市场 68.6%的份额。

充电运营高度繁荣,公共充电桩运营商头部集中度逐渐降低。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数据, 中国公共充电桩运营商 CR5 份额从 2017 年 85.0%降低至 2023 年 5 月的 68.6%,反映出充电 桩运营行业的快速增长,吸引新的投资者进入市场。

5.重点公司分析

5.1.香山股份

香山股份成立于 1975 年,多年来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衡器产品。其中,2021 年公司收 购均胜群英 51%股份,涉及新能源领域的汽车零配件业务得到开拓和发展,收入体量快速提 升;2022 年受经济形势、市场环境波动等影响,公司总营收同比微降 1.50%,实现营收 48.17 亿元,但归母净利润逆势上涨,达 0.86 亿元,同比增长 72.18%。

自 2021 年香山股份收购均胜群英开始,汽车零部件制造成为公司两大主营业务之一。均胜 群英作为公司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务的重要载体,其主要产品包括汽车智能座舱部件、新能源 汽车充配电配件。2022 年,新能源产品实现营收 5.56 亿元,同比增长 142.53%,占比达总营 收的 11.54%,毛利率为 20.18%,成为公司业务新的强劲增长极。公司旗下的均悦充将业务划分为家庭充电、目的地充电两类,尝试从充电服务出发,建设智 能大数据服务平台和运营管理服务平台。2022 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均悦·享欧标智能交流充 电桩、便携式充电枪等产品已经进入欧洲市场销售,截至 2022 年底,公司建设的充电场站保 有量超过 200 个;公司为主机场提供品牌充电桩累计安装量突破 80,000 台,同比增长 736%。此外,公司同年完成 6 亿元募资,计划投入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及运营平台开发项目、 目的地充电站建设项目。研发方面,公司有坐落于中国、德国、北美的三大研发基地,企业 实验室已通过国家级 CNAS 认证,并持续扩大研发投入,2022 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29.75%达到 3.05 亿元。

5.2.盛弘股份

盛弘股份成立于 2007 年,已专注电力电子技术研究超过十余年。其业务核心覆盖五个主要 领域,包括电能质量、电动汽车充电桩、储能微网、电池化成与检测、工业电源。从 2017 年 到 2022 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体量从 4.51 亿元增长至 15.03 亿元,2022 年同比增长 47.16%。

电动汽车充电桩业务自 2011 年成立以来,已拥有超过 12 年的研发制造经验, 2018 年至 2022 年的收入从 1.87 亿元增长至 4.2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22.85%。2022 年,充电桩业 务占总营收的比重为 28.34%,近五年来贡献度基本稳定在三分之一左右,且毛利率保持在稳 定的 35%。公司的充电桩产品系列全面,包含直流桩和交流桩、一体式和分体式,功率等级 涵盖 15kW、20kW、30kW、40kW 等。在产品安全性上,盛弘股份是全国首家在大功率直流充电 系统中具备交流侧漏电保护功能的厂家,且其第六代充电桩系统采用了 TCU+CCU 系统架构, 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易用性与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在合作客户方面,公司已与运营商如国家电网、中国普天、小桔充电等,以及车企如小鹏、 蔚来、比亚迪等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公司已开始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成功研发出满足欧标、 Chademo、北美标准的产品,并已成为首批进入英国石油集团(BP)中国供应商名单的充电桩 厂家。未来,公司计划继续加大在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以欧洲为主要目标市场,美标认证 工作也正在积极推进中。

5.3.万马股份

万马股份成立创始于 1989 年,三十余年来公司致力于为其客户提供智能输电综合解决方案。其核心业务覆盖电线电缆、新材料、新能源三个主要板块。从 2018 年到 2022 年,公司营业 收入实现了从 87.40 亿元到 146.75 亿元的增长,2022 年同比增长 14.94%。

万马新能源产业集团是万马股份一体两翼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2022 年,公司充电设备对外 销售同比增长 39.13%。十余年来,公司专注于充电设备研发生产和充电场站运营,拥有自 7kW 到 480kW 功率的丰富充电桩产品线,涵盖直流单桩、直流群充、交流桩等系列,可以承载大 功率一体式/分体式直流充电桩、壁挂式交流充电桩、智能交流充电桩等产品的生产,具备由 制造到建设再到运营的一体化全产业链优势,成功构建“源网荷储”产业链条。研发方面,公 司拥有杭州、西安双研发中心,其自主研发的 360kW 群充系列“莫比乌斯带”特有算法,能够 保障更加高效、安全、可靠的充电桩设备使用。截至 2023 年 5 月,公司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 28835 台,充电站保有量为 2471 座。通过同小桔充电、曹操专车、百度地图、一汽奥迪等客 户建立合作,公司充电量排名前三的自营场站均实现了年充电量达 400 万度以上,全部场站 平均充电使用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未来几年,公司将持续推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并推进“南北联动战略”,加快实现青岛 万马高端装备产业园基地建设和万马万华高分子一体化项目落地。

5.4.特锐德(维权)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 2004 年,一直以来高度专注于智能箱变产品的集成设 计与研发生产,业务主要涵盖电力装备制造、汽车充电生态网、新能源微网三大领域。2018 年以来,公司营收自 58.74 亿元增长到 116.30 亿元,2022 年同比增速达 23.18%。

公司自 2014 年开展电动汽车充电业务起至 2022 年末,迅速形成并持续积累充电网规模优势, 实现累计充电量超 160 亿度,拥有在营公共充电桩 36.3 万台,市场份额占比 28%,2022 年 总充电量、充电桩数量均稳居国内行业第一。同年,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为公司总营收贡献 45.69 亿元,占比 39.29%,毛利率达 19.08%。研发方面,公司目前已经完成 20kw 欧标充电 模块、面向车企定制终端的小型化液冷系统预研等项目的开发,为拓展海外业务、提供专门 化针对性优质服务做足准备,同时,公司积极投入居民小区充电管理系统、车辆底部充电接 口设计、充电机械手(ACD)等的研发,为保持和扩大技术服务优势、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蓄 力。此外,公司十分重视充电网生态建设,在规模上通过扩大产业协同打造覆盖全国的电动 汽车充电网,在类型上探索充电网在不同充电场景的区别化建设,提出“五张充电网”理念。

在合作伙伴方面,公司已经同比亚迪、宝马、保时捷等 70 多家国内外车企以及天猫养车、途 虎养车等城市头部服务商建立坚实合作关系,提供充电+电池检测+洗车服务的便利化差异化 充电服务,促进充电网万物智联的推进。

5.5.沃尔核材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8 年,凭借 20 余年的热缩材料研发和生产经验,公 司业务专注于高分子辐射改性新材料及系列电子、电力、电线新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并开发运营风力发电、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公司产品在电力电子、汽车 高铁、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销售市场已覆盖国内大中型城市及欧美、东南亚的多 个国家和地区。2018 年到 2022 年,公司营收实现从 35.25 亿元到 53.41 亿元的增长,近五 年营收同比增长率波动下滑。

公司以电动汽车充电枪、车内高压线束及高压连接器等产品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公 司直流充电枪产品已具有较高市场认可度和占有率,研发方面,已完成液冷充电线用耐压耐 液冷介质材料、40A-80A 美标交流枪、欧标车辆段与供电端枪头产品以及 800A 大功率液冷等 产品的开发,为公司推进开拓新能源汽车线材市场、出口海外市场打下坚实基础。2022 年度, 公司坚持集中资源发力新能源领域,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产品的快速增长。客户方面, 公司主要与上汽通用五菱、华晨鑫源、东风柳汽等企业展开密切合作。

5.6.泓淋电力

威海市泓淋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7 年,多年来公司于电源线组件和特种线缆生 产销售等方面深耕,服务下游计算机、家用电器、特种工业设备、新能源电动汽车等多个领 域。公司现已取得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安规认证证书,合作伙伴涵盖国际知名品牌客户如戴尔、 三星、海尔等。2022 年营收达 22.89 亿元。

公司于 2015 年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其研发生产的充电连接装置、车内高压电缆、便携式充 电设备等符合中国、美国、欧洲三大主流标准。经历多年耕耘,公司已申请相关专利 100 余 项,且截止 2022 年底充电连接产品年产能已达 350 万套,具备丰富研发设计经验和强大生 产制造能力。此外,公司已成为吉利集团、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等知名汽车企业的核心供 应商,并同京南瑞、南京能瑞、ABB 等一流充电设施制造运营商展开合作。公司计划继续扩 大新能源汽车充放电产品、稀土铝合金导体新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过载保护技术等的研 发力度,通过自研在技术、材料、产品三个维度构建全面壁垒。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现在送您60元福利红包,直接提现不套路~~~快来参与活动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03 威马农机 301533 --
  • 08-02 固高科技 301510 12
  • 08-02 路桥信息 837748 7
  • 08-01 宏裕包材 837174 8
  • 08-01 科净源 301372 4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