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晨讯】LPR下调释放的信号?银行地产能否提振?阴霾渐散,海外酒店业有哪些亮点?

【国金晨讯】LPR下调释放的信号?银行地产能否提振?阴霾渐散,海外酒店业有哪些亮点?
2022年08月23日 08:51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宏观赵伟/银行戚星/地产杜昊旻】8月LPR非对称下调,再次释放“稳地产”信号,帮助实体缓解债务压力、刺激需求,稳增长效果或逐步显现,后续还需关注财政等措施落地对实体经济修复的效果。LPR调降有望促进信贷增量回升,缓解还贷压力和信用风险,降低系统性风险,看好银行股行情。地产市场销售仍待恢复,未来政策还须协同发力提振信心(供给侧稳预期,需求侧促消费),宽松政策更利好改善/置换需求。

【社服叶思嘉】疫后海外酒店建议关注华住集团、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复兴旅文、君亭酒店。Q2海外酒店收入进一步回暖,龙头盈利能力陆续超疫情前,其中经济型&中端匹配特许经营为代表极致轻资产模式,业绩稳定性强,高端&奢华委托管理占有一定比重,向上复苏时品牌力+管理能力带来α表现,业绩弹性释放。

【电新姚遥】持续推荐九丰能源,公司22H1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129.6/6.4亿元,同增95%/62%,略超预期。营收净利快速增长主要系LNG利差增大及LPG的量价齐升。股权激励彰显公司对自身未来业绩增长信心,解锁条件为22-24年归母净利不得低于9.5/12(或两年累计21.5)/15(或三年累计36.5)亿元。氢能和特种气体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电新姚遥】持续关注金晶科技,原材料成本上涨+售价下降,上半年净利润Y/Y-53.3%,毛利率Y/Y-13.9pct。光伏玻璃业务进展顺利,宁夏600t/d 压延玻璃产线和马来西亚 500t/d 薄膜组件背板玻璃产线已于22Q1 投产。薄膜光伏玻璃供应商,受益于美国 IRA 法案。掌握 TCO 镀膜技术,有望受益于钙钛矿技术进步。

【金属陈凯丽】持续推荐鼎胜新材(维权),疫情冲击下铝箔盈利仍实现逆势增长:电池铝箔对部分电池箔客户小幅度调涨加工费;传统铝箔Q2 海外供需格局较好,推动加工费有所提升。供需紧平衡延续,电池箔贡献强业绩弹性:短期看需求景气度持续上行,预计 Q3 电池箔出货环比 Q2 增长 50%;中期率先切入下游供应链体系者先发优势明显+加速扩张涂碳箔产能。

【金属陈凯丽】持续关注博威合金,22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70.2%)。公司新材料板带出货逆势增长,Q2铜合金吨盈利环比大幅提升。光伏Q2出货受反规避事件影响,高景气驱动下半年出货。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7亿可转债用于3万吨带材+2万吨线材+1gw电池片项目,扩产加码,新建产线保障长期供给。

【金属陈凯丽】持续关注明泰铝业,22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29%)。公司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方式募资不超过40.4亿元,用于建设年产25万吨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达产后公司新能源产品占比将提升至25年的25%-30%,产品高端化驱动公司单吨盈利持续上行。

【医疗袁维】持续关注华兰生物,预计22H1实现收入23.49亿元(同比+82%),归母净利润5.83亿元(同比+27%)。公司流感疫苗贡献增量,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血制品新设浆站取得重大突破,流感疫苗有望恢复性增长。

【机械满在朋】持续关注奥普特,公司22H1实现营收/归母净利分别为6.01/1.95亿元,同增53.29%/36.46%,符合预期。新能源行业收入实现翻倍以上增长,公司作为机器视觉头部企业,绑定下游头部厂商,第二成长曲线继续发力。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盈利能力企稳回升。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保证长期竞争力。

【地产杜昊旻】持续关注建业新生活,公司发布22H1业绩预告,实现收入/归母净利分别为15.7/3.0亿元,低于预期,除基础物业管理业务外其余业务收入均有所下滑。管理规模稳健增长,基础物管业务抗周期性强。分红慷慨,中期分红比例达80%。销售和管理费用率持续下降。

【社服叶思嘉】持续推荐复星旅文,22H1公司实现收入64.17亿元(同比+130.7%),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90.2%)。最大收入来源度假村及酒店扭亏,主要利润来源旅游目的地因国内疫情下滑。收入端恢复+降本增效带动盈利能力显著恢复,偿债压力可控。

8月LPR下调点评:再次非对称降息,释放的信号?

赵伟/杨飞/马洁莹

核心观点:1年LPR下调5BP、5年LPR年内再降15BP。年初以来,LPR先后下调3次,分别为1月、5月和8月,其中,1月1年期和5年期分别下调10BP、5BP;5月非对称降息,5年期超预期下调15BP、降幅创新高;8月1年期和5年期再度下调、5年期降幅维持高位。截至目前,1年LPR累计降幅15BP,5年累计下降35BP、较2020年全年降幅高20BP。LPR非对称降息,再次释放“稳地产”信号。实体需求收缩在去年底今年初已开始加速显现,体现在金融数据上,居民中长贷同比持续8个月大幅转负、此前下调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5月5年期LPR超预期下调已释放一定信号,本月5年期LPR再度下调、进一步强化“稳地产”预期。同时,1年期LPR下调5BP,或与近期企业短贷创新低等有关,但当前短端利率已然低位、降幅也相对克制。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疫情反复。

银行行业点评:LPR下调,提振银行股

戚星

戚星

核心观点:第一,有望促进信贷增量回升。2022年受疫情冲击以来,5月、6月和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为1.82万亿、3.05万亿以及4088亿。7月份新增贷款数据较弱,信贷复苏过程受挫,再次引发市场对增长以及银行基本面的担忧。本次LPR下调,一定程度上可以提振企业信贷需求,预计8月份新增信贷逐步回升。 

第二,缓解还贷压力,降低系统性风险。“断贷”风波之后,市场担忧按揭贷款风险扩散,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冲击,按揭贷款作为银行零售贷款压舱石的地位受到质疑。LPR的下调,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购房者按揭贷款偿债压力,降低系统性风险。 

第三,从静态看,调降LPR压缩息差,但是目前压在银行股头上的第一座大山是信用风险。首先,如果LPR调降可以带来贷款规模的上升,对银行基本面仍然是利好。其次,LPR调降缓解信用风险,有利于推动银行股均值复归。

第四,追溯历史,2019年LPR改革以后,多次LPR调降助推银行股(图3)。在信贷数据坍缩和地产风险对银行股的双重压制下,此次LPR调降可谓雪中送炭。叠加银行中报利润释放,我们坚定看好银行股的阶段行情。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收缩,发达地区疫情反复,政策超预期收紧,贷款质量超预期恶化。

地产行业点评:LPR如期下降,改善需求或更受益

杜昊旻/王祎馨

杜昊旻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房地产首席分析师

核心观点1、五年期LPR降幅符合预期,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至4.1%。2、前期降息效果不明显,市场销售仍待恢复。3、未来政策须协同发力提振信心,供给侧稳预期,需求侧促消费。4、预计宽松政策更加利好改善/置换需求,优质房企或率先受益。 

投资建议: 五年期LPR的下降再次表明中央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预计未来供需协同发力的政策将持续落地,更加利好改善需求和优质房企。首推积极布局重点城市核心板块、拥有高质量产品服务力的房企,如绿城中国、建发国际、滨江集团等。稳健选择推荐财务结构健康、现金流安全的头部国企央企,如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

风险提示:宽松政策对市场提振不佳;三四线城市恢复力度弱;多家房企出现债务违约。

疫后海外酒店专题:阴霾渐散,海外酒店业亮点颇多

叶思嘉/李敬雷

叶思嘉

消费升级与娱乐研究中心

社服行业研究员

投资逻辑经营复苏节奏:门店经营经济型韧性强、高奢弹性足,休闲先于商务;开店内生+外延并举方式逆势扩张,轻资产化、国际化为主要方向,加盟信心与经营修复节奏较一致。业绩复苏节奏:Q2收入进一步回暖,龙头盈利能力陆续超疫情前,其中经济型&中端匹配特许经营为代表极致轻资产模式,业绩稳定性强,高端&奢华委托管理占有一定比重,向上复苏时品牌力+管理能力带来α表现,业绩弹性释放;就2022全年看,希尔顿、温德姆等已上调全年指引。股价复盘:行业股价与疫情相关度高,个股涨跌幅分化主要源于经营/业绩恢复节奏与程度的分化。行业受疫情影响逐渐弱化、龙头竞争格局改善亦为国内大趋势,同时把握高端休闲等结构性亮点。连锁龙头推荐华住集团、锦江酒店,关注首旅酒店;高端休闲度假疫后需求强劲,推荐复星旅文、关注君亭酒店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及T /R 组件研发不及预期、下游装备需求及5G基站建设 不及预期。

中报业绩

九丰能源中报点评:传统业务稳定,氢能及特气业务前景广阔

姚遥

姚遥

新能源与汽车研究部

新能源与电力设备首席分析师

业绩点评:利润快速增长主要系LNG利差增大及LPG的量价齐升。营收增长主要系LNG价格上涨以及LPG量价齐升的影响。净利润同比+62%,主要系LNG业务毛差增大。公司LNG长协采购价主要与布伦特石油价格挂钩,后者2022H1同比增幅约为60%,而国外LNG现货售价同比接近翻倍,公司通过做大转口贸易实现利润的较大增长。LPG业务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销量的增长。此外,公司持有的美元资产在报告期内也实现一定的汇兑收益。股权激励彰显公司对自身未来业绩增长信心。公司拟以10元/股的价格向骨干人员发行最多700万股,同时设定三年的股权解锁条件,要求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不得低于9.5亿元/12亿元(或两年累计21.5亿元)/15亿元(或三年累计36.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3%/26%/25%,增速目标较高,彰显公司对未来三年业绩持续增长的信心。

风险提示:LNG 采购价过高风险,收购不及预期风险,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

金晶科技中报点评:光伏进展顺利,TCO玻璃布局薄膜及钙钛矿

姚遥/宇文甸

姚遥

新能源与汽车研究部

新能源与电力设备首席分析师

业绩:8月22日,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26亿元,同比增长11.4%,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同比下降53.3%;其中Q2实现营业收入19.43亿元,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9.0%,归母净利润2.20亿元,同比下降48.5%,环比增长51.7%。 

点评:原材料成本上涨+售价下降,导致上半年业绩同比下滑:2022年上半年公司传统浮法玻璃业务受到俄乌冲突、下游需求低迷的影响,原燃料价格上涨的同时产品降价,净利润同比下降53.3%,毛利率同比下降13.9pct。光伏玻璃业务进展顺利,上半年正式开始出货:公司光伏玻璃采用两种工艺路线,可以分别满足晶硅和薄膜组件的需求,根据中报披露,公司宁夏600t/d压延玻璃产线已于2022Q1正式出货;马来西亚500t/d薄膜组件背板玻璃产线已于2022年Q1投产,预计面板产线将于下半年投产,为公司贡献业绩。

风险提示:疫情超预期恶化,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产品价格表现不及预期。

鼎胜新材中报点评:供需紧张,加速转产电池箔

陈凯丽/苏晨

陈凯丽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金属材料研究员

业绩:8月22日公司发布半年报,22H1归母净利润6.0亿元,同增292%;Q2单季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增254%。业绩接近预增公告上限,略超预期。 

点评:疫情冲击下铝箔盈利仍实现逆势增长。电池铝箔:Q2出货量较Q1环比持平,约2.2万吨左右。此外公司对部分电池箔客户小幅度调涨加工费,吨利润预计达到约6500元。传统铝箔:Q2包装箔出货量约9万吨,环比增长约1万吨。公司包装箔产品出口为主,Q2海外供需格局较好,推动加工费有所提升。此外Q2美元升值较多背景下出口部分吨利润有明显增厚(22H1报表汇兑收益约0.17亿元,由于Q2外销部分直接以较高的美元汇率计入收入,汇率的正向贡献有较多直接体现在收入中,未在汇兑损益中反映),吨平均利润预计达到约2000元。此外空调箔等产品经历去年加工费普涨后对盈利也有部分贡献。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扩产不及预期、铝价波动、汇率波动、股东减持。

博威合金中报点评:板带出货逆势增长,静待新产线放量

陈凯丽/苏晨

陈凯丽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金属材料研究员

业绩:8月22日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70.2%;Q2单季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213%,环比+4.1%; 

点评:新材料:板带出货逆势增长,Q2铜合金吨盈利环比大幅提升。量:22H1公司新材料板块销量8.8万吨,同比-4.5%,其中棒材/线材/板带/精密细丝同比分别-17%/+2%/+21%/-2%。疫情影响下传统产品出货表现一般,板带材实现逆势增长。Q2单季棒线材及细丝产品销量环比Q1持平或略增,板带环比仍实现16%增长,反映下游高端产品需求景气度高企。下半年传统产品需求恢复+高端板带产品继续放量,新材料产品出货迎高弹性。利:22H1新材料板块净利润1.83亿元,同比-9.8%;吨净利润2071元,较21H1的2191元/吨虽略有下降,但Q2单季吨净利润较Q1有明显提升,板带占比持续提升驱动盈利增长。

风险提示:扩产不及预期、下游销售不及预期、铜价波动、汇率波动等。

明泰铝业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能源扩产加码

陈凯丽/苏晨

陈凯丽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金属材料研究员

点评:8月23日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22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29%。Q2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5.0亿元,同比-4%,环比-15%。 

点评:疫情影响上半年出货,下半年预计边际持续改善。22H1公司铝板带箔合计销量59万吨,较公司前期目标有一定差距,一方面系国内疫情对下游需求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欧盟地区的反倾销措施导致公司出口需求有所下降。7月以来公司销量已有明显恢复,下半年旺季即将来临+国内需求进一步复苏背景下预计公司板带箔出货量环比持续改善。Q2铝价快速下行拖累利润,下半年吨利润迎较大弹性。Q1公司单吨板带箔对应归母净利润约2108元,Q2为1611元,较Q1有明显下滑。

风险提示:铝价波动、需求不及预期、项目建设不及预期、汇率波动。

华兰生物中报点评:流感疫苗释放弹性,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

袁维

袁维

医药健康研究中心

医疗首席分析师

业绩:8月22日,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3.49亿元(+82%),实现归母净利润5.83亿元(+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63亿元(+17%)。2022Q2公司实现收入17.09亿元(+157%),实现归母净利润3.49亿元(+7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37%)。

点评:流感疫苗贡献增量,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上半年公司血制品实现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0.7%,疫苗实现收入1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246%,主要系公司今年5 月下旬取得首批流感疫苗批签发,流感疫苗出货早于历史同期。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率67.77%,较去年同期增加7.88%。此外,流感疫苗发货较早带动公司整体销售费用快速增加,由2021H1的6.11%快速提升至25.19%。管理费用率上半年为5.57%,较去年同期减少4.81%,研发费用率为6.36%,较去年同期减少3.2%,明显优化。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疫情反复影响采浆及疫苗接种风险;浆站拓展不及预期等。

奥普特中报点评:新能源业务保持高增长,盈利能力企稳回升

满在朋

满在朋

业绩:8月22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1亿元,同比增长53.29%,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36.46%;其中Q2单季度实现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78.95%,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63.69%,符合预期。

点评:新能源行业收入实现翻倍以上增长,第二成长曲线继续发力。21年公司在新能源行业实现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241.69%,22H1在该领域收入同比增长达132.46%,继续维持高增速。根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院统计,受下游锂电池厂商扩产驱动,中国锂电行业机器视觉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达到56.4亿元,21-25年行业CAGR接近50%,公司作为国内机器视觉头部企业,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厂商,有望持续受益下游高景气。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疫情反复风险、新品研发推广不及预期、董事减持风险。

建业新生活中报点评:利润保持增长,分红比例超预期

杜昊旻/王祎馨

杜昊旻

业绩:2022年8月22日,建业新生活发布业绩公告,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0.1%;实现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11.3%;中期每股派息0.211港元。

点评: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22年收入和利润均低于我们预期,主要因为受到地产行业下行的影响,除基础物业管理业务之外,其余业务收入均有所下滑。其中,社区增值服务、非业主增值服务、生活服务、商业资产管理及咨询服务1H22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5.1%、-13.2%、-48.7%、-9.9%。管理规模稳健增长,基础物管业务抗周期性强。截至2022年6月,公司在管面积和合约面积分别为1.42亿方和2.55亿方,相较2021年底分别增长了625万方和1789万方,对应增速分别为4.6%。截至2022年6月,公司的合约/在管的比例为1.8倍,未来几年在管面积的增长仍较有保障。

风险提示:建业地产销售下滑幅度超预期;外拓不及预期;生活服务开展不及预期。

业绩:8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22H1实现营收52.75亿元,同比+35.47%;归母净利4.53亿元,同比+30.35%。其中22Q2实现营收29.36亿元,同比+46.07%;归母净利2.49亿元,同比+43.00%。 

点评:并购业务提振菜肴收入。22H1鱼糜/肉制品/面米/菜肴分别实现收入16.2/9.7/11.5/13.9亿元,同比+8.3%/-0.1%/+23.9%/+185.3%,单Q2分别同比+15.1%/-0.3%/+30.4%/+232.8%。疫情干扰下小B端为主的火锅料业务有所承压,面米制品受益于家庭端消费的增加,锁鲜装整体增长40%左右;菜肴制品大幅增长,主要系新宏业、新柳伍贡献了小龙虾业务的增量(H1新宏业小龙虾营收6-7亿),同时公司自身也积极发力预制菜肴,预计上半年冻品先生保持翻倍的增长。由于并购新宏业,新增农副产品、休闲食品业务,22H1营收分别为1.3亿元/556万元。

风险提示:新品增长不达预期,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食品安全问题,行业竞争加剧。

复星旅文中报点评:Club Med扭亏,持续关注高端度假弹性释放

叶思嘉/李敬雷

叶思嘉

业绩公司1H22收入64.17亿元/+130.7 %、较1H19 -29.2%,归母净利-1.97亿元/+90.2%;经调整EBITDA 11.95亿元/+311.5%、经调整EBITDA率18.6%。 

点评:最大收入来源度假村及酒店扭亏,主要利润来源旅游目的地因国内疫情下滑。收入端恢复+降本增效带动盈利能力显著恢复,偿债压力可控。公司未来看点:1)Club Med亚太修复及升级扩张,1H21亚太地区营业额较19年同期-73.3%,目前马来西亚、泰国等已放松出入境,国内下半年疫情控制整体向好,预计2H22新开4家度假村,至24年末容纳能力较19年+18%,升级策略+降本增效驱动利润率提升;2)三亚亚特盈利能力修复及二期规划逐步落地;3)太仓、丽江两大复游城项目投入运营及持续爬坡,疫情影响减缓后物业销售加快。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房地产销售不及预期,汇率波动,商誉减值等。

万盛股份中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积极扩张丰富产品矩阵

许隽逸/陈律楼

业绩:万盛股份于2022/8/22发布中报,公司2022年H1实现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44.25%。22Q2实现归母净利1.11亿元,环比下降13.3%。

点评:磷系阻燃剂短期承压,长期发展值得期待:2022年Q2,公司主要终端产品阻燃剂或受疫情影响,下游终端需求较弱,售价环比下降11.18%。2022年上半年公司磷系阻燃剂产销量分别为5.24/5.02万吨,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54/1.42万吨。阻燃剂产销及毛利率或为利润收窄主因。中长期而言,伴随疫情后需求逐渐恢复,全球对阻燃法规的严格实施以及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将持续带动磷系阻燃剂下游市场规模扩张,磷系阻燃剂长期发展值得期待。深耕加码主营业务,持续扩大产业链布局。公司山东项目规划31.93万吨功能性新材料的产能,其中磷系聚氨酯阻燃剂产能7万吨,磷系工程塑料阻燃剂5万吨(均为BDP)。项目建设期18个月,预计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与此同时,公司布局福建中州项目,进军锂离子电解液添加剂和导电新材料,有望进一步丰富公司终端产业链布局。

风险提示:1.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长不及预期2.疫情反复对终端消费节奏及运输产生负面影响3.项目审批及建设进度不及预期4.能耗双控对开工率影响。

石药集团:DPP-4抑制剂达到临床终点糖尿病布局再扩展

赵海春

赵海春

事件2022年8月22日,公司公告,附属公司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的1类新药“普卢格列汀片”(DBPR108片)的两个关键临床试验均达到预设终点,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点评:DBPR108达到关键临床终点,DPP-4抑制剂为销售破四十亿重磅品类。(1)DBPR108片为口服二肽基肽酶-IV(DPP-4)抑制剂,对DPP-4具有高选择性和强抑制性,通过抑制DPP-4,使内源性活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升高,进而增强β细胞和α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并增强葡萄糖对胰升糖素分泌的抑制作用,进而降低血糖水平。(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数从1980年的1.08亿上升至2014年的4.22亿,2019年死亡人数150万;糖尿病患者中,95%以上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 年中国老年人口(≥60 岁)约2.6亿,约 30% 患糖尿病,近8000万老人受糖尿病困扰。(3)公司在中国开展了两项III期临床试验(DBPR108片单药III期试验、DBPR108片联合二甲双胍III期试验),共入组约1000例2型糖尿病受试者,主要疗效终点为第24周末HbA1c较基线变化;两组结果显示,DBPR108片组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其中,单药组显示不劣于阳性药磷酸西格列汀片组。并且安全性与西格列汀组和安慰剂组相似。(4)国内已上市DPP-4抑制剂有西格列汀、维格列汀、阿格列汀和利格列汀等;根据公告,2021年中国销售额超40亿元,同比增长约25%。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新品销售不达预期、集采等政策影响盈利能力的风险。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LPR 地产 国金 信号 玻璃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4 奥浦迈 688293 80.2
  • 08-24 天铭科技 836270 18.96
  • 08-24 新巨丰 301296 18.19
  • 08-24 聚胶股份 301283 52.69
  • 08-23 联迪信息 839790 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