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接上期)
Q:基于海风未来的发展趋势,海缆风机会有什么变化?目前柔性直流产品各家的竞争情况如何?
A:大型化、轻量化、模块化肯定是趋势,大型化可以降低设备投资和建安成本,轻量化可以降低安装成本,还可以降低机组载荷提高寿命,模块化可以提高产品平台的适应性,减少定制化成本,相当于在面临不同资源禀赋的场景下提供风机,不用每次都进行全新的定制开发,直接采用类似搭积木的方式制造适用的机型,还可以降低运维成本,检测实施维修方便。
在传统的3种技术路线中,直驱技术受发电体积重量和成本的限制不太适合大型化要求,双馈技术由于受到齿轮箱的限制单机功率也不容易做大,因此随着大型化的趋势半直驱技术将会成为主流,目前明阳智能和金风科技做的比较好。
海上风电随着近海资源开发完善,未来将走向深远海。我国50-100m水深开发的潜力在2000GW,但是目前漂浮式风机处于示范阶段,即重点还在验证技术可行性;而且技术可行不代表商业可行,因为漂浮式的开发成本在4万元/kw左右,预计实现平价的时间在2030年。目前开展漂浮式技术的有三峡新能源、中国海装、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等。
随着风电场走向深远海以及大规模集中连片开发,柔性直流将会是一个趋势,因为其损耗比较小。长距离海缆连续加工也是一个趋势,比如25km、30km的海缆都是整段制造中间没有接头。因为海缆在水下运行技术要求很高,如果有接头后续容易出现故障,而海缆的维修是非常麻烦的。
此外,智能水下机器人的运维也将会是一个趋势,因为目前海缆的运维还是采用拖鱼和人工下潜的方式,效率精度都不高且成本很高。柔性直流的难点主要是在控制算法、大功率技术以及其他需要的电力电子技术和电力输配电控制技术,但这些技术基本上目前都已经突破,也就是说技术可实现但造价很贵。
Q:目前海风供应链紧张程度如何?未来海缆、海工、风机、塔筒供求关系大致是怎样的?
A:目前施工环节还比较紧张,安装供不应求,风机、塔筒国家供给能力很强,海缆集中度比较高,头部企业就那几家。
Q:海洋工程产能能否满足“十四五”期间的安装?
A:从2021年数据看6到8GW是上限,可能无法支撑“十四五”规划落地。但是需求创造供给,在有大量需求的情况下,海工船产能是逐步扩张的过程,明后年的安装能力可能持续提升。
近期国家能源局发了一个文件,要求各个能源企业按月上报项目进展,也就是说根据国家要求按照既定的节奏在开工2年之内要完成并网。而以业主的角度来说会有延期的动力,这就是双方博弈的一个过程;但是项目一旦上马之后也不敢延迟太久,毕竟有利息成本并且节点也是对业主有考核的。
至于平价如何实现,就去年年底的情况来看,国补一旦退出主机厂马上降价30%,可能这样的降幅风机厂不盈利,但却是一种战略上的市占率考虑。风电平价的过程会比较痛苦,每个环节都要压缩,也必然有一些项目没办法平价,但是都在想办法比如碳资产交易、绿色低息贷款等进行弥补。
以广东为例,中广核的基本盘是海上风电,在一个项目拿到批文两年之内就要开工;拿到批文的时候给出开工承诺,如果一直拖着会收回开发权,这对企业的声誉等各方面都是不利的,目前尚未开工的体量项目比较少。
Q:海风产业链中哪个环节的盈利改善空间和竞争格局更好?
A:在国补退出的情况下产业链利润会被压缩,被压缩比较少的就是相对好的,海缆的利润空间比其他环节更好些。整机制造企业虽然价格现在已经到4000元/kw,后面可能还会往下降,因为海上风机的价格一般情况下是陆机的两倍,陆机的价格现在已经到1800元/kw,所以海上风机可能还会往下降。海缆的技术壁垒比较高有技术溢价,运营商环节2022年开工的项目压力比较大,所以比拼运营商的是实力比如上网消纳的能力,有些运营商有电网公司入股这方面是优势。
Q:展望一下国内几个主流风机厂商未来的竞争格局?
A: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远景能源、上海电气(维权)这几家头部企业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但是从去年平价项目招标的情况看异军突起的是中国海装,3个平价项目中标2个且价格能到3800多元/kw,因为中国海装是中船子公司,公有制企业的资金实力和逆周期调节能力更强一些,出于市场战略考虑,后续可能还会有所表现。中国企业目前也在走出去,与一些国际巨头相比价格还是有优势的,因此看好风机厂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再从技术门槛看,海风肯定是大于陆风,因为需要防腐等技术。
Q:今明两年海上风电可能会出现装机下滑,而海缆和塔筒企业的扩产较多还有新进入者,会不会出现阶段性的供给过剩?
A:就目前趋势看开工建设的节奏并没有放缓,有可能会是盈利不及预期,应该不存在库存积压的情况。
Q:除了海缆之外,盈利好的风电企业是零部件还是主机企业?整机企业是不是略差一点?
A:可以实现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的企业是比较好的,因为零部件的利润率和整机的利润率不一样,有可能整机的利润被压缩之后还是好于零部件,除非是独有的国产化零部件。
Q:最近有新的海缆玩家进入,比如起帆电缆这样的公司有拿到下游客户的订单吗?这个环节进入的资质是什么?
A:进入的资质壁垒一般招标的时候需要业绩证明,这对于新进入者是不利的。起帆电缆拿到哪些订单不知道,但格局估计很难被打乱,龙头企业的优势是很明显的。
Q:安装环节的竞争格局呢?安装船上下游格局情况如何?
A:海风需要两类船,一是打桩船,二是吊装船,看海上风电目前的格局低端的船(执行普通施工任务)是足够的,但执行大型风机的船(8-10mw以上)是不够的。
2021年8月数据显示,国内风电安装船不到50艘,其中20艘能够安装6-7MW的机组,只有11艘能够安装8MW以上的机组、2艘安装10MW以上的机组,海缆铺设船14艘。在这种趋势下利好高端大功率安装船,但是由于大功率安装船是资金密集型投资,投资造价在20亿元级别,寿命也就20多年。
目前虽然产能有所扩张,但没有想象中的厉害,原因在于前几年油气行业景气的时候,部分船东投巨资开发了很多钻井平台等海工设施,但随着后来油气价格的暴跌以及“三桶油”不再开发油气田,这些船就闲置下来,因此都是现有船的改造,新建船没有那么多。未来要扩建高端海工船,造船厂是最核心的环节,因为造船技术难度不高,不会有卡脖子的技术难点。
Q:海工施工打桩高峰会是在什么时间段?
A:2022年1季度预计会出现打桩施工的高峰期,因为打桩是最早的工序,塔筒的树立和吊装可能出现在2-3季度。
Q:作为业主方如何看待双馈机型在海风的使用?
A:双馈技术有齿轮箱的制约不好做大,随着深远海及大型化的趋势长期看是利空,双馈机型短期价格便宜些,按照现在5-6MW的机组是有一定优势。业主不会强制指定技术路线,只需要满足要求即可,另一个考量就是价格。
Q:海上风机是不是双馈有成本优势?
A:目前主流的海上风机单机在运营的最大容量也就5.5MW,还没到8-10MW的机型,因此双馈还是有一定成本优势,但往后大型化的双馈可能不会有技术优势。目前平价后已经有7-8MW的机型中标,业主关心技术类型带来的效果:可靠性是否更高,故障率是否更低,可利用的风速下限是否更低。
双馈技术和直驱技术优势互补,双馈型机组转速快,但维修量大;直驱型机组发电机转速低,叶轮直径大,可靠性高,但制造和运输有一定难度;半直驱型机组则综合了前两者的优势,在满足传动和载荷设计的同时,结构紧凑,重量轻。目前因双馈技术较为成熟,使用时间长且成本低,仍是业内主要选择。
Q:风电产业链的出口情况介绍一下?哪些环节在国际上具备一定竞争力?
A:目前来说整机厂商比较好,明阳智能、金风科技在欧洲都有订单,但是全球市占率还是比不过通用、西门子等巨头。目前出口的可能都是一些海外的初期示范项目,明阳智能已经在欧洲建厂,但具体产能是多少不清楚。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