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研究】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投资价值分析:金融科技深度融合,聚焦行业龙头标的

【国金研究】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投资价值分析:金融科技深度融合,聚焦行业龙头标的
2021年07月05日 08:42 国金证券研究所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国金研究】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投资价值分析:金融科技深度融合,聚焦行业龙头标的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金融产品中心

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认购代码:516103,交易代码516100)是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即将发行的一只 ETF 指数基金。基金类型为被动式投资的股票型指数基金,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使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徐猛先生。

一、金融科技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政策红利凸显,“十四五”规划助力金融科技长足发展。2019年《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2020年《关于加强科技金融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科技金融发展指标》以及在“十四五”规划主线下,给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带来了更多政策红利,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为金融服务带来了新机遇。

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四大核心技术驱动金融科技产业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产业生态日渐完善,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整体而言市场空间广阔。区块链应用渗透到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在产品溯源、数据流通、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形成场景化示范应用。国内公有云市场规模逐年攀升,云计算渗透率持续上升,将有效带动云计算产业链景气度持续向好。新基建的推进将加速人工智能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进一步赋能人工智能全面产业化,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二、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特征分析

聚焦金融科技领域,加权平均市值呈现大盘风格。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成分股的市值(总市值)以100亿以下为主,结合成分股的权重来看,大市值股票的权重较高,因此指数成分股加权平均市值呈现大盘风格。

覆盖金融科技细分赛道,具备高成长性。从成分股所属领域来看,中证金融科技指数聚焦于金融科技板块中的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赛道以及数字货币、三方支付、智能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等应用领域,较全面的覆盖了金融科技板块的细分行业。成长性方面,前十大重仓股近几年净利润同比增速显著,成分股及指数整体显示出高成长性。

高研发投入,成长驱动力强。中证金融科技指数具有典型的科技属性,从公司的研发支出总额占营收比来看,近几年一直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增长,研发支出占比在相关行业指数以及主流宽基中表现突出。指数在研发领域持续和较高的投入保证了成分股在其行业内的技术优势和持续成长能力。

估值低于历史中位数。从指数估值来看,中证金融科技指数的估值随着成分股价格的变动在经历了去年的快速上涨之后下跌回调,截止 2021 年 6月 25 日,指数的 PE(TTM) 为56 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历史估值的43.72%分位数,位于历史中位数以下位置。

高弹性,强进攻。从历史表现来看,中证金融科技指数今年以来、近3年、基日以来区间收益对比计算机(申万)指数和中证全指区间收益优势显著,波动率相对较高,年化夏普比率表现突出,收益风险性价比较高。同时,我们统计了基日以来市场上涨期间部分主流宽基以及行业指数的收益率,与同期市场指数相比,中证金融科技指数表现出更高的弹性与进攻性。

风险提示:疫情超预期等带来的股票市场大幅波动风险,或将影响基金收益。

一、金融科技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相关的应用领域有支付清算、网络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

2020年疫情以来,线下营销活动广受影响,这极大的推进了金融行业各项业务线上化发展的路程,银行、券商、保险纷纷开启了全流程线上服务改革。我国正处于科技快速发展的阶段,叠加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家网络安全需要的强化,金融科技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政策红利凸显,“十四五”规划助力金融科技长足发展

2019年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强调强化金融科技合力应用,需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库、身份认证体系五个方面突破,探索新兴技木在金融领域安全应用,加快扭转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受制于人的局面,全面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2020年《关于加强科技金融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完善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金融政策,进一步推动科技和金融深度结合。同年《科技金融发展指标》中强调优化金融科技战略部署、强化金融科技合理应用,赋能金融科技提质增效、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等。而在“十四五”规划主线下,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给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带来了更多政策红利。技术创新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为金融服务带来了新机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培育壮大,金融科技赋能效应将得到进一步凸显,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2.四大核心技术驱动金融科技产业加快发展

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市场空间广阔

大数据主要来源于伴随着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不断发展,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而不断产生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应用是基于对海量数据的汇聚与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成为驱动商业模式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力量,数据资产价值逐渐显现。围绕大数据产业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大数据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产业生态日渐完善,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整体而言市场空间广阔。

政策助力区块链发展,应用场景落地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在国际汇兑、信用证、股权登记和证券交易所等金融领域有着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我国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2021年06月0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初具规模。区块链应用渗透到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在产品溯源、数据流通、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培育一批知名产品,形成场景化示范应用。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打造3-5个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到2030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企业和产业集群,产业生态体系趋于完善。近期,全国首个“ 区块链+ 数字人民币” 应用场景落地,实现了雄安新区首笔“ 链上” 数字人民币工资代发。

公有云市场规模攀升,云计算产业链景气度向好

2021年5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将构建国家算力网络,赋能数据中心发展。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国内公有云市场规模逐年攀升,预计到2021年末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1340.4亿元,云计算渗透率的持续上升,将有效带动云计算产业链景气度持续向好,IDC 和光模块下游需求提升,以及行业内龙头公司业绩上行。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扩展,高研发属性突出

以5G、大数据、云计算等代表的新兴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善了人工智能的技术生态。新基建的推进将加速人工智能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进一步赋能人工智能全面产业化,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人工智能板块的高研发属性突出,根据万得数据显示人工智能板块共37家上市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截至2020年末,研发人员数量达到70466人。板块平均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基本在15%以上,截至2020年末,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大于20%的有8家。

3.科技赋能金融产业链,行业前景广阔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科技产业未来市场主体将不断丰富,技术业务的融合程度也将不断加深,主要体现在支付清算、融资、财富管理以及信息技术服务四个方面。

一、支付清算业务,如支付宝、微信支付、广电运通、PayPal等,通过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构建场景化支付服务,网络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迅速。2021年6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强调了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并非竞争关系。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仍然需要第三方支付机构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预见未来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对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融资业务,如陆金所、金融壹帐通、蚂蚁集团等。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构建企业融资平台,为社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金融科技促进了互联网融资渠道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对于信贷风险的把控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三、财富管理类,如东方财富同花顺大智慧、老虎证券等,通过互联网线上业务积累的客户流量,助力其财富管理、智能投顾业务。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财富总量的上升,权益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日渐加强,各大金融机构亦在积极布局财富管理领域,智能投顾、精准营销、智能预警等方向的金融科技运用越来越深入,极大的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四、信息技术服务类,如恒生电子、京东数科、长亮科技中科软等。其业务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政协等进行信息系统的搭建。近年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极大的提高了办公、交易的效率以及安全性,而金融业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已是大势所趋,相关投入规模有望可持续增长。

二、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特征分析

1.指数编制:聚焦金融科技领域

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930986.CSI)的样本股取自中证全指样本股中活跃度前80%的股票中与服务与金融科技主题相关的上市公司,相关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支付清算、网络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以及其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参与金融产品与服务价值链的公司,从而反映该领域的A股的整体表现。

2.规模风格:小市值股票居多,加权平均市值呈现大盘风格

从成分股的规模风格来看,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成分股的市值(总市值)以100亿以下为主,共24只,数量占比达到58.54%;市值处于100亿-300亿之间的个股共12只,占比29.27%;300亿-500亿之间的个股共2只,占比4.88%;500亿以上的成分股共3只,其中千亿市值个股有1 只(东方财富)。从成分股的流通市值来看,100亿以下的小市值占据主要持仓,共33只,数量占比80.49%。

结合成分股的权重来看,大市值股票的权重较高,因此指数成分股加权平均总市值达 672.17 亿元,加权平均自由流通市值为 474.4 亿元,呈现大盘风格。

3.行业布局:重仓计算机软件和产业互联网

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聚焦于科技、金融领域,从申万一级行业分布来看,基于个股权重计算,中证金融科技指数成分股主要分布于计算机行业,占比约达到77%;非银金融行业次之,权重占比约19%;此外,传媒和通信行业分别占比3%和1% 。

进一步从中信二级细分行业分布来看,计算机软件为主要占比,权重约45%;其次为产业物联网,占比约31%;计算机设备占比约11%;此外,云服务、新兴金融服务、通信设备制造等多领域有少量配置。

4.成分股:覆盖金融科技细分赛道,具备高成长性

从成分股集中度来看,前五重仓股集中度达39.88%,前十重仓股集中度约为53.82%,占整体仓位一半以上,呈现出较高集中度的特点。从成分股所属领域来看,中证金融科技指数聚焦于金融科技板块中的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赛道以及数字货币、三方支付、智能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等应用领域,较全面的覆盖了金融科技板块的细分行业。经统计,成分股(单只股票可能所属多个概念板块)所属板块以区块链、数字货币、三方支付、智能财富管理为主,同时涵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其中属于区块链概念的个股约23只,包含数字货币概念的成分股约19只。

前十大重仓股中包含产业互联网行业的东方财富、同花顺、大智慧;计算机软件的恒生电子、润和软件、长亮科技、金证股份;计算机设备中的广电运通、新大陆;以及新兴金融服务拉卡拉。成长性方面,前十大重仓股近几年净利润同比增速显著,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值达126%。同时,与主流宽基指数相比,从中证金融科技指数整体来看,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速达250%,远超其他指数, 2021 年、2022年、2023年的预测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0.98%、15.46%、21.46%,指数整体显示出高成长性。

东方财富: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综合运营商,公司集各端平台为一体,以“东方财富网”为核心,向广大用户提供产品服务,总体用户数量庞大,用户黏性方面也处市场领先地位,拥有强大竞争力。其零售经纪业务依靠海量流量、低佣金率和低成本模式,过去几年市占率稳步提升,随着居民权益类配置需求的增加,公司经纪业务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此外其基金代销业务近年来快速发展,佣金收入占比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续增长,2016-2018年营收和净利润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5.2%和15.9%,2020年公司总营业收入82.39亿元,同比增长94.69%,2021Q1总营业收入28.90亿元,同比增长71.12%。

恒生电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金融软件和网络服务供应商,经过25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资本市场IT行业龙头,其证券核心交易系统、资产管理系统长期保持较高市占率。公司聚焦于财富资产管理,致力于为各金融机构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也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便利的财富管理工具。产品覆盖金融全产业链,其证券核心交易系统、资产管理系统长期保持较高市占率。恒生UF2.0是目前证券业应用最广泛的交易系统。恒生还研发了OPLUS 投资管理平台、BPOX投资服务系统、CBS 私募综合管理平台,其中O32是资管机构应用最广泛的投资管理系统,超过80%的公募使用。新一代产品 UF3.0、O45 等正在推广中。2020年公司总营业收入41.73亿元,同比增长7.77%,2021Q1总营业收入7.51亿元,同比增长46.27%。

同花顺:是国内第一家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上市公司,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也是业内唯一一家国家信息化试点工程单位,公司在业内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产品及服务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主要客户涵盖金融市场的各层次参与主体。公司在现有的业务、技术、用户、数据等基础及优势上,正在开发人工智能投资机器人和互联网投顾业务。公司流量变现渠道丰富驱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长。2020年公司总营业收入28.44亿元,同比增长63.23%,2021Q1总营业收入5.30亿元,同比增长37.95%。

广电运通:公司是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应用龙头企业,在智能终端、运营服务及大数据解决方案处于市场领先地位,是国内最大的金融智能自助设备供应商和服务商、中外金融机构AI转型的助力者。公司连续13年居国内金融机具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从国内银行ATM市场起步,自主研发钞票识别核心技术,伴随开拓海外市场,扩展各项业务,先已在财政、金融服务、金融信创板块都有了突破,其中刷脸金融自助终端市场占有率超过20%。公司2020年营业总收入64.11亿元,同比去年下跌1.32%,2021Q1营业总收入12.68亿元,同比增长11.05%。

润和软件:公司建立了完整的自主研发交付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是中国领先的平台运营商、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横跨金融科技、物联网两大领域,以国产化、数字化为核心,向国内外客户提供从芯片、硬件、底层软件到应用平台的综合解决方案与优质科技服务。业务遍及中国、日本、东南亚、北美等区域。公司的智慧能源信息化业务在实现专业交付的基础上引入EC-loT开放式物联网平台架构,深度融合研发,成功开发了“智能配电物联网”平台,提升了公司在智慧能源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的技术资源丰富,技术人员在公司占比93%,高级及以上工程师占比37%,拥有超过10年的项目实施经验,累计成功实施1500+项目。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16.93%,2021年Q1营业总收入6.62亿元,同比增长28.96%。

5.研发投入: 高研发投入,成长驱动力强

中证金融科技指数具有典型的科技属性,考虑到研发和创新是科技企业成长的驱动内核,从公司的研发支出总额占营收比来看,中证金融科技指数中的相关公司除了2020年考虑受疫情影响研发费用同比增长有所下降以外,近几年一直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增长,2021年一季度研发支出总额占营收比例达 15.33%。

从横向比较来看,2020年中证金融科技指数的研发支出占比在相关行业指数中位居前列:中证金融科技指数(研发支出占营收比:12.95%)、计算机(申万)(12.82%)、全指信息(10.13%);和主流宽基指数相比,其研发优势突出:沪深 300(5.47%)、中证 500(4.83%)、创业板指 (7.32%)。中证金融科技指数在研发领域持续和较高的投入保证了成分股在其行业内的技术优势和持续成长能力。

6.估值:低于历史中位数

从日换手率来看,中证金融科技指数的日换手率整体上远高于沪深 300 和 中证 500 指数,其成分股多数为计算机行业中市场关注度高,交易活跃的股票,因此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从指数估值来看,中证金融科技指数的估值随着成分股价格的变动在经历了去年的快速上涨之后大幅回落,截止 2021 年 6月 25 日,指数的 PE(TTM) 为 56 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2017年6月23日)历史估值的43.72%分位数,位于历史中位数以下位置,风险相对较低。与此同时,比较同期的中证全指、沪深300指数、全指信息,中证金融科技指数的估值分位点处于较低位。

7.高弹性,强进攻

指数基金以高透明、高弹性特征成为资金进行长期战略资产配置或者阶段 捕捉市场上行机会选择的工具。从历史表现来看,自2017年 6月 22 日以来,截止 2021年6 月 25 日,累计上涨约32%,超出同期中证全指、中证 500、全指信息、计算机(申万)指数。

从区间表现来看,截止 2021 年6月 25 日,中证金融科技指数今年以来、近3年、基日以来区间收益分别为6.56%、57.52%以及131.12%,对比计算机(申万)指数和中证全指区间收益优势显著。从波动率来看,多个统计区间,中证金融科技指数波动率高于计算机(申万)指数以及中证全指。从风险调整收益来看,中证金融科技指数今年以来、近3年以及基日以来的年化夏普比率表现突出。

我们统计了基日以来市场上涨期间部分主流宽基以及行业指数的收益率,与同期市场指数相比,中证金融科技指数表现出更高的弹性与进攻性。当市场处于上涨行情时,中证金融科技指数由于其高弹性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是把握趋势机会,增厚投资收益的指数工具。

三、华夏中证金融科技ETF产品信息

1.基金信息

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简称“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认购代码:516103,交易代码:516100)是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即将发行的一只 ETF 指数基金。基金类型为被动式投资的股票型指数基金,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使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徐猛先生。

2.管理人信息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4月9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首批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华夏基金定位于综合性、全能化的资产管理公司,服务范围覆盖多个资产类别、行业和地区,构建了以公募基金和机构业务为核心,涵盖华夏香港、华夏资本、华夏财富的多元化资产管理平台。

华夏基金:ETF 管理规模位居行业第一,连续五年斩获金牛奖

截止2021年6月30日,华夏基金管理的非货币型ETF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管理规模位居行业第一,占境内全部非货币型ETF规模的20%以上,产品覆盖宽基指数、行业主题、跨境型以及另类投资等多个领域,行业龙头优势地位显著。

在ETF基金管理方面,经过近17年的实战,华夏基金管理能力获海内外机构认可,2015-2019连续五年获得中国证券报颁发的“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2010-2017年连续8次荣获全球ETF行业权威网站EXCHANGETRADEDFUNDS.COM颁发的亚太区“最受认可ETF品牌”奖,2018-2019年度荣获“中国最佳ETF管理人”(ASIA ASSET MANAGEMENT)。

基金经理徐猛:8年实战,经验丰富

基金经理徐猛,清华大学工学硕士。2006年2月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3年开始管理基金,至今具有8年以上基金管理经验,徐猛历任管理21只基金,在管基金18只,总规模为830.78亿元,其中华夏中小企业100ETF于2018年分别获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颁发的“一年期指数型金牛基金”、“一年期开放式指数型金牛基金”和“一年期指数型金基金奖”。

今天,请您“星标”,全新阅读体验,置顶为您带来每日推送,亦或研值大餐,热点梳理,产业链藏宝图,月度资产配置,让您紧跟市场热点,发现公司动态、行业变化,深入浅出获得定制化资讯。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7 青达环保 688501 --
  • 07-06 中熔电气 301031 26.78
  • 07-06 华蓝集团 301027 11.45
  • 07-06 浩通科技 301026 18.03
  • 07-05 倍轻松 688793 27.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