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明明:再融资缓释风险 专项债蓄势待发

中信证券明明:再融资缓释风险 专项债蓄势待发
2021年03月09日 16:41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原标题:【地方债2021年2月跟踪报告】再融资缓释风险,专项债蓄势待发

  来源:CITICS债券研究

  丨明明债券研究团队

  核心观点

  2021年前2月地方债仅发行再融资债券,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3.65万亿,较去年减少1000亿,但相比2019年增加1.5万亿规模,考虑到2020年是个特殊年份,专项债的增量仍是积极财政的重要抓手。对于市场而言,预计3、4月份地方债将迎来供给高峰。

  赤字率下调至3.2%,抗疫特别国债不再发行。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随着疫情防范常态化,疫情冲击减弱,2021年赤字率下调至3.2%,较去年的3.6%下降。抗疫特别国债不再发行。财政规模仍主要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压减非急需刚性支出,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长7.8%,高于去年。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政支持

  2021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3.65万亿。由于当前情况下我国面临的不单是流动性问题,而是经济动能非受迫性减弱以及融资结构性分层,仅靠释放流动性难解根本,为了标本兼治,保持地方债供给同样是缓释阶段风险同时维稳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今年拟安排专项债3.65万亿,相较去年3.75万亿小幅下降1000亿,然而相较2019年则稳步上升1.5万亿。同时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扩大使用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100亿。保持专项债规模将有效缓解地方财力缺口问题,继续对基建以及民生等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2021年地方债全年发行节奏预计继续提前,二季度占更多比例。我们梳理了2015年到2020年每月的地方债发行规模占全年比例,并计算出历年发行节奏的平均值。往年地方债发行节奏集中在6-8月份。今年1-2月份无新增地方债发行,两会安排3.65万亿新增专项债发行,预计2021年地方债发行将会继续前置,4-6月或成发行高峰。预计仍将在9月底前发完。

  受节假日以及供给影响,二月地方债成交规模有明显下降。以往地方债的成交额占全部债券成交额的比重约5%,成交额爬升缓慢,从2018年7月溢价改善以来成交额增加幅度明显提升,在2019年3月达到新高,月成交量过万亿,之后随着资金利率回调成交量再次回落至万亿以下。2020年3月,地方债成交量大幅上升,在2019年3月后再次突破万亿,至7月地方债成交量达到1.69万亿元,为2015年以来最高值。受到一级市场发行量下降影响,2021年2月各类债券成交量都有下降。地方债成交量回落,仅为3013亿元。

  风险因素:货币政策未及时对冲地方债供给风险,资金市场利率上行,资金传导不畅导致再融资难度加大等。

  正文

  地方债最新发行情况跟踪

  地方债政策跟踪: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赤字率下调至3.2%,抗疫特别国债不再发行。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随着疫情防范常态化,疫情冲击减弱,2021年赤字率下调至3.2%,较去年的3.6%下降。抗疫特别国债不再发行。财政规模仍主要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压减非急需刚性支出,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长7.8%,高于去年。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政支持。

  2021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3.65万亿。由于当前情况下我国面临的不单是流动性问题,而是经济动能非受迫性减弱以及融资结构性分层,仅靠释放流动性难解根本,为了标本兼治,保持地方债供给同样是缓释阶段风险同时维稳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今年拟安排专项债3.65万亿,相较去年3.75万亿小幅下降1000亿,然而相较2019年则稳步上升1.5万亿。同时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扩大使用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100亿。保持专项债规模将有效缓解地方财力缺口问题,继续对基建增速、民生领域和经济的拉动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预计二季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将发力

  2021年地方债全年发行将较去年集中,二季度新增债券将发力。2020年地方债1月就开始大规模发行,且5月份单月发行超一万亿。2021年前两个月无新增地方债发行,且再融资发行规模也较小。预计3月份和二季度地方债新增债券发行将有大幅度增加,今年地方债全年发行预计较去年将更加集中。

  地方债发行节奏前瞻

  地方债2021年全年发行节奏预测

  2021年地方债全年发行节奏预计继续提前,二季度占更多比例。我们梳理了2015年到2020年每月的地方债发行占全年比例,并计算出历年发行节奏的平均值。往年地方债发行节奏集中在6-8月份。今年1-2月份无新增地方债发行,两会安排3.65万亿新增专项债发行,预计2021年地方债发行将会继续前置,4-6月或成发行高峰。预计仍将在9月底前发完。

  2021年新增专项债规模为3.65万亿。由于当前情况下我国面临的不单是流动性问题,而是经济动能非受迫性减弱以及融资结构性分层,仅靠释放流动性难解根本,为了标本兼治,保持地方债供给同样是缓释阶段风险同时维稳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今年拟安排专项债3.65万亿,相较去年3.75万亿小幅下降1000亿,同时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扩大使用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100亿。保持专项债规模将有效缓解地方财力缺口问题,继续对基建增速、民生领域和经济的拉动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地方政府债的配置优势

  二月地方债成交量明显下跌

  受节假日以及供给影响,二月地方债成交规模有明显下降。以往地方债的成交额占全部债券成交额的比重约5%,成交额爬升缓慢,从2018年7月溢价改善以来成交额增加幅度明显提升,在2019年3月达到新高,月成交量过万亿,之后随着资金利率回调成交量再次回落至万亿以下。2020年3月,地方债成交量大幅上升,在2019年3月后再次突破万亿,至7月地方债成交量达到1.69万亿元,为2015年以来最高值。受到一级市场发行量下降影响,2021年2月各类债券成交量都有下降。地方债成交量回落,仅为3013亿元。

  地方债基金从2017年开始就有发行,但规模较小。2017年6月银华基金曾经发行5年期和10年期的地方债基金共4只,基金规模均不足1亿,年化收益10年期地方债C达到5.58%。在政策鼓励和地方债额度大幅增加的背景下,为积极促进地方债投资便利性,基金公司也开始发力地方债ETF发行。2020年以来,地方债ETF的发行和获批如火如荼。截至10月底,已成功发行3只地方债券ETF,共35.23亿元。

  地方债ETF的布局进一步彰显了地方债逐步市场化带来的配置价值。地方债交易性开放式基金(简称“地方债ETF”)是以地方债指数成分券为主要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中全部或部分成分券构造投资组合,以跟踪指数收益率为目标的交易性开放式基金。地方债以ETF为载体,在具有地方债信用风险低、免税和资本占用低的优势的同时,可以发挥ETF的优势,即提高交易便捷度、信息透明度和进一步增强流动性,盘活存量债券,同时降低地方债发债成本,对于投资者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地方债的规模效应加上流动性的逐步增强,预计未来围绕地方债的一揽子产品将更加多元化。

  风险因素

  货币政策未及时对冲地方债供给风险,资金市场利率上行,资金传导不畅导致再融资难度加大等。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赵思远

地方债 流动性 债券 成交量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10 长龄液压 605389 39.4
  • 03-10 爱科科技 688092 19.11
  • 03-10 同力日升 605286 15.08
  • 03-09 楚天龙 003040 4.62
  • 03-09 震裕科技 300953 28.7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