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连板的国资系“芯片Chiplet概念龙头股”大港股份:我不是,我没有,你们炒股不长眼的吗?!
来源:市值风云
副董事长代持股份质押违约的故事也很精彩,快来吃瓜!
这段时间,A股半导体板块甚是火热。
从市值风云APP的吾股板块涨跌幅排名来看,近一月涨跌幅前3均被半导体板块包揽,而且涨幅均超过20%。其中就包括因涉及市场爆红的Chiplet概念的集成电路封测板块。
(来源:市值风云APP,截至2022.8.10)
吾股独家的板块分类中,与集成电路封测板块关联度为高和中的公司共8家。
(来源:市值风云APP)
从这8家公司的市值和业绩数据对应关系基本成正比,如长电科技(600584.SH)市值最高,营收利润也是最高。
但涨跌幅却好像呈相反走势。如长电科技近一月涨跌幅仅15%,大大低于集成电路封测板块的26.5%涨幅。
而业绩排名相对靠后的大港股份(002077.SZ)(下称公司),涨幅却达到139%,拔得头筹。
(来源:市值风云APP,截至2022.8.12)
事实上,大港股份从8月2日至8月11日,已录得8连板,而且从7月21日至8月11日的16个交易日里共获得12板,硬生生被拱成了“Chiplet概念龙头股”,成为市场最靓的崽之一。
(来源:市值风云APP,截至2022.8.12)
最可笑的是:大港股份却是集成电路板块中与Chiplet概念最不相关的一只股票。
公司也在8月9日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说明了,其封装加工业务主要涉及CIS芯片和滤波器芯片晶圆级封装服务,并不涉及Chiplet相关业务。
但这并不能抵挡市场的热情,直至8月12日,公司股票才停止涨停,当天收跌6.68%,没错,就是这么搞笑!
(来源:市值风云APP,截至2022.8.12)
到底啥是Chiplet概念
事实上,Chiplet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
随着芯片制程的不断演进,硅的工艺发展趋近于其物理瓶颈,晶体管再变小的设计实现难度更高,流程更加复杂,芯片全流程设计成本大幅增加。
但是算力和存储的需求爆发,传统方式推进芯片性能很难维持产业的持续发展,行业进入后摩尔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Chiplet模式应运而生。
该技术是将一个功能丰富且面积较大的芯片裸片拆分成多个芯粒,这些预先生产好的、能实现特定功能的芯粒组合在一起,通过先进封装的形式被集成封装在一起即可组成一个系统芯片。
目前来看,Chiplet模式是一种可以延缓摩尔定律失效、放缓工艺进程时间、支撑半导体产业继续发展的有效方案。
(来源:网略)
而且Chiplet模式有提高制造良率、降低设计及制造成本的优势。
(来源:网略)
目前很多大型芯片公司都有基于Chiplet的产品问世,但是绝大部分的互联标准是自己定义的私有协议,也就是最多只能自家产品互连,不同厂家的Chiplet芯粒是不能通信和组合的。
因此,今年3月,英特尔、AMD、ARM、高通、台积电等芯片巨头厂商与Google云、Meta、微软等科技巨头共同成立了Chiplet标准联盟“UCIE”,旨在定义一个开放的、可互操作的标准,用于将多个Chiplet通过先进封装的形式组合到一个封装中。
在理想情况下,UCIE标准将允许芯片制造商混合和匹配使用不同制造工艺技术的芯片,并由不同公司制造成内置在单个封装内的产品。
UCIE的发布,也意味着Chiplet向更多应用场景迈出了一大步。
目前,国内企业芯原股份-U(688521.SH)和长电科技已经加入UCIE联盟,大客户为ADM的通富微电(002156.SZ)已经大规模封测Chiplet产品,华天科技(002185.SZ)也称已经掌握Chiplet相关技术。
因此此次芯片股的狂欢中,封测板块也没有落下。
But,作为地方国资委控制的大港股份,非常实诚,直接表示了自己未涉及Chiplet业务,也没有说“未来会向Chiplet技术发展”之类虚头巴脑的话。
业绩到底如何?
大港股份目前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和园区环保服务。
2016年至今公司业绩波动较大,其中2018年和2019年分别亏损5.70亿和4.75亿,主要是由集成电路封装业务的亏损造成的。
2019年起,公司营收规模大幅下降主要是出售了业绩拉跨的子公司艾科半导体导致的,此后的2020年和2021年公司利润由负转正,分别达到0.98亿和1.36亿,并达到历史最优水平。
但是,根据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在0.4-0.48亿之间,同比下滑50%左右。主要原因为孙公司苏州科阳受客户及供应链所在地疫情的综合影响,经营业绩出现较大下滑,可谓一波三折。
公司集成电路业务是从2016年收购艾科半导体开始做起的,艾科半导体及其子公司上海旻艾主要从事集成电路测试业务,2019年公司又收购了从事集成电路封装的苏州科阳,形成了封测一体化产业链。
艾科半导体集成电路业务投资规模最大,但由于位于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尚未形成的江苏镇江,对业绩有一定负面影响,因此2019年9月公司通过对上海旻艾增资及由艾科半导体向上海旻艾转让设备的方式,将部分测试产能向上海产业集聚地转移,同时出售了艾科半导体的全部股权。
因此,目前公司业务主要由苏州科阳的封装业务和上海旻艾的测试业务组成,那么这几块收购的资产业绩如何呢?
(一)艾科半导体和上海旻艾
2016年,艾科半导体的收购价款为10.8亿,并形成商誉5.7亿。
2015-17年,艾科半导体业绩承诺期间均超额完成业绩。
但业绩承诺期一过,艾科半导体严格按照市值风云编撰的《A股套路学》里的经典套路出牌,业绩变脸非常及时:2018年由盈转亏1亿。
这也直接导致公司计提2.5亿的商誉减值,并导致公司2018年的巨亏。
2019年艾科半导体以14.0亿的价格出售,但2019年出售之前继续亏损1.8亿,并导致分摊至上海旻艾身上的商誉计提1.2亿减值准备,于是又带来2019年公司的巨亏。
通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艾科半导体从收购至出售期间对公司的盈亏影响为-0.4亿,四舍五入忽略不计的话,就相当于赚了一个上海旻艾。
(来源:公司公告)
那么上海旻艾质量又如何呢?
2020年和2021年上海旻艾分别实现营收1.3亿和2.2亿,分别实现净利润0.18亿和0.24亿。
也就是说从艾科半导体剥离出来之后,上海旻艾业绩开始增长并且恢复盈利,可喜可贺。
(二)苏州科阳
2019年5月公司通过子公司江苏科力从上市公司硕贝德(300322.SZ)手里收购苏州科阳65.58%的股份,花费1.8亿,并形成商誉0.53亿。
(来源:公司公告)
目前硕贝德仍持有公司16.63%的股份,有关硕贝德的研报老铁们可以下载市值风云APP进行查看。
(来源:市值风云APP)
苏州科阳在硕贝德手里的时候,营收增长较快,从2016年0.73亿增长至2019年的2.94亿,但利润较为拉跨,最多的时候仅有1300万。
但到了大港股份手里,苏州科阳的利润有了明显好转,2020年和2021年分别达到0.52亿和0.42亿,这还是在营收有所下降的情况下。
最终,2019-21年三年承诺期苏州科阳超额完成业绩。
(来源:公司公告)
根据公司对苏州科阳的描述,也可以看出苏州科阳确实有一定技术水平:
苏州科阳是少数掌握晶圆级芯片封装技术的公司之一,掌握了晶圆级芯片封装的TSV、micro-bumping(微凸点)和RDL等先进封装核心技术,包含了覆盖锡凸块、铜凸块、垂直通孔技术、倒装焊等技术。
苏州科阳自主研发出FC、Bumping、MEMS、WLP、SiP、TSV、WLFO等多项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技术和产品,具备8吋的晶圆级芯片封装技术规模量产能力,拥有电容式指纹,光学式指纹,结构光,TOF等生物识别芯片封装,光学微镜头阵列制造解决方案。
而且,公司对苏州科阳也相当重视:
2020年6月底,苏州科阳完成了8吋CIS晶圆级封装产能扩充,产能由1.2万片/月提升至1.5万片/月;
2021年苏州科阳又启动了滤波器芯片晶圆级封装量产专线建设,产能1万片/月,预计2022年一季度投产,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而且2021年12月,苏州科阳股东龙驹创和和龙驹智芯还对苏州科阳增资1.1亿,投后估值达5.56亿,较收购时的2.73亿翻了个倍,整体来看也是一项不错的收购。
(来源:公司公告)
这么看来,2022年上半年公司业绩预告中说的苏州科阳受客户及供应链所在地疫情的综合影响,经营业绩出现较大下滑,应该是暂时原因。
不过整体而言,公司上海旻艾和苏州科阳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务规模还较小,与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大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吃瓜!副董事长代持股份质押违约
上面我们说过,2016年公司收购的艾科半导体因业绩拉跨,在2019年又被公司卖掉。
但是收购艾科半导体时,公司是通过发行股份向其原股东购买的,也就是说,艾科半导体业绩拉跨,并不妨碍原股东在相关股票解禁后欢乐的减持。
艾科半导体原股东包括王刚、高雅萍和艾柯赛尔,发行后分别持有公司10.32%、1.24%和0.52%的股份。
这里要重点介绍一下王刚,其持有的股份是为李昊青和王毓代持的,并在艾科半导体并入公司之后开始任公司职副董事长职务,直至21年8月。
(来源:公司公告)
2019年5月31日这些股份如期解禁,解禁之后,这些股东们的减持动作可谓是黄河之水天上来,滔滔不绝奔大海。
由于王刚和艾柯赛尔为一致行动人且持股比例大于5%,因此需要公告,我们可以看到其于6月20日的减持预披露公告。截至2020年12月,艾柯赛尔所持的0.52%已经减持完毕,减持金额1700万左右。
而高雅萍的减持不需公告,但其减持速度更加快,截至2019年三季报,公司前10大股东已经看不到其身影了,预计减持金额在4亿左右。
当然最有意思的还属王刚,不但将为李昊青和王毓代持的股份全部进行了质押,而且质押的股份还因低于平仓线而先后被质押机构海通证券和中小融资担保被动减持。
拿代持的股票作质押,本身属于无权代理,但质押合同本身有效,因此原股东也没有办法拿回自己的股票,只能起诉王刚对其进行赔偿。
这不就闹上法院了嘛。2020年12月的初审判决结果为:由王刚分别向李昊青和王毓支付1663万。
搞笑的是王刚不服又上诉,最终终审判决维持了原判,真可谓一场大戏。
而随后王刚持有的股份一路被动减持。截至2021年7月26日,已经由10.32%下降至了4.35%,已低于5%而无需再公告。通过公司股权结构可以看到,截至2022年一季报,王刚持有的股份仅剩0.9%,而且仍处于质押中。
而在王刚持有的股份遭被动减持的过程中,还曾因处于辞职6个月内被动减持而违规,因此收到交易所的监管函。
(来源:公司公告)
大港股份目前的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业务均为收购而来,虽然规模还小,与行业大佬们还没法比,但也能看到公司在认认真真经营,业绩在不断改善。
与Chiplet概念无关,却被拱成Chiplet概念龙头股,大港股份也表示哭笑不得。
而且公司已离任的副董事长代持股份质押违约的故事也是非常精彩,不容错过。
责任编辑:杨红卜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