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与双汇"抱团取暖"

牧原与双汇"抱团取暖"
2022年01月05日 20:16 市场资讯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在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的风潮下,养殖巨头与屠宰巨头的结盟,或许只是行业寒冬期间短暂“休战”。

  “猪王”和“肉王”握手言和了?

  1月1日,牧原与双汇宣布战略合作,今后双方将省去中间经销商环节,逐渐打通“点对点”直销模式。而此前,因双方都想将触角延伸至上下游,一直被视为对方“主要的竞争对手”。

  如今,在河南省政府牵头下,双汇同意在“生猪价格低迷时,适度加大采购力度”,而深陷猪肉下行周期的牧原也拿出了“所有优惠政策”以示诚意。

  在猪企向下,肉企向上,烽火硝烟渐起的时代,两大巨头的牵手,会给行业带来颠覆性变化吗?

  “点对点”直销

  据悉,此次战略签约仪式在漯河举行,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承启、漯河市委副书记贾宏宇、副市长王继周,双汇发展总裁马相杰、牧原集团副总裁秦牧原等出席会议。牧原与双汇现场表示,将以生猪购销为依托,通过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共同高质量发展。

  资料显示,双汇发展和牧原股份均位于农业大省河南,处于猪肉产业链上下游,双汇发展是全国猪业屠宰量最大的企业,牧原股份则是生猪养殖量最大的企业。

  根据公告,双方战略合作内容主要涉及生猪采购方面,从原有通过“经销商”的采购方式逐渐转变为“点对点”的直销方式。

  简化原有销售模式,最大的好处显然在于双方可以优势互补,拿下订单的牧原增加了业绩的确定性,而双汇也填补了国内的生猪供给缺口。

  两大巨头合作的契机,与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密不可分。

  漯河市委副书记贾宏宇在签署现场表示,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定,是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关心指导的结果,是南阳、漯河两地齐心努力的结果,是牧原和双汇审时度势、发挥优势、精诚合作的结果。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高度关注、大力支持双方战略合作,努力为双方合作提供更加优良的政策、法治和市场环境。

  然而,在此次战略签约之前,双汇发展和牧原股份的合作并不算深入。近年数据来看,双方直接采购关系占各自销售/采购比例仅1%。

  据披露,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月至9 月,牧原股份直接向双汇发展销售生猪的金额分别为0.21亿元、3.80亿元、2.90亿元,分别占牧原股份当年/当期生猪销售总金额的比例为0.11%、0.69%、0.54%;分别占双汇发展当年/当期生猪采购总金额的比例为0.07%、1.31%、1.4%。

  不过,突然加大合作背后,地方政府的推动固然重要,但在猪肉下行周期,及国内屠宰量过剩的大背景下,两家巨头不得不“抱团取暖”的意味更浓。

  从数据来看,2021年两家巨头的业绩表现都不太理想。牧原股份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2.82亿元,同比增长43.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04亿元,同比下降58.53%。双汇发展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9.58亿元,同比下降8.56%;实现净利润34.53亿元,同比下降30.08%。

  屠企占主导了吗?

  颇有意思的是,虽然此次战略合作,双方都将受益,但从公告表述看双汇似乎占据了更为强势的地位。

  公告中提及,生猪价格低迷时,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双汇可适度加大对牧原的生猪采购力度,并有权享受牧原所有相关的生猪销售优惠政策。

  另外,双汇发展将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全天24小时、优先收购牧原股份直供生猪。牧原股份也应设定与双汇发展屠宰匹配的养殖场作为基地,优先供应双汇发展,并保障供应生猪的质量、品质,每头猪只体重在80kg至140kg,保证生猪质量安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符合采购标准要求。

  业内人士介绍称,通常屠宰场较养殖户具有更大定价权。“影响猪肉的价格颇多,例如收购价格、市场供需情况、不同部位。屠宰场赚的是收猪价格和卖到市场的差价,而这个差价一般是灵活的,各个屠宰场自行决定。”

  “在现阶段猪价下跌时,屠企一方面可以压低生猪收购价格,另一方面可以囤肉留到节庆消费高峰再出,虽然利润肯定比以前薄,但比产业链其他环节抗风险能力还是强得多。”其进一步补充。

图片来源:天天基金网图片来源:天天基金网

  但从双汇年屠宰量来看,即使全部采购牧原生猪,似乎距离“包揽”非常遥远。

  据悉,双汇发展2021年屠宰生猪年产能为2300多万头、加工肉制品200多万吨。而作为国内“生猪一哥”牧原股份2021年全年生猪出栏突破4000万头,差距不可谓小。

  从目前来看,牧原股份与双汇发展合作并不存在“谁依赖谁”,毕竟中国每年生猪出栏7亿头左右,牧原股份目前才只出栏4000万头左右。而且国内生猪屠宰产能也过剩,大量生猪养殖企业还在陆续新建屠宰产能。二者合作,更多是在当前生猪行业寒冬中抱团取暖,熬过其他竞争对手。

  “猪王”和“肉王”握手言和

  事实上,10年前双汇与牧原“差点”合作。

  2021年8月一份报道显示,2011年瘦肉精事件爆发后,牧原股份曾经找过双汇发展董事长万隆,提出双方在生猪养殖上合作,被万隆拒绝。

  此后,由于猪企希望削弱“猪周期”的负面影响,屠企希望保证稳定供应,增强核心竞争力。一个向上,一个向下,都瞄向“全产业布局”,逐渐也产生了竞争关系。

  双汇作为屠企代表,2020年5月,公告拟募资不超过70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肉鸡、生猪养殖产能建设项目、生猪屠宰及相关技术改造项目等。预计生猪养殖产能建设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种猪、生猪出栏合计约50万头。

  牧原对屠宰业务的布局也在加速。2021年11月末,牧原股份在机构调研中表示,河南内乡、正阳两个屠宰厂投入运营,合计产能400万头/年,未来两个月公司新建屠宰产能将陆续投产,预计春节前公司屠宰板块运营的屠宰产能超过2,000万头/年,相关部门目前加班加点,争取新建屠宰产能在春节前销售旺季充分释放。

  这也意味着,牧原股份规划中即将投入运营的屠宰产能,已经接近“肉王”双汇年屠宰量的9成。此前曾陷争议的双汇“大公子”万洪建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过,最值得注意的竞争对手不是雨润,不是金锣,而是同在河南的牧原股份。

  事实上,相比生猪养殖,屠宰行业遇到的挑战或许更大,“行业门槛很低,集中度也很低,竞争比较激烈。只要有刀,谁想做都能做。”向上布局的决策更多是被动无奈之举。

  数据显示,双汇作为在全国17个省市建有30个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的屠宰行业龙头,市场占有率仅占2.65%,行业排名前五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加起来也只有7%。

  而关于猪企向下布局,开源证券研报指出,牧原发展屠宰业务主要优势将体现在三个方面:自建屠宰产能利用率高;“运猪”转“运肉”缩减运输成本的同时抬高单头盈利水平;合作屠宰及合作食品,助力突破区域养殖产能限制。

  市场认为,意指“全产业链”的两家巨头,此次战略合作或只是短暂过渡。

  根据协议公告,双方合作有效期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为期三年,差不多只是一个4年的“猪周期”长度。

投资避险工具看这里,低风险理财、7%+收益、0手续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彭佳兵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18 泰恩康 301263 --
  • 03-17 富士莱 301258 --
  • 03-17 万凯新材 301216 --
  • 03-16 鹿山新材 603051 25.79
  • 03-15 兴通股份 603209 21.52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