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来源:兽楼处
一层层被镀金的投资神话
2013年,《上海证券报》报道了一位茅台投资者,他分析了贵州茅台在深圳商超的月度销售数据,发现了一个反常的现象——茅台酒价格在飙升,月度销售数据环比却在不断下降。
他据此推断:
大量的茅台酒是沉淀在批发商或者投机客手中,并没有流入真正的消费者手中。
这位聪明绝顶的投资者运用了毕生所学的金融、财会、市场营销、大数据等知识,对茅台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他认定茅台是虚假繁荣,因此清空手中茅台的股票。
5年还没到,茅台的股价,是他清仓时的十倍了。
泡沫的口号喊了十年了,把茅台喊成了稀缺品,以至于每到国庆、中秋和春节,茅台都要开闸放水,用六七千吨的增量来保证价格平稳。
2015年后,茅台的出厂价和零售价逐渐回升,此后的上涨,被看成了中国消费升级和中产崛起的标志,尽管1499元的价格,要高过中国大多数省的最低工资标准。
那位清仓茅台股票的投资者有一点没错,茅台早就成了投资品。人们发现,在这个通胀的年代,唯一不变的似乎也就是茅台酿酒池里一年3.5万吨的产量。这个黄金蓄水池不会大规模超发,稳定地通过3000家经销商进行分发。
即使被截留、被盗窃、被走私,但它最终会流向普通人,他们用至少1499元的价格,争抢着买一个淬炼多年,被一层层镀金的茅台神话。
1、茅台酒被神化,最著名的故事是两个,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以及在开国大典后的“开国第一宴”上成为主酒。
这两个故事,有心人稍微调查,就能戳破。
专注于发掘历史真相的《看历史》调查发现,茅台酒当年仅获得一枚普通的四等银奖而已,白酒产品获得最高奖项的,是山西、直隶、河南选送的三种高粱酒,其中汾酒是唯一有名有姓的。
对于自己拿了几等奖,茅台似乎也不清楚。《长江商报》曾经说:
1954年,茅台酒瓶背标文字是“巴拿马赛会世界名酒第二位”;
1984年,背标变成“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奖章、奖状”。
直到2003年的背标上,才出现“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说辞。
对此,茅台某位重要元老的解释是:因为我们是后来人,奖章奖状也没有了。酒厂曾经想方设法找过,但没有找到。
至于“开国第一宴”上的主酒,几年前,汾酒集团置气,找到了周恩来总理关于国宴用酒的批示,也找到了当时汾酒负责人杨汉三的笔记,还找到了当时的目击者,用比茅台酒厂更有力和丰富的证据,证明“当时国宴采用的白酒是汾酒”。
但那又能怎么样呢,茅台的品牌故事已经深入人心。
1949年后,汾酒一直是中国白酒的老大,原因比较简单,不费粮食。茅台产量小,还连续亏损。
五八年,茅台迎来了自己的命运转折。
问贵州省委书记周林:
“茅台是用什么神水搞的哦!那么香,那么美。”
长征路过茅台镇的时候, 看着自己的战士们用茅台来处理伤口,来擦脚。
周林回答,就用您长征四渡赤水河的那个水搞。
“你确定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那个赤水?”
“确定。”
伟人很高兴,那么多水,搞他个年产一万吨嘛!这是人民的需要。
回到贵州,周林把老婆从省工业厅调到茅台工作,此后不管是下牛棚还是当北大的党委书记,他一直心心念念人民需要一万吨茅台,至死也没达成。
1963年10月,全国第二届评酒会上,浓香型白酒横扫会场,中国白酒界泰山北斗式的人物周恒刚给茅台评了个第五。
那时,周总理正在非洲访问,用茅台敬酒的时候说,今天我用中国最好的酒宴请大家。一位外国记者当场引述了《大公报》的消息,说中国刚评出来最好的酒,是五粮液。
据说,总理发了脾气。回国后,轻工业部找到一身冷汗的周恒刚,经过反复盲评,发现茅台的质量真的出了问题。部长和周熬夜写了一份报告给总理,周总理用红笔在周恒刚的名字上画了个圈,又标了两道横杠:
谁给评下去的,谁给搞上去!
周恒刚与妻子分别的时候说,
“轻工部说茅台质量上不去,我和孩子都在贵州不用回来了。”
一百多名青年技术人员和周一起去了贵州,据说,他们签约的内容也是:不许回家。
大学毕业的季克良就是那时走进了茅台厂的大门,并在日后成为了茅台的掌门人和最大功臣。
2、二战打得正紧的1942年,可口可乐董事长罗伯特·伍德拉夫要求:“不管美军在什么地方,也不管本公司的代价有多大,我们一定保证每个军人只花5分钱就能买到一瓶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员工开始跟随美军南征北战,他们穿着美军制服,被称为“可口可乐上校”。跟随美军的脚步,可口可乐卖遍全球。
2003年,茅台的产量第一次突破了一万吨。茅台掌门人季克良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这一年,茅台所做的另一件事,比量产万吨更影响深远——启动了“军企共建”的慰问活动。据说,季克良看到战士们喝二锅头,他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
军企共建成了茅台的传统,每年7到8月,高管们都要倾巢出动,带队前往军委直属单位、各军兵种、各省军区、武警部队开展“拥军慰问”活动。
后来,销售商也加入了。最近的公开报道,2018年建军节前,广西的销售商们采购了农户们的养殖产品,联同茅台酒一起送进了军营。
所以才会有老领导给茅台题词:
茅台酒有着过硬的质量,为军队建设作出过不少贡献。
在茅台厂内的国酒文化城里,到访者听完茅台是如何“在中国政治、经济、外交工作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之后,就可以参观酒库,那里封存着一些特供单位的藏酒。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2006年之后,茅台在商业上也终于翻身了。之前它一直被五粮液压着,收入和市值往往只有五粮液的一半甚至更低。
自此之后,茅台的终端价格和市场份额一骑绝尘。在高端市场尤其是1400元以上价位段的市场,茅台酒占据约90%的份额,几乎实现了垄断。
那时候很多人觉得酱香型的茅台味道怪,一位金牌分析师也是茅台的铁粉这样解释:
味道怪的东西,千万不要认为它不好,味道怪的东西一旦你喝上了之后,忠诚度相当得高,再喝别的东西反倒觉得味道不习惯。
3、“喝贵州茅台,喝出健康来”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了。
为了证明茅台对人体的健康,季克良创造了很多理论,包括“茅台护肝论”。他说,统计数字表明,与喝其他酒的人比较,喝茅台酒的人几乎没有肝病,而喝等量其他酒的人有肝病。
季克良说,1997年,贵阳医学院和北京、上海的7家科研机构进行了一项科学研究,结论是包括全国多个肝脏专家都签字认可,茅台酒确确实实能够保肝。
这些论调是从2002年开始在媒体上出现的,当然,首发是茅台官网。
有意思的是,被茅台列入背书专家名单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肝病专家汤钊猷说鉴定委员会从来没有轻易承诺不伤肝和抗肝硬化:
酒精对肝有害这是常识。
被茅台拉上战车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翟为溶教授情绪更为激动:“论文的撰写过程我全然不知,发表前也未征得我的同意。对此,我声明:对该论文,我不负任何责任。”
五粮液董事长王国春差点为此摔了杯子:“说喝茅台是保健身体,不得肝癌,是没有证据的。茅台宣传它的酒能保肝、护肝,这是很不道德的。”
除了护肝,在季克良的嘴中,茅台还能治病。他自己号称20年喝了两吨茅台。
2018年的一次采访中,他还说茅台可以治胃病和感冒。以前,他还说过外国的消费者喝了两杯茅台酒,治好了长期的耳聋。
茅台的全球巡诊,在茅粉但斌这里达到高潮:
喝了茅台可以一晚上搞八次,太太可以作证呢。
为了纪念这一丰功伟绩,他在床头挂了两个字“正下”。
4、2010年,玻璃大王曹德旺带着第一财经的记者参观他在福州城郊的豪宅,摄像机拍到了未开封的整箱茅台,摞了整整一墙,曹得旺无奈地说:
我这个酒放在家里,涨价涨得一塌糊涂。
八年后再上电视,曹总告诫年轻人要想得开,不要着急买房。曹总不知道,他那些茅台纸箱子拆开,妥妥地能住下一个三口之家。
当然后来人们知道了,相比徐将军用茅台酒箱子装钱,谷将军家里有一千多箱茅台,曹大王的那点存货实在不值一提。
喝年份茅台、吃山珍海味、品拉菲红酒、玩玉石字画,已经成为判决书的标配。
真正的行家,都是囤茅台专卖店。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最小的专卖店年利润都在300万以上。
一位直辖市领导落马后,组织发现他实际持有的资产中有茅台专卖店。毕竟现在的行情1吨茅台净利润至少100万。茅台乱象因此引起了关注,后来贵州的公务员一个个填表自查,看看是否持有茅台专卖店或者帮助家人亲友开茅台专卖店。茅台集团的处级以上干部,也一个个被约谈。
别人囤茅台的时候,兽爷的好友你包叔正在排队买盐,市场上生生地被包叔们搞出了盐荒。7年去了,茅台的价格翻了好几倍,昨天,你包叔终于兴高采烈地宣布:
2011年囤的盐,终于吃完了!
茅台的灵魂人物季克良今年正式卸任。从企业来看,他是伟大的,半年营收334亿,毛利率91%,扣掉所有成本还能纯赚158亿。贵州2017年全省GDP1.35万亿,市值屡次突破万亿的茅台几可占到七成。
李保芳接任茅台董事长之后,军企共建的工作陷入了停顿。从严治党,从严治军的大方针下,保健品不再是必需品了。
2018年8月,号称要“长生不老”的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健到茅台拜访了李保芳。
这条消息和王石就任华大基因董事长,是同一天官宣的。茅台需要健康概念,华大更需要茅台来开光。
果然,去茅台朝圣之后,华大基因涨了两天。
汪健说,华大准备在贵州建立一个医学健康大数据中心,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就是“茅台酒与健康的关系”。
其实,这个课题根本用不着华大科研人员费神,兽爷早就能用茅台来延年益寿了。你包叔20岁生日的时候问我怎么能活到100岁,我和他说:
你每天一两茅台,坚持80年,一定可以活到100岁。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白仲平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