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境经济杂志
作者:雷英杰
从喊出百亿千亿的奋斗目标到上市两年就遭遇债务危机,从3次“引战”自救失败到破产重整涅槃重生,从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到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博天环境一路走来起起伏伏,结局令人唏嘘!
因为赵笠钧,博天环境曾经名噪一时;因为博天环境,赵笠钧最终败走麦城。随着赵笠钧被监管部门采取7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以及赵笠钧辞去博天环境的所有职务,那个属于“赵笠钧时代”的博天环境落幕了。
1美元买下60%股份
赵笠钧,博天环境曾经的实际控制人。但极少为外界所知的是,博天环境的前身是当年赵笠钧花1美元买下来的。这背后跌宕起伏的故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1993年,在北京市政府组团赴马来西亚招商期间,北京市新能源开发服务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与马来西亚集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大公司)就承接马来西亚某污水处理项目事宜达成意向。
其后,双方经过一年多的洽谈协商,并在对国内外污水处理技术、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考证后,决定在北京共同组建一家从事环境治理的公司,承接国内外的污水处理项目。北京博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大环境)应运而生,这便是博天环境的前身。
其中,集大公司出资比例为70%,新能源公司出资比例为30%,而新能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当时的北京市城乡建设(集团)总公司,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城乡集团)。从股权来看,博大环境既有外资背景,又有国资背景。
1998年,博大环境业务发展,需要增加注册资本,但作为第一大股东的集大公司,因为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仅无法提供资金,而且还想回笼资金,所以便将其持有的博大环境45%股份转让给了城乡集团。与此同时,基于城乡集团内部股份划转,新能源公司将其持有的博大环境30%股份全部转让给城乡集团。股份转让后,城乡集团出资比例为75%,集大公司出资比例为25%,博大环境变成了国有企业。
进入2000年,博大环境打算引入具有环保经验的战略投资者。恰逢美华集团有意进入中国环保市场,寻找熟悉污水处理业务的中国环保企业作为合作伙伴。经过多方洽谈协商,双方一拍即合。集大公司将持有的博大环境剩余25%股份全部转让给了香港环协工程控股有限公司(美华集团下属企业,以下简称香港环协),而博大环境大股东城乡集团也因为聚焦建筑主业发展,将持有的部分股份转让给了香港环协。
2000年6月8日,城乡集团和香港环协签署《股东会(代董事会)决议》,博大环境正式更名为北京美华博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华博大),注册资本增至250万美元,城乡集团出资比例为40%,香港环协出资比例为60%。
控股后,美华集团凭借自身在全球领先的环保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大型工程的成功范例,结合美华博大熟悉中国水处理市场的优势,制定了“在5年内将美华博大发展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环境工程设计和建造中心”的目标。
“美华集团提出这一发展目标后,我心潮澎湃,感觉要轰轰烈烈地干大事了。说句实话,当时我有行政级别,还惦记着做大业绩回归体制内。”赵笠钧在2015年接受《环境经济》专访时这样说道。
不过,一切都事与愿违。
一方面,美华博大并未实现当初制定的业务目标,甚至经营还出现了问题。2001年,美华博大亏损1239.78万元,其后年度亏损额有所缩减。截至2004年末,美华博大未分配利润为-1629.21万元,存在较大的持续经营风险。
另一方面,美华集团向美华博大提供了多笔财务资助,再加上业务往来的欠款,截至2004年末,美华博大欠美华集团711.54万元。此外,美华集团认为,为美华博大的两笔贷款和6个尚未执行完毕的污水处理项目的经营和质量提供担保,存在较大的担保风险。
基于这样一个现状,美华集团萌生退意,欲将美华博大的股份转让给城乡集团,而城乡集团综合各方面因素决定放弃对该部分股份的优先购买权。于是,美华集团便将主意打到了以赵笠钧为代表的美华博大管理层的身上。
与此同时,以赵笠钧为代表的美华博大管理层对公司有感情,加上对中国水处理市场长期看好的判断,决定受让这部分股份。这一决定也为后期赵笠钧辞去“铁饭碗”而下海经商奠定了基础。
由于当时的政策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不允许境内自然人直接持股,且为了保持美华博大的外商投资企业地位,时任总经理赵笠钧代表公司管理层于2004年12月在我国香港成立瑞华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华国际),用于收购美华集团持有的美华博大股份。当年底,香港环协将持有的美华博大60%股份以1美元价格转让给瑞华国际。
“美华集团将60%股份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我,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必须移除他们在美洲银行担保的近2000万元担保债务。”赵笠钧回忆说:“尽管买了股份,但我真正决定全力投入,是5年后的2010年。”
然而,真正让赵笠钧认真思考公司的未来发展,却是在四川灾后援建的那段日子里。2008年,赵笠钧作为城乡集团四川灾后援建总指挥参加了援建。在援建的日子里,他突然想明白,追求做有价值的事,不一定要在体制内。
“公司是我成立的,团队跟着我很多年,可是我却没有全心投入,老想着我的级别,想着回到体制内。虽然我也曾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孩子关心、照顾,但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公司的未来。”赵笠钧回忆说:“我认定环保很有前途。”
2010年8月,赵笠钧向组织提交了辞职报告。同年10月,他飞到了美国,希望能与美华集团再合作,但被美华集团CEO拒绝了。赵笠钧回忆说,对方表示,第一,亏损责任在美华集团自身;第二,美华集团不是投资公司,要做就要自己控股、自己主导;第三,美华集团当时没有再涉足中国市场的计划。
回国后,2010年12月,赵笠钧与薛立勇、王少艮等管理团队成员成立的汇金联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金联合),与北京京都汇能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都汇能)一同对美华博大进行增资。本次增资后,美华博大控股股东变为汇金联合。
2012年5月,美华博大更名为博天环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天工程)。同年11月,博天工程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博天环境诞生了。此后,为了发展,博天环境数次增资,先后引入新疆高利、瞪羚投资、复星创富等资本。直至上市前夕,汇金联合成为博天环境控股股东。穿透股权来看,赵笠钧是博天环境的实际控制人。
从最初的外资控股到国有法人控股再到境内非国有法人控股,博天环境经历了数次股权性质的转变,而赵笠钧也实现了从从政到从商的身份转变。
撑杆跳但是杆折了
赵笠钧发起博乐宝杯沙漠挑战赛,希望在恶劣环境中体悟环保的重要性。
对于2010年的决定,赵笠钧说,没什么好惋惜的,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公司做大。当时,赵笠钧制定了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
赵笠钧第一次向外界公开喊出百亿目标,是在2011年3月第九届城市水业论坛上。一时间,业内一片哗然。在外界看来,这个目标定的有些不切实际。一是2010年环保行业前五大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和还不到100亿元,二是美华博大当年的营业收入也就两亿元左右而已。无论从行业角度还是企业自身角度,百亿目标的提出对业内的触动很大。
赵笠钧的信心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环境治理有强大的市场需求;二是有成功的环保企业案例;三是源于公司自身的基因,博天环境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的成长,生生死死很多回,经历的磨难或许比别人多,生命力很顽强。
“我常常跟团队分享跳高的例子。如果目标是1米5,你一定想着助跑远一点。如果目标是5米1,你绝对不会再想着助跑远一点,跑1公里也不可能跳得过,你得撑杆了。”赵笠钧解释说:“只要你设置了一个高远(金麒麟分析师)的目标,自然会想方设法的整合资源,你的思路就会完全不同。”
就在业内好奇、质疑时,宏观环境在发生变化。
201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一同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
2014年,环保产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次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指出,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创新治污模式,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投入,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鼓励“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期间,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不少支持政策。比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对垃圾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劳务以及污水处理劳务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70%的政策,等等。
这一系列宏观环境的变化为环保产业发展带来了东风。恰逢国内掀起PPP热潮,政府向社会资本全面放开市政领域的供水、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涌现出大量的PPP项目,且以BOT、TOT等方式开展,PPP逐步成为环保行业主要的业务模式。行业内原有的专业水污染治理企业由主要提供方案设计(E)、系统集成(P)、建造安装(C)、药剂供应等单项的服务逐步向提供规划咨询、建设施工、运营维护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环境服务商转变。
特别是2015年,这一年被环保产业界视为分水岭。政策层面上,被喻为“长了牙齿”的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深入推进,标准提高叠加执法趋严催生了巨大的环境治理需求。市场层面上,海外并购屡现大手笔,大型央企、国企纷纷跨界布局,环保产业市场“火热”,俨然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彼时,博天环境还没有上市,但是保持了比大多数环保上市公司更快的增长速度。数据显示,博天环境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3.55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9.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3.89%,年度新中标合同金额从2011年的5.16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20.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0.35%。
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博天环境站上了“风口”,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尤其是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对从事水环境处理的博天环境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
第一阶段目标的实现,让赵笠钧以及他的团队信心倍增。“2005年,我要说出这些目标,可能没有人相信,连我自己也没底;2010年制定到2015年的目标时,我感觉团队中有三成人相信。现在制定到2020年目标,之前我提出了营业收入100亿元的目标,而我的团队居然提出了营业收入300亿元的目标,团队的野心超出了我的预期。”赵笠钧在2015年接受《环境经济》专访时如是说道。
从2016年起,博天环境朝着当初设定的第二个阶段性目标前进,制定了“一个转变,两个并举,三个驱动”的“123发展战略”,其中“一个转变”是指从竞争性增长向共生性增长转变,实则是针对PPP项目制定的战略。
当年,博天环境拿下几笔大单:中标海口市福创溪—大排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总投资额2.80亿元;中标海口市江东、桂林洋、灵山污水处理及配套工程PPP项目,总投资额3.89亿元;中标北京城市副中心水环境治理(漷牛片区)PPP建设项目,总投资额11.59亿元,等等。
相比原先的EPC项目,PPP项目需要的资金体量庞大,而且这类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达二三十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博天环境的资金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在引入复星创富作为公司股东时,博天环境就曾表示,由于承接了较多的EPC项目,并加大了对BOT项目(PPP模式的一种)的开发力度,博天环境亟须引入外部资金。
2017年2月17日,历经近3年时间,博天环境如愿以偿地登陆国内A股市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本次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为23866.91万元,分别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临沂市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综合整治工程河道治理PPP项目。
上市首月内,博天环境收获了14个涨停板。2017年,博天环境新签合同额超92亿元,其中阜阳市城区水系综合整治PPP项目(标段一)合同额高达47.87亿元,这是其历史上中标的单个合同额最大的项目。当年,博天环境实现营业收入30.46亿元,同比增长20.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40.59%。
到了2018年,随着PPP政策趋严、资本新规出台、金融去杠杆、融资渠道收紧,一场始料不及的危机在整个环保行业内蔓延。当时,凯迪生态深陷债券兑付危机,东方园林发债失败引发流动性危机,只不过更多的环保企业认为这只是几例个案罢了,博天环境也不例外。
此时的赵笠钧还放出豪言:“我们给博天环境设定了三步走的目标,到2020年,营收达到100亿元,到2025年公司成立30周年的时候,实现营收300亿元的目标,再到2030年,希望能实现营收1000亿元的目标。”
当年,博天环境继续呈扩张态势。根据其披露的2018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博天环境新中标合同额达99.79亿元;在并购方面,博天环境向许又志、王晓、王霞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合计持有的高频环境70%股份,本次股份转让交易作价为35000万元。
一边拿项目,一边开展并购,博天环境有那么多钱吗?
根据其披露的2018年年度报告,截至2018年末,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合计高达21.84亿元,但可以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却不到9亿元,而且在账面上,博天环境还有38.09亿元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没有支付。
我们再看几组数据:
博天环境的资产负债率从2015年的66.99%不断攀升至2018年的79.97%,应收账款也从2015年的7.54亿元逐年增至2018年的42.16亿元,而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却从2015年的1.13降至2018年的0.64。
2015—2018年,博天环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39亿元、-4.88亿元、-4.65亿元和3.17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3亿元、-6.06亿元、-6.58亿元和-10.72亿元,投资性净现金的流出明显高于经营性净现金的流入。换句话说,博天环境挣钱的速度赶不上花钱的速度。
在规模快速扩张、短期偿债能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一路高歌猛进的博天环境实则是负重前行,面临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短短几年,博天环境凭借PPP“跑马圈地”名噪一时,殊不知,“暗雷”就此埋下。
直到2019年10月8日国庆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信用评级机构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世纪评级)将博天环境AA-级主体信用等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拉响了博天环境深陷危机的“报警器”。
新世纪评级指出,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基于3点原因。一是博天环境实际控制人所持股权质押比例高达98.99%,股权质押风险高;二是2019年上半年公司业绩下滑,流动性持续紧张;三是博天环境子公司股权被冻结。
2019年11月12日,博天环境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汇金聚合(宁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金聚合,更名前为汇金联合)持有公司股份1.48亿股,全部为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5.48%,全部被司法冻结,冻结期限为3年。
截至2019年末,博天环境实现营业收入28.89亿元,同比下降33.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1亿元,同比下降489.74%。这是博天环境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亏损额大幅超过上市后的净利润总和。
至此,博天环境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曾经被赵笠钧用来撑杆跳的杆终究还是折了。
“掌门人”一直在突围
对于外界的后知后觉,作为深陷困局的“掌门人”赵笠钧其实一直在突围。这从2019年博天环境密集和国有企业抱团合作可见一斑。
根据博天环境官微发布的消息,5月,博天环境与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于广西钦州举行签约仪式,以上海华谊广西钦州工业气体岛项目为基础,进一步推动双方在能源化工产业绿色发展道路上的深入合作。
同月,博天环境与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在能源化工水处理领域的优势互补,在全球市场开发中实现共生性发展。
6月,博天环境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旗下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国内外石油化工等领域环保业务展开合作。
9月,博天环境与神华集团旗下神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意向协议,双方将在工业水系统领域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双方将在供排水和土壤与地下水修复方面,探索联合技术开发的新模式,在相互协作和持续创新中实现共同发展。
11月,博天环境与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金麒麟分析师)下中国诚通生态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业务领域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博天环境与国有企业密切合作仅是提振投资者信心,并不能马上变现进而破解资金困局。
所以,一方面,博天环境要降低扩张速度。中信建投证券对博天环境的现场核查发现,2019年起,博天环境放缓了PPP类项目投资节奏,前3季度PPP项目中标合同额12.97亿元,相较2018年同期PPP中标合同额83.6亿元下降84.49%。
另一方面,博天环境出售相关资产回笼资金。2019年10月30日,博天环境发布公告称,将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屯留博华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屯留博华)97.42%股份全部转让给深水海纳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2559.98万元。转让完成后,博天环境不再持有屯留博华的股份。
不过,上述行动收效甚微。截至2019年末,博天环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合计高达23.31亿元,但可以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却不到8亿元,现金流依旧紧张。
面对窘境,博天环境决定引入国资作为战略股东,从而实现自救的目的。彼时,发端于2018年的国资纾困大潮,也让博天环境看到了希望。
2020年6月14日,博天环境控股股东汇金聚合、第三大股东复星创富与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融控)签署了《关于博(金麒麟分析师)天环境股份转让及表决权委托框架协议》。
这份协议指出,复星创富拟向青岛融控转让其持有博天环境不低于5%的股份,转让价格以上市公司整体估值不超过36亿元为限,具体价格以双方最终协商确定为准。同时,待上述股份转让完成过户后,汇金聚合将其持有博天环境20%股份的表决权全权委托给青岛融控行使。
也就是说,本次股份转让和表决权委托实施完成后,青岛融控将拥有博天环境不低于25%的表决权,成为博天环境的控股股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将成为博天环境的实际控制人。
然而,1个月后,这次“引战”竟然无疾而终。7月22日,博天环境发布公告解释说,各方尚未达成相关正式协议,经友好协商一致同意终止控制权变更的事宜。
但同一时间,博天环境发布了另一则公告。中山中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汇集团)有意通过大宗交易方式收购博天环境部分股份,并接受汇金聚合持有博天环境部分股份的表决权委托及汇金聚合后续放弃部分股份表决权的方式,成为博天环境控股股东。最终,中山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成为博天环境的实际控制人。
然而,本次交易及相关协议未能取得国资主管部门审批通过。2020年9月9日,博天环境收到中汇集团关于相关协议所附生效条件未能成就的函,中山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出终止中汇集团并购博天环境的决定。博天环境二次“引战”国资再度告吹。
“引战”失败后的第9天,博天环境首次自爆存在部分金融机构等债务未能如期偿还或续贷的情形,预期债务合计高达约5.61亿元。
博天环境表示,如果无法妥善解决上述逾期债务,将可能面临诉讼、仲裁、银行账户被冻结、被强制执行等事项,同时可能面临支付相关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等情形,进一步加大公司的资金压力。
2021年新年伊始,博天环境实施第三次“引战”。1月6日,博天环境发布公告称,中国葛洲坝集团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葛洲坝生态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博天环境5%股份。
不过,《环境经济》获悉,此次合作是有特殊约定的。在该协议签署后24个月内,赵笠钧及汇金聚合承诺将保证对博天环境控制权的稳定性,除葛洲坝生态公司书面同意外,不以任何方式主动丧失或对外转让控制权。即便出现不可控原因,赵笠钧及汇金聚合要确保葛洲坝生态公司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受让的权利。此举被外界认为是葛洲坝生态公司防止赵笠钧及汇金聚合“金蝉脱壳”。
经过长达近1年半的时间,2022年6月30日,博天环境与葛洲坝生态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破裂。期间,博天环境收到法院决定对其启动预重整的决定书,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逾期债务“滚雪球”式增长,净利润亏损超12亿元,净资产为负……因此,不少投资者认为,葛洲坝生态公司“久拖不决”真是明智之举。
三次“引战”均以失败告终,不仅令投资者、业内人士大跌眼镜,恐怕也让赵笠钧始料未及。这也恰恰说明在国资纾困的大潮中国资不会只充当“接盘侠”。毕竟上市公司不同于一般企业,“接盘”后如果不能让上市公司驶入良性发展轨道,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国有资产流失。
破产重整“起死回生”
破产重整,作为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渠道之一,是博天环境三次“引战”失败后仅剩的出路了。
在发布与葛洲坝生态公司“分手”消息的同一天,博天环境宣布,将公开招募和遴选重整投资人,但要满足主体资格、行业背景、资金实力三个方面的条件。
在主体资格方面,意向投资人应是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或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或涉嫌有重大违法行为,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意向投资人可以组成联合体报名。
在行业背景方面,不限行业但意向投资人或其控股股东拥有与博天环境主营业务或未来规划业务相匹配、协同的经验、技术的,或者能够提供产业协同、业务资源等方面支持的,在同等条件下将被优先考虑。
在资金实力方面,意向投资人或其控股股东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实缴注册资本应不低于5亿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合并口径资产规模应不低于20亿元,且资产负债率应不高于90%;意向投资人为自然人的,个人名下银行存款应不低于1亿元。最终确定的重整投资人需要受让部分用于引入重整投资人的股份并支付现金对价,还需要提供不低于6.8亿元的借款用于博天环境重整。
4天后,共有5个报名主体(合计11家企业,两家及以上企业组成联合体报名的视为1个报名主体)提交材料。13天后,在5个报名主体中,只有3个报名主体完成尽调保证金的支付,取得重整投资人竞选资格。
经过近1个月的评选,2022年7月28日,博天环境发布了关于公开招募和遴选重整投资人的进展公告,最终确定由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高新投)、海南每天新能源产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海南每天新能源)、深圳市招商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平安资产)共同组成的投资人联合体为重整投资人。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一方面,重整投资人尚未签署重整投资协议,另一方面,博天环境重整事项尚未被法院正式受理。换句话说,上述确定的重整投资人,并非最终确定的正式重整投资人。由于博天环境之前三次“引战”失败,其债权人的心又一次悬在了半空。
2022年8月16日,重整投资人签署了重整投资协议。23日,重整投资人按时足额支付了3000万元投资保证金。这标志着重整投资人招募和遴选的阶段性工作基本完成,进入了拟定和完善博天环境预重整方案的新阶段。
之后的几个月里,重整计划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2022年11月23日,博天环境发布了《重整计划(草案)摘要版》,对公司的重整计划进行了披露。
根据《重整计划(草案)摘要版》,截至2022年3月31日,博天环境资产账面价值约65.65亿元,评估价值约26.12亿元,主要资产由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等构成。截至2022年11月7日,共有859家债权人申报债权,债权总额约79.78亿元,其中已审查确认的债券总额约46.57亿元。此外,职工债券总额约1929万元。
《重整计划(草案)摘要版》以博天环境415079056股总股本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13.27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共计转增550711745股。转增后,博天环境总股本将增至968495801股。而且,转增股票不向原股东进行分配,其中160000000股用于引入重整投资人,剩余390711745股用于清偿债务。
备受债权人关心的莫过于清偿方案。对于职工债权,博天环境在重整计划获得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后一个月内一次性现金清偿完毕。对于普通债权,以25万元为分界线,25万元(含25万元)以下部分将100%全额现金清偿;25万元以上部分,清偿方案有两种:一是“现金+以股抵债”清偿,即超过25万元的部分,每100元可获得8元现金和5.1225股转增股票。二是“现金留债+以股抵债”清偿,即超过25万元的部分,每100元可获得16元留债份额和4.6771股转增股票。
《重整计划(草案)摘要版》专门对比分析了重整和清算状态下债权的清偿情况。
清算状态下,破产清算程序耗时长,破产财产快速处置变现时财产价值将受到大幅贬损,且将产生额外的处置费用,给债权人带来高昂的时间成本的同时,使得破产财产进一步缩水,不利于全体债权人的利益。根据评估机构出具的《偿债能力分析报告》,普通债权清偿率仅为12.56%,有财产担保债权优先受偿部分、职工债权的清偿率虽为100%,但需承受担保财产变价处置的长周期带来的时间成本与不确定性。
相反,重整状态下,重整计划在有效保障破产财产的保值增值的同时,明确了有财产担保债权人优先受偿部分、职工债权现金清偿的时间期限,极大缩短了债权人受偿的时间期限,降低了债权人受偿的时间成本及不确定性。职工债权、有财产担保债权、普通债权均能得到100%清偿。
2022年12月8日,博天环境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了《重整计划(草案)》,并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裁定批准重整计划的申请。当天,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作出了裁定批准《重整计划》的决定。
15天后,博天环境收到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根据企业破产法、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确认《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并终结重整程序。
破产重整成功后,短期来看,博天环境可以化解面临的债务危机,对2022年度期末净资产和净利润产生重大积极影响。长期来看,引入重整投资人可以提供增量资源,适时发力新赛道,拓展新业务,维持上市公司的地位。
从2020年6月第一次“引战”到2022年12月破产重整成功,历时30个月900多天,在多方作用的结果下,博天环境“起死回生”。
“财务戏法”被拆穿
就在外界以为博天环境通过破产重整实现涅槃重生之际,2023年4月,距离重整成功不足半年,博天环境受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在2023年和2024年两年的时间内,博天环境一共向投资者发出22次可能退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2023年12月,经过长达8个月的调查,随着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2023〕20号)(以下简称《处罚告知书》)下达,博天环境隐藏多年的财务造假被揭露。
《处罚告知书》指出,博天环境通过多种方式虚增或虚减营业收入、利润,导致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且虚假记载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虚假记载金额大、占比高,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处罚告知书》的披露让投资者惊愕万分,难以想象博天环境甫一上市就走上了财务造假的道路。
博天环境虚增营业收入、利润的主要方式包括:一是未及时对已终止的设备销售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并通过签署虚假委托付款协议的方式抵消虚增收入引起的往来款项,此类情形涉及合肥清溪项目;二是未及时对已竣工结算的项目进行会计处理,并通过签署虚假委托付款协议的方式抵消虚增收入引起的往来款项,此类情形涉及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污水处理厂及回用水处理工程总承包项目等;三是使用无商业实质的验工计价凭证确认工程进度,并通过签署虚假债权债务转让协议、委托付款协议的方式,隐瞒虚增收入的情况,此类情形涉及雷州市村级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等。
结果就是,2017年,博天环境虚增营业收入约3.47亿元,虚增利润约1.18亿元;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约10.98亿元,虚增利润约5.01亿元;2019年,虚减营业收入约2874.52万元,虚减利润约1.16亿元;2020年,虚减利润约4939.16万元;2021年,虚减利润约2.49亿元。
此外,根据博天环境披露的《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2017年,多记应收账款约7200万元,多记在建工程约2.79亿元,多记应付账款约2.26亿元;2018年,多记应收账款约3.93亿元,多记在建工程约10.59亿元,多记应付账款约7.9亿元;2019年,多记应收账款约659万元,多记在建工程约8.81亿元,多记应付账款约3.5亿元;2020年,少记应收账款约382万元,多记在建工程8.22亿元,多记应付账款约3.51亿元;2021年,多记应收账款约4.19亿元,多记应付账款约3.58亿元。
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认为,博天环境涉嫌违反了证券法有关条款的规定,对博天环境作出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的处罚决定。
此外,包括赵笠钧等在内的有关高管也受到了处罚。特别是赵笠钧,作为时任博天环境董事长、总裁,怠于履职,致使内部管理失控,导致博天环境案涉违法行为,且对博天环境披露的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并保证上述文件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未勤勉尽责,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情节较为严重,不仅被给予警告,处以300万元的罚款,还被禁止7年进入证券市场。
收到《处罚告知书》后,博天环境以及赵笠钧等高管并没有默认,而是行使了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的权利。
在听证及陈述申辩中,博天环境提出了两点:其一,请求核实并确认资产负债表净资产科目的不实记载金额、区分会计差错更正行为与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区分相关会计科目受当年新增事项影响金额以及受往年事项累计影响金额、删除相关表述等;其二,请求综合考虑主动进行差错更正、积极配合调查,导致案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发生的根本及主要原因系公司2017年、2018年虚增收入、利润以及其他案例等情况。博天环境请求从轻或减轻处罚。
赵笠钧、苏峰峰、李璐提出两点:其一,同意博天环境的申辩意见;其二,请求综合考虑其积极配合调查、参与公司风险化解等情节。赵笠钧请求从轻或减轻处罚,苏峰峰请求从轻或减轻处罚,李璐请求减轻或免除处罚。高峰在听证及陈述申辩中提出:其一,其不是案涉相关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二,其没有参与案涉相关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能力和动机,也无法发现案涉相关信息披露违法行为。高峰请求减轻或免除处罚。
对于博天环境以及赵笠钧等高管的申辩,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没有采纳,因为经过复核,博天环境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对于责任人员的认定准确,量罚并无不当。
进入2024年,博天环境陆续收到了来自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4〕2号)、《市场禁入决定书》(〔2024〕1号)、《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24〕42号)。这场由博天环境表演了5年的“财务戏法”终究还是被拆穿了。
由于披露的资产负债表连续两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资产负债表虚假记载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净资产合计金额的50%,博天环境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第9.5.1条第(一)项、第9.5.2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3月20日,赵笠钧辞去了博天环境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召集人、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同时辞去公司总裁职务。同一天,博天环境发布公告称,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3月27日,博天环境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博天环境予以摘牌,博天环境终止上市。
至此,博天环境退出公众视野。
正是应了那句话,“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