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绿地都被“抛弃”了?

万科绿地都被“抛弃”了?
2022年05月29日 21:43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苗头  

  去年11月初,深圳五洲宾馆长江厅,开了一场调研性质的房地产形势座谈会。与会者包括万科、佳兆业、卓越、平安银行、华润信托、南方基金、中信银行、建行以及深圳房协等。

  调研围绕三个问题进行:

  1)结合深圳实际,谈谈对当前房地产总体形势的看法;

  2)对当前房地产风险情况的判断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3)对房地产税的看法和建议。

  那时候,佳兆业理财已经暴雷,另外2家总部在深圳的上市房企恒大和花样年,也差不多被送进ICU,万科的死对头宝能情况也不太好,金融机构的挤兑与踩踏从个别房企,蔓延到全行业,民营房企瑟瑟发抖,朝不保夕,严重的观望情绪加剧了楼市的下行。

  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带头大哥,万科被安排第一个发言。

  万科董事会秘书朱旭上来就说:

  万科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转型为城市配套服务商。

  与会的一位企业代表被朱旭的这个开场白吓了一跳。是民企还是国企,所有制混不混合,是房企还是城市配套服务商,这类问题在这样的场合如此正式地提出来,有这个必要吗?

  01

  姜还是万科辣。后来的剧情大家都知道了。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许多民营房企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叫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前几天,5月27日,绿地控股发公告称,将对6月25日到期的一笔5亿美元债安排展期:

  发行人Greenland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和担保人绿地控股集团正在征求GRNLGR 6.75 06/25/22(ISIN:XS2016768439)持有人对拟定契约修订和豁免的同意,包括延长票据的到期日、加入发行人在到期前赎回全部或部分票据的赎回权、先行支付原到期日未偿还本金的10%。

  如果它是如假包换的民企,展期这种事儿,实在算不上什么爆炸性的事情。放眼中国市场,非国资背景的规模型房企不面临点现金流危机,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债务展期是正常,不展期是意外,已成为当下地产债市场的一个共识。

  但是,对投资人来讲,绿地控股是被划入国企行列的。2015年,上海力推绿地控股混改实现整体上市,绿地控股由此成为上海国资系统中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该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是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21年年底,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29.13%、25.82%及20.55%。

  作为绿地控股职工持股平台组建的有限合伙企业,上海格林兰是绿地控股的单一最大股东。上海地产集团与上海城投集团均为上海国资委下属企业,但二者并非一致行动人。“迄今为止,绿地控股并无控股股东,也无实际控制人。”财新网如是说。

  从两三年前流动性危机初显,到今天选择对一笔美元债做展期安排,绿地若没有上海国资撑腰,恐怕早就暴雷了。

  从去年下半年起,上海本地媒体人士发现,绿地的负面稿件突然大面积减少。去年底,在美元债投资市场风雨飘摇之际,绿地发行了一笔新的美元债,认购者当中出现不少有上海国资背景的金融机构,这被一些投资人解读为“坐实了绿地的国企背景”。

  02

  5月26日下午,绿地所有的美元债突然暴跌,而且大量机构投资者都在往外抛售绿地债券。市场很快就有消息传出,说绿地拟寻求境外美元债展期。这一下炸锅了:

  绿地美元债价格一直保持平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所谓的“国企信仰”。

  它背后站着的是国企或者说是半个国企啊,而且还是上海国资。

  绿地为何要展期,而且只展期一笔?对6月3日到期的美元债,以及8-11月包括以后的美元债,绿地却表示有能力兑付。它的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绿地把锅甩给了疫情——不知道从哪天起,再也没有人怀疑这口锅的合理性,以及它越来越大的容量了。

  绿地管理层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说,公司的销售回款率近3年来大幅提升,去年回款率达到96%,今年一季度更高达130%,但行业处于低潮期,再加上外部疫情的影响,销售大幅下降,对公司影响非常大。

  疫情对房地产市场造成的冲击,不只是售楼处的上门量与成交量,而是它正在影响和消灭一批又一批购房生力军——需求萎缩,预期转弱,信心下跌,即使全国上百城市密集发布“救市”新政,也无法阻止它们仨成为横在楼市面前的拉路虎。

  绿地管理层将目前面临的困难和盘托出:

  从3月中下旬开始,上海爆发疫情;近期全国疫情多点散发,很多城市实行阶段性居家办公政策,对绿地控股的正常运作及还款资金的准备带来严重影响。

  一方面,4月以来,绿地全国约50%的重点楼盘售楼处关闭,当月合同销售金额为91亿元,同比下跌57%;按照目前情况,5月销售额同比降幅预计也非常大,销售回款受疫情冲击也比较大。

  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绿地控股旗下单5000万元以上的大单资产,销售金额就达58亿元,很多谈妥的交易原计划在4月至5月完成交割,但是疫情影响了交易进度。很多交易不能如期进行,交割时间表未能确定,到目前为止还处于停滞状态。

  绿地控股财务部常务总经理吴正奎把希望寄托在封控缓解、楼市回暖上:

  此次流动性危机主要是疫情所带来的暂时性问题,一旦封控缓解,公司能按计划推进资产出售,完全有能力按期兑付将于今年8月至11月到期的债券。

  吴正奎还透露,2022年下半年,绿地控股境外回款预计约4亿美元,实际到手金额约2亿美元。境外项目回款将直接用于偿还境外债。

  苗头查询到,目前绿地控股存续美元债11只,存续规模42.7亿美元,其中一年内将有26.2亿美元债到期。

  03

  投资者比较郁闷的,其实是上海国资竟然对绿地“见死不救”。在浓眉大眼的绿地生死存亡之际,“金主爸爸”此时不救,几个意思?

  有人因此质疑绿地的国资身份,认为它没有获得大股东的支持本身,足以证明它不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国企:

  “所谓国企的‘信仰’,核心就是资产负债表之外能获得的股东支持。”

  噶姐老师就认为,绿地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获得任何“真国企”应该获得的股东支持。“对于这样的企业,即使股东溯源显示国资持股较多,也不能认定为‘真国企’,更何况绿地的最大股东并不是国企,而是一家疑似实控人为管理层控制的企业。”

  “股东得管你死活,你才是‘真国企’。在债券市场上,不能获得股东和政府支持的企业,就是‘伪国企’。”噶姐老师说。

  不知道万科的朱旭听到噶姐老师的观点会怎么想。但是在一些投资人的专业讨论群里,关于绿地,关于万科等混合所有制企业是不是国企,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5月28日,华润置地官微推送的一则消息,升级了这一场讨论。

  该则推送显示,5月26日,华润置地与深铁集团举行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深铁集团董事长辛杰、总经理黄力平,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总裁李欣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华润集团是万科的前任大股东,深铁集团则是万科的现任大股东。在去年6月召开的万科股东大会上,深铁董事长辛杰还口口声声说“万科是深铁选择合作伙伴的唯一也是第一”,为何这次却把嗷嗷待哺的万科撇在一边,还与万科的“前任”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置地秀起了恩爱?

  04

  辛杰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深铁集团正全力推进三铁建设,完善铁路多枢纽体系,加快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轨道上的都市圈,希望通过与华润置地的战略合作方式,双方形成最佳合作方、最优化组合,促进城轨交通、城市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更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科技效益,以及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益,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希望与华润携手,探索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以全球为新视野,以先行示范为新标准,共同书写TOD未来城市方案,打造一批以枢纽为核心的站城一体世界级标杆,为深圳留下一批镌刻永恒的城市作品。”辛杰说。

  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敏感地捕捉到万科可能面临的尴尬:

  虽然市场一直对双方的合作有相当的期许,深铁管理层也表态称有许多的合作机会,但深铁集团选择和华润置地计划打造一批以枢纽为核心的站城一体世界级标杆时,万科能否参与其中,是需要交给时间回答的问题。

  换言之,这也是万科管理层需要自我鞭策的地方……秉持在商言商的原则,万科在城市运营方面的能力相较同行并不见长。因此,深铁集团和华润置地的合作,更像是优中选优的必然结果。对于成熟的商业公司,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第一的优先度显然是要高于唯一的。

  进入黑铁时代的万科,似乎在更多的时候选择了保守而不是进取,这或许也是深铁“移情别恋”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以发现,万科在土地招拍挂市场上的活跃度已大不如前。这家以财务稳健见长的老牌上市房企,在这两年表现出来的,是更强烈的风险厌恶,以及“活下去”的挣扎与渴望。

  在深圳,经历过早年的个别项目的合作之后,苗头再也没有见到万科与深铁成双入对的身影。相反,各自单飞的情形还比较常见。

  比如去年11月深圳第三轮集中供地,深铁就独家包揽了其中的5宗地块,其中两宗地块明确要求竞买人须为具有国有(不含港澳台地区)地铁线路建设、运营、管理和上盖物业独立开发经验的企业,深铁大概率不带万科玩。

  今年深圳首轮集中供地,万科也没有找深铁合作,而是联手深圳人才安居集团拿地。须知,深铁已在4个上盖物业开发项目中,为深圳市建设了157万平米逾2.2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并已全部竣工交付。据称,深铁“后续还将建设更多的人才安居房,更好地服务深圳市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05

  不知不觉间,深铁自己调教出来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已成气候。在深铁置业的官网上,苗头发现,深铁堪称深圳最大的开发商之一,也是目前为止在深圳拥有最多优质土地资源的“地主”:

  深圳地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铁置业)是深圳地铁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集团轨道建设、轨道运营、站城开发、资源经营四位一体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肩负着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反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历史责任,探索并形成了国内领先的轨道+物业模式,积累了十余年的轨道上盖综合开发经验。以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深铁置业迈入法人公司运作和现代化企业治理的新阶段。

  深铁置业把物业开发和枢纽当作是自己的两大核心业务板块,“正朝着市场化全产链投资开发公司稳步迈进”。其中,物业开发板块方面已拥有21个轨道沿线上盖项目的综合开发权,开发建设规模约1260万平米,其中政府配置项目7个,市场化拓展项目4个,当前在建面积约666万平米。据介绍,深圳北站枢纽、塘朗车辆段、红树湾站、安托山停车场、塘朗F地块等地铁上盖物业项目已入市并获得市场认可,连续7年销售额过百亿元,连续5年位列深圳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排名三甲。

  在枢纽板块方面,深铁置业官网介绍称,将重点发展和逐步形成枢纽结合城市开发建设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在第一、二代综合枢纽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以前海枢纽为代表的第三代站城一体新型枢纽及第四代产城融合模式的建设与开发,通过交通枢纽与上盖物业一体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积极推动轨道交通与高端城市综合体的无缝连接,实现轨道+物业模式与城市的深度融合。

  06

  万科与深铁的微妙关系可追溯到当年的“宝万之争”。那时候,万科管理层对资本市场讲的故事主要就是牵手深铁之后的“轨道+物业”模式。2017年3月18日,深铁接受中国恒大表决权委托,取得万科总股本约14.07%对应的表决权、提案权及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利;至此,深铁合计拥有万科总股本约29.38%所对应的表决权、提案权及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利。

  2020年6月29日,万科发公告称,其已与深铁集团签署备忘录,拟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分别持股50%,发挥各自优势,深化轨道+物业领域合作。

  在此之前,2020年4月,万科与深铁联手以51.8亿元获取佛山南海区桂城的一宗地块,这被视为深铁和万科在轨道+物业模式方面的异地合作。

  耐人寻味的是,万科和深铁之间的亲密关系似乎浅尝辄止。无论是去年6月,还是今年3月,万科股价问题都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资本市场各方诟病的热门话题。而深铁董事长辛杰在去年6月万科股东大会上热情洋溢的表态支持万科发展的讲话——“深铁将全面支持万科健康、稳固、持续发展,相信未来一定会有非常多的深度合作机会”,似乎渐行渐弱。

  去年11月初深圳的那场调研座谈会,万科董事会秘书朱旭提了几条建议,后来都没被采纳,但是关于房地产税的试点问题,在今年3月得到回应:

  “今年房地产税不扩大试点,全面铺开仍无时间表。”

  很多朋友在问,为什么这轮房地产暴雷危机率先发生在深圳,而不是别的城市?

  深圳的风向标作用一直很明显,比如房地产调控手段超预期,过度融资,房企对土地的获取以城市更新为主,周期过长,资金占用问题比较严重……一旦市场出现不好的信号,就容易造成连锁反应,出现较为严重的踩踏与挤兑。

  深圳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很容易给行业造成错觉,那就是民营房企似乎可以与国企一起,在金融机构那里获得一视同仁的对待。

  这真是个天大的误会——癞蛤蟆吃什么天鹅肉?

  07

  老早以前,经常听某央企地产的老总讲,“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有大股东一直以来不遗余力的支持。”

  那时我以为他这是说漂亮话给上级领导听。岁月如梭,信心如金,现在看来,大股东是谁,大股东支不支持,怎么支持,都是关乎一家公司生死的大事。

  那么,什么叫“大股东支持”呢?

  对照了一下噶姐老师的说法,可以这么理解:

  要钱给钱,要地给地,要资源给资源。

  具体支持方式包括:

  1)大股东注资,直接给资本金

  2)和股东共用银行授信。

  也就是说金融机构认可国企和大股东是同一个信用主体。

  3)股东给担保。

  给地产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大股东的手都不哆嗦的,发债的时候也可以看到担保人。

  4)股东财务公司拆借资金。

  很多大的集团公司都有财务公司,无论是集团财务公司还是大股东,一般都会给实际控制的子公司拆借额度。

  5)股东协调其它可以控制的企业,临时周转资金给公司使用。

  对照以上5条,无论是绿地还是万科,都只能笑笑。

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彭佳兵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01 侨源气体 300646 --
  • 06-01 侨源股份 301286 --
  • 05-30 天润科技 430564 8.05
  • 05-30 奥迪威 832491 11
  • 05-27 昱能科技 688348 163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