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快评|上市公司屡遭电诈,真是“不慎中招”?

立方快评|上市公司屡遭电诈,真是“不慎中招”?
2024年01月15日 18:09 大河财立方

□ 大河财立方评论员 徐兵

1月14日晚,A股上市公司海普瑞全资子公司遭遇巨额电信诈骗一案在资本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作为公众眼中的行业佼佼者,海普瑞此次的“失守”不禁让人对其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据媒体报道,其子公司被骗金额高达1170余万欧元,相当于9200万人民币。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海普瑞2022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归母净利为7.27亿元)的十分之一。而对于2023年前三季度仅盈利1.43亿元的海普瑞来说,这笔损失更是雪上加霜。

事发后,海普瑞迅速采取行动,向当地警方报案并全力配合调查。同时,公司内部也紧急展开了整改工作,并向所有董事、独立董事及审计委员会进行了通报。然而,尽管海普瑞反应及时,但市场的疑虑却并未因此消散。

投资者们开始担心,这起诈骗案是否只是冰山一角?海普瑞内部是否存在更深的财务问题?一些投资者甚至在股吧和评论区留言,“怪事一桩桩、扇贝又跑了?”“有样学样,以后这种事将在A股成常态。”

客观地说,近年来上市公司遭遇电信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京投发展世龙实业(维权)斯莱克大亚圣象等公司都曾“中招”,损失惨重。

那么,上市公司为何屡屡成为电信诈骗的“猎物”呢?是真的“不慎中招”,还是真如投资者所说,内部财务存在更大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首先,电信诈骗手段日益翻新,让人防不胜防。其次,一些上市公司在追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忽视了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导致公司存在诸多隐患。再者,部分上市公司对电信诈骗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上市公司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一方面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对潜在的电信诈骗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和评估。另一方面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此外,作为公众公司,也需要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及时披露相关信息,消除市场的疑虑和不安。对于一些投资者的质疑,或许需要回应一个更加明确的答案,披露更多关于诈骗案的细节。

责编:王时丹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海普瑞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19 北自科技 603082 --
  • 01-17 许昌智能 831396 4.6
  • 01-15 美信科技 301577 36.51
  • 01-15 盛景微 603375 38.18
  • 01-09 永兴股份 601033 1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